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三節 古民居、名園、名物、遺迹



  黄皮城

  明代王朝在關津要害處設巡檢司軍事機構,都城黄皮城曾是歷史上的軍事要地。其職責是緝捕盗賊,盤詰姦僞,保障社會的安定。

  究竟哪個朝代設立都城巡檢司,史無明載。從《德慶州志》嘉靖本看,記載着“洪武十年裁革都城巡檢司”。巡檢司裁撤了92年之後,因都城的治安形勢險竣,居民連年遇害,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明王朝把它恢復。知州李瑛築土城。

  該城周邊共長330丈,高1丈6尺,建有城隍廟和一座三間的巡檢司衙門,派出九品官員防守。城内,軍與民居之。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修築城池。沿城有了環城河,這樣有效地捍衛着軍民人等的人身安全。城門向東南,出入城時,要從城樓放下吊橋。

  隔了百年之後,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重修。

  都城巡檢司這一機構經歷了205年後,到清代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移駐懷鄉(今屬信宜),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正式裁撤。

  撤司城廢,隨着歲月的推移,巡檢司衙門也毁棄,而城隍廟則有後人重修,一直保存到20世紀初期。

  初始建設城池之時,都城隸屬於德慶州,即古康州。清咸豐年間西寧詩人何其彬曾有竹枝詞記述他所處的時代見到該城荒廢情况:

  彼都原屬古康州,司撤城荒署蒼幽。

  茅屋數間株百本,黄皮六月賣江頭。

  從詩中可見當時,城裏有百株黄皮樹。

  廢城變成了一片黄皮果樹,這城就被人稱作黄皮城。從什麽時候被稱作黄皮城,這已難考查。

  到了20世紀初期,尚有城樓,城垛間可見,城隍廟香火尚盛。有黄皮樹幾十株,歸屬城隍廟的廟祝管理。有一片空地,作爲公衆之地,供城外人經營的作坊到此曬布,或作士兵操練之用。昔日的環城河,已變成魚塘或稻田。

  1926年,廣東守備軍第一團團長嚴博球把城樓和城墻拆毁,但仍保留着城基。

  此後,城隍廟倒塌,没有了廟祝公,黄皮樹無人管理,逐漸枯萎,黄皮城變成荒蕪一片。

  1944年,因逃避侵華日軍而從珠三角到此的潘小磐,曾寫有《黄皮城》一詩,該詩收入其於10多年後在香港出版的《餘庵詩選》:

  零落池亭杳可尋,草原危步夕蕭森。

  場登晚稼田全秃,林戰冬飈鳥亦喑。

  客裏葛裘催一瞥,冡邊雲物扺孤吟。

  何須更續蕪城賦,滿地殘磚豕迹深。

  1948年5月,廣東省成立十二專員公署,下轄羅定、雲浮、鬱南、德慶、封川、開建六個縣。專員公署所在地在都城鎮,辦公地方在黄皮城内。

  1949年10月,該公署終結。

  1950年,鬱南縣人民政府從建城遷到都城鎮黄皮城,1985年改建爲五層大樓和一個花園。黄皮城周圍的魚塘和稻田,已被新街新樓代替。

  1989年,潘小磐從香港到來,重游故地,看到建設成就,尋到黄皮城殘垣墻角,又寫下一首咏黄皮城的詩:

  大衙小苑故皇然,容得痴翁叠户穿。

  幾列崇樓花映日,一池奇石水涵天。

  殘垣墻角珍餘迹,老樹秋風黯舊緣。

  但願千家樂豐阜,凱風歌又注新編。

  2005年,中共鬱南縣委遷至此,與縣政府同在一座大樓辦公。

  摩崖石刻

  宋代留下的實物有龍岩内石刻文字:“戊午季秋三日,運副向宗旦來。”

  向宗旦,宋代熙寧九年任轉運副史,元豐己未被召回京。戊午當爲元豐元年(公元1076年)。

  明代留下的石刻文字在西江邊羅旁水口附近的黄蟮石(又稱照鏡石):“明嘉靖甲申十月十六布政林富按察副使徐文溥過此”。24個楷體字分5行,每字長寬各7平方厘米。

  這石刻在清代舊縣誌記載有此事,前者現在已看不到,後者尚存。

  七姓居

  宋桂鎮車崗村七姓居,是一間古老大屋,座西向東,占地4200平方米。七座大屋之間有小庭園,兩旁有廂房和附廊,屋後有個小果園。屋上的鳳尾山墻經過幾百年風雨的銷蝕,已經拆去。屋脊上裝飾有日月星辰、花鳥蟲魚圖案,雖然色彩消退了不少,但還依稀可見。

  站在門前,還可以讓我們想象得到這大屋的昔日雄風。

  入大門後,向内進,是一個寬敞的大廳。廳後,一排雕刻精緻的屏風。在屏風兩邊,各有門進内。兩側爲客廳、書房。

  大屋共有七座,排列規整,每座結構都相仿,采用對稱的方式,沿着縱横軸綫設計。屋宇是梁架結構,斗拱、體現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特色。

  座與座之間有一個小庭院,有石制的花盆、金魚池、假山、琵琶之類果樹。

  屋後有占地畝許的果園,料想當年,定種有奇花异草,現在,兩棵長着核小、肉脆、清甜的荔枝樹,枝繁葉茂,仿佛記載着滄桑。

  這大屋何以名爲七姓居?

