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城市化邊緣人群的生活空間



  ——萬勝圍漁民新村的生存狀况調查

  王思琴 謝雯敏 樑煒煒 雷閃 張維

  指導教師:劉雲剛

  

  摘要:本文通過對廣州市萬勝圍漁民新村的調查,揭示了新時期漁民這一城市化邊緣人群的生活狀况。調查主要采用訪談和個案分析的方法。漁民新村村民老人普遍缺乏保障,而青壯年也缺乏轉崗機會。留守婦女多從事手工勞動,收入微薄。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既有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的因素,也有管理體制以及漁民自身適應能力不足的原因。最後,本文對這一人群的生活保障提出幾點政策建議,包括加强再教育、改革社會保障體系等等。

  關鍵詞:漁民;邊緣人群;城市化;生活空間;萬勝圍;廣州

  

  1. 引言

  21世紀初,伴隨着經濟高速發展,中國大城市又一次大規模規劃和建設高潮又將到來。快速的城市化帶來了許多城市問題,其中之一是邊緣區和邊緣群體的問題。城市邊緣群體既不像市民也不像農民,他們這種非城非鄉的身份把他們陷入了一個尷尬的處境。本文以廣州萬勝圍漁民新村爲例,通過調查來探討今日之城市化邊緣人群的生存狀况與發展問題。

  廣東1979至2004年連續25年國内生産總值年均增速穩居全國首位,作爲其省會的廣州市的城市競争力和國際影響力也迅速提昇。200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5115.7億元,儼然成爲了華南的現代化大都市。

  然而,另一方面,就是這樣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的城市,在80年代它的工業、生活污水多排入珠江河域,魚蝦等水生資源大量死亡、消失,使得大部分漁民只得遠離廣州水域生産作業。90年代城市工人下崗,漁民因文化低、技能低,找工作困難,生活十分艱苦。幾十年光景,珠江水由清變濁,又由濁變清。或許這些與某些身居鬧市的人並無太大關係,但對於世世代代“靠水喫水”的漁民來説,這樣的變化對他們生活的影響舉足輕重,他們見证了珠江幾十年來的點滴變化。上世紀“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絶代”,他們無疑成爲了經濟發展大潮中的犧牲品,這些漁村無疑成爲了城市化進程中被邊緣化的村落。漁村的居民,作爲在快速城市化過程中被邊緣化的弱勢群體,他們現在生活面臨怎樣的處境?脱離了一條木艇、一張漁網和漁歌對唱的生活方式,他們又將何去何從?本文通過實地調查,探討他們的生活狀况和生存空間。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區域與目標人群

  本文選取廣州市有代表性的邊緣地的群體——萬勝圍漁民新村,並將訪談對象鎖定没有醫療保障但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漁民新村的特困老人。通過訪談調查漁民新村老人的生存狀况和周邊壞境,以及社會對其的關注程度。

  2.2 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定量分析的數據主要是來自於訪談和從有關部門取得的統計數據;定性分析主要來自於訪談。

  3. 漁民新村概况

  漁民新村地處廣州市海珠區新洲,與大學城中山大學剛好隔江相望,附近是黄埔村和石基村。從地鐵萬勝圍出站口坐公共汽車,再步行約20分鐘便可到達。

  漁民新村1966年建村,1998年9月經白雲區農業局審批同意該村委白雲區一條行政漁村編制,是新洲漁業社(新洲漁村)市白雲區漁業聯社屬下的一條漁村,總人口916人,漁民勞動力450人,退養人員200人,捕撈漁船173艘。

  漁民新村村民一直都是靠出海打魚爲生 ,只有少部分人到市區打工。漁村中60歲以下的社員每月需向漁社上交四十元的管理費,供漁社統籌支配。漁社集中這筆錢用於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二十元養老金的發放、每人每年上限爲2000元的住院報銷,還有漁社工作人員的辦公費用、工資,治安的費用,通郵通信的費用。因爲政府對漁民新村没有任何補助,漁社的經濟接近入不敷出的狀態。

  村中的年輕婦人多到外地長期工作,很少回來。已婚的中年婦女在家干些小工藝和照顧家中老小。

  4. 漁民新村經濟狀况的個案分析

  我們調研小組於2007年7月-8月在漁民新村進行了沿街訪談工作,采訪11人,均爲老人。因爲去時剛好是豐漁期,所以幾乎没有男性和壯丁留在村中。最後從中選取4個個案進行重點分析。希望通過個案分析,展示漁民新村居民的經濟生活狀况。

