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南江流域是嶺南早期開發之區



  都城縣和晋康郡

  漢朝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代,嶺南地屬吴國。孫權黄武七年(公元228年),把交州分爲交州、廣州兩個州,這是廣州得名之始。把南海、蒼梧、鬱林、高凉四郡劃歸廣州所屬,刺史治從廣信遷到廣州。265年,晋朝建立,司馬炎統一中國,復改廣州爲南海郡。晋亡,中國分爲南北對峙。南朝在420-589年共160多年間,經歷宋、齊、樑、陳幾個小朝代,之後統一於隋。隋末農民大起義,李世民平定天下,建立唐朝。

  在這一段歷史時期裏,史籍没有了越族人影踪,而出現了被認爲當地的土著俚人。在西江、南江一帶,這俚人是西甌越族人的後代融合原有從中原南遷的漢人以及從雲貴東遷的部族而形成的土著。這些土著與新近從中原南遷的漢人在文化上雖然顯出差异,但繼續漸漸地交融。

  根據古文獻記載,在兩晋南北朝至隋朝,在賀江和南江沿岸,以及賀江至南江之間的西江沿岸、曾劃分許多個縣,密度可説是全國最大。賀江沿綫設了謝沐、馮乘、富川、臨賀、封陽五縣。在今日鬱南的土地上,就劃爲都城、威城、晋化、安遂、羅陽五縣。縣的地域相對狹窄,與嶺南其它地方大片土地才劃爲一個縣的情况大不相同。從《隋書·地理志》看,賀江、南江(包括聯接這兩江的一段西江),沿途布滿密密的縣城。當代有學者認爲,這些縣城實際是當時的軍事據點。

  今天鬱南的地域,在兩晋南北朝時期的行政區域屢次變更,現綜合各種古書所説,把當時所設立的縣治情况整理分述如下:

  都城縣——何年建立,説法並不統一。

  一説晋初(公元265年)。《宋書·州郡志》説到:都城“何志晋初分建陵立。今無建陵縣。按《太康地志》唯有都羅、武城縣。”該説根據當時人何承天所寫的《宋書》説明晋初已有都城縣。元嘉時,何承天草創《宋書》,徐爰續成,事見《宋書·恩幸傳》。何承天志所寫的《宋書》無存世,沈約所寫的《宋書》引用何承志的書稿時,註明引自“何志”。查《晋書》卷十五記載,晋統一天下之後,蒼梧郡統縣十二,除廣信、端溪、高要、猛陵、鄣平沿後漢名外,建寧、新寧、農城、元谿、臨允、都羅、武城七縣爲新置,並無都城地名。如是晋初設立,當在公元265年或稍後。

  一説東晋昇平五年(公元361年)。晋穆帝鑒於蒼梧境土寬廣,分蒼梧地立晋康郡,領縣十四:端溪、晋化、都城、濱江、悦城、元溪、夫阮、橋寧、安遂、永始、武定、文昭、熙寧。此説引自《德慶州志》光緒本。

  一説南朝宋代(公元420-479年)。《宋書·州郡志》説到晋康“郡領縣十四:端溪、都城、元溪爲漢晋舊縣;晋化,晋末所立;安遂、永始、武定,文帝所立”。

  按上所述,説法有三:一是晋初;二是晋昇平五年;三是南北朝時代的宋朝。設立時間在公元265-479年之間。

  都城縣名,在《宋書》(卷三十八)、《南齊書》(卷十四)、《隋書》(卷三十一)、《舊唐書》(卷四十一)、《新唐書》(卷四十三)都有記載。縣治在今鬱南縣都城鎮。都城縣在南朝歷代隸屬於晋康郡,隋代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晋康郡並入端州,都城縣改隸於蒼梧郡。唐期設立康州(即原晋康郡),都城隸屬於康州。

  晋出現過都城縣,這是鬱南縣最古老的地名。據歷史文獻記載,這地名至今已超過1500-1700年甚至更長。都城縣於公元971年撤銷,並入端溪縣,都城縣存在的時間在500-706年之間,如確有證據證明是漢舊縣,則超過706年。

  安遂縣——東晋昇平五年(公元361年)設立,縣治在今鬱南連灘鎮。樑朝曾爲建州治。隋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安遂縣地域從晋康郡轉隸永熙郡。唐代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安遂縣改名爲晋康縣,隸屬於康州,宋代開寶四年(公元971年)撤銷,並入端溪縣。安遂縣存在的時間395年,晋康縣存在的時間215年,兩者連續建縣時間610年。

  威城縣——南朝齊代(公元479—502年),從端溪縣分出威城縣,縣治在今鬱南建城鎮。威城曾爲晋康郡治,統管南江兩岸和西江都城和悦城間南北兩岸土地。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威城並入都城縣。威城縣存在的時間約90-113年。

  晋化縣——東晋昇平五年(公元361年)設立(縣治在今鬱南南江口鎮)。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並入都城縣。晋化縣存在的時間231年。