  説起來歷史悠久,它爲明代萬曆年間的建築物。

  大屋最早的主人有七位,名爲葉文隆、趙惟富、朱宗聖、劉全振、餘玉、黄志岳、吴君瑞。他們於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相約遷他們原居於粤東梅州的農村,分别屬於長縣(今五華縣)、興寧縣、程鄉縣(今梅縣市)人,明代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相約遷徙東安縣宋桂車崗定居。他們雖然不同姓,却親密如兄弟,共同在這裏創業興家,建造了這相當規模的七姓居,每姓人居住裏面一座。

  七姓居建於何年,没有碑記説明。但據葉氏族譜所載,明代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七姓人的代表共同簽訂協議,表明這大屋在此時已完成。因此,這大屋有400多年的歷史。

  七姓居竣工後,各姓的家屬陸續遷移到來定居。

  根據明萬曆十九年七姓代表所訂立的分田合同,把1422畝耕地“平均分爲四十四份半”,是成年人占一份、小孩占半份,還是最初到來開墾的占幾份,我們今天不得而知。當時對此没有記載。合同規定:各姓所分值之田地毗鄰之山場亦歸其所管轄。並指出:“各户宜遵守,不許妄生計較,互相採奪”,同時聲明:“如有此等,各執合同赴官告证,其造端者甘守重罪,其田復官。”

  七姓人爲什麽從粤東遷移到這裏?族譜没有記載。據當地老一輩人口述相傳,説這七姓人家因觸犯王法,爲逃避懲罰而遷來。

  這種説法從理據上看來不足信。我們只要聯繫當時當地的歷史就可以知道,萬曆六年正是明王朝與當時的割據勢力大决戰之後,原先的住户因軍事的衝突而大轉移。明王朝剛剛平定這地方,地廣人少,需要從其它地方遷移人口來填充,這七姓人從粤東遷來就不足爲奇。

  據這七姓人合約所述,遷來時曾向縣令禀呈備案,獲縣令派員丈量他們的耕地爲1422畝。

  七人獲得千多畝土地,這比天上突然丢下一個大餡餅更令人喜悦。爲什麽有這麽大的優惠政策?由於地方剛平定,社會秩序還未很穩固,人心還未能安定,遷來的人要有足够的膽量。

  獲得土地耕種之後10多年,他們建了七姓居和遷家屬到來。

  七姓人互相尊重,同處一居,和睦相處,爲當地樹起了守望相助的典範。

  幾百年後的今天,七姓人子孫繁衍,既有在當地,也有遷移到别處。大家都搬出七姓居,七姓居變得没有多少人居住,只是一座大屋讓人瞻仰它的風采,聽人傳頌它的歷史輝煌及其體現的互助精神,從中汲取創造和諧社會的原素。

  南明古砲

  鬱南縣文物普查隊1983年底在建城鎮發掘出兩門南明鐵砲,砲身長1米許,有銘文“永歷二年鑄造防護西寧縣城重300斤”。之前,據廣東省《文博通訊》報導,當時全國見到的南明鐵砲僅兩門,一門在福建厦門,一門在廣東順德。順德出土的鐵砲是永歷四年鑄造,鬱南出土的鐵砲比順德那門鑄造的時間還要早兩年,距現在已經有300多年曆史。

  文物普查隊根據《舊西寧縣誌》的綫索,到建城鎮調查這些鐵砲的下落。當時,據知情人反映,這兩門鐵砲在解放初期還存在,後來有人拿到廢品收購站變賣,收購站人員認爲砲身已生銹,不予收購,於是,這兩門鐵砲就被丢棄在一角,後來被土埋没。1981年修建糧倉,在挖基礎時挖出了這兩門鐵砲,有人把它當作石頭來砌基礎。

  文物普查隊再深入瞭解,恰巧遇到早兩年到此地施工的工頭,請他回憶鐵砲的下落。他説,當時確有人把它扔到建築的地基處,埋在土中,但他認爲鐵會生銹,不能作墻脚的基礎用,便把它丢在一旁。經他指點,文物普查隊即組織人力進行挖掘,挖下一米多深的土層,果然發現這鐵砲。這兩門鐵砲就被運回縣城收藏。

  文 塔

  清代,官紳認爲建造文塔能振興當地文風,在縣内南北都建有文塔。

  文塔,又名文筆塔。據《西寧縣誌》道光本載,文塔有四:一在常静都,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建;一在建城南城文德山,康熙年間建;一在逍遥文昌閣後山,干隆年間建;一在逍遥龍岩頂,道光六年(1826年)建。

