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義寧懷遠陳氏——一個構建起來的宗族
江西修水、銅鼓兩縣(清代爲義寧州)現有20萬客家人(本地稱懷遠人)〔1〕。他們是福建、廣東和江西贛南、吉安客家移民的後裔。明末清初,連年戰亂,使義寧州生産凋敝,人口鋭减,田土荒蕪。康熙十七年(1679),政局稍穩,知州班衣錦奉旨向閩、廣、贛南發出招帖,於是閩、廣、贛、吉數十個縣份的客家人扶老携幼,負耒而至義寧州,開墾荒山荒地,搭棚(篷)居住,史稱“棚民”。以後親朋好友輾轉相邀,雍正、干隆、嘉慶、道光年間又遷來不少。
懷遠人遷入義寧州後,有一個較長的與原籍本族慢慢脱離,遷入地的同姓宗族又没有構建起來的過渡時期。在遷入義寧州的初期,他們還没有聯宗修譜建祠的條件,常遠道回原籍參加修譜、祭祖。〔2〕只有在若干年後,站穩了脚跟,内部人口大量增加;外部則需要增强與周邊社會抗衡、磨合的力量,并且同姓内産生了有實力的家族和有影響力的鄉紳,才會與原遷出地漸行漸遠,獨立地開展自成體系的聯宗修譜建祠活動。
根據現在掌握的文獻資料,知義寧州懷遠人各姓的宗族重組即修譜建祠活動肇始於嘉慶年間,到道光年間修譜建祠已經普及。陳姓是聯宗意識、活動較早的姓份之一。在幾年的尋找懷遠陳姓宗譜文獻材料和對其各支後裔進行田野實地調查中,筆者逐漸悟到因族内崛起了陳寶箴家族而名氣很大的懷遠陳氏宗族其實是通過人力構建起來的。後來又發現構建一個宗族的要素和程序主要是:在硬件方面,必須擁有幾個有經濟實力、有文化話語權力的家族;修建宗祠,作爲族衆的活動中心;編修宗譜,作爲族内身份認同、人口統計的依據。在軟件即文化建設方面,必須理清紛繁複雜的分支脈絡關係,統一在一個共同的祖先名下;搆思、頒布新的派行歌,作爲輩分尊卑秩序,問名知派的依據。這個文化工程在建祠修譜的過程中會同步配套完成。楊彦杰先生指出:“建造宗祠和編修族譜,是宗族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也是族人構建宗族制度的重要標誌。”〔3〕陳支平先生論证“福建族譜中對於淵源和合流的第二種類型是先祖的合流”、“清代以來,福建族譜中塑祖造神、聯宗合流的現象大量出現,促使許多族譜突破家族的界限,而走向社會化的聯絡”。〔4〕義寧懷遠陳氏宗族的構建,非常吻合這個規律。
從干隆四十六年(1781)起,義寧懷遠陳姓最先崛起的三個家族的頭面人物陳光祖、陳克繩(陳寶箴祖父)、陳巧亭即開始聯宗在州城修建懷遠陳氏祠堂。籌備、周折二十餘載,至嘉慶八年(1803)祠堂始落成,取名“光遠堂”。嘉慶十三年修成第一届《光遠堂祠志》。道光十八年(1838)擴建光遠堂,續修第二届《光遠堂祠志》。咸豐十一年,重修被太平軍焚燬的祠堂。同治五年,續修第三届《光遠堂祠志》。光緒二十二年,續修第四届《光遠堂祠志》。民二十六年,續修第五届《光遠堂祠志》。
建祠爲了敬祖,修譜爲了收族,所以舊時代建祠修譜往往前後交錯進行。義寧懷遠陳姓也不例外。從嘉慶十九年(1814)到1994年,義寧懷遠陳姓共修譜七届。五届祠志和七届宗譜,爲後人留下了詳實的族史文獻資料,生動地展示了這個宗族從小到大“滚雪球”式構建的全過程。
陳姓爲閩、粤、臺三省的大姓,在閩、臺排名第一。〔5〕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有南陳後裔陳伯宣遷居江西德安縣太平鄉,成爲歷史上著名的德安義門陳氏的始祖。到北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義門陳氏奉旨分莊,有進士曰魁公者,携眷自江州徙福建汀州,成爲客家人的先祖。魁公生五子:昆、侖、嵩、岳、峰,人稱“五山”。義寧懷遠陳姓以峰公、嵩公後裔爲主。峰公傳十二世有中興公。中興公生子十八,稱十八郎。十八郎後裔、嵩公後裔遷粤遷楚遷豫遷吴,可謂星羅棋佈。在康、雍、干時期閩、廣、贛客家人向贛西北遷徙的大潮中,十八郎後裔、嵩公後裔接踵而來,散佈於義寧州和相鄰的萬載、奉新、武寧、瀏陽諸縣。另有一系統的懷遠陳姓爲泰和莊。得名原由是義門陳奉旨分莊時有陳承壹分在江西泰和縣,爲泰和莊始祖。承壹公傳十四世有存道公,在贛南安遠縣任訓導,卒於任上。其子遂定居安遠上濂村(因位於濂江上游而得名)。全稱泰和莊濂江房,奉存道公爲一世祖。
