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城鄉有機複合的規劃理念
——中山市古鎮村鎮規劃實踐
林 琳 陳 洋 餘煒楷
摘要:本文根據中山市古鎮鎮村鎮規劃的實踐,提出了在珠江三角洲經濟較發達地區,小城鎮與鄉村有機複合式發展的三種規劃理念,即綫型更新、雙軸拓展和交互發展。對城鄉融合的形態特徵進行了概括總結。
關鍵詞:城鄉有機複合;規劃理念
珠江三角洲地區,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發展模式正在被打破,二、三産業在農村地區的崛起,使農村的經濟結構、景觀形態、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由量到質的向城市型的轉變,城鄉之間的界限已逐漸模糊,二者正有機地融爲一體,成爲城鄉一體化地區(Desakota)(McGee,1985)的典型。
古鎮鎮位於中山市西北邊緣,是中山、江門、順德和新會市的交匯點。該鎮方圓4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3萬人,外來人口近4萬人,是一個由較密集的傳統農村聚落群發展起來的小城鎮。1998年我們承擔了古鎮鎮的古一村、岡南村和岡東村的規劃,三村都位於古鎮鎮的城鎮中心區内,從形態、産業結構、功能關係、社會組織等多方面看,三村都是城鎮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不同於一般的鄉村城市化地區那樣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因此,通過對三村的規劃實踐探索,找尋城鄉融合的發展規律和實踐經驗,具有特殊意義和借鑒作用。
1. 規劃理念一:肌理形態演變——“由鄉及城”的綫型更新
古鎮地處西江沿岸河網地帶,有多條河涌在境内流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水系廊道,使該地區具有明顯的水鄉聚落特色,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用地不斷拓展並向城市型轉變,其聚落肌理也在不斷變化。通過對三村傳統聚落肌理形態演變的調查研究,規劃將保留原有部分健康、細膩的肌理形態,避免盲目追求城市形態所造成的空間對峙,促使城鄉肌理形態循序漸進地自然過渡,即在用地空間上呈現出一種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變的綫型發展模式。
1.1.初始階段——自然原生型
早期生活在古鎮鎮各村的村民們,依靠外海内河(當地稱西江爲“外海”,貫穿各村的曹步涌爲“大河”),過着半漁半農的生活。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同一姓氏的人聚居繁衍形成一個自然村落,如古一村的蘇姓、岡東村的區姓和岡南村的蔡姓村民均占98%以上。村與村之間房屋交錯,邊界參差,“大河”成爲村與村之間的流動空間和共享空間,親水性使村落以大河涌爲軸綫,形成沿河網肌理帶狀分佈以及在一些節點處的散點斑狀分佈的串珠形聚落形態(圖1),反映了以血緣和親緣關係爲紐帶的社會組織結構。低矮連續的民居和蜿蜒曲折的街巷與水系一起圍合出一種連續、流動、多變的空間,顯得親切宜人。
1.2.中期階段——發育街坊型
隨着農業的發展以及人口的增多(各村的總人口均在8000人左右),村民聚落由原來的親水地帶向周圍的開敞地帶轉移,逐漸形成了坊裏街巷的格局。如古一村的津邊裏;岡東村的文溪裏、東昇裏、永安裏、岡連裏;岡南村的祠前裏、隔水裏、廣厚裏等,這種原始的街坊型制,從一開始就融入到鄉村的搆架裏,呈現出城鄉一體化的雛形。由大石板街串聯小横巷,青磚民居密集整齊,用地形態具有均質性,村鎮肌理呈現細密、連續的“枝狀+塊狀”的發展形態。
1.3.後期階段——分化突變型
近年來,隨着産業結構的調整,工業化、城市化使傳統的鄉村形態發生了質的改變。物流通道的快速發展使村鎮開始沿公路延伸,規模不斷擴大的工業生産和貿易往來要求建築體量大,建築形式求新求變,如貫穿三村的古鎮鎮主幹道新興大道兩側的燈飾店面,既迎合了新古典主義的現代建築思潮,又延續了嶺南沿街店鋪的騎樓建築文脈。村民新屋也在鎮政府統一規劃後,由村民自建,並向多層化、庭院化發展。渾厚、規則、大尺度的城市化肌理與纖細、變化、小尺度的農村聚落肌理發生了分離、突變,鄉村城市型景觀凸現。