  都城黄樂山、連灘雅韶都有過文塔,但歷史没有記載。

  這些文塔現在大多已毁,只有常静都(今爲塔脚,1958年改屬羅定管轄)的三元塔尚存。

  所謂三元,原指鄉試、會試、殿試第一名,即解元、會元、狀元。到了明代,則指殿試的前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封建時代迷信,認爲建了三元塔,上天就可恩賜當地,使文風振興,培育出本土人才。塔脚三元塔位於南江岸畔,塔高47米,外觀7層,内分13層。每登一層,必須繞一個方向才能登往上一層,如入迷宫。各層塔檐用緑色硫璃瓦裝飾,八角略翹起,各層均有欄杆。1958年,此地劃歸羅定管轄。該塔現成爲羅定市的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西江北岸的德慶三元塔,也與南江有點關係。此塔建於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德慶人認爲德慶地似一木筏,西江滔滔東下,木筏受激流所冲,能人盡被摧毁,必須“雙柱夾銀河”。當時,南江兩岸,東歸東安,西屬西寧。他們與南江人商定,分别在西江南北岸各建一塔以鎮守。南岸人白天佯作建塔,但晚上拆掉。等到德慶方面建好塔時,南岸却無塔影。南岸人説,南江匯入西江,必須在對着南江口的西江北岸建一塔以擋住奔流南江的靈氣,否則南岸風水盡失,但北岸地屬德慶,南岸人無權在那裏建塔,於是誘使德慶人建塔爲南岸人所用。

  清代西寧人葉少愚有竹枝詞咏《三元塔》:

  渚峽南江信不訛,遥觀雙柱夾銀河,

  當年亦卜誰相左,缺一哪堪補玉沱?

  該塔塔身磚造,厚3米,歷經300多年風雨,色彩仍新。據説當年建塔時批蕩用水銀和硫磺燒煉作顔料拌和,耗資甚巨,以達到永不褪色。

  曾與南江有關的兩地三元塔,現在都已修葺一新,並建造了配套設施,作爲旅遊點開放供遊人登臨。

  武功山茶亭

  龍井附近,有一險要的武功山山坳,是建城通往桂圩的要道,屹立一間古茶亭,建於清朝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干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知縣劉斯組重建,並撰有《茶亭碑記》。因爲有了這茶亭,鄉民就把這地方稱作茶亭嶺,原名武功山反而消隱。

  茶亭占地面積約199平方米,跨度有5米,建築風格獨特,形似城樓。山間小路,通過亭内。小路上,并排着鋪上兩條長形石塊。這石塊,一條連接一條,從羅旁水口起,經過建城、茶亭嶺,直到桂圩,10多公里長,如雙龍出海般氣勢。

  茶亭座東向西,亭正面向桂圩方向。茶亭四個磚柱,一角成直角形陷入,形成了五個角。據説這茶亭象徵老虎,四條磚柱象徵四條腿,五個角象徵五個脚趾。

  茶亭上方,青磚築成兩個圓形的大孔,象徵兩個老虎眼,瓦檐之下,左右砌成兩個水桶般的圓窗,舊社會時,掛着燈籠,夜間點燃,於黑沉沉荒嶺之中熠熠光亮。據説那是老虎眼,能起保護縣城的作用,認爲有老虎在這裏座鎮,把守着這要衝抗禦敵人,一切想侵犯縣城的人都會在這裏受到扺制和懲罰。如果夜間不點燈,就會有敵犯縣城。

  舊時掌權者迷信,不問蒼生問鬼神,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過去的文化沉澱,促使我們對人生的思索。 

  經過幾百年的滄桑,如今,這茶亭嶺的石塊已經盪然無存,這茶亭經過改建,已面目全非。

  沙子嶺茶亭

  沙子嶺是都城鎮的郊區,與都城鎮市區和封開縣平鳳圩相距都只幾公里,舊社會没有車輛時,來往貨運,靠人肩挑。行人走圩入市,全靠一雙腿。在烈日嚴霜下,途中往往要停下來休息一下,喝過杯茶或稀粥再趕路。從都城到平鳳,或從平鳳到都城,沙子嶺都是合適的途中休息地,於是在這地就建有茶亭。

  茶亭有多副對聯,令人難以忘懷的,有一副通俗對聯:

  來不必忙此地已達沙子嶺,

  去何太急轉彎就是都城圩。

  無論從何處來去的人,坐下憩息品茶,看到這對聯,都會感到一些慰籍。它比起那些高雅的文字更易爲大衆所接受。

  沙子嶺因其至今仍保存的茶亭而聞名,茶亭也因亭上的對聯而爲人所津津樂道。

  夫子井

  都城鎮象山脚下有個四方小井,水極晶瑩,大旱天也不乾涸。昔日,未建都城大堤時,西江泛洪,水淹此井,周圍濁流滚滚,而此井上面約一方丈的位置,水流仍然清澈。

  此井昔日深丈餘,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因周圍積泥加高,兩度用磚加高井口,70年代加花崗岩石板於井口,周圍鋪上水泥。現井寬73厘米,深85米。

  這口井稱作夫子井,爲宋代居住在象山脚下的李熙載所有。李熙載曾考中進士、當過朝請大夫,死後葬於夫子井旁。

  夫子甘泉,後來成了古代都城八景之一。傳説古代這井水能治眼疾,後來井底的沉沙木被人偷走,至令失却神奇功效,但仍然能促使豆類早日發芽,所以一千年來發緑荳芽、黄荳芽出售者多在這井邊。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站在夫子井旁,也許有人會遺憾沉沙木被人偷走,不過偷走沉沙木只是個傳説,我們大可不必太認真。如果説遺憾的話,應該是對李熙載詩集的失傳。