義寧懷遠陳姓的首届宗譜成於嘉慶十九年(1814)。距義寧懷遠陳姓最早遷入的一家(康熙18年,1679)已有一百三十餘年四、五代的歷程。主持首届宗譜編修事務的是陳光祖家族。其先世居粤,屬十郎後裔。後遷江西泰和。其祖陳俊英於雍正四年(1726)從泰和遷義寧州安鄉十四都雙溪立業居住。父親陳良杰少業儒後輟儒業醫,薄有家業。陳光祖是干隆九年的歲貢生,是義寧懷遠陳姓第一個擁有科舉功名的人。其弟陳光縉,是個秀才。兩兄弟開館授徒,在義寧州及鄰縣的客家人中一度頗有影響,有能力牽頭舉辦修譜這樣的大事。惜嘉慶譜始終未找到,所以這届譜的具體情况暫付闕如。僅從同治三修譜的序言得知這次聯宗的範圍很小,只有屬於十八郎公系統的兩三支。
道光二年(1822),懷遠陳姓開始第二次聯宗修譜。主持編修事務的是日後名聲遠播的陳寶箴家族。陳寶箴的祖、父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至道光八年完成,共印58部。版式寬大,印刷精良。陳寶箴家族屬十一郎後裔,其曾祖陳鯤池於雍正末年從福建汀州府上杭縣來蘇裏中都遷來,故二修譜所聯絡的宗親仍以十八郎公系統爲主,計四郎、五郎、七郎、十郎、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十六郎、十七郎後裔,旁及嵩公系統的一支贄公後裔。二修譜頒佈了新派行。十八郎系統的派行是“觀成端正士,守善定超群。縉笏盈庭盛,聲華繼懋勛。”贄公一支的派行是“習學顯庭,文茂東貴。景星慶雲,光天化日。”從各支領譜登記來看,二修譜已有一定規模,族衆的熱情也很高漲。其中陳興梧家族就領了四部。陳興梧先世屬四郎後裔。他康熙二十四年從福建汀州府上杭縣來蘇裏遷義寧州武鄉楊坑立業居住,生子三人。至嘉慶初年已繁衍到一百餘人。其孫輩於嘉慶六年根據手鈔老譜自編了一本譜牒。這個事例説明聯宗合修宗譜勢在必行,有它内在的發展規律。
咸豐元年(1851)恩科鄉試,義寧州共録取五位,其中懷遠陳姓占了兩位,即陳寶箴(陳寅恪祖父)和陳文鳳。懷遠陳姓歡欣鼓舞,借此喜慶,敦促陳文鳳、陳寶箴合修大成宗譜。陳文鳳家族原籍廣東興寧,一世祖是十四郎。其曾陳伯焕,康熙年間在湖南瀏陽縣東鄉教館數載,再遷義寧州崇鄉令公洞(今銅鼓縣)。在義寧懷遠陳姓中,陳文鳳家族與陳寶箴家族是兩大支柱。只是陳文鳳家族崛起比陳寶箴家族稍晚。陳文風咸豐元年中舉後,於同治四年再中進士。
義寧懷遠陳姓的大成宗譜於咸豐五年春在州城光遠堂設局。因太平軍與五月攻入州城,剛剛開始的修譜大事不得不擱置下來。同治元年,政局稍穩,族中耆老復議修譜。於是陳文鳳、陳寶箴領衔主事,在譜局一年,“取閩越吴楚贛南及南昌府諸縣新舊分編諸譜遍核之”,於同治二年秋季將譜修成。
同治譜在義寧懷遠陳姓族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它規模宏大,支脈繁多,參加的各支,除義寧州外,鄰縣武寧、奉新、萬載、宜豐、分宜、瀏陽,甚至原籍福建上杭、順昌,陝西郇陽(從閩廣遷義寧州再遷郇陽的陳氏)也派人遠道前來上譜。同治譜共印一百二十部,可謂場面空前。它標誌着義寧懷遠陳氏宗族的成熟與完善。以後光緒譜、民九譜、民三十二譜,甚至1994譜,都基本沿襲同治譜的範圍和體例。
