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起飛的諸因素
在德、法、英、美、日五國現代化過程中都有可以稱為“起飛”的階段,在五六十年間一年出書種數由不到1000種激增至6000種左右。在日本,起飛是個特別迅速的過程,只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
國別 出版起飛 經濟起飛
德國 1770年 1850-1873年
法國 1800年 1830-1860年
英國 1825年 1783-1802年
美國 1850年 1843-1860年
日本 1870年 1878-1900年
因為可以利用的有關材料太少,出版起飛的因素可以設想有如下五個,但不是結論。
1.科學的進步
科學的進步是出版業發展的一個因素,但這不是唯一的答案,因為一般出版活動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教育活動,範圍比科學研究所體現的要廣闊得多。這也許就是科學的繁榮和出版業的發展在歷史上並不一致的原因。
2.社會經濟的發展
在經濟起飛之後的國民經濟持續增長階段,出書種數和國民收入有著密切關係,但在這個階段以前出版業的發展是可能脫離,而且事實上也是脫離社會經濟變革的。
英國和美國出版的起飛跟隨經濟起飛之後,而德國和法國的出版起飛大大早於經濟起飛。在日本,兩個階段幾乎同時發生,儘管出版的起飛看來略為先於經濟發展的起飛。
因此經濟發展不一定是出版起飛的絕對必要前提。
3.技術革新
直接和出版有關的硬技術(比如印刷、書籍裝釘、紙張製造)的革新對出版曾產生過意料不到的有利影響。英美的出版起飛同出版印刷領域的各種技術突破同時發生,而在德國和法國出版起飛則比產業革命早得多。
技術革新可以加快已經開始的,或引發還沒有開始的出版起飛,但它未必可以認為是出版起飛絕對必要的前提。
4.出版管理的組織機構和制度
我們必須考慮和出版管理有關的組織機構和制度,包括以編輯、計畫、廣告和銷售技術到版權觀念在社會上建立,市場體制的形成和保障出版自由等各個方面。
代表“軟技術”的這些方面的進步對出版的發展來說比硬技術的革新更為重要。這些出版組織機構和制度是圖書業固有的,並隨出版業的擴展而改進。沒有它們的發展,出版的起飛顯然不能順利進行,但它們的發展看來不可能先於和導致起飛,相反,它們一定跟隨其後。
5.教育的普及
最後是一個特定社會總的閱讀環境,包括讀寫能力、閱讀習慣和用於教育的閒暇時間。事實上,只有這一點可以解釋德國在出版方面原來的領先地位。
18世紀後期德國出版開始起飛,當時德國的出版環境最有意義的因素是學校教育的迅速發展,全國的求知欲望日益增長。到1780年,全德國都組織了讀書俱樂部。許多私營收費圖書館建立起來,努力滿足那個時代對書的愛好。男女老少都花部分時間讀書。上述情況僅僅說明領先的原因,但是,事情還是不那麼簡單。根據1832年及其前後的統計材料,法國的教育普及程度低於英國,而法國的出版繁榮卻先於英國。目前只能說教育因素也許是推動一國出版起飛的最有決定意義的因素,這個假設在晚些時候可能獲得更準確的論證。
通過分析和比較可見出版的起飛不總是取決於同樣的基本條件,對起飛起決定作用的條件也許會因歷史階段或地理位置不同而不同。研究的進展可能會為這個關於圖書發展的理論提供確證。
技術傳輸和日本出版現代化的經驗
從數量上看,日本的圖書業已經得到巨大的發展。書店的書架上琳琅滿目。今天日本每年生產消費的圖書人均九本,從世界歷史的觀點看可以認為是一個有意義的成就。
總的說來,日本出版現代化的經驗可歸結為如下幾點。
首先,日本自明治時期以來的圖書發展是以自身產生的已高度發展的明治以前出版傳統為基礎的。沒有這樣的傳統,這個發展大概是不可能的。換句話說,在出版起飛之前,日本已經到達與西歐現代起飛前夕差不多的水準,已經有了一個200年的繁榮工業,儘管仍處於現代化以前的階段。
其次,由於這個原因,明治時代及其後從西歐傳來的硬技術在工業發展中只起一個次要的作用。一般說來,單是軟技術的傳輸不能成為圖書發展的有力刺激因素,只在先有必要的社會因素之後它們才能生效。
第三,日本在出版和印刷方面有悠久的傳統,如果有技術差距也是不大的。工業易於接受吸收西方的硬技術,但這不是它進步的主要因素。
