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省人口分佈的時空演化分析
陳潔汶 李玲 李立勛
摘要:廣東是中國的重要省份,研究其人口分佈的時空變化對廣東乃至全國有重要意義。本文利用1964、1982、1990、2000、2005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運用人口密度、洛倫兹曲綫、人口重心等幾個概念,分析40年來廣東省人口分佈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爲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據。
關鍵詞:廣東人口;人口分佈;時空
1.引言
西方人口空間研究始於二戰以後,當時地理空間學盛行,人口研究的重點是用數學方法探究人口分佈的特點,當時的代表人物有Clark、Berry等[1-3]。到了二十世紀70年代,受規劃思潮從理性規劃轉向非理性規劃的影響,人口研究從以數量分析爲主轉向對人口分佈的人文剖析,更多地關心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人文因素對人口分佈的影響[4-6]。到了現在,隨着各國人口調查日趨成熟,大時間跨度的人口演變分析開始出現[7]。總的來説,二十世紀是對人口分佈的“空間分析”,二十一世紀則是對人口分佈的“時空分析”。
而中國學者的研究,從研究方法而言,主要是以定性研究爲主[8-10],定量研究的較少。在定量研究中,從研究對象看,研究小區域的人口變動的較多[11-14];從研究維度看,多以某年的人口數據爲依據,或單純分析人口的内部結構 [15],或分析人口結構與其他因素之間的關係[16-18],缺乏大時間跨度的大範圍的人口分布演化分析。
廣東省是我國重要省份,經濟和人口總量均排行全國前列,但對廣東省省域人口分佈方面的研究較少。爲此本文從幾次人口普查數據以及2005年人口抽樣數據入手,運用人口學上的多種方法,多角度分析廣東省人口分佈的狀况,預測未來廣東省人口發展趨勢,這對廣東省以及地方各市縣城市發展、制定政策,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生長點,有着重大的意義。
2.研究方法
2.1 方法介紹
本文以廣東省各個縣(區)的人口數據爲主要研究對象,運用人口密度、人口集散度、人口重心等人口學分析模型,通過分析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分縣(區)資料(分别是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和2005年廣東省人口抽樣調查的數據,結合地理學、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原理分析廣東省人口分佈變化的特點、原因和發展趨勢。爲了保证數據的可比性,本文根據2000年廣東省的行政區劃,調整了某些縣(區),使之與2000年的行政區劃接近:並將城市的多個轄區作爲一個整體,如將廣州的老八區看作是廣州市區。
2.2 數據處理
在計算人口密度時,首先利用EXCEL軟件與廣東省各縣(區)面積與人口普查數據,計算各年份人口密度,然後對數據進行分級處理,並以廣東省行政區劃圖爲依據利用PHOTOSHOP等軟件制成廣東省人口密度變化圖。在進行人口集散程度計算時,主要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并且據此繪製出各年份的人口分佈洛倫兹曲綫,計算其基尼係數。在計算人口重心時,先借用全國經緯度查詢系統(http://www.hjqing.com/find/jingwei/index.asp)查詢廣東省各縣(區)的經緯度,然後在EXCEL中分析計算廣東省的人口重心,並借用 Google earth軟件中的全球定位系統將人口重心的經緯度反映在地圖上,直觀地表示出廣東省人口重心的移動軌迹。
3. 廣東省人口分佈變動分析
3.1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分析人口分佈狀態的最常用指標,用來表示人口數量與面積的比例關係,反映單位土地面積承載的人口數量。計算公式爲D=P / S。
3.1.1 人口平均密度
人口平均密度及其變化反映了區域總體人口發展趨勢。從廣東省人口密度的變化來看(表1),廣東省人口密度在持續增長,2000年以前增速逐漸加快,2000年以後增長步伐開始放慢。
3.1.2 人口密度分佈
人口密度分佈是區域分析的重要手段,可以通過觀察一個地區人口分佈的狀况或變化,來判定該地區的實體地域劃分[19]。