  4.1 李伯伯和劉婆婆

  兩位老人今年都是七十歲,過去讀書不多,過着在水上漂浮的漁民生活。大概在1967年漁民新村剛建好時,便搬到這裏來,作爲居民,他們没有田,於是繼續過着漁民出海打魚的生活。年紀大了,便靠兒女供養,雖然兒子每月只給他們300塊的生活費,兩人過着“平時喫飯都要省着吃,電費水費都不怎麽够”的生活。

  兩老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女兒出嫁後每月都會回來探望父母,有時給他們一些錢用;兩個兒子和媳婦出海打魚,一般很少回家,兩個孫子基本都由兩老照看。當問到打魚的收成時,他們告訴我們這幾年收成“很差,燃油費又貴”、 “除了油費等,他們一年平均下來一個月大概只有一千多”。

  他們告訴我們,他們從報紙上得知漁民是有燃油費補貼的,然而只有他們村没有,在這兩個月的休漁期期間,村裏有人寫信向上面反映這個情况,只是聽人説是由漁社上報的。但暫時還没有結果。

  據兩老説,約在七八十年代,市里把全部漁民劃爲一個單位,成立一個漁業聯社,當時他們就被劃去白雲區。但他們住在海珠區,户口便在海珠區辦。即白雲區管經濟和行政方面,而人口、居住方面歸海珠區管。

  實際上,隨着黄埔古港的開發,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了這個特殊的漁村。或許,遊人們對漁民新村的印象,除了低矮的平房、淳檏的民風,就是在村頭亭子下從與漁民的攀談中得知的:原來廣州還有這麽一個地方——完全没有保障制度的覆蓋,兩老在60歲前每個月交四十塊錢的管理費,六十歲後每月就有二十元的養老金。20元就是他們一個月的生活費。

  4.2 王伯一家

  王伯今年66歲,寫滿滄桑的臉,黑色的皮膚是他大半輩子漁民生活的體現.據瞭解,漁民新村的老人一般都能出海的都繼續出海,一直到70歲左右才離開水上生活。

  王伯一家一共有6個人一起生活,王伯和他的妻子,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兒子和王伯夫婦都出海捕魚,兩個女兒就有時做一下散工,幫補一下家計。王伯夫婦和他們的兒子在不同的船上捕魚,家裏一共有兩條船,他們的船一般都出到珠江口捕魚。

  一年除了休漁期,王伯他們都在海上生活,據王伯介紹,他們村有些船是白天休息晚上工作的,但王伯他們就日夜都工作的,經常天還没亮就要起床。大半生的水上漂泊,看着維生的珠江水由清變濁,以前隨便在村口的江邊可捕獲魚蝦的日子不復回來。

  王伯他們一家很努力的出海捕魚,但工作换來的收入却是很少。除了成本,王伯他們一條船每個月大概就1000元左右的收入,要養活一家六口人。一年交給廣東省漁監會的河道費、漁監的管理費等約1000元,漁证漁金(漁牌費)每年也要1000元左右,再加上船隻的維修費,還有捕撈工具的維修費,一年船隻上的費用就要6000、7000元左右。

  當代漁民承受了污染的代價,却分享不到社會進步的成果,成爲城市中比較貧困的弱勢群體,也成爲了城市中被遺忘的邊緣群體。

  4.3 陳婆婆

  我們來到江邊堤壩,突然,目光所到之初眼前一片安静:一間很破舊的的木棚裏,一個身着藍灰色衣服的老婆婆坐在藤椅上,半面向裏,正一粒粒的掰着吃半根玉米,玉米已經露出了吃的干乾净净的半截梗。木棚破舊的程度,跟本稱不上是一個家,没有門和窗,屋頂也會漏水,讓我們懷疑這間屋子是否頂得住長年江風的吹打。通過我們的交談,婆婆姓陳,今年73歲,生了八個兒女,五個兒子三個女兒,像那個時代絶大部分的人一樣,作爲漁民的她没有機會讀書。

  陳婆婆的子女雖多,但都不和她住一起。加上老伴前年去了,屋子裏就只剩下她一個。出海打漁的子女生活也不怎麽好,能給陳婆婆的東西自然也少,所以除了漁社那每月20塊的養老金,陳婆婆基本上是靠自己撿垃圾來維持生計。一個月能撿到的垃圾賣掉了可换二三十元。