第四,自明治時代以來,日本政府的政策不曾對這個國家的圖書發展起過消極作用,而在許多方面甚至是有益的。
如我們所見,日本的出版至今是相當獨立地前進的,保持著不同於西歐的特點。日本出版能保持獨立自主顯然是由於它的地理位置,使這個國家能整整1000多年獨處一方,延續一種單一語言文化,脫離世界的其他地方。日本的地理位置遠得足以使任何鄰國不敢試圖去進攻它,然而又近得足以允許文化從鄰近的國家流入,大大有助於出版的自主發展。由此1000多年以前,中國、朝鮮和東南亞的文化,而且通過它們,印度和絲綢之路那邊的國家的文化都開始和日本群島交流;自偉大的航海家輩出的時代開始,西方文化主要通過長崎也傳了進來,全都有助於日本的發展。
因此,在思考日本的現代化時,我們不應該忘記它在現代化以前的經驗。沒有一種現代化是在一夜之中實現的,出版也是這樣。一些發展中國家如今還在摸索一條走向現代化的道路。其中的許多國家經歷過一個殖民地形式的間斷時期,這是日本沒有經歷過的。這個間斷嚴重地阻礙了它們的政治、文化和語言傳統的健康發展,也反映在出版業方面。我們可以設想:歷史背景不同,這些國家的圖書發展進程會不同於日本已知的進程。
然而,第三世界國家發展它們自己的圖書業必須走不同的道路,不僅是由於殖民地造成的間斷。對這個問題更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另一有關因素;不同的文化區域,存在著學習和出版模式的差異。
然而,即使所有不同文化具有同等的價值但不能以同一標準來估價,即使文明的水準不能通過出版和消費的圖書相對數量來衡量,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是,一個地域的人在一定時期會創造比另一地域的人偉大的文明。人們不再懷疑創造一個偉大文明的民族能力需要一定規模的人口來達到它的臨界品質。特別是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依賴於批量生產的圖書業,是靠一定數量的人口來刺激它活躍起來的。
印刷媒介和其他傳播媒介的比較和消長
1.日本出版高度增長
從1960年到1979年的20年間,日本的圖書業得到令人矚目的增長,圖書增長四到五倍,期刊增長一倍半。甚至在一般認為是一個“停滯”階段的1970—1979年,圖書銷售量增加了一倍(從3.3億到7億左右),而期刊增加了50%(從15億到21.6億)。
如何來解釋這驚人的發展呢?總的說來,出版物銷售量的增加是由這些因素中的一個或幾個造成的:總人口的增加,在不變的人口中購買出版物的那部分人增長,或人均圖書銷售數量增加。
自從達到1.1億,日本人口的增長速度已經放慢,從這裏找不到出版物銷售量激增的原因。毋寧說是由於買書人的百分比擴大和每人買書的數量增大。這些變化是教育進一步普及、閒暇時間增加、收入提高和對資訊的需要增加的直接結果。
2.媒介矩陣
人們已經幾次預先警告過出版危機可能到來。圖書作為一種傳播形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以前,而每當一種新形式在歷史過程中出現,它的適用性就受到疑問。報紙、雜誌、電影、收音機和電視曾衝擊圖書世界,但出版從未消亡。
出版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的原因,以及它作為一種傳播媒介有什麼樣的優越性是決定它的未來的關鍵。
野崎茂(譯音)的媒介矩陣圖(載於《第二代電視展望》現代報刊出版社1970年版)顯示如今可以得到的媒介資訊是多種多樣的,而印刷媒介位於文字符號系統和包裝系統(package-system)的交叉處。因而兩個系統的優缺點也就表現了作為一種媒介的出版的便利和不便利之處。作為一種表達方式的文字符號系統的普遍特點據說在於它能消除聲音傳播所受的時空限制。
音頻系統內也作了許多努力來消除口語的局限性,並在今天許多已知的新媒介中結出果實。其中有唱片和磁帶、電視和錄影帶等。
不過,不管音頻系統和視聽系統的媒介如何改進,印刷媒介的抽象世界的深度和精確性看來是獨一無二的,不允許任何其他媒介取代它。
3.為什麼有退書現象?
