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A級旅遊景區空間分佈結構研究
陳曉亮
指導教師:朱竑
摘要:旅遊景區是地球表面上一類特殊的景觀類型,而A級旅遊景區則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旅遊等級分類系統。它的設立和評比對中國旅遊産業的發展業已發揮巨大的作用。且自旅遊景區評A以來,隨着各級政府的日趨重視,旅遊景區評A在全國得到廣泛認同,進而使A級旅遊景區分佈的格局發生顯著變化。本文以現有2286個中國A級旅遊景區的數據資料爲基礎,分析了其分佈特徵及變化規律。研究發現,看似毫無組織的全國A級旅遊景區其實是有其内在的空間分佈規律性的。它兩端稠密、中間稀疏的整體分佈格局是伴隨着我國旅遊景區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無論是在空間組織上還是在時間演變上,A級旅遊景區都與人口分佈、地形地勢間存在着密切的關聯性和配比性。雖然我國31個省份的A級旅遊景區分佈情况各有差异,但其組成結構仍然具有較高的相似性,而且越來越呈現出不斷分散的趨勢。總體看,我國各省份都存在着旅遊景區的組團形態,但這並不能阻止我國A級旅遊景區向無序化方向發展。研究對我國A級景區的分佈狀况與資源間的錯位問題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中國A級旅遊景區;旅遊景區分佈;分佈結構
1. 引言
國家旅遊局A級旅遊景區認定是我國對旅遊景區質量和檔次進行綜合評價的國家標準。景區評A不僅得到了市場的認可,而且已成爲廣大遊客心目中的一塊“金字招牌”和宣傳促銷的亮點。可以認爲,開展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既是提昇景區綜合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景區吸引力的有效途徑,對於提高景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都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5}。根據我國現行的《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我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按五級劃分,從高到低依次爲5A、4A、3A、2A、1A級旅遊景區,其中66家5A級景區於2007年3月7日才被驗收審核正式推出。同時5A景區的出臺亦是4A級景區泛濫、競争不斷加劇背景下的結果。
作爲中國特色的旅遊景區劃分體系,自其2001年正式推行以來,短短幾年已迅速成長爲我國旅遊地重要性級别劃分的最主要體系之一,也爲中國旅遊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旅遊開發過程中,往往因爲景區級别的不同而對市場營銷、旅遊目的地形象建立、遊客認知,乃至經濟效益等産生較顯著的影響。從目前的效應看,A級景區,特别是高級别A級景區稱號的獲得已成爲地方政府高度認可並極力追逐的目標。
然而,研究界對我國特色的A級景區的發展特徵、空間分佈格局、空間分异等方面的研究還不多。過往對旅遊景區的研究主要還集中於具體風景區旅遊者的空間行爲[1],旅遊地客源市場空間結構特徵[2]等針對單個旅遊目的地的研究;但是對旅遊景區整體分佈規律的研究成果頗少,且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如應用分形理論對一市旅遊景區景點系統的空間結構進行的研究[3,4],或以一省的4A級旅遊景區爲例對旅遊景區與區域經濟發展及旅遊産業關係進行的研究[5];還有對空間結構旅遊節點特徵指標的測算[6]和以中國首批國家4A級旅遊區爲例采用最鄰近指數等指標對旅遊吸引物空間結構的分析[7],基於國家A級旅遊景區的統計而對中國主題景區發展態勢進行的預算等[8];以及對具體旅遊地觀光地旅遊者的地方感特徵的關注[9]等。
從國外研究來看,對旅遊景區的研究多側重於旅遊目的地的推銷、規劃以及對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等方面[10],除了E.Bevilacqua和E.Casti[11]對意大利Veneto地區的旅遊景區空間結構以及Tang Bang-xing和Shi Feng[12]等人對我國四川省旅遊景區的分佈特點有所研究外,其他鮮有涉及。近些年來,國外學者對旅遊體系的研究逐漸增多,但其關注點也都集中在旅遊景區分佈體系的電子營銷渠道上面,其共同特徵是試圖將景區布局納入到以電子網絡系統當中,以便旅遊者上網查詢[13,14]或以“旅遊助理”的形式將其直接應用在景區之中[15,16],使之成爲新的旅遊分佈渠道[17]。