  4.4 街道上工作的大嬸

  我們在狹窄的街道上,遠遠就看到了一群正在工作的大嬸,他們三五成群的聚集在屋外的街道上,一張木板,幾把木凳,幾根針,這就是他們的工作環境。

  與她們的談話中,我們得知村裏的年輕女性多半都去廣州打工,而像她們這麽大年齡的女人,身體不好,又要照顧老人和孩子,離不開村子,只能在平時做完家務閒暇的時間裏做點小手工活,賺點微薄的收入養家糊口。當中還有孩子由老人照看可以出村打工的女人也因爲人生地不熟、交通費昂貴、城市門檻高等衆多因素被城市拒之門外。她們從中介,或者是熟人那裏找到一些簡單的加工活或者包裝小頭飾之類的手工活,令人驚訝的是,像加工毛衣珠綉的工作,程序非常復雜,大嬸們有的眼睛不好的,一天只能做一兩件,熟練的一天從早上七點做到晚上十一點,最多也能只能做四件,而一件的加工費竟然只三塊錢!一天的收入最多十多元。

  另外有兩位老大媽在做包裝工藝,將透明的袋子裏放上白卡板後裝訂好,然後放上各色的頭繩,再將開口粘上。我們詢問她們一天可以做幾個,一個可以賺多少錢時,她們有些忿忿不平地説“做幾個?百把個啦。我們眼睛不好,做不了那些珠綉,這些也不簡單啊,這麽多道工序,只給一分七,哎,還要找熟人才拿得到!”原來這些工作還不是人人都找的到的,他們都是要找熟人或中介才有。

  由於漁村遠離城市,信息閉塞,很多女性漁民都苦於找不到工作,她們文化水平很低,又没有什麽技能,而這些加工工藝從廠商那裏通過層層的轉手,層層的剥削,利潤到她們這裏已經微乎其微了,而她們迫於對生活的無奈對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又不得不做。

  5. 生活狀况的統計分析

  通過了與當地街道辦與居委會的管理人員進行交流與溝通,我們拿到一些行政統計資料,同時通過與村民的交談也得到了一些數據。對比分析這些資料與數據,得出了一些關於漁村居民經濟生活狀况的基本概况。

  5.1 人口性别比

  調查的漁村中男女比例很大懸殊。具體原因據街道辦介紹是因爲當初他們遷居此地時,一些在外長期以打漁爲生在海上漂泊的漁民,大部分是男性,而他們中有些是没有記入海珠區户籍,屬地不明確。這也是導致他們在政策方面没有人管的原因之一。

  5.2 教育文化程度


  村民文化程度以小學及以下最多,這和他們當時生活的環境很是相關。老一輩的村民多從事打漁的體力活,文化水平很低。而年輕一點的村民,也多半因爲交不起學費,或者受環境的影響,大部分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或者幫助家人打漁,少部分能够上高中或者中專的年輕人,也因學費高昂而止步於大學的門外。

  5.3 月收入


  從上表可以看出:100元以下/月的極低收入者,漁村老人中占的比例高達40.00%,而在城市低保綫330元/月以下的村民,比例爲38.00%。300塊以上的收在當地算是可以維持正常生活的,占了12%,而高於500的收入,多半是在廣州市内打工或者外地打工賺錢。1000元以上/月的無一人。

  5.5 社會保障

  在有社會保障的制度中基本没有拖欠或領不到的情况,説明政府在這點上落實得不錯,但同時也應該看到没有社會保障的老人比例相當高。漁村中大部分老人都没有醫療保險,生活主要靠養老保險(漁村中爲每月20元的標準)維持,同時部分老人生活水平極低,每月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

  6.造成漁村貧困的原因探究

  6.1 生産條件惡化

  長期以來,由於珠江流域和珠江口水域受污染十分嚴重,漁場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廣東傳統漁場的六大漁汛已多年不見踪影,漁民捕魚産量大减。漁民要西到花都和清遠,南到番禺、順德、南海,東到珠江口附近捕魚,大大加大了生産成本。

  其次是新技術與之競争。一方面漁業資源不斷枯萎,無魚可撈;另一方面,海上網箱養殖業正蓬勃發展,紅紅火火,基本上滿足了市場的需求。因此,靠出海打魚來維持生計,幾成“絶唱”。

  6.2 經濟負擔重

  漁民新村老人的支出主要可分爲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平時的柴、米、油、鹽、燃氣以及電視收費等生活支出。第二部分是交社會保險的錢,330元一個月的社保全部要村民自己交納,這可是一筆沉重的負擔。第三部分是與打魚相關的花費,漁民們每條漁船每年要交給漁監會1000元的管理費,船隻和捕撈工具的維修費每年要達到6000、7000元,花費最大的還是油費,1000來塊一桶的油,只能用3天,平均一天的油費也要300,400元。第四部分是醫療支出,漁民新村的老人每月在醫療費上的支出大概100元。再次社會救濟很少。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漁民新村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僅有20元的補助,且這些錢是來自新洲漁業社每月收取60歲以下的社員40元的管理費,政府没有分文補貼。