  清代詩人金光綬有詩《咏夫子井》:

  夫子心源遠,千秋尚有泉。

  澄清當世志,淡定本來天。

  渴任行人解,醫投病者痊。

  冷然荒塜下,憑弔夕陽煙。

  1964年以前,都城未有自來水設施,附近群衆都把此井水挑回家作爲食用水使用。清代何其彬有竹枝詞描寫:

  夫子墳前止水清,味征甘清色澄鮮。

  石欄矼工長垂綆,照見挑娘兩鬢娟。

  現在,荒冡已没有,夕陽煙也難找到,我們只有面對周圍建築物包圍中的古井去追懷前賢。

  甘泉亭

  在南江支流千官河和西江支流羅旁河源頭的分水嶺上,古代一邊稱爲登心嶺,一邊稱爲黄五嶺。明代萬曆年間,千户劉雲威督兵開西山大路,在嶺上鑿得甘泉,請知縣林致禮在這甘泉建有一亭,名爲甘泉亭,讓憩息行人酌泉解渴。僉憲袁昌祚撰有碑記,該碑現已無存。

  在未有公路的年代,這裏盡管山重嶺迭,但這是鬱南縣城通向羅定的交通要道,路上可以走馬。區國龍咏《黄五嶺甘泉亭》有描寫:

  過盡諸峰欲到天,寒林肖颯卷雲烟。

  郵亭歇馬逢山雨,恨不甘泉是酒泉。

  而對於甘泉,就有人寫詩贊美。王鋮《甘泉天濬》:

  一眼潜泉萬壑馨,比來味重似南零。

  不爲人力原天一,幻出神功自五丁。

  風動浮華摇碧落,雲開濺玉照寒星。

  懸知萬户無煩渴,月滿長竿客挈瓶。

  這首詩在民國本中,“天一”兩字缺,用方格表示已不知何字。筆者以填空方式曾猜想原文,以爲用三氣兩字較工整,認爲甘泉是由干坤初開時的三氣即太初、太始、太素形成。

  後發現康熙本縣誌,始知原文爲“天一”兩字。這詩意思是:這一眼泉水,使到千山萬壑都馨香,這不是人力創造,而是靠天地渾然而成。“天一”一詞,最早出於《莊子》,原意爲與天合而爲一。但還有幾種解釋,一是星宿名,主戰鬥,知吉凶;一是北極神的别稱;一是太歲别稱。這甘泉,自五丁這樣的神人變幻出來。因山高入雲天,風吹動繁花像在天上摇動。雲霧飄散,泉水像珠玉一樣飛濺,與寒星相照。家家户户都没有煩渴之苦,月亮昇起時,客人用長竹竿挑着瓶子到來取水。

  靠五丁這樣的神人造出來,這是對甘泉的贊美。“月滿長竿客挈瓶”,説明古時人們對這甘泉的喜愛,已拿瓶來此盛水享用。

  甘泉亭,明代知縣朱謀堡曾重修。

  清代康熙五十七年,距建亭年代久遠,這亭早已毁。但是,在這裏却發展成爲一個居民點,現在只是有幾間緑樹掩映中的泥磚屋,但這村名就稱作甘泉亭。亭已消失,亭名尚存,并且留下一段逸話。據民國版本西寧縣誌記載,甘泉亭的甘泉水名聞遐邇與民國元年縣令黄風和有關。縣令每天命雜役到離縣城幾十裏外的甘泉挑水回來泡茶,有一天,雜役歸途中踤倒,甘泉水瀉了半桶,就從旁邊水溪澆滿,回來用以泡茶,縣令立即品出味道不同,責問雜役,雜役只得以實相告。

  在甘泉亭周圍一帶的山峰上種的茶樹,因常得甘泉滋潤,雲霧籠罩而爲上乘之品,采摘而制成的甘泉雲霧茶,香氣清純,遠銷各地。

  現在,農民在這裏種糖桔,他們也稱這糖桔爲甘泉果。

  原來的西山大路在上世紀80年代改建爲沙土公路,但很難行車。2001年6月,這條路被山洪嚴重冲毁。縣人民政府順從民意,把此路修建成混凝土公路,命名爲民心路,在公路起止各建路碑,在大全、通門兩鎮交界處名叫甘泉頂的山坳上建感恩亭以作紀念。

  縣人民政府於2002年9月所立《感恩亭碑記》全文:

  通門大全之間,崇山峻嶺,山勢陡峭。此地峽谷蜿蜒,溪流涓涓。天有不測風雲,2001年6月5日晚,驟降特大暴雨,爲有史以來所罕見。狂濤飛瀉,山體滑坡,橋樑冲垮,房屋夷爲平地,山林化作崩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歐廣源,省交通廳長張遠貽,與雲浮市、鬱南縣黨政領道,心係民瘼,不畏艱險,迅速深入灾區,指道救灾復産,重建家園。省長大公司奉省委、省政府、省交通廳之命,派出工程隊開赴現場,搶修便道,恢復交通。通門至大全沿綫三十一公里,爲環縣公路之一段,由縣鎮兩級政府重建路基,省人民政府、省交通廳出資叁仟捌佰萬元,建設全綫橋樑涵洞以及混凝土路面。