1.4.未來發展階段——有機融合型
雖然新村的城市型肌理井然有序,但從整體看,城鄉的空間景觀還是表現爲對立和衝突。因此,規劃中我們强調對原有的鄉村密實空間應進行疏解,拆除過於密集且老舊的房屋,建立更爲通暢合理的道路系統,將緑化穿插其間,形成宜人的公共休閒空間。對城市型空間進行調整,在路網的規劃、空間的營造等方面,使其趨於有序自然流暢,避免僵硬的城市景觀給人的强烈衝擊,着力創造出融合了城市和傳統鄉村優勢的村鎮風貌景觀。
2 規劃理念二:産業結構調整——“半鄉半城”的雙軸式拓展
區域性的主導産業,尤其是特色産業的發展,是小城鎮發展的支柱。古鎮鎮自古有“農忙務農、農閒經商”的傳統,改革開放以來,産業化程度迅速提高,以花卉苗木爲主導的第一産業和以燈飾爲主導的第二産業龍頭地位非常明顯,還被定爲“廣東省農業現代化示範區”之一和“廣東國際燈飾城”。規劃中强調在繼續發展龍頭産業的同時,也要加强産業單一造成的脆弱的市場應變能力,向多元化方向拓展,形成一種以第一産業與第二産業並行發展的雙軸拓展模式。
2.1 工業主軸——以燈飾爲主導的産業拓展
古鎮鎮被譽爲“中國燈都”,産品占全國燈飾市場的46%,並銷往世界各地,是世界四大燈飾生産基地和市場之一,2000年成功舉辦了“中國第一届燈飾節”。幾乎所有的村民都從事與燈飾工業相關的工作,燈飾商店沿街布置,形成了貫穿整個古鎮的“十裏燈飾長街”。規劃從現有基礎和潜力出發,根據市場需求情况,以燈飾工業爲一條發展主軸,不斷更新生産工藝,增加燈飾品種,發展相關工業,配套完善,使古鎮的工業由單一的生産型向生産、銷售、研製、開發的綜合一體型發展,並帶動玻璃製造、塑料加工、木製品、包裝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同時通過燈飾貿易,大大推進商業、裝修服務業等第三産業發展。
2.2 農業主軸——以花卉苗木爲主導的産業拓展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視,花卉苗木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三村均有良好的土地資源條件,目前在原來桑基魚塘和蔗基魚塘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花卉、苗木、蔬菜、塘魚等種養業,使其成爲當地農業的拳頭産品。規劃中在配合二、三産業發展的同時,保证農業用地的總量控制,充分利用花卉苗木種植園和基本農田保護區的自然生態資源和田園風光特色,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服務,使三村的第一産業不僅以花卉苗木種植爲主軸,同時向生産、銷售、旅遊、生態、研究多元化方向發展。
3 規劃理念三:景觀形象塑造——“又鄉又城”的交互式發展
在三村的景觀形象的塑造方面,其規劃理念源於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的理想,達到“又城又鄉”、“城鄉一體”。規劃目標是將古一、岡東、岡南村建設成爲具有“大城市的文化品質、中等城市的居住尺度、小城市的田園風光、鄉村的人際親情關係”的現代村鎮綜合體。
3.1 藍緑軸綫
曹步涌藍色軸綫。曹步涌由北向南貫穿三村,是三村形成和發展的生命源泉,每年的端午龍舟競賽成爲各村村民公共活動的重要節目,近年來也同樣出現了環境質量問題。規劃在河涌兩岸利用邊角地、轉角地等空間,組織風、水、樹等生態要素,串珠式地布置休息椅、廊、橋、臺、亭等,營造宜人的親水空間,重現濱河地區的活力,並通過岸綫緑化將零散的斑塊連成整體。同時進行河水污染整治,避免明渠轉暗或填埋河源等,保護自然生態平衡。
街巷緑色軸綫。三村内的街巷道路現狀路幅狹窄曲折,人車混雜,停車困難。規劃以生活性、人行化爲主要功能,采用“自由格網式”結構,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拆舊屋换緑地,充分利用建築圍合、後退、錯落形成富於層次的街巷界面,組織三角地、插花地等變消極空間爲積極空間,變零散空間爲群帶空間,栽花組景,植樹造蔭。如古一村新興大道旁利用三角地建設了荷花公園,在美化環境、緩和道路的僵直綫條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成爲村鎮緑色廊道的軸綫匯聚中心。