  6.3 漁民自身擇業能力差

  在江水污染無魚可補和海上網箱養殖業紅火發展的雙重夾擊下,捕撈漁民的出路只得選擇轉産轉業,雖然轉産存在較大的困難:漁民文化素質普遍較低,轉産轉業能力弱,基本不具備其他行業的工作技能,應聘機會較少。

  6.4 管理體制落後

  漁民新村屬於白雲漁業聯社,其漁民居住地分佈在海珠、天河、芳村等區。白雲聯社屬白雲區管理,但所屬的單位都不在白雲區内,有些問題白雲區想管又管不了。白雲聯社屬各單位都分佈在海珠區,芳村區,天河區,但管理關係還在白雲區,因此這些區有些問題又不便對他們實施管理。由於經濟薄弱,聯社僅能爲年老退休的漁民提供每月20-40元不等的生活補助。這些分散在各區的“飛地”,白雲區政府管不到,所屬區也視爲包袱。這樣一來就造成了漁民新村處於城市社會保障體系網的網眼之中,一個真空的地帶,他們雖然早在96年就已經擁有城市户口屬於城市居民了,但直到現在一直都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社會保障。

  6.5 政策保障没有落實

  在漁民新村這個地方,政府的很多政策和保障都没有得到落實。在燃油補助方面:從2003年起,因油價上漲導致漁船捕撈成本急劇上漲,漁民新村的漁船一直都没有領到柴油補貼費。經詢問後市財政局的答復是錢已經到了廣州市財政局,等他們做了那些名册之後,就由廣州市漁監、漁政那裏操作,但具體發放時間無法確定。 

  6.6 政府部門效率低下

  漁民們有對自己的權益問題,直接向白雲區農業局報告。從2003年開始,一直層層向上報告,是以報告的形式,報告到漁業聯社,報告到白雲區政府,報告到市政協,一級級的往上報告。但是村民們却没有看到政府對報告的内容采取什麽相關措施,即使是實地調查一下情况是否屬實也都没有。

  7. 結論與政策建議

  7.1 研究結論

  通過4個個案分析,大致反映了4類人群的生存狀况:李伯伯和劉婆婆——漁民新村一般家庭的生活狀况;王老伯一家——年紀較大還出海捕魚的老年人;陳婆婆——以撿垃圾爲生的特困獨居老人;街道上“工作”的一群大嬸——漁村家庭婦女。再加上從街道辦瞭解到的信息,綜合得到下列情况:

  第一,漁民新村現在的老人早年多數都是漁民,漁民新村男性老人還繼續出海,大部分老人都出海打魚一直到70多歲。老人的收入多數是依靠子女,但是子女給老人的生活費一般爲一百元左右。而且他們没有享受任何的社會保障政策,没有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只有漁社統籌的20元養老金.

  第二,漁民新村現在的青壯年一代不論男性女性大多外出打工,很少在漁村生活,但是由於其文化水平較低,大多數都是小學或初中畢業的水平,外出打工層次也不高,收入普遍較低。留下來的中年階層大多數是婦女,她們大多數都在家中以手工勞作爲主要收入來源,但是如此得來的收入非常微薄,無以支撑他們一家的日常生活開銷。

  第三,漁民新村現在的年幼一代大多在教育上都普遍存在輟學現象,他們大多數讀到小學高年級或初中(個别案例甚至没有接受過任何教育)就輟學在家幫忙捕魚勞作或外出打工。如此一來便會造成漁村貧窮落後的又一輪惡性循壞。

  第四,造成漁民新村弱勢的原因主要有:普遍經濟收入低,支出費用高,老年人群體本身弱勢,年老體弱多病、醫療費貴,管理體制障礙,屬地管理難以真正落實,自身觀念没有轉變,相關政策或保障没有落實,政府部門效率低下。不重視教育投入,也無法重視教育,大多數人文化水平較低,社會就業機會低,幾乎無法從事社會上層次稍高的工作,很難獲得較高的收入。

  7.2 政策建議

  近年來,盡管廣東省政府對捕撈漁民生計問題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漁民。但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漁民期望解决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供應優惠柴油。内地漁民也期望享有港澳漁民的優惠政策。二是對漁民轉産轉業搞養殖給予貼息貸款。從漁區近年實踐證明,搞水産養殖是捕撈漁民轉産轉業最有效的途徑,而且深受漁民歡迎,但苦於没有資金。三是希望住房問題能得到改善。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總結了以下幾點建議:

  7.2.1 加强再就業工程建設

  通過提高勞動者文化素質、技能素質和身體健康,完善勞動力市場,從而提高他們利用經濟機會和競争就業崗位的能力,增加他們的就業機會。此外,還應幫助再就業人員逐漸克服“等、靠、要”的消極思想,樹立自立自强精神和參加社會競争的信心。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是人力資源開發中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内容,政府應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對於漁村,主要是要促進漁民群體轉産轉業:

  (1)市和相關區兩級政府在財政中列出專款作爲轉産轉業扶持基金。

  (2)鼓勵漁民轉産,對於自願棄舟上岸轉産的,以2003年12月31日在册勞動力爲基數,按廣州市最低生活保障綫標準,參照政府有關規定,給予每個勞動力一次性補償;並給予一定補償收繳現用船艇和收回漁民的捕魚证和水上通行证,使其溶入社會謀生,徹底轉産轉業。

  (3)爲適合轉産轉業年齡的漁民提供免費的就業培訓和推薦就業。

  (4)對漁民轉産轉業搞養殖給予貼息貸款。從漁區近年實踐證明,搞水産養殖是捕撈漁民轉産轉業最有效的途徑,而且深受漁民歡迎,但苦於没有資金。

  (5)給漁民以及他們的子女相同的教育和培訓機會,以更好地促進再就業。

  7.2.2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漁村貧困問題的核心是漁民的失業問題。對於漁村的社會保障,我們有以下幾點建議:

  (1)積極籌措資金,建立漁民社保體系。由市、區政府各出一部分,企業和個人各承擔一部分,以優惠的條件解决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仍從事打魚的漁民養老保險,解决超過50歲(含50歲)以上的漁民參加社保的問題。

  (2)關注漁民的醫療保障問題,對漁民實行正常退休老人的醫療保障制度,譬如門診可以有相應的報銷金額,住院也有相應的報銷金額。

  (3)可借鑒其它城市或其他國家對漁民發展問題解决的做法。如佛山:①政府將漁民老人保險納入全征地農民範圍看待。漁民老人保險的費用籌集,領取條件和享受待遇等,都按照當地農村全征地農民的標準實施,而且各漁村絶大部分都没有集體經濟。所以,集體部分的資金由政府財政解决。②將漁民納入城鄉居民社會救助體系和醫療保險體系,享受醫保。

  (4)爲漁民群體就醫提供更便利的條件,如完善社區醫院的建設,完善道路的建設,多設衛生站解决漁民就醫方面的困難。

  

  參考文獻

  1、《政協第十届二次會議提案》,市政協經濟委,2004-03-20

  2、《我省捕撈漁民面臨生計困境》,《南方日報》,A05版2005-08-06

  3、張立今《論弱勢群體及其權利維護問題》,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雙月刊) 2006 年第5 期

  4、劉克萍《城市貧困問題和對策探討》, 《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5、陸鳳興《淺析中國城市中的貧困問題》, 《江蘇統計——調查與分析》2003年7月

  6、唐鈞《中國的城市貧困問題與社會救助制度》, 《調查與研究——民主與科學》

  7、庫瑞《對經濟轉型時期城市貧困問題的思考》,《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4年10月

  8、《廣州末代漁民何去何從》,來自

  http://www.chinafeed.org.cn/cms/_code/business/include/php/197396.htm

  9、《加强漁船管理 多方解决漁民困難從源頭遏制漁船走私》 (廣州漁政支隊反私調研報告)

  10、《拿什麽來拯救你? 廣州最後的漁民 》(信息來源:news.dayoo.com 信息時報)

  11、《談弱勢群體及維權問題  》(張立今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12、《關於扶持漁民轉産轉業的實施辦法》(廣州市農業局 2005年6月29日)

  13、《“和諧”理念下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任文杰 《公關世界》2005.12)

  14、鄭杭生,李迎生,《走向更加公平的社會》,《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發展研究報告》,2002~2003

  15、鄭杭生,李迎生,《社會分化、弱勢群體與政策選擇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64615.htm,中國網,2004.10

  16、《關於要求解决漁業聯社屬下分社(公司)屬地管理和生産、生活出路問題的報告》(白雲區漁業社 2004年9月10日)

  

  作者簡介:

  王思琴,謝雯敏,樑煒煒,雷閃,張維,爲2004級城市規劃專業學生。

  劉雲剛,博士,副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