從不同年份廣東省人口密度圖(圖1)來看,1964~1982年期間,廣東省人口由原來密集的珠三角開始向韓江三角洲和雷州半島兩地擴散,珠三角人口密度有所下降;在1982~2005年期間,珠江三角洲、韓江三角洲和雷州半島成爲廣東人口集聚的三個中心,尤其是珠三角地區更是主要的人口聚集地,韶關城區亦成爲粤北地區人口聚集中心。由於1964~2005年期間,珠江三角洲、韓江三角洲和雷州半島人口的快速聚集,城市群形成趨勢日漸明顯,其中心城區發育也日益成熟,與之毗鄰的地區也由於受其産業帶動而昇級爲次一級的“增長極”,區域協調機制逐步建立,城鎮體系結構逐步優化。
3.2 人口聚集度
人口密度是一個平均數,假定人口平均分佈於一定區域内,雖然可以直觀地反映由於自然條件和生産分佈的區域差异,而導致不同區域之間人口分佈的差异,却難以反映區域内部人口分佈的差异。要反映區域内部人口分佈的差异,可采用洛倫兹曲綫和相關的分析方法,如基尼係數、人口集中指數、集中化指數等來分析人口在區域内部分佈的集中、或分散程度,或用人口重心分析人口分佈的中心區位。
3.2.1 廣東人口分佈的洛倫兹曲綫
洛倫兹曲綫由美國統計學家洛倫兹提出,是用來描述社會收入分配狀况的一種曲綫,它由累積的一定人口數占總人口中的百分比與這部分人口所獲得的收入占總收入中的百分比狀况來表示。實際收入分配曲綫,即洛倫兹曲綫,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條向下彎曲的曲綫,該曲綫向下彎曲的程度越大,表示社會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就越嚴重;反之,越趨近主對角綫,則表示社會收入分配就越接近於平均。同理,也可以選用人口數據和土地面積數據製作洛倫兹曲綫來表示人口在一定土地面積上的分佈狀况。
首先對廣東省各縣(區)各年份的人口密度進行分組(表2),計算占全省人口和土地面積的累計百分比,再制成洛倫兹曲綫圖(圖2)。
由圖2可見,在1964~1982年期間,洛倫兹曲綫向主對角綫靠近,説明人口分佈趨於分散;在1982~2005年期間,洛倫兹曲綫越來越偏離主對角綫,説明人口分佈趨向集中。在表2中也可以看到,在約16%的土地面積上承載人口的百分比從1964年的43.2%、 到1982年的39.6%、 1990年的45.7%、 2000年的54.9%、2005年的57.9%,同樣説明從1964~1982年人口趨向分散,粤西和粤東開始發展;1982~2005年人口趨於集中,越來越多的人口聚集在少數土地上,大城市中心城區得到更好發展。
3.2.2 人口重心
人口重心指區域内某時刻人口分佈在空間平面上力矩達到平衡的點,是反映人口分佈延伸變化的歷史過程及伸展方向的數量指標,目前對人口重心的研究是將人口重心以及其他統計數據計算出來的重心做比較,得出一定的結論[20-21]。假設某區域包含i個分區,各分區的人口數爲Pi,∑Pi爲區域總人口;地理坐標的經、緯度爲Xi,Yi,則人口重心的計算公式爲:
根據各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人口抽樣數據,以各縣(區)人口作爲Pi,各縣(區)行政中心作爲該縣(區)的重心的Xi、Yi,求出各年廣東省人口分佈重心(表3)。
將計算出的各年人口重心坐標反映在經緯網平面坐標係中,並依次將各個坐標點用平滑的曲綫連接起來,得到廣東省人口重心移動軌迹圖(圖3)。
由表3和圖3可以得出:(1)在1964~2005年期間,廣東省人口重心一直位於113°65′E以東,23°7′N以南,與其幾何中心(113°10′E,23°30′N)[22]不一致。這説明廣東省人口分佈不平衡,人口密度東部高於西部,南部高於北部。這主要是由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原因造成。(2)在1964到1982年期間,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動了48.5km,年平均移動2.7km;從1982到1990年,人口重心向南移動,移動到較接近廣州市區的位置,共移動48.1km,年平均移動6km;在1990到2000年期間,人口重心向東南移動,又遠離了廣州市區,共移動11.8km,年平均移動1.2km;在2000到2005年期間,人口重心往東北移動了71.6km,年平均移動14.3km。人口重心的移動,主要是由廣東經濟和政策各方面的原因所造成。(3)人口重心偏離了廣州市區(113°13′48″E,23°9′36″N,詳細見表3),一直位於廣州市區重心的東北方向,且有越來越偏離的趨勢。
利用Google Earth軟件把各年所計算出來的人口重心反映在地圖上(圖4)。
廣東省人口重心,從1964年的增城朱仙鎮到1982年的從化良口鎮,1990年的增城朱仙鎮,2000年的增城仙村鎮,最後是2005年的博羅柏塘鎮。這些地方無論從行政隸屬上還是地理位置上都是屬於珠三角地區,從這個角度講,盡管人口重心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但是始終没有離開珠三角範圍。因此,珠三角的存在與發展是支撑廣東省人口增長和集聚的動力機制。另一方面,2005年的人口重心首次脱離廣州區域範圍,説明人口向廣州東北部地區轉移的趨勢。
