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四節 與發展經濟相結合



  我們要努力探索促進文化生産力發展的新途徑。書報刊的出版、舞臺的演出、電視的信息和節目,是文化的生産,購買書報刊、購票到劇院觀看戲劇或歌舞、交費在熒屏上看信息和節目,是一種文化消費。山歌手應主家聘請到去演唱,主家給回報酬,這山歌手的唱歌就是一種生産,他花時間、用腦力,發揮技藝,提供的是文化産品。而主家付出報酬聽唱山歌,是一種消費。書法家的書法在市面上出售可以有相當高的收入,這是一種生産,書法就是産品,收藏的人用金錢把它購買,這是一種消費。

  不是任何人演戲、唱歌、寫字都是文化生産,這關係到演戲、唱歌、寫字的質量。民間演戲、唱歌純粹是自娱自樂,或是精神的寄託或享受,説不上生産或消費,一般人寫字要花錢購買筆、墨、宣紙,並花費時間、精力來寫,但無市場價值,也只能説是一種消費。没有進入市場的範圍,只是個人的自産自銷,或小圈子的欣賞。有市場價值的産品纔可以説是文化生産。

  文化活動有生産和消費兩個層面。它與企業的生産有類同也有差异。企業生産的物質産品,如無市場,必然轉産。然而,民間運用傳統的文藝形式進行自娱自樂的文化活動,在市場條件的衝擊下,可以有三種類型的變化。

  一是年青人對這種文藝形式逐漸失去興趣,它有走向衰亡的危險。因此,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必須及時記録、整理、搶救。

  二是尚有觀衆的文藝形式,必須大力繼承、創新,使它在新的時代中再顯風采。

  三是能在新形勢下走上市場的,要積極探索其生産力。隨着旅遊的拓展,文化部門與旅遊部門應緊密結合。一些興旺的旅遊景點,有專業的舞獅隊或民族歌舞隊,或者有這方面的隊伍去旅遊景點巡逥演出,這給文化和旅遊都帶來雙贏的格局,給地方的文藝形式帶來良好的發展契機。

  在新形勢下,要努力探索文化的生存環境,發展教育産業、智力産業、高新技術産業、媒體産業、藝術産業和休閒産業,並加大文化産業向其他産業的擴張和滲透力,建立起完整系統的文化産業體系,把文化和經濟這兩個長期分離而相對獨立的領域高度融合起來,促進文化的生産力發展。

  我們要弘揚南江文化,促進經濟發展。經濟生産是社會生活中最爲重要的一個方面,它是文化發生、發展的基礎,也是文化反映社會生活内容的主要對象。南江文化研究和開發利用受到粤西各地領道、政府管理部門、社會各界和人民群衆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我們要深入開展南江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研究,探求南江文化的形成、演變軌迹和規律,在文化與經濟日益融合的當代,把握南江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關係,充分發掘南江文化中的優秀因子,開發利用好南江文化資源,搭南江文化之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特定區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

  文化精神是經濟發展的動力。確立高新技術爲主道的思想觀念,突出建設高新技術産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提昇工業化水平,推進産業結構的優化,把發展的重點轉移到依靠專門科技人才和高智力資源上來,加强新型工業化資源的科學規劃、協調整合和綜合利用,科學統籌生産力布局,走新型工業化可持續發展之路,控制工業生産對環境的破壞,建立科學有效的調控機制,使工業生産要素的投入産出率最大,污染最小,這都離不開科學技術文化水平。有些文化活動雖然與經濟無直接的關係,但對促進經濟的發展能起重要的作用。基於以人爲本的理念,文化以其人文格調對社會全面發展的影響力和滲透力越來越强。精神要素表現爲一種文化精神。經濟活動和物質産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經濟藉助文化的力量擴張,成爲當代社會生産力的原發性因素和經濟增長的基本推動力量。

  文化氛圍是經濟發展的保障。特定區域的文化底藴、文化氛圍和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是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軟環境。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藴,没有吸引人的地域文化,這些地方就會在競争中落伍。

  文化品牌是經濟發展的旗幟。鬱南被評爲中國無核黄皮之鄉,無核黄皮取得國家的緑色食品證書,這些既是果樹生長的品牌,也是文化的品牌。這些品牌有層次之分,我們要尋求高層次的品牌。

  文化産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份。文化生産力在今天不僅已經成爲綜合國力的搆成要素之一,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競争力的重要標誌。許多經濟産品都以文化作爲包裝,鬱南縣無核黄皮文化節、柑桔文化節,就是爲了促進果品生産和流通而舉辦的,民間藝術節帶來了四面八方的遊客,促進飲食業、旅業、交通業、零售商品業的興旺。這些文化活動,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文化具有社會生産的基本特徵,具有流通、交换、消費的基本環節,它具有市場經濟運作的全部過程。以文化旅遊業爲地方經濟的龍頭産業或支柱産業,以音樂磁帶、激光唱片、電視、録像、網吧等爲代表的文化藝術已成爲當代經濟的新興産業。文化産業的繁榮,使文化經濟的時代已經到來。南江文化如何適應文化産業的要求,這是當地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在重發展、重建設、重和諧的今天,如何弘揚南江文化,提昇南江文化品位,建設南江文化名城,任重道遠。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