創造包裝系統是為了把資訊用“有形的”形式固定下來,但它有一個決定性的弱點。被包裝的資訊是不能傳送的,除非把容納這資訊的固體物質本身一起發送。這種傳送既花錢又花時間,而且因為發送這類包裝物的件數是根據預期的需要決定的,供需之間會有距離。例如在圖書業,被退回的冊數多就成了問題。如果所有需要的資訊可以用電流或電子發送,退書的問題馬上就可以解決。
和包裝系統的缺點形成對照,電子和電纜系統的優點在於傳播的同時發生,通過電波或電流傳送,所需要的時間減少到零,這也大大解決了距離的問題。距離,當然,常常就是耽誤收到有形包裹的原因。
然而,在另一方面,有包裝的媒介允許反復使用,而通過電子或電纜發送的消息只能使用一次。此外,電子或電纜媒介需要面積龐大的設備。包裝媒介允許任何人比較容易地傳播他要傳播的東西。運用文字和符號來表達並利用包裝來運送的媒介,因此有利也有弊,而印刷媒介,例如書和雜誌,屬於這一類。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在競爭中的大眾媒介——報紙、唱片、電影、廣播和電視——是如何影響出版的,因為正是它們關係到出版作為一個行業的未來。
4.大眾傳播還是小量傳播?
常有人說出版事實上是一種小量傳播媒介(mini—communication)而不是大眾傳播媒介(mass—communication)。根據平凡社的《世界大百科事典》,“大眾傳播”這個用語指“成系統的人類組織用報紙和雜誌等印刷出版物,或用廣播、電影或電視等機械技術手段產生的大量資訊,通過言詞和圖像這類符號傳達給非特定的大眾的整個過程。”
有趣的是,印刷出版物的例子在這裏是“報紙和雜誌”,卻沒有提到書。也許只不過沒有作為例子提出,但是不管怎樣,顯然認為它們在大眾傳播中不具備典型性。
當然,出版既有大眾傳播的一面又有小量傳播的一面,這是它獨具的特點之一,這一點使關於它的爭論複雜化。許多雜誌以大眾傳播為宗旨,但學術期刊和其他專業期刊則適合於小量傳播。大多數書是小量傳播媒介,而有一些則是為大眾傳播而出版的。許多學術性圖書每種不超過500或1000冊就可以印了,甚至許多非學術性圖書訂數兩三幹冊就印行了。雜誌也是這樣,有許多發行量不足5000。在大眾社會出現之前,在大眾傳播現象成為該社會的重要特徵之前,發行兩三千冊就可算作相當廣泛的傳播了。那時,這個數字肯定體現了面向非特定多數的大眾傳播活動。但今天把這麼小範圍的傳播叫作大眾傳播就不再合適了。這個用語現在的含義是把資訊傳達給許多人,即廣泛傳播。
以日本廣播、電視為例,視聽人通常是每個節目幾十萬到幾百萬人。這些就是日本今日大眾傳播的“接受者”。
至於週刊,《新文化》的附冊1980年《出版統計手冊》有一個發行量上報日本發行統計局的週刊的名單。所列的21種雜誌,除去似乎不屬於大眾傳播媒介的一種外,餘下20種平均期發46.6萬冊。
根據出版科學研究所出版的1980年版的《出版指標年報》,56種週刊的年總發行量達12.8億冊,平均每期40多萬。因此,週刊現在看來是完全有資格的大眾傳播媒介。
再次參閱1980年版的《出版指標年報》,1755種月刊合在一起的年總發行量達170億左右,平均每期8萬冊。
雖然只包括了全部雜誌的1/3,每期8萬冊是一個使人印象深刻的數字。月刊不像週刊,發行量很不平衡,既有平均期發15萬冊的大眾傳播媒介,又有平均期發不過3萬冊的非大眾傳播媒介。然而,單以其發行量來判定一種月刊是否是大眾傳播媒介也許是不合適的。(但是,如果把讀者數量或發行量作為標準,它與全國人口的比例會比它的絕對值更有意義。這使人想起暢銷書的一個定義:銷售量起碼是全國人口的1%的一種書,例如,在日本是100萬以上。)各國人口不同,因此,不能所有國家一樣以一個固定的發行量來斷定一種期刊有資格作為大眾傳播媒介。判斷應以讀者對象為准。約占月刊總數一半的,大多數涉及某一學術或專業的領域。它們即使每期發行超過3萬,也不能看作是向大眾傳播的。根據這同一條標準可以有把握地假定一半月刊供大眾傳播,另一半為小量傳播。