  如今,不見灾痕見新村,經濟繁榮民富裕。新路暢通,萬衆歡躍,齊稱此路爲民心路。鬱南縣委、縣政府順應民心,於昔日甘泉亭附近,建感恩亭一座,以作紀念。馳車過此,稍作小憩,遠近風光,盡收眼底。亭臺與新村競秀,公路與林木争輝,山鄉添美,天地增色。觸景思往事,齊贊共産黨關懷民衆,勝似甘泉沁人心田。豐功偉績,永不可没。民心路上感恩亭,叠翠層林耀眼明,功蓋雲天存百代,萬椽作筆頌恩情。

  文昌橋

  文昌橋在建城鎮。昔日河道彎彎曲曲,從羅旁口到建城都可行船,還有一種名叫鷄林艇的小艇可以劃至鷄林。在明清時代,建城與外聯繫一是靠江河,乘船到羅旁再沿西江到各地,一是沿着石板道路步行到羅旁轉船。要到羅旁,就要跨過文昌江。萬曆四年,在東門外一裏建造木橋,後被洪水冲毁。知縣林致禮修復,又被火燒燬,改於天妃廟前建橋,又毁。萬曆三十五年,知縣蘇至卿發動鄉紳,倡義砌石墩建造橋樑。他捐俸一年,以作支持。當時有人認爲要從西樵運石來建。蘇至卿覺得奇怪:爲什麽不就地取材?人説本地無良材,建縣城之時的石塊都是從西樵運來的。蘇至卿認爲運輸路遠,費用太大,且費時日,命工匠就地鑿石,證明石頭堅硬,顔色白紫,質量不遜西樵,且資源豐富,取之不盡。於是命人在河中打鬆椿建橋墩。當清理積沙時,發現河底有石宛如過江龍,於是把石砌於石上,形成四個石柱,上跨木置板,橋高6尺,長10丈,一時傳爲佳話,認爲山獻其靈,地呈其异。購置田土,用租金來維修此橋。每當石缺木壞,則加以修葺。

  事隔60年,已是清康熙庚戌年,知縣王鉞核查田租,把橋墩加高2 尺,建橋護欄,橋上蓋瓦,遮風檔雨,延長橋樑使用壽命,既利交通,又成爲一道風景綫。當時人稱之爲“虹勢凌虚,祥光宏映,明月清風,挹取不竭,烟霞薄霧,淡岩尤奇”。

  之後,因年久橋之梁柱棚板桁桷俱朽,歷有增修。

  虹橋烟雨成爲古代有名的風景,唱和詩不少,選其一首於後:

  紫峰丹崖引化虹,疏煙暖樹雨溶溶。

  近江野寺空濛裏,出郭人家澹蕩中。

  是處有花歌夜月,長年携酒拂春風。

  山城盡日多佳氣,縹渺還歸碧澗東。

  人事誰能奪化個,拖煙跨澗見於東。

  光蒙月下伴猜杖,彩映雲間好認虹。

  遠水臨欄渾失碧,濃桃傍岸暗分紅。

  行看司馬車頻過,總作登仙縹渺中。

  20世紀,建城有公路通都城,都城有船來往西江各地,文昌河的水陸交通地位逐漸讓位。1975年,建城改河,裁彎取直,新河道在文昌橋上下游穿過,兩旁修築堤壩,文昌橋所跨過的兩岸變成了狹長的魚塘兩邊。文昌橋的交通功能幾乎全部喪失,只成爲古迹讓人追思。

  在建城城南門外一裏,有一條平政橋,本來也是砌石墩架橋。康熙五年,知縣趙震陽捐俸二十兩砌石用大木成輿樑,尋圯。康熙十二年,知縣王鉞捐俸,倡議砌石如文昌橋一樣。但有堪輿家説,天宜開地宜閉,在文昌橋上游建此橋,不利天開,於是計劃變成泡影,改爲買田置渡爲方便往來行人。

  書院、私塾舊址

  現存的古代書院、私塾舊址有錦江書院、錦堂書室、大灣芳裕家塾。

  錦江書院初在都城鎮象山,建於康熙三十七年,道光年遷到碩人崗,前座是頭門廳,中座爲講壇,兩邊的石柱刻有對聯:“滿園槐陰篩月影,一庭蕉雨助書聲。”後座是魁星閣,兩旁爲員生宿舍。前中座之間是花園,中後座之間是天井。書院舊址僅保存門樓。該地現爲都城鎮第一小學新校舍。

  錦堂書室與餘氏宗祠相近,前臨西江。錦堂書室建於清代同治十三年(公元1834年),占地621平方米,共4座,每座有天井相隔,天井兩旁有走廊使前後座相連。大門石匾上鎸着“錦堂書室”四個正楷大字,門前石獅一對。據餘姓族譜記載,這對石獅爲紀念始祖餘靖的,餘靖是宋仁宗時期的諫議大夫。

  書室座西向東,一連四座,是縱深排列對稱的布局,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每座之間有天井、有卷棚式回廊。由大門而入,通過回廊可直達二、三、四座。第一座頭門廳兩旁各有庫房一間,第三座有四條昆典木園柱,柱上直接承檩的重量搆成穿鬥式木構樑。最後一座爲二層,樓上是書生宿舍。屋内及屋頂瓦脊,石雕、磚雕、柱礎、脊飾、檐下灰塑壁畫均具特色。