規劃將藍緑景觀列爲景觀塑造的重點工程之一——花卉苗木工程,即利用發達的花卉苗木種植業,就近取材,集生産、展示、美化於一體,營造得天獨厚的鄉村田園景觀。
3.2 紅黄軸綫
紅黄軸綫即光亮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著名的燈飾工業塑造現代城鎮形象。燈不僅具有照明作用,更能創造出奇妙的藝術效果。古鎮擁有豐富的燈飾資源,經濟水平也較高,可以考慮用燈裝飾整個城鎮,在建築外部、道路沿綫、休閒廣場、樹木花艸中間、河流沿岸都可布置各具特色、不同色彩的燈飾,將整個城鎮變成燈的世界,燈的海洋。這樣一方面可以美化環境,使城鎮夜景變得絢麗多彩,另一方面,城鎮作爲一個整體,也可樹立其在燈飾方面的形象,一個用燈光裝點起來的“燈飾之都”本身就是最好的形象推廣廣告。
景觀塑造的兩條軸綫、兩個工程並不是彼此孤立的兩部分,而是相互聯繫,相互交織的,形成了城與鄉、夜與晝、動與静、虚與實、綫與面、剛與柔、紅與緑、人工與自然的對比、互補和交融,共同塑造了獨特的城鄉融合的交互式景觀。
4. 小結
我國城市和鄉村的發展是改革開放以來引起廣泛社會關注的問題。在小城鎮建設中,如何協調城鄉之間的關係,使城鄉均得到健康發展,一直倍受關注。通過對古鎮鎮村鎮規劃的實踐總結,並與大城市比較,城鄉發展形態大致有兩種類型:鄉村消化型和城鄉複合型。
4.1 鄉村消化型——以大城市爲主體的城鄉發展形態
在大城市及其周圍地區,傳統的模式是一種城鄉二元結構模式,城、鄉對立,分化明顯。城市規模不斷增大使城市用地以“攤大餅”的形式向外圍蔓延,强大的輻射作用使外圍農村被城市化,有的鄉村甚至還没有完成城市化,就已被城市包圍,成爲相對獨立而特殊的“城中村”,原來的農民不再從事農業生産,而大量流入城市。這樣的“城中村”是城市中不健康的斑塊,需要被城市逐漸消化吸收,甚至切除。否則,城市形態是非完整的。
4.2 城鄉複合型——以小城鎮和鄉村融爲一體的城鄉發展形態
與具有明顯城市中心的大城市情况有所不同,古鎮鎮是一個在鄉村聚落群的基礎上聚集形成的小城鎮,城鎮的中心性相對較弱,在城鎮發展過程中,城、鄉發展均采取主動,互相融合,鄉村是城鎮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在鄉村與城鎮融合的過程中,古鎮的農業發展並没有停滯退化,不僅走出了傳統的束縛,還走上了現代化、跨越式的發展之路,並與鄉鎮企業互補,形成了亦工亦農的産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古鎮鎮的這種城鄉一體的有機複合模式,對縮小城鄉差别,促進鄉村城市化具有積極的作用。特别是“在交通、通訊、計算機事業迅猛發展的今天,城鄉一體的小城市網絡有可能是一條新出路”(金經元,2000)。
參考文獻:
[1] T.G.McGee, Urbenisasi or Kotadesasi? Evolving patterns of urbanization in Asia.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URBANIZATION,1985.
[2] 葛本中.經濟發達地區小城鎮發展前景分析.城市規劃,1995(6).
[3] 顧朝林等.中國大都市空間增長形態.城市規劃,1994.(6).
[4] 霍華德著.金經元譯.明日的田園城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5] 王學偉.從湖北襄樊小城鎮的發展刊中國小城鎮的發展思路,城鎮建設.
[6] 王穎.傳統水鄉城鎮結構形態特徵及原型要素的回歸.城市規劃匯刊,2000 (1).
[7] 閻小培等.地理·區域·城市。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8] 俞孔堅等.論城市景觀生態過程與格局的連續性.城市規劃,1998(4).
[9] 中山市古鎮鎮岡東村規劃説明書,1999.
[10] 中山市古鎮鎮岡南村規劃説明書,1999.
[11] 中山市古鎮鎮古一村規劃説明書,1999.
[12] 中山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燈都——古鎮鎮,中山僑聯通訊,1999(2).
作者簡介:
林琳,博士,教授。
陳洋,1997級本科生。
餘煒楷,1996級本科生。
原文發表於建築學報200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