4. 廣東省人口演變的特徵和人文因素分析
4.1 廣東省人口演變的特徵
人口密度、人口分佈洛倫兹曲綫和人口重心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廣東省人口分佈的變化,共同反映了廣東省人口時空分佈的變化趨勢。
(1) 在1964~2005年期間,廣東省人口密度一直趨於上昇,但2000年以後上昇趨勢有所减緩。改革開放前廣東省地處海防前綫,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人口密度的上昇,主要源自人口自然增長;改革開放後、特别是90年代,由於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外向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外來務工者急劇增加,從而在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的同時,人口密度却繼續上昇。2000年以後,由於主動或者被動的産業結構調整使得人口密度增速减緩。主動的調整是指因爲政府認識到人口快速增長對環境承載力的壓力,而大力調整産業結構;被動的調整是由於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地區的崛起、以及促進“三農”發展等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使廣東外來民工减少,促使廣東經濟從勞動密集型向資金或技術密集型過渡,而使人口增長趨勢减緩。(2)1964年廣東人口空間分佈是離散形的,除珠江三角洲和粤東的中心城市外,其它地區没有明顯的人口集聚中心;1982年人口在珠三角、韓江三角洲和雷州半島三處的中心區聚集,中心城市聚集效應開始明顯;1990年珠三角、韓江三角洲和雷州半島三處中心城區周圍城鎮的人口密度增加,城市規模等級結構開始成形;2000年大城市周邊次中心發展勢頭强勁,在次中心的外圍又産生了下一級的新的核心,等級規模體系逐步呈現清晰的輪廓;2005年在2000年的基礎上,次中心進一步發育,等級規模體系在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按照核心邊緣理論,廣東人口分佈的空間結構經歷了離散形、集聚形,轉爲現在的擴散形,這表示今後將有更多的小城鎮得到發展,將會出現新的人口集聚中心。根據城市化進程理論,可以認爲2000年以前的廣東處於“絶對集中”即工業化初期階段,2000年以後處於“相對集中”即工業化成熟階段。(3)從人口重心移動軌迹來看,在1964~1982年期間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動,在1982~2000年期間則一直向東南方向移動,而在2000到2005年期間人口重心向東北快速移動。可以推測將來新的人口集聚中心將在廣州的東北方向,如惠州、河源地區。(4) 1990年廣東省城市化水平爲36.77%[23],2000年時爲55%[23],2005年時爲60%[24]。在1990~2005年期間,廣東省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而且,2000到2005年在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時,人口向大城市周邊地區集聚,説明小城鎮發展非常迅速,已經成爲城市化開始向廣域擴展的次一級增長點;而且,城市化水平已處於50%到70%的快速發展階段,人口特别是省内農業人口將以較大速度向城市聚集,因此必須搞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適應快速增長人口的需要,并且要注意處理好農村閒置土地等問題。
4.2 廣東省人口分布演變的人文因素
中國區域人口分佈的演變機制主要是由經濟、政策和文化幾方面組成的。廣東省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在經濟、政策和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有别於其他地區的人口分佈模式。