  大灣芳裕家塾是古時的讀書場所。因爲古代求學是少數有錢人家的專利,所以學校並不大。走進去,讓我們看到古時學校的影子。講壇幽静,墻上刻有的對聯,使我們看到了現在難以尋覓到的古代文化氣氛。

  光二大屋

  石橋頭村有間古老的、傳奇色彩濃厚的光二大屋,又被人稱爲清朝神秘古堡。該大屋所在的西壩村,2006年被評爲廣東最美的鄉村之一。

  光二大屋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建築面積6667平方米,有135間房。經歷200年的滄桑,在亂世中並未毁於戰火,在曾經頻繁地出現的洪水襲擊中依然屹立。過了幾個朝代的今天,它閲盡人間春色,留下一個優秀的建築物供現代人觀賞和研究。

  權威專家指出,從建築規模、功能和保存狀况看,堪稱廣東第一大屋。

  大屋前面,是一個寬闊的曬地,有幾百平方米,當地人稱爲地堂,是用石灰、黏性黄泥、沙子拌和,添加水份,用人力壓成。經過兩個世紀,仍然堅硬如鋼鐵、平滑似玻璃。

  大屋占地6000多平方,房舍重重相連,大屋呈四方形,四周一圈又高又厚的圍墻,圍墻厚達60厘米,像城墻一樣把整座大屋聯結在一起,每邊約有80米長。該屋磚木結構,屋頂最高層離地約20米,地基如建設地堂一樣,並用黄糖蛋青夯實,物質結構的密度相當大。在這穩固的基礎上建築外墻。外墻厚度接近1米,是用板塊夾着來舂墻的,8米多高的墻體結實得難以劃開一點痕迹,迫擊砲彈也無法把它炸開一個洞。雖然有硬物砸過、洪水淹過的痕迹,但墻體自上而下無一變形,繼續百年也不會損壞,比起如今的混凝土更加堅固耐用。

  20世紀40年代,一隊侵華日軍的鐵蹄蹂躝此地,站在大屋面前,見大門緊閉,想撞開門,打進去,後來恐怕裏邊埋伏什麽,不敢輕舉妄動,只在門外觀察一回,就匆匆離開。

  大屋正門有3米多高,25米寬。大門是個三重門。

  兩扇又大又厚的夾木板,深嵌在墻體内。門關上,在門外,用人力、用木棒、用鐵鐘來撞,絶對無法推開。

  另一門是拉門,在門框之中從上到下鑲有一排菱形的横門方,從門方之間能看到門外景象。爲什麽用菱形?這並不全是爲了好看,而是菱形對外,受力面最小,而頂力最大,這是在設計上對防盗的考慮。而且,一關上這門,就自動下了木塞,把門鎖上。門内的人,用手指把門塞挑起才能打開門,在門外則無法打開。

  還有一重門是在最外面的。那是鑲嵌在墻體内的兩排木槽,在木槽内放上厚木板,形成一個空間,在這空間内灌進沙土,這是非常時期使用的。或者用於防賊,或者用於防洪,因爲洪水將到之時把它用上,關上大門,並把通向屋外的下水道塞好,洪水就不能進入大屋内。

  三重門的設計,可説是費盡心思。更奇妙的是,如果盗賊在大門用火攻,把門燒燬,不是能攻進屋裏嗎?

  主人早有準備,在大門頂上,有個小門樓,設計有6個直徑約8厘米的圓洞,旁邊放置幾缸清水,賊人火攻時,可以把水沿圓洞瀉下以滅火。

  進人大門後,是一道木中門,上有雕花。平時,人在中門兩側出入。如有貴賓,則打開中門迎接。

  繞過中門進去,是大屋内的地堂。朝裏邊看,是一重重的房屋。越向裏邊走,地勢越高。整個城堡,最低的地方就是地堂的左前角。

  南江洪水來臨時,大門關上,對外的下水道堵塞好,這城堡的外墻就像防洪大堤。外邊洪水幾米高,城堡内滴水不滲,人在裏邊安然生活。如果洪水來時又適逢下大雨,堡内不是受雨水淹嗎?

  主人設計這房屋時,考慮得很周到。當洪水和雨水一起來的時候,雨水順着溝渠流到堡内最低的地方。主人在這裏架起龍骨水車,斜靠在石砌的階梯。階梯上有一道石槽,這時把木板插在槽裏,把水車上這槽内。這裏,石階90度轉彎,又架上水車。把水又車往上一層,那裏一樣有個石槽插上木板盛水。之後,還有一架水車,把水車上樓頂,順着渠流出屋外。

  沿着石砌的階梯可登上瓦面,來到屋頂。能登上這屋頂的,不僅一條通道。城堡的每一個角,都有石階通往瓦面。瓦面往外一邊是圍墻通道,把整座大屋連接在一起。

  沿着城堡,有一灰砂路環繞高厚的外墻邊而走,路外是一道掩體的圍墻,路内則是密密的瓦面。從屋脊到片瓦,精工砌成,排比和諧。

  大屋瓦脊上鑲嵌着各式各樣的圖案,檐下飾有花草蟲魚灰雕。屋頂高聳起繪有鳳尾形狀的山墻,當地人稱作鑊耳,特别引人注目,使大屋增添非凡的氣派,反映了古代民居建築的風格。站在瓦面上的通道,看屋内,千萬片瓦砌成了完整的有美感的圖案。

