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古廟、祠堂



  張公廟

  除宋桂、連灘外,都城、建城、羅旁等地都曾有過張公廟建立,現均已毁。

  宋桂張公廟明萬曆六年建,近世毁,近年重建。該廟所在的山脚是兩條小河的會合口,傳説爲張元勛戰死之地,但與歷史事實相違。廟堂建築甚爲精緻,廟正中立有張公塑像,長着長須,莊嚴威武,所坐之椅,虎皮相墊,虎頭向下,虎尾翹上,周圍木雕,爲先鋒之像。神像之下,埋有金瓮,相傳内盛張公遺骨。正殿下旁,有兩房,擺有當地名叫“蛇攤拐”的竹床、茶幾,供施主到來添香油、歇息。廟前立有兩個大石獅子,前邊有八角亭,木柱砌成。亭前一道花基欄杆,之字路直通山脚。當門内外及八角亭,均有石雕或木雕對聯:

  千古英風留寶帳,

  三羅俎豆拜將軍。

  四面有山皆寶嶂,

  一溪緑水盡恩波。

  玉階有塵風自掃,

  君門無鎖月長明。

  雨後有人耕緑野,

  月明無犬吠花村。

  據説“千古英風”這一聯是當地一名富有才華的白花才子所擬,他正握筆凝思下聯,其妻是個才女,在催促他喫飯時見狀,迅即説出下聯來。

  至於“月明無犬吠花村”,實際説現已太平盛世,以前夜有搶掠才會月明中犬吠。

  廟内還立有一白石女裸像,高約1米,祀張元勛之妹。據當地鄉民述,此石雕1958年尚存,此後廟毁,石雕亦被抛棄,近年文化部門曾派人查找而始終不獲。人們當時並無意識到這是一件值得保存的文物。

  連灘張公廟萬曆六年(1572年)建,二十七年(1599年)及清朝多次重修。廟座西南向東北,有前殿、正殿、配殿、回廊、月門、厢房、東西轅門四角亭和圍墻等建築物。正殿有六根格木圓柱,柱礎爲石質鼓形。整座建築具有濃厚粤西地方特色和風格。墻壁上描繪人物花鳥彩畫及詩詞,大門旁及廟内石柱有鎸鑿的楹聯:

  息蕩群氛威震百粤,

  屏維王國績炳三羅。

  擎天撑雲柱石奇材靈顯赫,

  頂天立地廟廊大任足擔當。

  督府竪龍旗赫赫英靈蕩妖寇,

  將軍登虎帳堂堂正氣鎮干坤。

  生菩薩怎地而來千秋顯聖,

  飛將軍從天而下八面威風。

  兩地楹聯比較,連灘的則歌功頌德味道較重,宋桂的則文學氣氛較濃。

  當地人對張公廟禮拜至勤,虔誠無比。廟内的東西不準亂摸。廟前大片田野,人們插秧和收割時只能面對廟堂以示恭敬,如把屁股向着就被視作褻瀆神靈。連抬着的新娘途過山下也要下轎步行,官員騎馬經過也要下馬,人過廟前要洗手。

  當地把張公的神靈説得玄之又玄莫過於廟内和尚室内那一幅紙畫。這畫繪有極其生猛的老虎,虎毛纖毫畢現。此畫終年長卷,只能在打醮時張開。如平時展現,附近一帶六畜盡死。——其廟内的虎也有如此威力,何况菩薩!

  舊社會時,連戲班在鬱南都城演戲,也必先到張公廟拜張爺以求庇佑。

  關於粤劇藝人祭祀的張爺,筆者考究,其實並非張元勛。雍正年間,“北京名伶張五號攤手五,因憤清廷專制,每登臺輒發革命論調,以抒其抑塞不平之氣,清廷嫉之,將置之於法,五遂易服化裝,逃亡到粤……乃以京戲崑曲授諸紅船子弟,變其組織,張其規模,創立瓊花會館……唱曲音韵則本中州,俗所謂戲棚官語也。廣東戲劇既獨樹一幟,地方色彩漸濃,久而久之,遂成逾淮之橘,出谷之鶯。後人紀念攤手五創業之功,咸稱張師傅而不名,至今粤班每舉行慶祝師傅誕辰與華光大帝田竇二師配祀不衰。紅船中人,每知所奉祖師爲張師傅,鮮能詳知其爲何許人矣。”(麥嘯霞《廣東戲劇史略》,1940年出版,見廣州市戲曲工作室編印《戲劇研究史料》1980年第1期)

  來鬱南演戲的藝人可能把張公廟所奉祀的張爺(張元勛)與藝人祖師張師傅(張五)誤同一人(因當地民衆於藝人都少知張元勛、張五之名),或者藝人入鄉隨俗而求當地最爲顯靈的菩薩而虔拜,就形成了戲班到來演戲先到張公廟拜祀的習俗。

  張元勛從人間走上了神壇,它的一切都被神聖的光環所籠罩。舉行打蘸祭祀,就在封建時代的土地上應運而生。

  連灘張公廟廟會每年正月二十和八月六日舉行。十年一大慶,逢甲年的舊曆八月初六開始,該日被當地人認爲張公誕辰。事前,已由鄉紳父老選出首事作準備工作,如籌集資金,雇工搭棚,爲菩薩制新衣,落實扮飾,準備各種需要的器皿,修好巡行的道路等等。