總體來看,國内研究都多局限於單個省份、城市或部分地區内部對旅遊景區分佈進行的討論,分析層次也主要是以某一級别的旅遊景區爲主,並采取幾個指標對某一區域的旅遊景區分佈進行集中、分散、直綫距離通達度、鄰近度等的研究。而國外對景區體系的研究也僅是將景區分佈特點簡單地應用在信息查詢、組合等方面。我國的A級旅遊景區是有中國特色的,獨一無二的景區評價系統必定孕育着獨一無二的景區分佈格局。本文的研究範圍涵蓋除香港、澳門、臺灣省外的全國其他各省市各A級旅遊景區。應該説,從研究内容上有填補空白的意義。另外,研究也試圖通過對我國A級旅遊景區分佈結構規律的找尋,更好地爲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作出有裨益的貢獻,提供有價值的參政。
本文研究以國内權威的三大旅遊網站(中國旅遊網http://www.cnta.gov.cn/;中國旅遊景區協會http://www.cntaa.org/index.html;國家公園網http://www.gjgy.com/)所提供的資料爲基礎,結合相關統計年鑒數據,着眼於全國各A級旅遊景區,對其分佈變化規律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弊端等問題進行分析。
2.中國A級旅遊景區分佈格局研究
中國已評稱的A級旅遊景區共2286個,其中5A級景區66個,4A級721個,3A級508個,2A級865個,1A級126個。我國旅遊景區等級表現出“少——多——少”交錯出現的的格局,並在數量上以4A級和2A級景區最占優勢。圖1所示,A級旅遊景區總數在省域差异上以江蘇省最多(172個),西藏最少(12個)。
2.1 中國A級旅遊景區整體呈現集中分佈的特點
從整體來看,我國A級旅遊景區布局分爲三大地帶,由東南向西北依次爲:集中地帶、過渡分散地帶和相對集中地帶;並在每個地帶内部還存在着集中和分散的次級區域:如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重慶西南部、陝西中部、新疆中北部等都是各省的旅遊景區集中地。研究引入空間洛倫兹曲綫(M.O.Lorenz)來測度地理現象在區域的集中分佈情况(圖2),通過計算兩曲綫所圍成的面積比值算出基尼係數G=0.60223;S=S19/S31=0.923121,即説明我國60%的省份集中了我國92%的A級旅遊景區。
2.2 旅遊景區分佈與人口分佈呈現趨同的特徵
旅遊景區是地球表面供人遊憩的特殊景觀類型,人作爲一種可以移動的自然體在地表也進行着集中與分散活動,人群的活動使不同區域的人口形成一種有序的分佈狀態。對比中國人口密度分佈(圖3)與中國A級旅遊景區分佈(圖4)可以發現,兩圖的布局結構有着極高的相似性:環渤海灣地帶、長江三角洲地帶、湖北河南四川地區,以及新疆的部分地區,人口分佈密度均大於400人/km2,是我國人口聚集區;而這些地區又是我國旅遊景區分佈數量最多的省份,其總量占全國A級景區的55%以上。經計算,在人口地理分界綫右側,不但聚集着我國94.2%人口{16}(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同時也分佈着我國88%的A級旅遊景區。可見,我國旅遊景區布局與人口分佈有着極大的重合性,配比關係很高。
2.3 旅遊景區分佈與地形變化關係密切
旅遊景區是以一定的地域空間爲載體,表征地表形態的地理單元。不少景區以名山大川而聞名,有些則以山水田園而著稱,但均依賴於獨特的地形搆造。中國三級地勢的特徵也影響了A級旅遊景區的分佈格局(圖6):分佈在第三級階梯的旅遊景區數是第二級的2倍,是第一級的13倍。而且我國約一半的旅遊景區都分佈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帶;第二級階梯中的四川盆地、準格爾盆地和吐魯番盆地所包含的景區數雖只占此級的26%,但都呈集中布局,而分佈在高原地帶的旅遊景區則呈散落狀態;相比之下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區A級旅遊景區較爲稀少,且零星分佈(而這却與本區域内豐富的旅遊資源的先天富集情形形成很大的反差)。
2.4 旅遊景區分佈以重要河流爲軸呈對稱分佈的特點
中國古代講究風水,追求 “天人合一”的融洽和諧,對水的重視自古以來未曾削弱,旅遊景區的分佈是人類歷史沉澱的結果,必然與水的分佈有着重要的關聯。把我國重要的河流水系分佈繪製在旅遊景區分佈(圖7)上可以看到:旅遊景區密集地帶都有重要的河流穿過,且以河流爲軸數量呈現出近似對稱分佈的狀態。環渤海灣地區是海河流域的匯集區,此區(北京、天津、河北)集聚了我國A級旅遊景區總量的17%;京杭大運河貫穿山東、江蘇、浙江等省份,並與黄河中下游相交的“十”字型地區,集聚了我國A級旅遊景區總數的1/4;長江又把四川、重慶、湖北、安徽、上海等小組團集中地串在一起。除了新疆的A級旅遊景區布局在塔裏木河的一側以外,其它各省份的A級旅遊景區都以河流爲軸綫分兩側布局:如松花江兩側、遼河下游兩側、黄河中上游兩側、雅魯藏布江和珠江兩側。
2.5 旅遊景區分佈與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布局的一致性