  羅陽縣――南朝樑代普通四年(公元523年),在古羅水(即文昌水)流域内設羅陽郡,今鬱南縣域有部分被劃人該郡。隋初,羅陽郡改爲羅陽縣,屬瀧州。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羅陽縣改名正義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正義縣並入永熙郡的瀧水縣。羅陽縣存在的時間80年。

  管轄都城、安遂、威城、晋化、羅陽等縣的晋康郡,其郡治也屢有變更。東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設立,治所在元溪縣(今德慶縣城之東),南朝宋初移治龍鄉(今羅定市南),元嘉中(公元357年)移治端溪(今德慶),南齊移治威城(今鬱南),樑復移到端溪,陳沿之。隋朝開皇九年,晋康郡並入端州。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晋康郡再次建立,郡治仍在端溪。干元元年,晋康郡改稱爲康州。

  晋康郡治自樑朝以後設在端溪,與南江無直接關係。

  因晋康郡治曾設在南江邊的安遂縣,所以南江也曾稱爲晋康水。安遂縣地域在唐代變爲晋康縣,到宋代後名爲晋康鄉,明清兩代有晋康鄉巡檢司。《明史》卷四十五:南有開陽鄉,西北有晋康鄉二巡檢司。《清史稿》卷十九:“晋康巡司治連灘圩,有晋康廢驛。”《舊西寧縣誌》道光本卷三十:“晋康巡檢司城在縣東南九十裏,明成化十九年始設土戍守,今圮。”晋康縣、晋康鄉、晋康巡檢司,這都與鬱南的連灘有關。

  都城縣的行政區域範圍

  這裏,有個歷史問題值得探討:都城縣的範圍究竟有多大?當時還未有經緯定位和這方面測量的知識,史書上對各縣的具體行政區域也無詳細記載,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要查考它的管轄範圍自然十分困難。

  南齊人沈約編撰的《宋書》説:“地理參差,其詳難舉,實由名號驟易,境土屢分,或一郡一縣,割裂四五,四五之中,亟有離合,千回百改,巧歷不算,尋校推求,未易精悉。”(《宋書》卷三十五)遠在千多年前,寫史者已有此感嘆,何况今天!

  當代的歷史學家對於考證兩晋南北朝時期的郡縣劃分,也感到艱難。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説:“州郡縣之設,……晋永康之代以後爲最,譚其驤先生考證當時南渡人口占全國人口六分之一。(《晋永嘉喪亂後之民族遷徙》,《長樂集》卷上)這些臨時性的政區建置,隸屬無定,遑論查究其地理位置。是以歷代文獻,對此多付缺如。錢士昕認爲,涉臘之未周,實討論之未易也。(《東晋南北朝輿地表序》)錢氏是這方面的著名學者,所出此言,實是他多年研究的心得,則此中艱難可以想見。”(《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序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盡管古今歷史著作認爲兩晋南北朝時期設縣混亂,地域難以查考,盡管有的學者對此感到艱難,不過,筆者認爲,對當時的南江流域所存在的縣,很難説它是臨時性的政區設置,因爲都城、威城、晋化、安遂、羅陽等縣設置的時間,最短也有80年,長達600多年。我們今天試透析當時南江地域情况,從後世可靠的歷史記載進行邏輯推理,對於都城縣的政區範圍仍然可以找尋到一些脈絡。

  史書上記載都羅、武城兩縣合併爲都城縣後,威城、晋化兩縣並入都城縣,隋、唐時代相沿設置都城縣,直到宋代初年才把都城縣降爲鄉一級政權。這鄉一級政權到明代萬曆建立西寧縣之前,我們並無發現史籍有對都城鄉的範圍擴大或縮小的記載。我們可以推論,晋、隋、唐代的都城縣和宋代至明代萬曆前的都城鄉,範圍應該是基本一致的。

  我們再從明代萬曆西寧建縣以前一些文獻提及的都城鄉來推論出都城縣的範圍。有五條記載可引起我們注意:

  一是《德慶州志》明嘉靖本對於進士樑畿、談文炳簡歷的記載。這兩人的小傳都註明他們是都城鄉羅旁人。

  二是在《德慶州志》嘉靖本説,“羅旁水其源出都城鄉”。

  三是《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零一叙述到德慶府時説:“羅旁水,在州西四十五裏,源出廢都城縣,南流七十裏入江。”

  四是《舊西寧縣誌》記載永康寺鐘銘文:德慶路端溪縣都城鄉二十都都平康社思礙村觀音堂,至正九年已醜歲三月二日。

  五是明代嘉靖四十年德慶知州陸舜臣《關於議地方事略》一文説:自瀧水小江上扺羅旁爲西山,都城枕之;下扺楊柳爲東山,晋康枕之。

  這五條所記的地域和以羅旁水源頭來考查,都説明都城鄉包括今天的平臺、羅旁、通門一帶。前面説過,威城、晋化縣也曾並入都城縣,更可説明當時都城縣或後世的都城鄉包括今天的建城、南江口。而第五條也可解釋爲都城與晋康兩鄉以瀧水爲界,這樣都城的範圍就更大。