  是日,在竹木搭成的幾十丈高的棚架上,垂着與棚架同高的大紅鞭砲。當點燃之後,劈劈啪啪燒上幾個鐘頭,聲震數裏,人山人海觀看。當燒至最後時,一聲巨響,硝烟彌漫,紅屑飛揚,彈出一個用紅絲綫纏着的小鐵圈。小鐵圈是特製這鞭砲時預先埋藏在裏邊的。這小鐵圈跌下地面,人群瘋狂争奪。不論達官貴人,富商巨賈還是三教九流、乞丐賤民,誰檢到,誰就認爲有福氣,連忙跑到廟前神臺前叩謝,獲取奬賞。之後,一班早已齋戒沐浴的首事恭請菩薩到蘸壇,請道士喃齋三天三夜。此期間,周圍幾十臺山歌唱酬,還有演戲,歌聲鼓聲不絶於耳。

  三天之後,恭請菩薩出遊。所有廟宇的菩薩都被恭敬的抬着。巡行隊伍,依次排列。

  最先行的人名旗令官,“叮叮冬”地敲着鼓鈸,沿途高呼:“張公大人到!”這叫頭報。接着有二報。這是呼喊各家各户準備迎接。

  隨後十多人騎馬。各佩劍掌印,如將軍行狀。緊接着,儀仗隊高舉長方大旗、三角旗、月牙狀旗,青龍旗居前。旗幟蔽天,色彩雜陳,形狀不一,約有百面。

  旗隊開行之前要舉行繁瑣的祭旗儀式。首先要祭神:“輔國愛民、英勇都督府大將軍張元勛……”燒香,放爆竹,由主持僧開旗。有一面丈多長的黑旗,黄邊,牙狀,平時卷妥,絶不能抖開,此刻抖開後,可見綉有一裸女子持兩張大關刀飛舞,主持僧從公鷄冠上取血點下這裸像的眼睛,然後卷回。巡行中,沿途旗幟迎風招展,而這黑旗則始終卷着不開。

  旗隊之後,數十人身穿武士裝束高舉刀槍劍戟前行。十八般武器,或古傳,或新鑄,應有盡有。接着是鼓樂八音吹吹打打。抬着的一尊尊菩薩相繼,每兩人抬一尊。

  荷槍、抬菩薩的任務是事前執籌,誰執到了什麽籌就做什麽工。即使執到要抬百多斤重的銅戟也要甘心干,認爲這才能表示出對神明的敬意。

  菩薩之後,幾人抬着一個大香爐,供沿途居民上香之用。香火鼎盛,青煙繚繞。

  之後,是一隊騎馬的鄉紳,一隊隊被人抬着的飄色,少年兒童扮演成古代的英雄豪杰和美女,穿起爲此專用的裝束,千姿百態穿鄉過村。

  菩薩出遊時,隊伍緩緩前進。過河不能涉水,如無橋則要用船載。每到一村,都有鄉民在早已搭就的棚恭迎。氣氛莊重,任何人都不能亂言。巡行隊伍,依着連灘——西壩——東壩——宋桂——連灘,在南江河兩岸幾十裏走一圈,每天僅走幾公里,巡行時間長達12天。

  以上這些歷史現象在今天看來當然不足取,但在遍地瘡痍的舊社會裏,人民未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只好寄希望於張公這類神靈來庇佑。那首《張元勛贊歌》反映出人民希望國家强盛、社會安定,人壽年豐的理想和願望,却又無力去改變當時的歷史面貌,只好把憧憬寄託在歌聲,寄託在菩薩身上。

  環繞張公廟,舊社會時有幾條不成文的規矩:

    1.花轎經過張公廟前新娘要下轎。舊社會迎娶新娘,使用花轎。新娘頭戴鳳冠,沿途暢行,由轎夫從娘家抬至夫家,不得在半途停歇。縱然路遇出巡大官或欽賜狀元,也無須下轎,故俗諺有“失魂狀元遇新娘”。相傳新娘所戴鳳冠,乃皇后所戴之物,民間爲紀念一位皇后而於此日戴上。因此面對大官、狀元而無須下轎,乍看似乎尊敬婦女,其實仍是對皇權的崇拜。花轎經過張公廟前,新娘却必須下轎步行以表虔誠,這就意味被捧爲神的張元勛比皇帝的地位更高。此種風俗,由於隨着神權的淡化、消失,以及迎娶新娘已使用先進的交通工具代替花轎,早已不復存在。

  2.花轎過盲塘逕要掩旗息鼓。舊社會迎娶新娘時,要有彩旗簇擁於前,八音奏樂於後,一路上熱鬧异常,但經過盲塘逕時則要掩旗息鼓,默默前行。民間傳説這是免至驚動此地衆多戰死者的“亡靈”。

  3.聚衆唱山歌先要唱張元勛。羅定、雲安、鬱南三縣的民間歌曲有多種,其中最流行的是連灘山歌,爲過去群衆最活躍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歌手男的稱歌伯,女的稱歌妹,常常爲百姓聘請鬥歌,此起彼落,文才敏捷,圍觀者衆。每於開場之時,先唱《張元勛贊歌》和《十哨歌》,已成爲習俗。兹録《張元勛贊歌》如下:

  無事得閒把歌唱,

  請君聽過福綿長。

  長城依賴都督府,

  萬民賦,

  軍威壯如虎,

  安寧朝野盡歡呼。

  歡呼四千年古國,

  綿綿河山得懝扶。

  驅逐倭寇征戰苦,

  擂戰鼓,

  迎擊賊襲箍,

  十裏峽谷旌旗護。

  護助齊家救國難,

  要做忠良斬邪姦。

  計智雙全張公猛,

  河清兼海晏,

  運籌收復舊江山。

  江山從此得太平,

  財盈年豐歲歲盛。

  多感張公爺顯應,

  治四境,

  鷄犬也無驚,

  錢糧富有萬家興。

  至於《十哨歌》的内容,則是歌手唱十哨將領在何處進兵,如何威勇,把他們當作神仙來歌唱,一個一個地請到歌壇。這兩首歌成了賽歌的序曲,之後,歌伯歌妹才進入正式的賽歌。

  鬱南縣各地的張公廟經過幾百年的風雨侵蝕,雖曾修補,但至今猶存的,僅有連灘張公廟。此廟曾於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干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及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先後重修過。(《舊西寧縣誌》卷六)