A級旅遊景區分佈不僅與河流分佈有着重要關聯,更主要的是與鐵路網、公路網、航空網布局關係密切。旅遊景區富集地區基本上都是重要的航空樞紐、鐵路樞紐以及公路樞紐所在地,便利的交通中心使得到站遊客能以最快捷的方式迅速分散到各個旅遊景區之中,隨着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我國景區分佈基本上形成了以交通網爲“骨幹”,以旅遊景區爲“點綴”的結構框架,表現出了旅遊景區分佈與鐵路網(圖9)、高速公路網(圖10)、航空網(圖8)布局的一致性。
2.6 各省内部4A級景區與2A級景區數量分佈呈高度的負相關性
我國A級旅遊景區共分五級,但各級景區數目並未隨着等級由高到低呈現出常規的遞增規律。盡管如此,但具體到各省份内部,各級景區却表現出一些結構上的相似性:(1)如果一個省份擁有的A級景區總數越多,那麽相應的它所擁有的各A級景區就越多,反之亦然;(2)4A級旅遊景區與2A級旅遊景區所占本省的比例呈現出高度的負相關性(圖11),4A級景區在本省中占的比重越高,則2A級景區所占的比重就會越低,在某種程度上説明瞭2A級景區向4A級景區轉换的趨勢非常强烈。
2.7 省會城市A級旅遊景區分佈首位性明顯
一般來講,省會城市是一個省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它能充分體現一個省份的内在特徵,很大程度上是整個省份的縮影,省會城市以其所擁有的全方位的優勢,無疑成爲一個省旅遊發展的龍頭地區。與城市人口首位分佈一樣,A級旅遊景區在省會城市中也存在着類似的情况。圖12所示,我國大部分省會城市A級景區數在本省中所占的比例都在10%以上,超過20%的省會城市有一半之多,但與人口首位分佈不同的是,所占比例超過30%的省會城市,其經濟發展水平却都較低,如蘭州(31%)、貴陽(30%)、銀川(50%)、拉薩(58.33%)。這也與越是落後地區頂端優勢越明顯的社會現實有一定耦合。
3.中國A級旅遊景區空間分佈格局現狀原因分析
經濟發展水平 我國A級旅遊景區呈雖集中分佈狀態,但却主要集中在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圖13中呈反“F”圖案的區域A級旅遊景區總量占全國的31%之多。從省域GDP與A級旅遊景區的相關性來看(表1),近年來總體上表現出穩定上昇的趨勢, A級旅遊景區分佈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因爲經濟越發達,人均收入相對較高,消費觀念較强,用於旅遊方面的支出也越多;同時,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郵電、通信、交通等各方面服務都相對比較完善,用於旅遊景區的投資也相對較高。隨着城市旅遊的興起,無論從城市風貌還是城市形象塑造等方面,經濟發達地區對旅遊者的吸引都處於優勢地位。
表1 A級旅遊景區數目與人口相關性年度變化表(顯著水平0.01)
人口數量 A級旅遊景區與人口分佈有着極高的相似性,其相關係數由2001年的0.31上昇到2006年的0.62,增加了一倍,這一方面表明旅遊景區的形成需要大量的人口基數作爲支撑(當然與A級景區本身的評判標準也有關),人口基數越大、潜在的遊客數越多也就越容易達到景區門檻值;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國A級旅遊景區的分佈都是靠近市場的,在某種程度上也暗示了A級旅遊景區的分佈是一種徹頭徹尾的以市場爲導向型,而非以資源爲導向型的分佈體系。
交通條件 旅遊通道建設對旅遊景區的發展影響至關重大,旅遊通道分爲旅遊目的地與客源地的外部交通、旅遊目的地城市交通和旅遊景區内部交通。旅遊通達性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遊客與旅遊地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强度,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甚至水運都是遊客長距離旅行的重要出行媒介,旅遊通達性直接影響到旅遊時間效益的高低,進而影響到旅遊者决策行爲的發生。平原地區地勢平坦,路網發達,交通便捷,而高原地區地勢復雜,雖有珍貴的旅遊資源,但多不易開發,而且環境條件也比較艱苦。然而,這些寶貴的旅遊資源却正是未來旅遊景區開發最有潜力的地區。特别是隨着大交通環境的改善,假以時日,相信這種整體的布局情况將逐步會有所改變。如2006年開通的青藏鐵路正以前所未有的迅捷程度改變着西藏的旅遊發展格局,而大量A級旅遊景區的出現也將成爲必然。