合修大成宗譜首先要解决定世次立派行的問題,這又牽涉到搞清各支的族源。同治譜的成果之一,是確認了義寧懷遠陳姓出自我國著名的江州義門陳氏。參加同治合修譜的義寧懷遠陳姓及鄰縣客家陳姓以十八郎後裔爲主,共有十六支(缺十五郎公、十八郎公後裔);嵩公後裔次之,共四支(贄公、萬三郎、三六郎、梅山公)另有不屬於峰公、嵩公名下的小支德興公、子良公、崇金公的後裔。但各支的世次、派行極不統一,有以中興公十八個兒子爲一世者,有以梅山公爲一世者,有以萬三郎公爲一世者,有以贄公爲一世者。主修陳文鳳頗欲統一世次,以峰公的孫子肇基公爲一世,但遭到參加合修的宗親反對。陳文鳳乃撰“三恪封虞後,良家重海邦。鳳飛占遠耀,振彩復西江”二十字行派,規定從十八郎公下延至二十一世,一律按新行派取名。這就是日後聞名於世的陳三立、陳衡恪、陳寅恪、陳封懷公孫三代得名的由來。新行派的確立流傳,大大增强了義寧懷遠陳姓的内部凝聚力。在漫長的使用、口耳相傳中,行派歌漸漸凝固成一種文化符號,植根於全州族衆的記憶深處。現今修水、銅鼓的各支懷遠陳氏世次走得快的已到了家字輩。陳寶箴的侄兒陳三略生於道光十五年(1835),而現在修水、銅鼓尚有三、四十歲的三字輩,時間跨度爲一百三十餘年,跨越幾個朝代。行派的權威性,它在敬祖收宗、尋根認同方面所起的作用確實不可低估。雖然確立一世祖、統一世次的目標没有實現,但同治譜結束了義寧懷遠陳姓各支從原籍帶來的或遷義寧州後自立的派行,頒佈了共同遵守的新行派,這是同治譜的最大成果。如前述道光譜頒佈十八郎系統的派行是“觀成端正士,守善定超群。縉笏盈庭盛,聲華繼懋勛。”實際只有一代人使用了“觀”字派行(如陳寶箴譜名觀善)。至“成”字輩全部用新派“三”字取名。甚至已經按“成”字取名且已是成人者,也不惜廢止之而重新取名,可見當年推行新派行的力度之大。
光緒十九年,義寧懷遠陳姓續修第四届宗譜。光緒譜承同治譜規模盛大的餘緒,共印一百三十部。它所吸納的分支比同治譜還要多一些。除同治譜原有的二十支外,又增加了嵩公名下的梅佐支和搞不清楚支係的十餘支小族。各支仍以從遷出地帶出來的老譜所定的世次爲準。主事者陳文鳳認爲,若各支各以自己的一世祖來排世次,則不能同祠共譜,昭穆混淆,尊卑不辨,同治譜頒佈的新派行將不能長久使用。他考定義寧懷遠陳姓以峰公、嵩公後裔爲主,宜以魁公爲一世。從魁公下延至三十四世,按同治譜頒佈的新行派取名。陳文鳳的主張得到了譜局的肯定。這就徹底解决了義寧懷遠陳姓主體世次混亂問題,維護了新行派的權威性。至於附修的各支,世次難以統一者,則任其自立私派。
民國二年,撤消義寧州,分立修水縣和銅鼓縣。民九,修水縣懷遠陳姓續修第五届宗譜。民十,銅鼓懷遠陳姓續修第五届宗譜。過去大一統的局面已不復存在。銅鼓懷遠陳姓以陳文鳳三子陳朋三爲主修,另建祠堂名聚星堂並編修《聚星堂志》。
民三十二年,修水懷遠陳姓續修宗譜。主修陳三昆認爲不管是以十八郎、梅山公、萬三郎公、贄公爲一世,還是同治譜規定以魁公爲一世,追根溯源,其實都是受姓始祖滿公的後裔。於是民三十二年六修譜規定以滿公爲一世祖,下延至一百一十七世按“三恪封虞後,良家重海邦。風飛占遠耀,振彩復西江”取名。這一决定爲各支排定世次提供了更容易操作的依據。筆者的田野調查表明,義寧懷遠陳姓的各支都能記住自己一支的私派,也記得“三恪封虞後”的通派,并且知道本支從哪一世起轉通派。如泰和莊存道裔原定派行是“一本安仁茂,修倫達道同。文章新景運,衍慶振家聲。”要到家字派後才改用“三”字派;另有一支的譜派是“一品佐朝依居德,國泰家良世英賢。忠孝紹先光祖志,貽謀裕後永宗傳。”從117世紹字輩起不用私派改通派“三恪封虞後……”。
