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江流域地理環境與南江文化



  文/譚惠忠

  南江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結晶,搆成歷史悠久、底藴豐厚、特色鮮明的地方文化。輝煌的歷史,造就並傳承了豐富燦爛的文化遺産。

  一、南江在何處

  

  珠江,是華南最大的江河,自西向東,流經五省區,匯納百川,浩浩盪盪,注入南海。珠江流域的下游段在廣東,被稱作西、東、北、南江。

  而在現今的地圖上,惟見西江、北江和東江,却不見標有南江。從珠江流域地形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在華東南沿海有數列與海岸綫基本平行的山脈,走向均爲南西一北東,珠江主幹流西江横切這些山脈而過,匯集了來自山脈之間的衆多支流。東江爲粤東蓮花山與九連山之間的一條大河,北江發源於九連山與大庾嶺之間,都是白北東流向南西與西江匯合,而從雲霧山與雲開大山之間由南西流向北東注入西江的就是我們所説的南江,現今地圖上標注爲羅定江。與它平行的,北面有蟠龍河、都城河和建城河等,南面是雲霧山與天露山之間的新興江。

  據著名地理學家曾昭璇等人研究考證,現今名爲的羅定江是珠江南岸最大的一條支流,南江稱謂古已有之。漢滅南越國後,在今德慶縣(南江口的對岸)設端溪縣,即取“南來之水”之意。南江的上游,在羅定市匯聚了兩條較大的支流,匯聚處當地人稱爲“瀧喉馬埒”,石峻水急,故南江又被稱爲瀧水或瀧江,瀧州也因此得名。明萬曆五年(1577年),明軍平定這一地區的“瑶族叛亂”後,將瀧水縣昇格爲“羅定直隸州”,以後才有“羅定”這一地名和江名。

  1949年以前,官方正式出版的地圖,這條江一直以南江爲標準稱謂。1949年以後出版的地圖有些以羅定江標注(甚至有用羅定河的,可見並不規範),有些則仍以南江標注,没有統一。在鬱南等地的民間,都習慣稱爲南江。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其注入西江處的南江口鎮,自建埠以來其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二、南江流域的地理特徵

  

  按水系流域的概念,珠江主幹流的西江以南,珠江三角洲以西,雲開大山以東的一大片土地都可以劃入南江流域範圍。它不僅包括匯入珠江的南江(羅定江)、新興江等,也包括了由北西向南東,直接流入南海的鑒江和漠陽江等。就是説,雲浮市、茂名市、陽江市和湛江市都屬於廣義的南江流域。這一地區就是歷史上的“廣南”,一直到明代仍然把廣東稱爲“廣南東路”,把廣西稱爲“廣南西路”。

  小範圍的南江流域,指的是南江(羅定江)的集水面積,主要爲信宜、羅定和鬱南等市、縣。

  南江發源於信宜、高州、陽春三市的分界嶺鷄籠頂,流經信宜市、羅定市、鬱南縣,在鬱南河口鎮接納源自陽春市大利山撻石坑流經雲安縣的另一條大支流鎮安河,最後在南江口鎮注入西江,全長200多公里,是搆成珠江水系的重要河流之一。

  在信宜市合水鎮南21公里處的上排村,有一座大山,古時叫“金龍山”,由於四周山圍攏形如鷄籠,人們稱之鷄籠山。

  由鷄籠頂向北流的溪水成爲南江的主源頭,向東南流的匯入漠陽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潭水河,最後在陽江入海。向西南流的則是高州水庫的水源之一曹江,也是鑒江上游的一條支流,最後在吴川入海。幾處水源相距僅數百米,而且高程都相差不大,這裏便成爲西江通往南海之濱的一個中轉站。

  鷄籠頂海拔高1280.5米,山頂上有面積達數百畝的平臺,高山草原連綿成片,遠遠望去,猶如被一塊巨大的緑色地毯所覆蓋,又仿佛是一個天然的高爾夫球場,物造天工,蔚爲壯觀。