景區評級體系 A級旅遊景區是我國景區評級體系特有的産物,景區的評級項目和標準直接造就了A級旅遊景區的分佈格局和現狀特徵,各項標準的制定雖然囊括了旅遊景觀、服務、環境、遊客等多個方面,但同時也促成了景區分佈結構向東側、經濟發達地區偏移的現狀特點,對旅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通信服務、遊客人數最低標準等多因素的强調使得許多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區由於在經濟條件、交通條件、人口條件等方面優勢的缺失,而無法晋級高級别景區行列,甚至與A級旅遊景區無緣以對,因而在A級旅遊景區空間分佈結搆合理性中隱藏了不合理的一面。
4.中國A級旅遊景區空間分佈結構分析
中國A級旅遊景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其總體格局已基本形成,5A級景區的設立是中國A級旅遊景區評級體系的最高形式,也是景區結構不斷調整完善的結果。在4A級景區日益泛濫、競争加劇的背景下,5A級景區的出現不但有利於結束A級景區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態,而且更能突出中國A級旅遊景區的整體特色,營造國際旅遊品牌,從而促使低級旅遊景區向更高級别進軍,刺激新興旅遊景區的壯大發展。運用克勞德·香農{22}(Claude Elwood Shannon)信息熵度量法來描述A級旅遊景區分佈結構的有序程度。熵(entropy)作爲一種無處不在的東西{23}是描述系統無序性最有效的方法。地理熵是區域系統有序度的量度{24},一種集中程度相對較高的狀態是比較有序的狀態,而另一種集中程度相對較低的狀態是無序度較大的狀態{25}:
式中H表示熵;Pi表示事件出現的概率,本文則爲各省旅遊景區分佈的概率,研究采用單位面積各省旅遊景區所占的百分比(表2)。
表2 2001-2007年各A級旅遊景區熵值
如圖14所示,我國A級旅遊景區布局在2002年經歷了一次比較大的波動後,繼而達到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旅遊景區的分佈結構基本上由4A級來支配,并且2002年奠定了我國旅遊景區分佈的基本格局;之後的幾年雖都有所變化,但基本上没有改變我國景區分佈的總體格局。此外,我國各A級景區分佈都是從低熵變到高熵狀態,景區整體結構表現出分散分佈的狀態,且無序性逐年增大,表明我國A級景區正逐漸向平衡態方向發展。分散布局的結構不僅對過剩的遊客能够起到很好的分流吸收作用,而且還能有效避免某一景區因遊客過量帶來對景區的破壞,而另一些景區因人數過少造成的門可羅雀的情况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區域旅遊發展的差距過分增大,體現了A級旅遊景區總體布局結搆合理性的一面。
然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逐漸克服其自身缺陷的過程,中國A級旅遊景區分佈也存在着其結構不合理的一面,這種不合理性主要是由A級景區評級系統的不完善所决定的。對遊客數量的限定約束固然能够體現出其市場吸引力,但却是導致旅遊資源分佈與景區空間分佈、先天資源要素分佈與A等級評稱錯位分佈的重要原因,致使A級旅遊景區分佈形成以市場爲導向,而非資源爲導向的結構體系。這種以“遊客”吸引“資源”的模式引發了兩種循環:
這種遊客-→景區-→遊客的循環結構更有助於較高級别旅遊景區的優勢積累,也更有利於較低級别景區的劣勢積累,使得“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不利於新興的和低級景區的發展。然而,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各種交通、遊覽、服務設施以及人造景觀設施等都能够被“復製”的條件下,旅遊景區的評價應更加注重對資源原初性的評價和强調,轉變吸引方式爲“資源吸引遊客”而非“遊客吸引資源”的模式,應更加突出旅遊資源價值,體現稀缺旅遊資源的市場地位。
5.結語
通過對我國2286個A級景區空間結構布局的分析可以發現,看似毫無組織的A級旅遊景區其實是有其内在的空間規律性的。無論是其兩端稠密中間稀疏的整體分佈格局還是其與人口、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地形、交通等呈現出的高度相關性,並表現出不斷分散、趨向平衡化的特點,這些都是中國特色A級景區評級系統獨有的産物和全國各地紛紛重視旅遊産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作用之結果。對中國A級旅遊景區分佈結構的研究,可以發現旅遊景區的發展已經從早期的少數地區向全國更廣域範圍發展。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证了我國旅遊發展得到全國廣泛響應之現實。
然而,在中國特色的A級旅遊景區分佈結搆合理性的背後也隱藏着一些弊端。如中國A級旅遊景區評級標準因爲有很强的市場化傾向,即重視遊客門檻人數,所以是一種比較徹底的以市場爲依據的體系。然而,我國廣闊的國土上,特别是西部廣大地區大量旅遊資源豐富,品質優良的旅遊景區,却因爲開發條件不好,遠離客源市場,而與A級景區無緣。