  據廟内碑記所載,清干隆五年(公元1740年)黄國盛製造假契侵佔廟地,與黄建邦、黄文珙互争,發生官司,樑志元等人向上詳細申訴原委,黄國盛被責令把假契涂銷,歸還廟地。黄國盛不服,認爲串通地方官酷殺生靈,把主持公道的人控告,州憲親自審案並到實地勘察,查詢原界址緣由,把黄國盛懲責。黄國盛之母陳氏認爲黑冤鑄沉,剪發號救,再次上告均敗。州憲恩準勒碑竪界,以杜日後有人侵佔。干隆七年(公元1742年)三月經丈量清楚,劃定廟背後灰沙磯十八丈六尺五寸、左至城壕三丈七尺、右至揚家田神、前至河水爲界。清嘉慶廿五年(1820年)晋康司韓爺有示:廟前所積淤泥,軍民不得侵佔,統一歸廟内管轄。

  滄海桑田,時易世移,廟四周的界綫至今已成爲歷史的陳迹。

  我們所見的張公廟現狀,座西南向東北,面積約1900平方米,有前殿、正殿、配殿、四角亭等建築,保存仍較好。它具有古建築藝術特色的斗拱結構,有一定的歷史、藝術研究價值。

  天後宫

  天後宫又稱天妃廟,和石板良道建設一樣早,它建於明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以及近世多次重修過。

  這座廟宇磚木結構,分前後兩座,兩側有通廊,中間有小天井。所拜祭的菩薩爲天後。天後爲宋朝福德年間人(公元964-987年),福建林氏女,生於3月23日,生時有靈异,民間認爲她死後每每顯靈於海上,援救蒼生,把她視爲神。元代至元中封天後神號,清康熙加封爲天後。沿海一帶,多有天後廟或天後宫,也有稱爲媽祖廟。

  爲什麽在這遠離大海邊也有這天後宫?清康熙年間的重修碑記中説到:“神也者,靈之所積而能通者也。凡可以庇人民利耕稼、蓄鷄犬、滋桑麻、禍盗賊、却崇疫,則所在皆可祀之,詎必拘於海哉!”

  舊縣誌記載有天後顯聖告以哨兵防敵、幫助佛山商人避過賊人搶劫的故事,我們如果撥開迷信色彩的濃霧,會發現民間流傳天後娘娘與哨兵、佛山商人的故事的意義,它表明建城曾是兵家争奪之地,也可以證明建城和佛山的貿易早已開展。根據當地的石碑和銅鐘等文物,也可以證明兩地在明代已經商貿交往密切。清代縣令趙震陽《文昌蘿月》詩有“千山翠擁文昌閣,夾岸燈火賈客橈”,寫了當地兩岸商船活躍。詩人羅清《游文昌江》詩,寫了當地的美景、交通和買賣交易:

  九曲瀧江擬溯回,連雲夾岸野花開。

  水車聲轉魚樑月,瀑布泉奔石壑雷。

  古寺遠窺疏樹裏,過帆深入碧山隈。

  夜來正想前洲泊,賣酒人家近釣臺。

  盤古廟

  《西寧縣誌》康熙二十七年本金石部記載文物有盤古廟的銅鐘,鑄於明代崇禎五年。盤古廟座落在十五都(如今屬桂圩)建新甲。銅鐘的銘文所鑄的年代不會早於建廟年代,一般都是先有廟後有鐘,起碼廟落成就掛鐘,因此,可以説最遲於明崇禎年間就有盤古廟。

  康熙五十七年的縣誌記載,盤古廟在建城南一裏,當時已毁。道光十年的縣誌記載,該盤古廟於干隆五十一年重修,但現在已無存。

  現存盤古廟有兩間,一在建城天馬山上,一在連灘逍遥合水村,本縣各志均不載,可能因這兩座廟的規模不大而且地方偏僻所致。

  天馬山上的盤古廟前殿已毁,無碑記,不知建於何朝代。連灘逍遥盤古廟保存完好,有銅鐘保存,銘文記載有干隆年,可知該廟至遲干隆年代已有。

  到盤古廟,人們會引起懷古思幽之情。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許多學者都認爲“盤古神話本發生於南方”。有學者研究,在秦代以前的文獻並無盤古的出現,盤古的傳説是漢代才開始有的。

  鬱南有“創世神話”的傳説,而且這種傳説表明爲勞動人民創造了世界。

  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的鬱南民間故事集《神仙井》,收録有這樣的故事:

  開天辟地初時,天地並不遠,站在地面,用手就可以摸着天。有個老人,覺得太不方便,就用一根棍子把天空撥,天空就高起來,而且有了白雲飄浮。他又用脚踩地面,地面逐漸下沉。天地有了大的空間,過了許多年,天變得無限,地變得深厚。於是,有了花艸,有了飛禽,有了萬物。(林橋英口述,魯偉記録)

  這故事既不同於上帝創造人類或女媧造人的傳説,開天辟地的偉大事業竟然由一個老人輕鬆地去完成,這故事顯出幽默和智慧。

  民間説的只是一個老人,我們今天如果進行演繹,就應把他視作傳説的盤古。

  考究歷史文獻,盤古廟是瑶族人奉拜的神廟。瑶族的祖先爲盤瓠,相傳盤瓠是狗種。《後漢書·南蠻傳》説:“高卒氏有犬戎之寇,帝摹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吴將軍頭者,妻以女。時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盤瓠。下令之後,盤瓠銜人頭遣闕下,診之,吴將軍頭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盤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石室中,生六女六男,自相夫妻,其後滋蔓。”章懷引《武陵記注》説:“山半有盤瓠石室,今遥見一石,仍似狗形。蠻俗相傳雲:是盤瓠像。”宋代範大成《桂海虞衡志》説:“瑶本盤瓠之後,其地界巴蜀湖廣間,綿亘數千裏。”