  鷄籠頂的一處山頭,立有一塊三面界碑,表明這裏是信宜、高州、陽春的交界處。素有“鷄鳴三市”之稱,意即公鷄一叫,三個市的百姓都能聽到。站在此處,可謂“一脚踏三市”。在晴朗的日子,還可以遠眺羅定市區,南江風光盡收眼底。

  南江源頭溪水沿鷄籠坑、茅坡坑流下,經上排、排垌、排東、高荷、廟灣等村莊,稱爲横水河。在合水鎮附近與另一支發源於信宜大水嶺大水坑,經東田、石硤、黄沙、新雲等村莊的直水河匯合。合水鎮因此而得名,是廣東省的有名的中心鎮之一。

  在横水河和直水河匯合之處,有供奉明末清初將軍楊國威先祖的“楊氏大宗祠”,祠内有一副寫了兩百多年的對聯:“合水淵源承乳水,北江支派配南江”。“乳水”指的是乳源縣,北江就是廣東韶關一帶,此聯描述了楊將軍是從粤北來南疆的,巧妙地把地名、水名融入其中,也再一次旁证了源自信宜鷄籠山的這條江水正是南江。

  從地形上來看,南江(羅定江)流域的西北面有雲開大山爲其天然屏障,東南面有雲霧山隔斷,只有東北面一條水路通往西江,從而形成封閉的山谷盆地。有資料表明,羅定盆地是廣東省最大的盆地。

  這種地理環境爲南江流域帶來了極大的優勢。南江流域地處熱帶與南亞熱帶的過流帶,氣候温暖、濕潤,雲霧山既阻擋了來自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臺風)的正面襲擊,一千多米的海拔高度,所産生的垂直温差變化,又使這裏成爲多樣性生物的天然温室,也成爲物産豐富,適宜人類生活的世外桃源。

  鷄籠山的南麓,有一處小山村,叫豐安村。村周圍山嶺連綿,河谷幽深,溪水源源不息。在山坡上,村前屋後都是大小不一的梯田,大者不過一畝,小者僅能插下三五行禾苗,層層叠叠,高低錯落,如練似帶,從山脚一直盤遶到半山腰。仿佛讓人感到這裏就是廣西桂林龍勝的龍脊梯田,“層層梯田繞山村,條條渠道涌山泉”。然而這裏無論是氣候條件,還是自然風光,都略勝龍脊一籌。

  南江的另一支源頭發源於信宜市平塘鎮的石人頂,海拔1310米。此處峽谷深遂,水流湍急。巨大而又持久不懈的水力,把岩石冲刷出千姿百態的各種造型。當地在此修建了小型水電站,開闢了石印風景旅遊區。

  

  三、南江文化源遠流長

  

  南江流域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流域内發現了多處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説明至少在四五千年前我們的先人就在這裏生息繁衍。

  截止到2003年的不完全統計,僅南江兩岸發現的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址就有:下山洞遺址,河邊山遺址、長岡遺址、牧牛河遺址、李屋頂遺址、舊屋頂遺址和南門垌戰國墓、横垌村戰國墓、社村戰國墓等等。

  南江流域爲古越族的駱、甌等多個分支交叉居住區域,建立了自己的奴隸制土邦。在南江上游太平河與羅鏡河地區發現多處先秦墓葬,出土了大量青銅器。

  1971年在羅定太平南門垌出土的戰國初墓,共出土青銅器136件,其中多爲禮器與兵器,如鼎、祭祀用的整套銅甬鐘。帶有“王”字圖形的青銅矛以及人首柱形器等表明持有者的權勢,説明當時南江地區早在中原人進入前,已經出現了越人自己建立起來的奴隸制政權。

  有些青銅器的紋飾、工藝更爲嶺南所獨有,具有甌越的文化特徵。當地發現的漢代銅鼓,與廣西北流銅鼓特徵一致。這些考古發現,不僅改寫了嶺南無青銅文化的歷史,也説明當時南江流域越族文化十分發達,是古代嶺南地區經濟文化最發達地區之一。