  可以在灰沙路上四邊走,也可以登上瓦面的步階登上瓦脊而走。在路上走,像在城墻内走一樣,很穩妥。如在瓦脊上走,則要注意重心。

  此屋主人的祖先建造這樣結構的大屋,顯然與古代的防賊防盗有關。古代未有槍砲,只用刀劍弓箭來搏鬥。如果有賊來劫掠,族人會登上瓦面居高臨下,手輓弓箭或擲石塊以對敵人還擊。同時外墻作爲掩體,有一些内寬外窄的如平行四邊形的口子,供人對外射擊。

  沿着灰沙路走,轉個彎,到了大屋的後邊緣。這裏,一步步地登高,有兩間房,顯然是值班人的住所,也是作爲瞭望哨之用。這裏離地面高20米。過了這地方,繼續可環城堡隨心所欲地走,到了折角的地方就步下石階走回地面。

  如果遇到賊人包圍,大屋備足糧草閉門3月,也不會有饑荒缺水的情况。這實是世間罕見。

  該古堡不但建築保存完好,而且有防洪、防火、防盗的功能,集中體現了多種學科的結合,在全國稱冠。

  大屋的内部結構,分六重,每重之間有天井相隔,兩旁各有兩排厢房。各個天井上的鋪地火磚,砌法都各不相同,分别砌成工字形、人字形、縱横綫條垂直的棋盤形。大屋正廳,供奉邱氏先祖神位。前後左右,形成了縱横的巷,各巷密密相連着百多間房子。自一間房走向另一間房,從一條巷走向另一條巷,縱横貫通,像走進迷宫一樣。從樓下到樓上,從正房到偏房,脚步匆匆地走一趟,足足要花費近一個鐘頭的時間。

  走出迷宫靠右的一個角落,有一口深達幾十米的老井。老井與大屋的歷史一樣悠久,當建屋時,主人就考慮到如何解决食用水,因而建造了這樣一個深篴的水井。井身由火磚砌起,對着井内喊話,能聽到傳出陣陣回聲。

  這間大屋鼎時期曾住有800多人,全部姓邱,就靠這口水井供水。無論天旱還是下雨,江邊漲水,井裏的水難見消漲。打走一桶水,再回頭打第二桶,水位平静如初,百年如此。當初養活近百户人家的水井,井水至今依然清澈甘甜。

  在計劃經濟時代,屋内住着這麽多人,分屬兩個生産隊。各生産隊掛上一塊鐵片,開工都以敲鐵片發出的響聲爲號。兩個生産隊的開工時間有差异,所敲鐘聲也不同,開會時分别在大門前或進門内的曬場上進行。現在,屋内的大墻上,還可以看到文革時代宣傳口號的痕迹。

  自從改革開放以後,農民逐漸富裕,邱氏子孫幾乎全部在大屋外建造了自己的新樓房。只在逢年過節期間,才回到老屋拜祭祖先。

  祺波大屋

  祺波大屋在大灣鎮。經過這古民居門前一張像鏡子般明亮的池塘,然後進入斗門。斗門上對聯寫着:“吾廬可愛,斯道當由。”這像指路牌一樣,仿佛告訴來訪的人:我這座大屋很可愛,你就沿着眼前這條路走進來吧。

  穿越殘斷的圍墻之後,就進入屋前的庭園。楊柳依依,緑蔭夾道,粉蝶飛舞,空氣清新。望向大門,門頭懸掛着進士牌。這是清朝嘉慶23年祺波祖父李一仕竪立的。人們進來時,衣裳和柳絲相拂。

  主人在大門的對聯寫着:“衣沾楊柳,鏡兆芙蓉。”這是對大門外景色的寫照。鏡,則是借代,是比擬,指的是門外的水塘。主人用楊柳和蓮花的美好烘托出人生的精神境界。

  進入大門,屏風上刻着人物浮雕,左邊壽星公,右邊觀音菩薩,祥眉和目,笑容可掬,天井兩邊的檐板木雕,雕的是文臣武將,門口兩邊木雕,刻的是象徵富貴的牡丹花。屋内屋外都有壁畫。畫的是魚游清池、鳥唱秋菊、雙獅獻瑞、魚躍龍門、牡丹富貴。木雕和壁畫無一不表明主人的希望,反映出主人對福壽康寧的期盼。

  再進去,是大屋的中心。四根高大的圓木柱在大廳裏面頂天立地似的,把一層層叠起來的金字樑高高擎起,很有氣勢。它用最名貴的、堅硬的昆典木材做成,當時一根昆典木柱的價值相當於一百擔谷子。爲防潮濕和蟲蛀,柱子底下用粗大的石雕作底座。