  這些瑶民,即古代稱爲五溪之蠻。其後生齒日繁,流衍兩粤。西江之南,偏僻山麓之處,多有盤古廟,廟裏神像與盤瓠相類似,這是瑶民的古祠。因爲瓠、古聲相近,所以把盤瓠當作了盤古。瑶民都是姓盤,如果不是姓盤的,最初本是漢人,因避朝廷征税之苦,逃避到瑶民當中,與瑶民長期生活,習性就與瑶民相同,也被看作真正的瑶民。

  除了天馬山和逍遥村保存着盤古廟外,在連灘龍岩村邊近年重修的龍岩廟,據説昔日也是名爲盤古廟。看來,南江流傳有豐富的盤古民俗文化。

  盤古廟供奉盤古神像,鄉民常常舉行祭祀,昔日每年六月都舉辦廟會。 

  天馬山上的盤古廟在深山密林之中,據老人言,附近石壁刻有類似文字的符號,誰也看不懂,有人疑是古代土人留下的文字,或者是少數民族留下的神秘符號,至今未有人細心研究弄清真相,只是增加了當地的神秘色彩。

  孔 廟

  進人建城鎮鎮内的孔子廟,在街兩旁,古老結構的大屋和帶有新風味的騎樓混在一起,體現了古典和現代、城鎮和鄉村的揉合。

  建築得很華美的孔子廟,廟前立着一塊大石牌,鑿上大字:文武官員,到此下馬。這是歷代尊孔尊儒的見證物。

  現在,孔子廟已改建爲建城鎮中心小學校,進入大門,仍可看到保存着孔子廟的一些遺迹,如泮池和拱形小石橋尚在,空地上横躺着零星的石柱。

  龍井庵

  龍井庵雄峙在建城鎮北二公里的龍井旁,爲明代天啓三年(公元1623年)僧東影建設,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重修。

  該庵層林迭閣,環境清幽,古林遮天蔽日,危岩凌空矗立。主體建築有前殿,大雄寶殿、兩邊均設厢房和附廊等,現僅存大雄寶殿和左邊厢房。大雄寶殿爲梁架結構、格木圓柱,古檏斗拱,殿内雕樑畫棟,墻上飾圖案,瓦面有脊飾、灰塑。建築造型别致。這龍井庵,内有一銅鐘,爲明代所鑄。龍井疏鐘,爲鬱南八景之一。

  庵前有對聯:龍靈空色相,井泉化慈悲。前人把此地視作萬壑有聲、千家無夢的境界。

  近年山前滿栽李樹,春暖花開,飛雪點點,枝葉吐翠,别有一番新景致。

  龍井庵旁昔日有八角亭,文人往往相聚到此吟咏。查考舊縣誌,曾有清康熙時代縣令張溶輯《龍井亭唱和詩》一捲的記載。

  咏龍井庵的詩流傳頗多。

  謝天申有《咏龍井庵》詩:

  龍宫岑寂隱山隈,石徑肖條長古苔。

  雲抱深林時出没,僧持短策時徘徊。

  鐘聲夜度閑庭月,鳥語晴喧空谷雷。

  萬木深深人迹斷,禪關静閉不須開。

  邑人區國龍咏《龍井庵》:

  心莊道人信有靈,始僻茲山盡手經。

  屋構層崖噴水井,橋支獨石開林亭。

  堪嗟僻壤多形勝,不得巨公爲勒銘。

  策馬造幽每孤往,悵望千峰横翠屏。

  西竺庵

  西竺庵位於建城,環境幽雅,建於明朝天啓年間(約公元1621年)建,占地399平方米,現在庵的外形保存完好。古書記載,“路經茶亭嶺,道旁有古榕、平池,濃陰匝地,止水澄清,行人休憩於此。繞徑開一洞天,禪關在焉。”

  門頭鑲有石壁,鑿有清代咸豐年間廣東大儒陳灃所書的“西笠庵”3字。陳灃,1810-1882年,字蘭甫,世稱東塾先生,23歲中舉,之後20多年上京應試均落第,1840年在廣東學海堂任學長27年,是清代著名學者,讀書數十年,著書數十卷,涉及經、史、文、地理、數學等領域。他注重學問的社會功用,主張讀書人要充分重視自然科學如天文、地理、數學和各種專門技術。他的貢獻,引道人們不再沉迷干嘉學派埋頭在故紙堆中考據的生活,開創了新一代學風。他同時也是廣東著名的書法家。

  爲什麽陳灃會爲這山區一間廟宇題寫,是他像屈大均一樣到西寧來還是誰到廣州請他題字,這還是迷霧一樣的歷史。筆者未能找到片言只字的文獻可供考證。

  清代詩人劉品金有《西竺古榕》詩:

  一拳頑石寄生前,獨立蒼茫野色妍,

  歷盡風霜留晚節,栖遲佛國養閑年。

  樹沾法雨皈依久,花放曇雲傾刻鮮。

  鐘磐數聲飛谷口,夕陽流水緑陰團。

  藥王廟

  藥王廟在建城鎮東門外,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建,咸豐三年重修,之後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繕。該廟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

  民間對古代一些精於醫藥學的名家和有關傳説人物的景仰並加以神化,而後視爲藥王,奉爲主司醫藥之神而建廟祭祀。各地藥王廟供奉的神像各有不同,有的爲遠古時代嚐百草的神農氏,有的爲春秋戰國時代名醫扁鵲,有的爲唐代名醫孫思邈,還有其他一些人。

