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他山觀書 >> 詳細内容

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上下冊)

作 者:王學泰
ISBN號:9787807163602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版 次:2007-7-1
定 價:60元
【内容提要】
  江湖是遊民生活的空間,也是干犯法紀、為非作歹的淵藪,凡是敢於與主流社會對抗的秘密組織成員、打家劫舍的綠林豪強、闖蕩江湖的各類人士,乃至稱霸一方、為人所懼的痞棍,都會被畏懼者恭送一項“好漢”的帽子。逼上梁山是“造反有理”的過程與歸宿。不義之財,取之何礙,是遊民動驚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的“理論”,總的說來,它仍是“強盜邏輯”。

【作者簡介】
  王學泰,原籍山西清原,1942年底生於北京。196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遺產》編輯,1988年轉到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比較關注文學史與文化史的交叉研究。2003年退休前任文學研究所古代室研究員,後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目錄】
序:發現另一個中國
第一章 緒論
 一、被學術界忽視的遊民與遊民文化
 二、遊民意識是不是真正存在? 
 三、什麼是遊民?
 四、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第二章 中國社會結構的特點及其成員的地位
 一、聚族而居的自然與社會背景
 二、宗法國家時期的社會結構及其解體
 三、漢至唐——族居與地主莊園經濟的結合時期
 四、宋代及宋代以後宗法家族制度的確立
 五、鄉土社會造就了鄉土意識
第三章 脫離了宗法與家族秩序的人們
 一、什麼是“脫序”? 
 二、社會動亂的主力軍——流民
 三、游士的輝煌與解體
 四、自命為社會良心的遊俠
 五、歷代統治者對待流民、游士、遊俠的態度
第四章 城市遊民群體的形成
 一、五代戰亂對傳統的衝擊
 二、宋代社會風貌的變遷
 三、遊民群體形成的初期——兩宋、元到明中葉
第五章 江湖藝人與通俗文藝作品
 一、“江湖”——遊民生活的空間
 二、兩宋時代的江湖藝人
 三、早期通俗文藝作品所反映的遊民生活與遊民意識
第六章 遊民情緒與遊民意識的載體
 一、《水滸傳》和《三國志演義》
 二、遊民意識在《水滸傳》和《三國志演義》等通俗作品中的表現
第七章 從遊民到帝王——一個個案的分析
 一、談所謂對農民的“背叛” 
 二、朱元璋的生平和造反實踐
 三、朱元璋的治國之術
 四、從遊民到帝王的思想轉化
 五、《英烈傳》等通俗小說中的朱元璋和朱元璋集團
第八章 通俗文藝與遊民意識的傳播
 一、通俗文藝傳播的存在
 二、通俗文藝的傳播
 三、“三教”之外,還有一教——通俗文藝中遊民意識的影響
 四、小說教中的英雄崇拜
 五、傳播中的反傳播力量
第九章 遊民意識與通俗文學的演變
第十章 明中葉以後遊民的發展和組織化過程
第十一章 天地會與通俗文藝
第十二章 遊民、遊民組織與通俗小說
結語
附錄:遊民政治
 中國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會革命不發生之原因
引用書目
後記
增修版後記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