  有些細微之處的石雕也十分引人注目。在溝渠的出口,也安放了青蛙形的石雕作裝飾,這實在罕見。

  走出横門,繞大屋走,花木扶疏。在屋背露天的灰雕上,花草蟲魚,栩栩如生,鮮艷奪目。建屋至今,已經歷一個多世紀,長期風雨侵蝕,這些灰雕並無剥落或色彩消退。看來,這種灰槳如何搓成,這些顔料如何配製,是一種很有實用價值的工藝。這工藝有無失傳,我們不得而知。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這是留給後人一件很精湛的藝術品,確值得觀賞和研究。

  大屋後的一段圍墻仍存在,把大屋和後面的大片田野分隔開。圍墻内的正中,有一棵樹爲鎮屋之寶。它長在大屋的中軸綫,挺拔而立,高於其它樹木,使人感到整個庭園均衡之美、和諧之美。

  這大屋經歷一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從未維修過,除了文化大革命時期屋脊裝飾受過損壞和圍墻倒塌以外,至今仍保存良好。色彩依然如新建時一樣鮮艷,惹人注目。隨着歷史的流逝,這間大屋更顯出它的光彩。因它有出類拔萃的雕刻藝術,顯示出濃厚的文化氛圍。

  朱 屋

  朱屋在連灘思和村,成長方形,長57米,寬47米。外觀撲實大方,氣勢雄偉,有西洋風格。主樓高三層,四面兩層三進磚木結構作回廊。墻壁用石灰、沙、石、茅根等材料混合舂成,十分堅硬,以防水防盗,表面還掃臘以防潮。

  屋内有16間廳堂,130多個房間。木桁粗大,排列甚密,樓上可作倉庫,承放重物。樓上樓下地板鋪花砎磚,墻頂有傳統圖案作灰雕。

  朱屋1938年建成,進宅之日,盛况空前,親友同來慶賀。群獅起舞,鞭砲齊鳴,主人大擺筵席,逢人到來都可以吃。乞丐到來排隊等分飯菜,從早分到晚,乞丐頭還有米挑回家去。

  盡管此屋建築至今天已有半個多世紀,但其色彩仍新。

  大屋的主人姓朱,屋也就以朱屋爲名聞於世上。

  謝氏果園

  河口鎮佛子壩謝氏大屋,面對南江。主人謝桂生1931年在屋旁河灘地建一果園,通過他的同僚盧灼元從嶺南大學以五塊銀洋價格購買吕宋芒果嫁接苗,運回果園内種植。

  謝桂生在其“桂庭園藝場”廳堂中,自撰一楹聯:

  養猪無大王,

  種果求良種。

  果園内除了吕宋香芒外,還有桂味荔枝、石峽龍眼、四會橙,花地楊桃、白糖黄皮、胭脂紅石榴、沙田柚和紫葡萄等多種果樹。據説,謝桂生對其3株吕宋芒果至爲垂愛。除親自主持種植外,還派兩名長工專職管護。

  吕宋芒果特點:果形長彎,核細長扁,果皮薄,容易剥落,果肉厚,纖維少,汁多味香濃,無酸澀味。

  目前這3株芒果樹仍生長茂盛,高各達10米,樹徑約100厘米。

  該地盛産芒果,品種有本地芒和印度秋芒,爲優良水果品種,屬熱帶亞熱帶水果。

  本地芒果的特點是:果形較短,果核大而厚,果肉纖維多,果質甜中帶酸。它怕寒,又怕長期低温陰雨天氣。二月開花,花甚繁,正值低温陰雨時節,因而一般結果少。迄今剩下來樹齡超過50年以上的本地芒果樹,尚有100多株。豐年每株産量可達750公斤。

  該地出産芒果已有150年以上歷史。據清道光十年《西寧縣誌》(諸豫宗主修),物産中“果類”記載:“芒果樹高花繁,其實黄,味酸甜。” 1937桂玷總纂的《西寧縣誌》物産中“果類”有記:芒果……芒亦作望,即蜜望子,樹高數丈,花開極繁,蜜蜂望之而喜,故名。取青皮者鹽腌暴干,能解渴止船暈。”

  抗日將士陣亡紀念碑

  抗日將士陣亡紀念碑位於建城鎮東門外公路邊,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鬱南縣各界人士爲紀念抗戰一週年,各界人士集資建立。

  紀念碑爲青磚砌築,外加水泥批蕩,碑高43米,其中碑座17米。碑上刻有“抗日陣之將士紀念碑,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七月七日鬱南縣各界奠石”等字樣。

  1992年,因公路拓寬,該碑按原樣向後移動,重建於西寧公園内。

  鬱南革命烈士陵園

  陵園在都城鎮風嵐嶺,座北向南,縣人民政府於1963年爲紀念共産黨領道下的歷次革命戰争而興建,1979年擴建。

  陵園面積10000平方米,入口有牌樓,刻有“鬱南革命烈士陵園” 八個大字。進入大門,沿着三米寬的混凝土梯級直到山巔。梯級兩旁是兩排肅穆的翠柏。

  山頂廣場聳立一座烈士紀念碑,高115米,青磚砌築。正面刻有碑文,記叙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末本縣革命鬥争歷史。碑後爲烈士墓,埋有烈士遺骨。

  陵園内松柏蒼蒼,環境幽雅,有凉亭、石椅、石凳供遊人憩息。

  每年4月18日,縣城各界群衆都到此集會紀念革命先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