  該廟現存的咸豐時的碑記字迹多有磨損,但仍可看到是供奉扁鵲的。該廟近年維修過,竪起的新碑記則視爲紀念孫思邈。

  該廟對研究醫藥史、民俗史有一定價值。

  該廟建築爲硬山頂,穿鬥混合式梁架結構,有前殿、後殿、回廊、配殿及天井。墻壁上描有人物、花鳥及山水畫,留有文革時期用石灰水涂抹過的痕迹。頭門兩旁木雕,飾以形態各异的龍、鳳、人物花鳥等物。

  該廟内方形檐柱陰刻楹聯,筆力遒勁:

  妙道精微,不是人間頻采藥;

  神功廣大,能教天上早回春。

  調寒暑,度陰陽,黎庶咸登壽域;

  致中和,贊化育,蒼生恒坐生臺。

  文廣廟

  文廣廟原名爲楊公祠,從該廟仍存在的原始碑記中可看到,該廟最初是楊姓的一位員外的祠堂,初建於清代干隆年間。後來變爲萬靈廟,近世被稱作文廣廟。

  現在的廟宇是近年經過重修的。廟内的石柱刻有對聯,内容可以説是頌揚宋代名將楊文廣平定南方的功勛:

  宋朝神武五世忠良勇將,

  秦風顯靈公孫大尉元戎。

  平南顯赫干秋保庇,

  元帥威風萬古英揚。

  有人肯定認爲楊文廣到過連灘,但查考碑記,廟初建並非紀念楊文廣。至於有無其它材料證明楊文廣到連灘,還待時賢揭示。

  筆者認爲,從楊公祠到萬靈廟到文廣廟,經歷了幾代人的歲月,這也許是廟堂適應時勢的一種生存方式。

  在外地的著名廟宇也有此先例。如佛山的祖廟,原爲冶鐵行業供奉的祖師石公元帥的“祖堂”,建於宋代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明代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祖堂成爲各行業供奉本行祖師的公廟,改爲“祖廟”。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祖廟改爲專奉真武北帝的神廟。因佛山爲水澤之地,常遭水患,故佛山人敬奉北方水神真武北帝,以保平安。

  佛山祖廟的名稱不變,但供奉的菩薩却不同。連灘的楊公祠改爲萬靈廟、文廣廟,不但供奉的對象不同,而且連名稱也改變。

  關帝廟

  西寧的關帝廟最早出現在縣城(現建城),據李玉鋐編的縣誌記載,縣城有兩座關帝廟,分别在東門和校場邊,於康熙十年城守繳應善捐資重修。至於始建年代,没有註明。

  後來,在都城田舍嶺下也建築了一座關帝廟。這裏,有一棵600年的古榕立在旁邊。現在,古廟已毁,古榕尚存。在這遺址上,還可看到昔日廟宇的墻脚。

  關帝廟紀念的是三國時代的關雲長。“萬古精忠昭日月,千秋義勇壯山河”,這副對聯是對關雲長的最佳寫照。本來是讚揚關雲長的忠義,但如今各地許多店鋪都把關帝當作財神一樣崇拜。

  現尚存的只有大灣的關帝廟,它的前身是獅子廟。

  大灣鎮有座獅子山,旁爲麒麟崗。山旁建有廟,門楹上的石鑿有“獅子名山”四字,人稱其爲獅子廟,又稱關帝廟。

  此廟始建年代不詳,光緒戊戍年(公元1898年)重建。

  該廟坐東向西,面臨南江,占地面積1500多平方米,由前殿、正殿、後殿、拜亭、配殿、廡廊、月門、厢房等組成,主體建築爲臺樑與穿鬥混合式梁架結構,有反映民間傳説、神話故事的壁畫。精湛的木雕、灰雕、石雕,檐板飾、脊卷草、風火山墻等精湛工藝,是粤西保存完整的藝術珍品。脊飾别具一格,頂層鑲嵌着佛山燒制的工藝品,脊頂的“雙鳳朝陽” 狀欲騰雲躍空,“二龍争珠”金光閃閃。該廟保存完好,有一定的藝術和歷史研究價值。

  此廟究竟是紀念三國時代的關羽,還是爲名山立廟,似乎兩者兼而有之。

  從大門及廟内石柱所刻對聯看,多爲讚揚關羽之詞,如:

  萬古精忠昭日月,

  千秋義勇貫干坤。

  文武雙全安國安邦西蜀柱,

  德才兼備大忠大義壽亭侯。

  騎赤兔追風馳騁八方贏百戰,

  使青龍偃月縱横萬裏壓千軍。

  前廳屏風柱上和兩邊的小門的對聯却似乎暗示該廟先前爲名山之廟:

  獅之威上古名山聖德昭彰全面敬仰,

  形之猛當今聖地神靈顯赫百族尊崇。

  四面山青皆福地,

  九灣水緑起恩波。

  廟經改作依然古,

  山到成名倍見高。

  這些對聯讚揚了獅子名山或該地的山水風光。從這些文字,可以推論出這裏先前稱爲獅子廟,後來改建時更名爲關帝廟。

  觀音廟

  觀音廟位於都城鎮,面臨西江。據文獻記載,該廟清代康熙年間建,雍正時重修過。該廟依山結構,棟宇巍峨,西江像襟帶在廟前左右。凡士宦商賈、舟楫往來,莫不於此駐游踪、探勝景。

  半個多世紀以前,陸路交通未發達,靠水路來載運旅客和貨物。輪船到達觀音廟前的江面上,往往要在水域上繞三個圈,撤下冥幣,像飄起一只只白蝴蝶,祈求平安,然後才遠去。

  該廟於近世已毁,此地空留地名,稱作觀音角,現爲自來水公司所在。公司依山建設花園,與象山公園只有一圍墻之隔。

  天池庵

  天池庵位於連灘鎮上橋村天塘山,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定峰長老創建,干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重修,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由地方紳董募資增築堂宇,更爲式廊。天池庵距今已有200多年曆史。