1994年前後,江西、湖南等地的農村掀起了一次大規模的修譜熱潮。修水、銅鼓懷遠陳姓也不落人後,續修第七届宗譜。兩縣曾有上接光緒四修譜聯宗合修的意願。可惜主事者對族史、對前六届聯宗修譜情况缺乏足够的瞭解,忽視了銅鼓方面提出的應安排副主修位置的要求,遂造成銅鼓懷遠陳姓分三股修譜的局面:一股與修水共修;一股以陳文鳳後裔爲主,聯絡旁近幾小支和瀏陽和的宗親合修;一股以舉人陳經的後裔爲主,聯絡旁近幾小支宗親合修。陳經是義寧懷遠陳氏四個舉人之一(陳文鳳、陳寶箴、陳三立、陳經)。他的支脈是泰和莊存道裔。高祖陳其韌,於康熙二十六年從贛南安遠遷江西萬載縣。曾祖陳一府,於康熙四十九年再從鄰縣萬載遷義寧州武鄉二十五都西向(今屬銅鼓)。陳經於光緒元年(1875)舉。後裔多有人才。陳經家族與陳文鳳家族、陳寶箴家族是義寧懷遠陳姓三個書香門第。只是陳經家族在光緒年間才崛起,傳兩代後即遭世變,宗族制度殘破,故在義寧懷遠陳姓内部,没有陳文鳳家族、陳寶箴家族的影響大。民十銅鼓懷遠陳氏修譜建祠,陳經的孫輩是譜局的主要成員。由於有傳承基礎,1994年他的後裔能够自立門户修譜也就順理成章了。
從以上叙述我們可以看出,義寧懷遠陳姓並不是一個以純血緣爲主的大宗族,而是一個以移民爲共同背景組合、構建起來的泛血緣的同姓聯盟,是聚族而居,族必有祠,宗必有譜的擴展與延伸。由於懷遠人的遷徙不是一村一姓、同一時間的集體行爲,而是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家庭成員的個體行爲,所以與本地聚居幾百年的一村一姓或一村數姓相比,懷遠人各姓内部的成員非常散亂,雖然是一姓村或主姓村,却没有血緣關係。一個村的同姓懷遠人在本地人看來他們應是一個血緣家族,但深入進去發現其實並不如此。以陳寶箴家族所在地——竹塅村爲例:由於陳寶箴家族是聞名於世的旺族,土改時又有非陳寶箴家族的懷遠陳姓成員分到陳寶箴家族的故居——陳家大屋。他們派行相同,語言相同,不少慕名前往的人以爲居住在陳家大屋和這個村的懷遠陳姓都屬於陳寶箴家族。事實上這個村的懷遠陳姓有四個來源。陳寶箴家族從福建遷來;其他三支分别從廣東平遠、程鄉、興寧遷來。筆者最初涉及陳寶箴家族史時也很困惑,後來才解開這個謎團。這個例子足以説明客家移民當年重組一個宗族的難度,也足以説明他們重組、構建得非常成功。
中國的家族制度具有很强的組合、構建功能,特别是客屬宗族,這已是不争的事實。構建之初,可能非常艱難困苦。但一旦構建成功,便有很强的穩定性、凝固性。修水、銅鼓的客家各姓宗族自道光、同治年間構建成型後,内部結構基本没有變化。1994年,宗族活動在中斷了幾十年,續修宗譜猶井然有序,本地、懷遠絶不相混,只有曾氏與本地曾氏合修。雖然百年來中國有了新舊兩種文化的衝突,有了城鄉二元體制,宗族制度和活動已失去正當理由,民間的社會自組織、自構建能力已今不如昔,但仍有很强生命力,如何繼承、揚棄家族制度,仍有討論的價值。畢竟我們還有八億多農民,不可能在短期内都轉型成農業工人、農場主。即使在城市里,具有現代社會特徵的所謂新文化、新體制還遠没有建立起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從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審視,“姓”和“族”是遠古先民血緣部落的遺存,是我們民族的“胎記”。與漢語、漢字一樣,姓氏意識已融於我們民族的血液之中。我們一代代生活其中,不覺其珍貴,一旦失去,將有無根之痛。
(作者:劉經富)
注 釋:
〔1〕康熙末年,遷入義寧州的棚民人口已逾萬,但一直入不了籍。雍正三年(1725),官府爲解决激烈的土客矛盾,正式設立“懷遠都”,作爲“附籍”。從此,義寧州的客家移民,就被稱爲“懷遠人”。義寧州的姓氏、宗祠、宗譜,就有了本地、懷遠之分。
〔2〕筆者曾看過兩種義寧州懷遠陳氏早期參加原籍合修的宗譜。一種爲泰和莊濂江房宗譜。一種爲叔達支舜舉裔《義陽陳氏宗譜》,道光二十四年修。
〔3〕楊彦杰《長汀縣的宗族、經濟與民俗》(下)531頁,國際客家學會等2002年版。
〔4〕陳支平《福建族譜》130、325頁。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版。
〔5〕陳支平《福建族譜》239、121頁。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