通過幾次黄金周旅遊可以看出,中國A級旅遊景區應該由集中向均衡方向發展,A級旅遊景區評級體系既要體現出現有的“發達”景區之間的競争性,也要兼顧潜在的“不發達”的但却有良好資源基礎的“萌芽”旅遊景區,大力扶植和保護隱藏着具有巨大發展潜力的旅遊資源。應該説,如何兼顧現實與未來,使A級旅遊區的評價標準體系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國旅遊資源的狀况和旅遊産品的開發實際,並能很好地爲未來發展發揮引領作用,不斷完善和調整景區評級體系向更合理的方面發展,這也正是本研究意義及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陸林.山嶽風景區旅遊者空間行爲研究——兼論黄山與美國黄石公園之比較[J].地理學報,1996,51(4):315-321.
[2]張捷,都金康等.自然觀光旅遊地客源市場的空間結構研究——以九寨溝及比較風景區爲例[J].地理學報,1999,54(4):357-364.
[3]戴學軍,丁登山.旅遊景區(點)系統空間結構關聯維數分形研究——以南京市景區(點)系統爲例[J].資源科學,2006,28(1):180-185.
[4]許志暉,戴學軍,莊大昌等.南京市旅遊景區景點系統空間結構分形研究[J].地理研究,2007,26(1):132-140.
[5]馬曉龍,楊新軍.高級别旅遊景區的關聯性分析——以中國4A級旅遊區(點)爲例[J].西北大學學報,2004,34(2):233-237.
[6]卞顯紅.長江三角洲國家AAAA級旅遊區空間結構[J].經濟地理,2007,27(1):157-160.
[7]吴必虎,唐子穎.旅遊吸引物空間結構分析——以中國首批國家4A級旅遊區(點)爲例[J].人文地理,2003,18(1):1-6.
[8]吴必虎,俞曦,黨寧.中國主題景區發展態勢分析-——基於國家A級旅遊區(點)的統計[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6,22(1):89-93.
[9]唐文躍,張捷,羅浩等.九寨溝自然觀光地旅遊者地方感特徵分析[J].地理學報,2007,62(6):599-608.
[10]保繼剛,楚義芳.旅遊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15.
[11] Bevilacqua E,Casti E.The Structure and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the Veneto Region,Italy[J]. GeoJournal,1989,19(3):285-288
[12] Tang Bang-xing,Shi Feng.Tourism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PR China[J].GeoJournal, 1990,21:155-159
[13] Young A Park,Ulrike Gretzel.Evalua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Tourism:The Case of Travel Search Engines[J].Business and Economics,2006,1:371-382
[14] Jie Lu,Zi Lu.Development,Distribution and Evaluation of Online Tourism Services in China[J].Business and Economics,2004,4:221-239
[15] S.Y.Yan,J.Zeleznikow.L-CATA:A logic-based expert travel system[J].Business and Economics,2004,4:151-163
[16] Pieter Vansteenwegen,Dirk Van Oudheusden.Selec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 and routing using personalized electronic guides[J].Business and Economics,2006(1):55-70
[17] Martin Buck.New stationary distribution channels for tourism[J].Business and Economics,2007(1):155-161
[18]崔功豪,魏清泉.區域分析與規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2-35.
作者簡介:
陳曉亮,2003級本科生。
朱竑,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