  奇山靈庵,野趣清幽。有天池古庵、龍躍天池、銀窿探秘、觀音坐蓮、百鳥投林、龍脊挨天、天池玉泉、望君夕照等八景。庵外古木交蔭,石徑嶸確,池水清流,纖塵不染。池旁有大石一座,内涵洞穴,可容五六人小憩。

  天池庵門樓有對聯:

  天花雨點塵緣净,

  池水蓮花世界新。

  門頭懸掛欽賜翰林院檢討楊華春題字“龍躍天池”的牌匾。

  據千官楊氏族譜載,楊華春,1833年生,千官人,光緒四年(戊戌年)御賜翰林院檢討。

  按明清時代的科舉制度,要上京考試獲得進士之後,才授以翰林院職務,分編撰、編次、檢討三級,查西寧舊縣誌民國補充本並未發現清代此事的記載,此事待考證。

  龍母廟

  龍母廟有二:一在都城,已毁。一在羅順,現尚存。該廟萬曆四十年建。

  現在,拜龍母的人大多到德慶悦城。

  嚴嵩庵

  大方鎮古時稱爲大風寨,因爲此處山區,森林密佈,樹大招風,故名。後來,人們嫌大風不好聽,取相近的字音,改稱大方。明代萬曆年間,從縣城有西山大路通到南江邊,一條經通門黄五嶺到羅定州城,一條經風門坳、内汗到逍遥口。大方並無大路與各方相連,當時屬於全縣被大山包圍的最偏僻的地方。當地有一嚴嵩庵,並流傳有嚴嵩的故事。

  查考《明史》,嚴嵩是個進士,其書法和詩詞都有名氣,而且寫得一手好的“青詞”(祭文),深爲信仰道教的嘉靖皇帝賞識,成爲内閣大學士,爲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權臣。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同樣飛揚跋扈。嚴家後來被抄家,嚴嵩退隱江西鄉里。嚴世蕃在1565年被告以謀反被殺。嚴嵩於1567年病死,活到87歲,比嚴世蕃晚死兩年。

  在大方的民間,盛傳嚴嵩、嚴世璘父子生前曾在此避難。山上有嚴嵩跑馬道,人不能上,有兵戒嚴。嚴嵩死後,在此地建有嚴嵩庵、嚴嵩墓、世璘祠,而且,其後代繁衍在此。舊社會時,劇團來演戲,如演《十奏嚴嵩》,嚴姓父老就以火磚擲上舞臺,然後退場。當地人言之確切,令人無容懷疑。

  《鬱南民間故事》(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有一則關於嚴嵩的故事:

  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姦相嚴嵩謀反,忠臣海瑞上疏十奏,終於使其姦謀敗露,受到了王法制裁。

  嚴嵩的兒子嚴世璘、嚴世蕃爲逃避皇上的抄斬,逃到廣州他舅父那裏避難。住了一段時期,皇上追查的風聲很緊,他舅父怕惹禍上身,就叫其兩兄弟跑遠一點。於是,兩人沿西江直上,逃到大方山塘尾隱慝下來。山塘尾這地方,崇山峻嶺,樹木參天,是虎狼出入之地。方圓幾十裏,却無人烟。嚴氏兄弟就在深山密林裏,建造一座庵堂,做起和尚來。明裏天天唸經拜佛,暗果等待時機,東山再起。嚴世璘、嚴世蕃用重金在大方、歷洞等地收買了一批人,開工場,制刀槍,鑄兵器。爲了避開皇上緝查,他把工場設在地洞下,地洞上面則養大群鵝鴨,以掩蓋其打鐵叮叮當當的聲音,多少年過去了,嚴世璘、嚴世蕃東山再起的圖謀,已徹底破産。作爲歷史見证的只有一座嚴嵩庵和四百來斤的大鐘。大方附近,從此世代傳着:“地上養鵝江(群),地下駐軍裝”的一句話。(謝利源口述,陳沃華記録)

  筆者曾於上世紀80年代到此地考察,詢問過該地土生土長的鄉長和鄉幹部,他們都説看過嚴家兩間祠堂,都是泥磚建,其中一間名爲世璘祠,有個木質堅硬的紅色牌匾掛門頭。在大方街上,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時曾做過税所、供銷社生産資料部,堆放過石灰。山塘尾有嚴嵩庵,有個大鐘,人那麽高,鑄有文字很多。鐘從山塘尾抬出,1958年大煉鋼鐵時打爛。80年代在搬運站還發現一塊瓦片那麽大的鐘鐵,没有銹,可惜没有拾回來。1973年建設山塘尾水庫時,在田中挖出鐵屎狀的紅色堅硬泥土,人説是鑄過鐵的遺迹。嚴嵩庵被毁,淹没在水庫中。斬嚴嵩是在今金蘭小學(中心校舊址)榕樹旁。斬首後,把人頭拿回京都,此地用竹織了一個頭來把他埋葬在曬布坦,名爲嚴嵩墓,(也有人説是世璘墓),有石碑文字,碑已不見。生鐵坑也有嚴嵩墓,人説是嚴嵩真墓。有碑,但已模糊。墓有三處,另一處在太平金寶坑。