  先秦時代,北面的楚人就已經開始南拓百越。湛江等沿海地區發現的大量先秦文化遺存中,很多都具有明顯的楚文化風格。羅定、鬱南等地出土的戰國墓葬與青銅器,也具有楚文化特色。

  秦始皇統一中國,秦軍越過南嶺,從都安靈渠、瀟賀古道等一路南下,到達南江流域的對岸——廣信(今封開),渡江後再順南江繼續向南,直至南海之濱。從秦漢至南北朝,這裏的州縣建制最多,也爲當地帶來了中原文化。

  在明代以前,羅定一帶是嶺南瑶族的大本營,雖然後來瑶族數量减少,但其文化影響至今依然存在。

  南江流域爲漢、瑶、壯族混居的地區,深受壯族文化的影響,當地地名很多都以“六”、“都”、“銀”等字開頭的地名,都是源自壯語。

  可以説,南江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結晶,搆成了歷史悠久、底藴豐厚、特色鮮明的地方文化。輝煌的歷史,造就並傳承了豐富燦爛的文化遺産。

  歷史上,南江流域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

  南江源頭是古代越族聚居之地,威震嶺南的南越首領冼夫人就出生在這裏,其歷史傳奇及歷史紀念勝地冼太廟,已成爲當地旅遊的一個熱點。

  新興縣集成鎮夏盧村是禪宗六祖惠能的故居,新州國恩寺是他圓寂之處。六祖所繼承和發揚的禪學理論,至今影響着我國的佛教界。毛澤東主席對他的評價極高。

  在鬱南縣宋桂鎮,有一座“元勛張公紀念祠”,連灘鎮新建一座“張公廟”,是用來紀念明代“護國大將軍”張元勛的。人們爲紀念張公保衛家園,使當地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把他奉爲守護神,張公廟内香火終年不斷。

  著名的愛國將領、抗日英雄蔡廷鍇將軍也是從故里羅定市羅鏡鎮走上沙場的。他率領十九路軍奮起扺抗日軍的侵略,取得了淞滬抗戰大捷,英雄業績,永垂青史。

  最能體現南江人民聰明才智的是散佈在南江流域上的各式各樣、獨樹一格的建築物。

  羅定市萍塘鎮有始建於唐代的龍龕道場(佛寺),其“龍龕道場銘”摩崖石刻,人稱“嶺南第一唐刻”,同時代的建築還有開元寺等。

  南江之濱建於明代的羅定文塔,高達13層,曾爲瀧州八景之一。

  建於清代的羅定學宫、青莪書院等古建築,規模宏偉,至今保存相當完整,均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建於清代嘉慶年間的“光儀大屋”,村民把它叫做“清朝古堡”。這座大宅院的主人只是一個“賣油豆腐”的平民百姓,屋主叫邱光儀(又叫邱光二,粤語“儀”、“二”同音)。大屋占地10畝,整體建築呈四方形,用l米厚的圍墻圈起來,圍墻最高處有13米。内部結構五進五入,共有房36間,據説每一間就是一個家庭,人口最繁密的時候,曾經居住過700多人。除了家丁,全部都是邱氏子孫。宅院裏邊有天井、曬場、廳堂、居屋和倉庫,儼然一個小小的獨立王國。大屋在防火、防洪和防盗方面都做了周密的設計,體現老百姓强悍的求生意志和獨特的生存智慧。

  除了光儀大屋這樣的特例民居,還有大量相對統一的具有南江文化特徵的古民居村落。這些村落建築群的布局基本上都有一個中心,如宗祠、社壇等,其他建築零散分佈,但又凝聚於一個中心,處處體現社會的多元性和開放性。檔次稍微高一點的建築,山墻兩邊都圓弧的突出,形似“鑊耳”,有些也建於宅地的正面和背面,成爲外部的主要裝飾,從實用性趨於藝術性,這是南江流域民居的地方特色。

