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他山觀書 >> 詳細内容

受衆分析(中文版)

作 者:麥奎爾 著,劉燕南 等譯
ISBN號:7300071589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版 次:2006-3-1
定 價:29.8 元
【内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系統性、綜合性較强的理論專著,也是迄今爲止西方傳播研究界最全面地總結和探討受衆問題的一本著作。全書對受衆這一概念及其演變歷史進行了梳理,全面總結和分析了各種受衆理論和受衆研究的主要傳統、方法和結果。作者分析了受衆研究中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人文科學研究方法之間的异同,從受衆和媒體兩個角度對傳受關係進行了探討,不轎枉過正,也不偏執一端。本書思路清晰、結搆合理、資料豐富、論説簡明,對於大衆傳播和媒體研究領域的研究者和學生來説具有比較重要的啓發和參考作用。  該書思路清晰、結搆合理、資料豐富、論説簡明,對於大衆傳播和媒體研究領域的研究者和學生們來説具有比較重要的啓發和參考作用。

【作者簡介】
  丹尼斯·麥奎爾(Denis McQuail),著名傳播學者,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傳播學終身教授,“歐洲傳媒研究小組”成員,《歐洲傳播學雜誌》三位創始人之一。麥奎爾曾經就讀於牛津大學,獲得歷史學學位,後在利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先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芬蘭坦佩雷大學、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擔任教授或客座教授,在阿姆斯特丹大學任教長達二十多年。 
丹尼斯·麥奎爾在傳播學領域有着漫長而輝煌的研究經歷。從1968年至今,麥奎爾出版了十幾本著作,廣泛涉及傳播研究的諸多領域。主要著作有:《邁向大衆傳播社會學》(Towards a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71)、《傳播學》(Communication,1975)、《大衆傳播研究模式論》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82)、《大衆傳播理論》(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1983)、《媒介行爲》(Media Performance,1992)、《受衆分析》(Audience Analysis,1997)、《媒介政策》(Media Policy,1998)。

【目錄】
前言
第1章 一個概念的歷史
受衆問題
受衆的歷史
作爲大衆的受衆
重新發現作爲群體的受衆
作爲市場的受衆
新媒介與受衆的未來
結語
第2章 大衆傳播理論與研究中的受衆
批判的視角
受衆研究的目的
其他研究傳統
提出議題
結語
第3章 受衆類型
受衆的二重性
作爲群體或公衆的受衆 
作爲受衆的滿足群組
媒介受衆
由傳播渠道和内容界定的受衆
大衆受衆的消解:新類型出現
受—傳關係的多種模式
結語
第4章 媒介到達問題
瞭解“客觀”受衆的必要性
不同的媒介,不同的到達概念
關於媒介到達和媒介影響的一般看法
重叠受衆:不同的功能、地點和時間
不同的媒介使用
受衆搆成
受衆的多樣性:外在與内在形式
關於受衆視聽率:定量與定性
主動性和選擇性
跨國受衆
結語
第5章 受衆的形成與保持原理
媒介使用之“爲什麽”
受衆形成之結構説
功能主義模式:使用與滿足研究
受衆選擇的“實用主義”模型
品味、偏好和興趣
受衆流
結語
第6章 受衆實踐:媒介的社會使用
媒介使用與日常生活
一個令人誤解的媒介使用模式
媒介使用的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
亞文化與受衆
生活方式
種族與媒介使用
性别化的受衆
社交與媒介的社會使用
受衆接受與意義協商
社會病態與媒介使用
媒介使用的規範框架
内容規範
結語
第7章 傳播者—受衆關係
彌合差距
傳播者眼中的受衆
來自受衆的觀點
對受衆負責的方式
結語
第8章 變動中的受衆
受衆的終結?
技術作爲變化之源
社會和經濟因素的影響
對受衆的衝擊
受衆更有力? 
媒介更無力?
受衆的“逃逸”
分化:多樣性和局限性
國際化
結語
第9章 受衆概念的未來
新的挑戰
新媒介有新受衆?
受衆繼續存在
若干概念問題
受衆類型與術語:結束語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介紹
譯後記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