最後,圖書就更不是側重於大眾傳播。日本出版新書每年多達37000種,估計的平均發行量每種只有8000冊。發行幾萬冊的很少,而暢銷書就更少了。
印刷媒介因此被認為是偏重大眾傳播和偏重小量傳播的出版物的混合體。在涉及它們與新傳播媒介的競爭時,需要分別考慮。受新出現的媒介影響最大的是面向大眾的出版物,而側重於小量傳播的出版物看來不大容易受它們影響。
5.在主要大眾傳播媒介的共榮區裏
歷史表明唱片、電影或收音機不是文字出版物的有力競爭者。
剩下的競爭者是報紙和電視。報紙和圖書曾經有過明確的分工。然而,由於電視出現,報紙大大喪失它們作為新聞媒介的影響,於是把重點從純粹新聞轉向評論。日本各大報利用它們的靈活性和龐大的員工隊伍提供精妙的評論,足以和評論性圖書競爭。《朝日新聞》早刊和晚刊向讀者提供的資訊的品質,按印刷字數算可與一本一100到500頁的書相比。它和其他大報提供高水準和高品質的資訊,很可以和雜誌或圖書出版者的產品爭奪大部分讀者。
另一方面,日本公眾天天同報紙的印刷文字接觸受到刺激,再從雜誌和圖書裏尋找更專門的論述,這也是普遍情況。這一積極因素不容草率貶低報紙的影響。
最後是電視,文字符號媒介對視聽媒介的顯著優勢是它們更適合於抽象思維。因為在性能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使人有可能劃分印刷媒介和電視的功能。無論電視會取得什麼進展,它都不能完全取代印刷媒介;它們將繼續共存。於是,積極的和消極的影響都可想而知。電視使觀眾對資訊更敏感並激發他們的欲望去求得印刷媒介所能提供的東西,而它同時又奪去他們本來可以用來閱讀的時間。不過,根據日本廣播協會一次個人時間使用方式調查1960年到1975年的15年間,日本人花在閱讀(圖書和報紙)上的時間略有增加。
6.印刷媒介有力量的原因
無線電廣播由於找到自己的領地,沒有因電視的出現而消亡。每當一種新的傳播媒介出現,領地的劃分就要調整。前面提到的報紙把重點轉向評論正是體現了進行中的和圖書調整領地的過程。
這種重新劃界之所以可能是因為不同的媒介在不同程度上包含普遍賦予它們的四種社會功能:(1)新聞報導,(2)評論,(3)娛樂,(4)教育,因此每一種媒介可以專注於它履行得最好的一種或幾種功能。
圖書和電視比較容易建立它們各自的領地,因為它們是性能很不相同的傳播媒介。近來相當普遍的是電子和印刷媒介協力謀求共同加強影響。英國的開放大學和日本的廣播大學是廣播和印刷媒介共存的好例子。
圖書能夠具有的那種力量關係到傳播的價格,這點還沒有談到。同樣的傳播用於圖書上的投資比用於其他媒介上要少得多。從技術上說,不依靠任何印刷媒介來實現圖書現在提供的傳播服務是可能的。我們可以不閱讀一本書傳達的資訊,而通過陰極射線管讀到從大型服務中心的資料庫發來的同樣的資訊。如果電視取代了書,就不用擔心退書的問題或擔心為了用紙耗盡森林資源。書商就用不著再在堆積如山的書卷中冒大汗,讀者也用不著浪費時間尋找特定的一本書。傳播就會更快更有效。然而,這種情景看來是不可能出現的,不僅是因為個人的閱讀習慣使他們拒絕這樣一種機械化的傳播手段,而且也因為難以預見電子系統會比現有的印刷媒介便宜。
因此,不管電腦和電視會有多大的進展,它們決不會完全取代圖書,而只會對它們的功能加以補充。這就是圖書作為傳播媒介的力量之所在,以及它們經歷許多世紀能夠生存下來的原因。
7.複印的問題
技術的進步在一個更接近的領域帶來一個難題——使用方便的影印機的出現。與新媒介的競爭不同,複印應看作是印刷媒介使用方式的一種變化的反映。從這意義上說,這是一個在性質上類似於公共圖書館宣傳推廣的現象,而只要它僅限於此,它對圖書業的影響將是有限的。它確實影響幾類出版物,包括學術著作,但在目前考慮整個圖書業的興衰時,它僅僅是個邊緣問題。
来源:《圖書出版和社會發展——日本與西方》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