  在鬱南縣大灣鎮2平方公里範圍内,建於咸豐元年到民國初年這樣的建築竟有46座之多,其中16座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步入古村落,遥遥望見鑊耳墻鱗次櫛比。每幢大屋占地1000至2000平方米不等,錯落有致。單體建築門面寬闊、净空高、通風采光好、天井寬敞,門前屋後常有花徑小院,建築節奏舒緩、平和、開放,與光儀大屋步步爲營的緊張氣氛迥然不同。屋脊和山墻之上多有極具匠心的灰雕、木雕、壁畫、脊飾等,題材多樣、風格華麗。竹籬茅舍問常種有楊柳、芒果、荔枝、枇杷、龍眼、木瓜、黄桃與石榴等果樹。

  最有代表性的是“祺波大屋”,其布局搆思清雅得令人肅然起敬。門庭由一堵一米高的矮墻圈起,斗門門聯是“吾廬可愛,斯道當由”,主人的自信從容一目了然。屋内無論是建築用料還是裝飾用料都十分講究,廳内4根高約6米、直徑27厘米的木柱。門隔上木雕均用熒光材料涂抹過,夜晚發出淡淡緑光,這在嶺南其他地方的民居中比較罕見。側墻上露天的4幅彩色灰塑,歷經一百多年的風雨絲毫没有脱色,其中有一幅雙獅獻瑞裏的鬆樹幾可亂真,甚至連小鳥都不辨真假,在上面築起巢來,成爲祺波大屋的又一個清雅傳奇。

  2006年連灘鎮和大灣鎮都被評爲“廣東最美麗的鄉村”。鬱南縣已與香港有關投資方達成了合作開發大灣古民居、光儀大屋旅遊項目,與香港7家旅行社簽訂合約,把南江文化旅遊作爲他們的旅遊内容。

  除了物質文化遺産,南江流域還有多種無形的文化遺産。

  在兩廣地區,但凡愛唱山歌的地方都自稱是劉三姐的故鄉,這種説法數羅定、新興等地最盛,人們尊奉劉三姐爲歌仙,在鷹石山上建有劉仙姑祠,陳塘下村也有仙姑廟,供奉的就是這位歌仙,祠前廟前均有小足球場大的對歌場。

  南江流域流行瀧水民歌和連灘山歌,在信宜、羅定、鬱南等地,古老的山歌一直流傳至今,僅初步整理出來的就多達上萬首,足見其文化之盛。

  南江的民歌興起於何時無法考證,但在歌詞裏,方言中還保留了不少文言成分,説明其流傳已久。南江民歌形式多樣,題材廣泛,有采茶歌、龍舟歌、順口溜、賣花歌、竹枝詞等。所唱内容大多是對現實生活的傾述,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對愛慕對象的表白,對不良現象的嘲諷,有感而發,出口成歌,對唱如流。

  歡歌當然免不了起舞,每年正月十五至二十,鬱南縣灘鎮的河灘上便出現了叢叢篝火,一群舞者戴着面具,頭頂蓑帽,足蹬麻鞋,身穿黑衣,手持火把,圍遶篝火亦歌亦舞,這就是舞蹈中的“活化石”——禾樓舞,據説已有400多年曆史了。“登上樓台跳禾樓,風調雨順慶豐收”,火把把河灘照得通紅,引來遠近的人們前凑熱鬧,如痴如狂,一直持續到深夜。

  除了禾樓古舞外,被發掘整理出來的南江流域傳統舞蹈還有麒麟白馬舞、連灘山歌舞和羅定客家的春牛舞等。

  鬱南縣以民間藝術著稱,享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美譽的連淮鎮每年都舉行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連灘民間藝術節,它最初是由爲紀念廣東總兵張元勛誕辰而舉行的“廟會”發展而來。如今,藝術節昇格爲南江流域和西江流域民間文化的大薈萃。

