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綠營媒體為何叫「馬修路線」好?
馬英九的「馬修路線」已經引發台灣各界的激烈討論,見仁見智,莫衷一是。藍綠兩大陣營中,同有叫駡,也共有誇讚。「馬修路線」,形影朦朧,講者糊塗,聞者也不清楚,所以解讀不明。在這樣的混沌局面中,綠色媒體的一篇為「馬修路線」叫好的文章,就格外惹人注意。
日前,台灣《自由時報》罕見地收拾起責駡馬英九的長舌,發出了對「馬修路線」的誇讚之詞。《自由時報》是鼓吹台獨的輿論急先鋒,長期來以攻擊馬英九、國民黨為樂事。今次的署名文章的叫好,實在令人好奇。
通讀該篇文章,可以得知其對「馬修路線」叫好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馬修路線」對國共深入交流是不利的,對國民黨走向本土化是有利的。近年來,國民黨與中共合作改善兩岸關係,給民進黨帶來巨大的壓力,一直苦於無法破解。如今,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自己宣佈要修正相關路線,豈不正中綠營下懷?所以,文章得意地說:「台灣內政冰封千里,但國民黨卻大張旗鼓地到中國搞破冰之旅,難怪有人覺得國民黨還是『大陸比大甲還近』的外來政黨,這樣的國民黨如何本土化?」改善兩岸關係就是外來的,改善兩黨關係就是本土的。民進黨在誘使國民黨跌入本土論述陷阱。
二,「馬修路線」的推出,令民進黨大大鬆了一口氣,6年多來執政的敗績,終於等到了國民黨自覺自願前來分擔責任,充分表明了台灣今天的沉淪,國民黨也是罪魁禍首,民進黨大可諉過於國民黨。所以文章高興地說:「從2000年『總統』大選政黨輪替以來,朝小野大的『國會』結構就讓台灣政局陷入僵局。國民黨的策略一直就只有一個:以『國會』多數拖垮民進黨執政,以泛藍的重量綁住執政黨,讓民進黨沉淪。泛藍的『鉛垂戰術』成功了,民進黨動彈不得,政績乏善可陳,讓人民不滿。」如此輕輕鬆鬆,就把民進黨的過失完全推給了國民黨。
三,「馬修路線」有可能造成藍營的重大分裂,尤其是對連戰的政治形象產生重大衝擊。須知,連戰是綠營最擔心、最頭痛的人物。因為連戰是國民黨以及泛藍團結的主心骨,又是國共合作的象徵,對台灣民眾有相當影響力,對民進黨是重大的威脅。可是,民進黨對連戰束手無策。如今「馬修路線」使得民進黨看到了通過馬英九制約連戰的機會。所以,文章挑撥地說:「馬主席若能修正連戰恩怨所造成的政治逸軌,在台灣內政上發動破冰運動,從『國會』運作開始,堂堂正正地打政策攻防戰,讓政黨回到良性競爭的正軌,這樣的『馬修連恩』,是台灣政黨政治之福,也是台灣社會之福。」一言以蔽之,去掉連戰的政治影響力,對綠營就是最大的福。
《自由時報》這一篇文章,的確是「馬修路線」的一面哈哈鏡。不照鏡子,覺得自己還行,照了鏡子,才能發現自己是如何地被扭曲,如何地誇張變形。馬英九提出的「馬修路線」,在台灣政黨政治的折射中,就是如此光怪陸離,荒誕不經。綠色媒體對「馬修路線」的理解,難道是馬英九的初衷嗎?絕對不是,但是最後的結果就是,只要人民看見了哈哈鏡,就沒有一個人相信鏡子中的影子。所以,綠營媒體為何為「馬修路線」叫好,應該引起馬英九、國民黨的深思!
2007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