  還有,當時的都城還包括西江北岸的一些土地。陸舜臣《關於議地方事略》一文中説到,“都城鄉錦石山下陸賈祠”。錦石山下,今屬德慶縣轄。當時,屬於德慶州都城鄉,可推知都城縣初建時跨有西江南北兩岸土地。所以,《德慶州志·地理志》光緒本引《廣東通誌》言:“都城兼有德慶、西寧二處地,語自明晰。”在清代光緒年間回顧兩晋到唐代末年的都城縣,確實兼有清代時的德慶、西寧兩處各一部份地域。

  根據以上考證,從晋代到宋代初年在歷史上存在600多年的都城縣,其土地範圍最狹窄時相當於現在鬱南縣北部片一部份,最廣闊則擁有今天鬱南縣的大部份土地,幾乎相當於今天鬱南縣區域,并且包含今德慶縣一些地方。

  晋康郡和都城縣在歷史上的文化意義

  兩晋南北朝時期以至隋朝,賀江、南江一帶分設這麽多個縣,是什麽原因,史無明載。我們今天追溯歷史來分析,覺得其政治措施是極不尋常的,可以找出四個原因:

  第一,西江和南江交匯地沿綫一帶是交通要地。兩晋至隋唐年代,交通主要靠江河,賀江、西江、南江是中原通往南方的要道,西江是溝通中原和南方的交通大動脈,南江也自然成爲中原通往海南一帶的捷徑。把賀江和南江的地域劃爲同一行政區域晋康郡,也説明瞭賀江和南江的緊密關連。

  都城、安遂等縣扼西江、南江咽喉。沿西江向東,成爲中原通往廣州的必經之路。沿南江向南,步行一段並不長的山路,到達鑒江,就可沿水道通往高州、雷州、海南。中原的先進文化通過南江傳到南海邊陲,再經過海上之路傳到南洋甚至中亞各地。

  據歷史記載,徐聞是西漢時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漢書·地理志》所寫漢武帝的黄門驛長從廣信(今封開)到徐聞古港,其路綫是經南江口而進入南江,沿南江到今羅定,再經陸路至雷州半島。

  因此,古代,都城縣和晋康郡是海陸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南江是中原通往海外絲綢之路的重要途徑。把南江這瓶頸的地方設置多個縣來管轄,一個縣來管轄一江兩岸,守土有責,是符合保障交通運輸安全的,也符合朝廷對地方官員的問責制。如兩岸分隸,指揮不統一,就會互相推諉責任。試看兩廣沿西江一帶的縣如廣西的蒼梧、藤縣、平南、桂平,廣東的封開、高要,直到今天都是横跨兩岸的。

  從這歷史的沉積中,我們可看出這種行政區域的劃分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

  第二,人口增加。兩晋南北朝時期,北方混亂,戰禍頻頻,中原人紛紛南下到嶺南避戰亂。他們順賀江、西江、南江而來,此地外來人口自然增加。據《宋書·州郡志》和《隋書·地理志》提供的數據分析,西江流域劉宋時設蒼梧、晋康、新寧三郡,共13,793户。隋時設蒼梧、信安和永熙三郡,轄境與上述三郡相當,共36,684户。其增長率爲266%。

  《晋書》卷十四説:“縣大率方百裏,民稠則减,稀則曠,鄉亭如是。”從當時志書記載的人口數字分析,地處山區的南江一帶,人口密度竟比嶺南其它地方甚至平原地區還要高。因爲人多,就把縣細分。

  有認爲包括一批漢人官員南下,朝廷就把郡縣劃分,以利於委派衆多的官員。即使如此,也説明此地人烟稠密,因而多設縣治,加强管理。這些,都可爲《晋書》“民稠縣域則减”這一段話作注脚。

  第三,便於加强對俚人的管理。因爲南江對朝廷來説是邊遠的地方,一些歷史著作認爲兩晋南北朝時期嶺南置縣是由於朝廷設置督護,利用酋長來統治。無論利用俚人酋長或南下官員擔當軍政長官,都説明朝廷加强對俚人的統治,

  第四,經濟繁榮。三國時代東吴所設立的廣州,歷經晋朝、樑朝,到南齊時,“廣州鎮南海,濱際海隅,委輸交部,雖民户不多,而重獠猥雜,皆樓居山險,不肯賓服。西南二江,川源深遠,别置督護,專征討之。捲握之資,富兼十世。……”(《南齊書》卷十四)

  “别置督護,專征討之。”這説明了當時朝廷加强了此地的統治力量,當時設立了西江督護、南江督護。

  “捲握之資,富兼十世。“這説明了當時西南二江的富裕,否則統治者所獲得的資財怎能富兼十世?

  我們認爲上述四個原因的累加效應是西江和南江交匯地沿綫一帶設置多個縣的主要原因。

  這種奇特的歷史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留給後世人的信息是:包括都城縣在内的南江一帶地方,早在兩晋南北朝時期已有嚴密的政權組織。大量的漢人存在,並與俚人融合相處。從賀江到西江中游一小段,到南江口以及整個南江流域,是嶺南早期開發之區,是率先走進當時嶺南文明前沿地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