  届時山歌擂臺、粤劇、歌舞、八音、獅子上樓台、燒鐵砲、放烟花、籃球賽等文娱活動連番上演;八仙賀壽祝福、蘇秦坐馬車、六國封相、七仙女散花、麒麟白馬、天姬送子、五馬巡城、官轎出巡、雲浮市還曾組織南江歌舞表演團到挪威表演交流,把南江民間藝術推介到國外去。在信仰方面,南江流域的百姓既崇拜盤古,又崇拜天後。盤古原是南方民族所奉拜的神,是開天辟地的英雄,瑶族把他尊爲自己的祖先。天後則是海邊人漁民所奉拜的神,是大海女兒的化身,守護着在海洋中航行捕魚的人們。在南江源頭的上排村,有一問“開天廟”,至今香客盈門,廟門兩邊的對聯日:開天昭日月,辟地奠干坤”。在鬱南等地也都有盤古廟和天後宫,説明這裏與海洋有着某種程度的聯繫。雙重的信仰,充分表現了南江流域山地文化與海洋文化融會的獨特件。

  

  四、南江是海陸絲綢之路的通道

  

  在現今,如果從封開、都城、德慶、南江口等地到南海,最簡單不過的辦法就是順西江而下,經悦城、肇慶、馬房,高明、鶴山、江門、新會、珠海,在磨刀門出海,也可以在由馬房經三水、順德、番禺從伶仃洋出海。

  在古代,從當時嶺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廣信(今封開)出海,爲什麽就不走這條水路呢?而却偏偏舍近求遠、舍簡求繁,走南江逆水行舟,翻山越嶺,過了雲霧山再下陽江或吴川出海呢?本人也曾爲此而感到困惑。

  從西江直航,今天來説並非難事。而在古代,也許就没那麽容易了。

  肇慶下游10餘公里爲有名羚羊峽,兩岸懸崖對峙,高聳入雲,峽谷全長3000餘米。羚羊峽入口處,河面突然從1000多米寬收縮變窄到300餘米,滚滚而來的水流“如猛虎奔前”,以雷霆鈞之勢,翻滚着、旋轉着、跳躍着穿峽出谷。羚羊峽確實是“扼咽喉於嶺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過”之勢,歷來是兵家必争之地,據説高要就是因此處“居高扼要”而得名。

  由於羚羊峽天險,使西江的航運備受阻攔,人們爲求生命財産的安全,在德慶悦城建起了龍母廟,把龍母當作西江水域的保護神,祈禱龍母“降水妖”。龍母廟始建於秦漢時期,龍母得到歷代皇帝的册封。

  從秦代在廣東的行政建置也可以看出,桂林郡和南海郡的在西江的分界不在今梧州與封開(當時蒼梧或廣信一帶),也不在西江與北江交會處的馬房,而是以羚羊峽爲界!羚羊峽以西的西江兩岸,都劃入了桂林郡的版圖,像是從南海郡中部“掏”出去一塊。羚羊峽也曾給秦始皇的水軍繼續東進廣州(番禺)造成了天險。

  自海上絲綢之路開通,人們也利用過西江水路,受到挫折後,想到要祈求龍母的保佑。然而,西江水路並不那麽好走,在科學技術還不太發達的古代,還是繞道走比較穩妥一點兒。

  從桂林郡到中國大陸的南端,南江及其支流便是主要通道之一,從廣信過渡過西江,沿南江一直向南就是了。這也是後來中原漢人南遷嶺南、雷州半島乃至海南島的一條重要交通要道。

  中國絲綢之路起點在洛陽(即東漢時的雒陽),這在《後漢書.西域傳》等史籍中均有記載。而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從何處啓航?有人認爲是福建的泉州,也有人指出廣州早於泉州。最近的考古發現證實,位於徐聞縣海安港際近的二橋村一帶,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它比泉州早了1000多年!早在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平定南越相吕嘉的叛亂後不久,就派黄門譯長(就是他身邊的翻譯長官)從廣信(就是現在封開)到徐聞,組成船隊携黄金、雜繒(絲製品)等,從徐聞港出發,沿着北部灣和越南海岸南行。這次航海活動用了近一年的時間,繞過馬六甲海峽,到達印度和斯裏蘭卡。這是《漢書·地理志》所記載的,也是迄今爲止,世界上關於海上交通最早、最詳細的文字記載。

