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馬英九柯慶生質疑扁式民主 尖銳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日前痛批「扁式民主」,而美國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也曾毫不客氣地鞭打「扁式民主」。在信奉民主的馬英九和柯慶生的眼中,為何容不得「扁式民主」這一粒沙子?
日前,馬英九言詞犀利地指出,7年前的選舉選出了陳水扁之後,民主的內容逐漸地在被掏空。馬英九以諷刺的口吻說,很多定期辦理選舉國家卻是一點都不民主,這就是為什麼近期很多人檢討,到底所謂定期選舉,得票率很高的政治人物,是不是真的在推動民主?這些人上台後可能用行政命令治國,挑動種族衝突,這在第三世界及戰前的德國都發生過,這都不叫民主。陳水扁一直強調定期選舉,可能沒有真正瞭解民主的涵義。
在馬英九的眼中,「扁式民主」是假民主,是空殼民主,是惡民主。
至今為止,最為值得琢磨的美國政府高層官員批評「扁式民主」的言論,是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的。柯慶生的地位高、代表性夠,更重要的是其言論極為深入,他對「扁式民主」的批判,堪稱深及骨髓。
柯慶生9月11日在美台國防工業會議發表演說,以及12月6日會見台灣駐華府記者時,都對「扁式民主」展開了批判。綜合兩次的講話可知,其主要的意思是:
一,扁政府推動的「入聯公投」以及其他激烈的台獨動作言行,不是真的民主,無法美化民主,而會傷害民主。柯慶生毫不客氣地說:美國作為台灣的朋友,有義務警告台灣,這項「入聯公投」的內容不僅規劃不周,也潛藏很大的傷害性。壞的公共政策計劃,即使包裹著「民主」大旗,也無法美化。
二,扁政府正在篡改民主的真義,在民主程序上作假,把反民主的内容進行包裝,這會毀掉健全的民主。柯慶生直言不諱:美國支持台灣有個健全的民主,但壞的民主以及被包裝成民主的程式,不符合民主的真義。
三,扁政府的對台灣不利、對台海穩定不利、對經濟發展不利的政策,不僅不是民主,而是民主發展的絆腳石。柯慶生反話正說:美國尊重台灣人民的智慧和遠見,相信台灣人民會透過民主程序,支持一個對台灣有利,有助於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及有利於台灣的民主發展和經濟繁榮的政策。
四,美國對扁政府公投意圖的質疑,是為了維護台灣的民主,是民主的行為,扁政府扣美國帽子,那就是對民主的不理解。柯慶生是這樣表述的:他想直接討論美國對公投問題的立場干涉台灣民主的指控。他代表美國政府,斷然否決這項指控。有鑒於美國數十年來對台灣安全的承諾與對台灣民主的支持,這種說法根本禁不起檢驗。民主政體之間可以也的確會在政策上有意見不合的情況。這種情況舉世皆然,經常發生。此外,朋友也有義務警告那些往不明智方向前進的朋友。
如果把柯慶生批判「扁式民主」的話用十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台獨非民主,作假非民主。
美國人才是真正的民主老手。在美國人面前,陳水扁不過是咿咿呀呀學語的孩子罷了。當美國界定「扁式民主」是偽民主、假民主的時候,陳水扁不知如何才可以反駁。
用民主理論來衡量「扁式民主」,可以發現,「扁式民主」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民粹操縱民主的問題。
民粹主義最初出現於19世紀下半葉,幾乎在北美和東歐同時興起。演變至今,民粹主義被視為崇尚全民利益、直接民主、平民化、大眾化、愛國主義、反帝國主義、反外來干涉、反個人專制,等等。如奧地利政治家約克冰 ·海德爾所說的那樣,「我們的民粹主義簡單地說就是,代表一切對公民有利的東西,它既不代表紅色的官僚(社會主義者),也不代表黑色的官僚(基督教民主黨人)」。
大陸光明網曾刊載專家文章指出,民粹主義訴諸直接民主,強調全體群眾的普遍參與,把「全體人民」當作所有行為的唯一合法性源泉,這就要求在全社會實行一種廣泛的政治動員,把全體平民無一例外地納入統一的政治過程之中。這是推行民粹主義政治實踐的一個前提條件,但正是這一前提條件的實現過程卻是一個十分危險的過程,稍有不慎,民粹主義就會流變為權威主義(權威主義,此處指介於民主政治與極權政治之間的一種過度政治形態。它從不放棄民主,但想方設法限制民主)。
「扁式民主」與之有了高度的相似性:
其一,長時間的全民總動員在正常制度框架內往往很難做到,而必須借助於某些非常的手段,如蠱惑人心的宣傳鼓動,強制性的輿論一律等,這些非常手段極可能是非民主甚至反民主的。
其二,普通大眾在特定的情況下通常會形成某種非理性的、情緒性的共識,盲目順從這種非理性的大眾意識,不僅可能有損其長遠利益,而且可能會被某些別有用心的政客利用,使大眾被這些政客所操縱。
從「扁式民主」中可以找到當前台灣出現的民主亂象之源。
一,「扁式民主」就是把選舉作為唯一的治理台灣的手段,把選舉作為唯一的民主合法性源泉。可以放棄任何合理的東西,為選舉是問。
二,「扁式民主」為了在選舉中獲勝,不惜一切代價制造社會對抗、刺激極端的意識形態,通過特別手段蠱惑輿論。「入聯公投」是最為典型的一招。
三,台灣民眾的意識在「扁式民主」下加劇走向非理性、反理性。政客利用民意、操縱極端的意識形態,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越來越頻密、越來越危害社會。
這樣下去,權力真正來源並非民主,而來源於民粹主義,僭越民主,漠視法治。在民主過程中,必須防範專制,尤其是要加倍警惕民粹主義,民粹主義是專制的前奏和偽裝。這樣的民主會走樣的,會走到專斷權力的方面。
19世紀初期法國自由主義思想家孔斯坦指出了專斷權力的弊端:在專斷權力之下沒有自由可言。同理,在絕對的「人民主權」之下,也決不會增加任何的個人自由。所以他的結論是,當你主張人民主權是不可限制時,就給社會一個極大的權力,不管權力是在多數人手中、少數人手中,一個人手中,它肯定都構成了邪惡。
馬英九是支持孔斯坦的理論的,強調真正的民主應建立在「憲政的自由主義」之上,包括法治的精神、理性的態度、人權的保障、與包容的文化。馬英九在2004年5月4日發表專文紀念五四運動85周年時指出,這次「總統」選舉的過程帶來了不祥的徵兆,執政者反覆灌輸公投與制憲是「普世人權」,是「愛台灣與支持民主」,賦予至高無上的道德光環,鼓動人民的原始情操,從而建立無人敢於挑戰的政治與思想權威。馬英九認為,這種刻意把特定的政策主張賦予先驗道德地位的作法,不但不是民主的深化,反而正迅速腐蝕民主政治多元與包容的內涵,破壞政府理性決策的機制,帶來了新的強人政治的隱憂。
馬英九看得很準,其結論仍然對當前的台灣民主有寫實的意義,甚至可以說,發展得更加變本加厲,更加成為事實了。
如果「扁式民主」在今後加速膨脹,勢必斷送台灣前途、斷送台灣民主。至此,馬英九、柯慶生異口同聲、尖銳異常、憤而質疑「扁式民主」,自有道理!
2008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