  大方雖然偏僻,但老一輩人説,此地和歷洞在20世紀中葉有很多打鐵匠,其工藝是否代代相傳,不得而知。

  筆者曾在鄉幹部陪同下訪問本地醫生嚴敬塘,他當時年約50歲。他説:我的籍貫是江西吉安府太和縣高行鄉,祖輩在明代遷到大方中裏,流水薄(宗支薄)表明,來時四兄弟:嚴循魁,住在山塘尾;嚴循榜,住在曬布坦;嚴循京,住在禾安背;嚴循登,住在金寶坑。我是循京的十二代孫。世系如下:循京——世祥——嚴莊——(以泰)以翼——建亭——任政——代初(華初)——榮軒(富軒)——(信端)秀端——錫齡——樹標(鑒標、林標)——敬塘。連灘棠村嶺頂有一支是第十代分出去的。是否嚴嵩被誅九族時逃來?不清楚。來的路綫也不清楚。初來時在大方,今戲院脚。循京建有嚴公祠,新的祠堂在今衛生院,叫世璘嚴公祠,世璘是循登之子。山塘尾是否有嚴嵩庵?没有。是靈聖庵,山名叫靈聖山。嚴家誰被皇殺?無此事。何來竹織頭?循登公騎馬到歷洞大洞買田,被賊殺,在水松嶺找到屍體,但無頭,用竹織了頭,葬在金寶坑屋背。妻在豹子嶺搭茅寮過世。我父是醫生,開醫藥鋪,1951年逝世,對於祖先是否嚴嵩,也曾考究過,看過《海公大紅袍》,但與嚴嵩的府屬不同。人問我是不是嚴嵩後代,説是或不是都没有根據。

  有野史記載,嚴嵩五世孫嚴雲鬆曾到肇慶投靠永歷皇抗清,後永歷皇失敗,嚴雲鬆不知所終。而嚴雲鬆其人有關資料,曾查閲過《明史人名索引》、《清史稿人名索引》、《中國人名大辭典》、《明遺民傳記索引》、《廣東歷史人物辭典》、阮元修《廣東通誌》有關人名索引,以及屈大均《皇明四朝(即崇禎、弘光、隆武、永歷)成仁録》,均未發現其名。

  嚴敬塘説,其太公並無嚴雲鬆之名。

  因此,大方嚴姓是否嚴嵩後代人,我們現在所掌握的資料還未能判斷。

  2003年至2006年間有報導,其他地方也流傳嚴嵩後代的故事。嚴家被查抄後,其讎家紛紛找上門來。爲了躲避殺身之禍,嚴氏後代紛紛遷出故鄉江西分宜。其中一支遷徙到南京栖霞山脚下定居。爲隱藏自己爲嚴嵩後代的身份,改姓爲“閆”,定居的村子因此叫做閆家邊。當地權威的地方誌《栖霞區志》中明確記載,“閻家邊在攝山鎮,明朝因爲權臣嚴嵩在此居住而得名,後人改‘嚴’姓爲‘閻’”。由於閆家邊人是嚴嵩後代,這個村子從來不唱《打嚴嵩》這出戲。 

  明代嚴嵩被抄家,嚴世蕃被流放時,有嚴家人路過河南信陽而得以逃脱,從此隱姓埋名,改姓爲年,在信陽現有20多户100多人。

  冷水祠堂

  冷水村餘氏宗祠在建城鎮西江邊。

  餘氏宗祠全名爲“性垣餘公祠”,人們習慣稱它爲冷水祠堂,建於清朝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占地1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00多平方米,是餘氏後代紀念祖先餘性垣而建。

  性垣餘公祠、錦堂書室與古民居連成冷水村古建築群。此地前臨西江,背靠公路,交通便利。該古建築輪廓優美,周邊環境古雅清幽、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然淳檏的田園風貌,古村落隱現在田園緑野間,顯得寧静、清幽。

  該祠一連三座,向縱深排列,每座之間有天井、回廊。古建築群磚木結構、花崗石墻基、水磨清磚砌墻。每座兩邊側墻爲卷尾式山墻,主體建築是昆典木圓柱,穿鬥梁架結構。整座建築物的檐板、欄板、斗拱以及屏風、檐板均爲木質,匠師們常綜合浮雕、淺雕、拉花圓雕、鏤空、鑲嵌、拼接等手法,把曲折復雜的故事集中到一個畫面上。互相襯托,争奇鬥勝、百態千姿。該處的古建築注重實用功能的同時,運用中國民間各種傳統的手法、工藝,把建築裝飾得美侖美奂,把石雕、木雕、磚雕、灰塑、壁畫、梁架、列柱、柱礎、浮雕、以及磚雕、石雕,灰雕、硬山頂,高大風火山墻,灰塑形屋脊塑造出來的圖案紋飾,别具一格,顯示出濃郁地方民間工藝特色。

  蘭寨林氏宗祠

  蘭寨林氏宗祠據傳是清代狀元林召棠題寫的“狀元及第”牌匾。

  中國悠久的歷史上,嶺南曾出現過九個狀元,林召棠是其中之一。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中狀元,授職翰林院編次,時年爲38歲。後到山西當主考官。幾年後,辭官回廣東,在肇慶書院執教27年,著作有《心亭亭居詩存》、《心亭亭居文存》、《心亭亭居筆記》。卒於同治十一年,享年87歲。

  林召棠出生在吴川,吴川和鬱南相距幾百公里,這個牌匾怎會在蘭寨保存?