  上世紀60年代初,徐聞愚公樓遺址出土了漢代銅鼓,後來又經過多次考古發掘,發現了二橋、南山等村附近的200多處漢墓。上世紀90年代初,考古學家又在這裏拾到了“萬歲”瓦當和“漢固私印”等一批重要文物。據此推斷,這裏確曾有過大規模海上商貿活動。

  羅定博物館的有一樣鎮館之寶,這是1983年從南朝墓中出土一個金手鐲,手鐲重33克,純金打造,4組走獸和花紋圖案,上面的忍冬紋是中亞粟特地區産品中常見的,走獸花紋也是中亞地區常見的狐、飛獅等,這個金手鐲無疑是來自海外的舶來品。另外,墓葬中出土的刻劃蓮瓣紋高足碗,其藝術風格明顯受到拜占庭高足藝術風格的影響,却是由我國越窑燒制,可能是爲外國訂制的出口外銷瓷器。這兩件文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证,也説明這裏曾位於絲綢之路的通道上,南來北往的客商衆多,貨物交流也較爲頻繁。

  至於海陸絲綢之路的對接通道,除了有可能是前面所提到過的南江接漠陽江或南江接鑒江之外,筆者認爲還有另外幾種可能。例如,從鬱南縣河口鎮出發(水路、陸路均可),經雲安縣白石鎮、鎮安鎮到達富林鎮,便可沿漠陽江順流直下到達陽江出海口,這條通道更爲平坦易行。另外從廣西滕縣,走北流江接南流江可從合浦出海,走黄華河也可以進入雷州半島。

  

  五、打造南江文化的品牌

  

  l、爲南江正名

  有學者指出,要打響南江文化這塊招牌,必須先爲南江正名。筆者十分贊同這一觀點。

  我不曾考究廣東的“西江”、“東江”和“北江”是何人起名,定於何時的?

  我想當初,肯定不會惟獨遺忘“南江”的。

  可能由於南江較短,不甚起眼,而被一些人冷落了吧?加上名稱多次改變,瀧水、瀧江、端溪……,直到今天,羅定江、羅定河、南江也始終没有統一起來,與其折騰來折騰去,倒不如按其方位確定爲“南江”,更爲直截了當,一勞永逸。

  清代學者範端昂在《粤中見聞録》中稱:“西江水源最長,北江次之,東江又次之,南江獨短”。屈大均的《新語·水語》中也有:“西江一道吞南北,南北雙江總作西”的説法。可見廣東“四江”之説古已有之,羅定江就是南江,毋庸置疑,爲其正名恢復它在珠江水系中與西、北、東江並列的地位,無論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是在歷史考古、區域文化等領域都是一件相當重要而有意義的事情。

  2、南江文化資源的整合

  前面已經提到,從水系流域角度分析,廣義的南江流域範圍爲兩廣的中南部地區,即包括廣東的雲浮市、茂名市、陽江市、湛江市和也包括廣西北海市和玉林市的一部分地區。

  筆者認爲南江文化最好從這個大範圍來研究,提倡“大南江文化”。這一地區自然環境相同,氣候條件相似,人們的生活習俗相近,語言基本相通。區内具有百越文化特徵的文化遺址和文物,比其他地方更爲密集,更具特色。春秋戰國之前,外族尚未涉足這個地方,當地的百越族已經製造出自己的青銅器。羅定、徐聞、北流都出同一樣的銅鼓,充分説明瞭這一聯繫。

  因此南江文化資源的整合要着眼於全局,否則只能管中窺豹,掛一漏十。挖掘和弘揚南江文化,要處理好地域文化與主流文化、通俗文化與高雅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係,找出主綫,把不同時代、不同形式的表現有機地串連起來,讓古文化瑰寶重放光芒。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