  無歷史文獻可資參考,我們瞭解到的民間口頭相傳可作爲揭開這個迷霧的參考。

  林召棠的父親是個私塾教師,受聘於人,來到東安縣城附近的一個村莊執教。林召棠少年時,隨父到這村莊生活,接受父親教誨,勤讀詩書。

  當時,他父親没有什麽社會地位,他家庭的生活相當窮困。鄉親都瞧不起他,甚至連他林姓的人也認爲他長大没有什麽前途。林召棠自小看到了種種白眼,更激發勤奮讀書的欲望。

  連灘蘭寨和東安這村莊雖然隸屬不同的縣,但距離並不太遠。蘭寨村的人姓林,有鄉親和林召棠的父親相熟,就邀請林召棠父子到來,禮儀周到,好好款待,這使林召棠父子很受感動。後來,林召棠上京應考,中了狀元,衣錦還鄉。他不忘蘭寨村的人,特地前來拜訪鄉親父老。

  狀元光臨,蘭寨人自然感到臉上增添光彩。村民用火磚鋪了一條路到村外,磚頭砌成人字形,從村外進來看,還是從村内出去看,都是人字形。這條路自此被後人稱作狀元路。

  林召棠專門爲蘭寨寫了“狀元及第”的牌匾相贈,這牌匾代代傳了下來。據説,這個牌匾的上頭還雕有兩個龍頭,但在20世紀60年代末“大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中,村民把這個牌匾和龍頭分别藏匿,10多年後,村民重新拿出來時,龍頭已被蛀蝕。留下這牌匾掛在村裏,成爲文物供人欣賞。

  當年,村民還請林召棠爲祠堂題字,他欣然寫下了“仲輝林公祠”。在輝字旁邊,却多寫了一點。村民奇异,認爲狀元公不會寫錯字,問:爲什麽多了一點?林召棠笑而不答。村民只好照樣刻在牌匾,掛在祠堂。後來,有人悟出狀元公心意:願蘭寨林公祠多一點光輝,多一點威風(輝和威是諧音字)。

  這畢竟是民間傳説,不能確定有很大的可信性。林召棠自題“狀元及第”是否合乎情理,值得疑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歷代狀元卷大全》收入了林召棠殿試的文章,同時印有兩幅影印的書法,也許可以用來對照蘭寨牌匾上的文字是否林召棠的真迹。這牌匾上寫的是林召棠立並非是林召棠書,可能是族人書寫、雕刻後,在舉行慶典之日由他掛上。林召棠是否真的親臨蘭寨,未發現有文獻可证。

  大灣祠堂

  大灣古民居建築群,是廣東省重點保護文物。

  古村落隱現在田園緑野間,顯得寧静、古雅、清幽。建築群規模較大,布局集中,設計獨特,既顯古檏,也有經久不褪的鮮艷色彩,具有濃厚粤西地方藝術特色龢民俗風格。2006年,大灣祠堂所在的五星村,被評爲廣東省最美的鄉村之一。

  連片的祠堂,前面寬闊的廣場,旁邊立着祠堂的分佈圖。這李氏宗支祠堂包括李氏大宗祠、象翁李公祠、誠翁李公祠、潔翁李公祠、禄村李公祠、錦村李公祠、介村李公祠、正村李公祠、峻峰李公祠、拔亭李公祠、學充李公祠等十二座古老的建築物。

  各祠堂的外表風貌,各自争妍鬥麗、雄偉壯觀。這裏的人喜愛用對聯吐露心聲,所有的祠堂、民居都有對聯鑿於門口或屋内的石柱,或則在大門上年年貼上内容相同的對聯。這些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和平仄協調,也不乏用典,顯示出了古代當地文風的興盛。

  峻峰李公祠門口對聯:

  慶本枝百世,

  與天地長春。

  這是表明家族世世代代繁衍。

  祠堂内有亭,亭中有臺,是其特點之一。其它祠堂頭座與二座之間一般只有一個天井,用來採光,而這裏却建了一個亭子。亭子呈方形,底部是個用白砂石塊鋪砌而成的高臺,四角有高高的白砂石方柱。這祠堂共有三座,二三座之間有一個大天井相隔。兩邊各有3個厢房,厢房之間也有天井相隔。中間大天井的走廊與兩側小天井相隔處有兩個拱門相通,使大廳、厢房、天井、走廊四通八達。布局講究,採光合理。

  每座大廳,外形美觀。屋頂瓦面都用灰沙精製出一行行圓筒形的瓦稜,瓦脊用最精美彩色陶瓷裝飾,顯出壯麗輝煌,光彩奪目。

  祠堂石柱有6條,每條長5至6米,呈方形,方角磨成弧狀,並鑿有一條深深的邊綫,加上柱中的石刻對聯,顯得文雅高貴,古色古香。就連室内流水溝的出口,都塑造有皮貅的石雕。

  石柱上有一對聯:

  九子樹先聲五領青衫雙貢士,

  一家傳美事數膺黄綬幾參軍。

  這顯示出家族的顯赫,爲仕爲官。

  祠内有八音房,也有對聯:

  道德嗣音成雅樂,

  清平譜調葉新聲。

  這也顯示出歌樂之盛。

  祠堂内,中門和屏風、瓦檐有很多木刻浮雕,刻有花鳥和龍鳳呈祥等圖案,或神話故事或民間傳説。帳幃的兩邊的壁畫,兩條蟠龍炯炯有神,鱗爪飛揚。帳幃頂部,雙鳳朝陽圖紫陽高照,雙鳳起舞。旁邊兩間房的帳幃,畫了兩個神化了的大蝙蝠,象徵天賜鴻福和福星長照。所有雕刻的圖案工藝精細,景物活靈活現,人物栩栩如生,色採經久不變。詩詞墨寶,龍足觀賞。屋前、屋後灰雕,經歷200多年,至今還是鮮艷奪目。這些珍品,具有濃郁的嶺南藝術特色,是清代粤西地區建築藝術精品之一,對研究粤西地區的建築史和建築藝術具有重大價值。

  有的祠堂或民居還掛有木制的牌匾,以顯示祖宗的輝煌歷史。如五星村有進士牌匾,榃葛村有翰林檢討牌匾。

  這些牌匾民間可以自立,雖然可以追溯到很多代,但絶不可以無中生有。這些進士、翰林檢討牌匾,待考證。

  我們看到已經陳舊的進士牌、翰林牌,它記載了古代大灣曾涌現過出類拔萃的人才。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代代相傳,培育了大灣人愛讀書的社會風氣。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