(1) 經濟因素:經濟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影響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廣東位處珠江口,是歷史上有名的通商港口,近代以來她作爲南中國門户的地位一直相當穩固,而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更是爲廣東造就了獨一無二的投融資環境,爲廣東的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廣東憑藉其優越的區位條件和廉價的勞動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外向型經濟,使廣東經濟長期處於全國前列,也使廣東從建國以來一直成爲人口的主要遷入地。
由於地理區位和自然環境的差异,廣東内部經濟差异也十分顯著,這决定了廣東省内部人口分佈的差异。作爲廣東省經濟重心的珠三角地區是廣東人口聚集的主要地區。廣東省經濟發展情况及其内部差异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到,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在比例份額上,珠三角人均GDP對珠三角的貢獻度一直是最大的,而且顯著高於其他兩個地區所占份額。2000年以前,廣東省在人口快速增長、人口密度增加的同時,人均GDP也快速增加;2000年以後,在人口密度增速减緩的同時的同時,人均GDP仍在快速增加。這表明:廣東經濟發展模式正在從勞動密集型向資金或技術密集型轉化,經濟發展不再僅依靠勞動人口投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勞動者素質的提高。
(2) 政策因素:政策原因一直是我國一切社會變動的主要動因。在1964~2005年期間,國家和省的各種政策出臺和變動均對廣東人口的分佈有深遠影響。1964年以來影響人口變動的最主要的政策莫過於人口管理政策。50年代以來我國一直使用户籍管理制度,這種制度大大限制了人口從農村遷往城市,阻礙了城市化進程的展開,大量的農民工進入城市務工,但是未能真正成爲城市的一份子,爲城市制造了不穩定的因素。2000年以後,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快的需要和對户籍制度弊端的思考,人口管理政策慢慢放鬆,特别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限制比大城市更少,於是小城鎮發展迅速。另外一個促使人口變動的政策是産業政策。在工業化初期,大量的人口集中在各級城市,於是形成了2000年以前的大量人口向主要城市集中的局面。2000年以後,開始進入工業化成熟期,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模式開始向資金或技術密集型的發展模式轉變,工業生産開始不再需要那麽多的人手操作;同時,大城市“退二進三”政策也促使了大城市工業向外轉移;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崛起以及産業轉移的政策引導,更加促使人口從原來密集的大城市中釋放出來,向小城鎮集聚。
(3) 文化因素:文化的差异使每個地方人口變動均有其特色。廣東自古以來都是商賈之地,商人的性格造就了易於接受外來文化和外來事物的廣東文化特點。因此,廣東在經濟發展之初,大量外來人口比較容易地進入並融入廣東社會,爲廣東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4)其他因素:其他的原因例如交通的發展,規劃的促使等等,都對廣東人口分佈變動發生不同程度影響。
5. 結論
(1)從以上對廣東省人口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一,廣東的城鎮體系逐步建立,大中小城市健康發展;二,廣東人口將會在東北地區出現新的增長極,並成爲第四個吸引人口集聚的地方;三,廣東經濟發展模式正在從勞動密集型轉向資金或技術密集型,工業化發展階段正在進入成熟期,同時城市化進程從“絶對集中”走向“相對集中”;四,珠三角經濟發展强勁,勞動者素質不斷提高;五,户籍制度的壁壘逐漸降低,城市化發展將更上一層樓。
(2)根據以上的認識,對廣東省發展提出以下建議:一,繼續優化城鎮規模等級結構,加大對韶關地區的發展力度,使之成爲廣東人口增長的新增長點;二,在發展小城鎮的同時,注重城市之間的分工和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三,注意農業人口向城市人口過渡所形成的農村地區空心現象;四,加快“退二進三”步伐和産業轉移力度,疏解大城市過度集中的人口和發展落後地區的小城鎮;五,繼續加大對珠三角地區的支持力度,讓珠三角帶領廣東繼續走在中國發展的前列。
(3)廣東省人口分佈在不同歷史時期反映出不同的特徵,並烙下了深刻的歷史印記。從最初是由自然環境要素主導, 演變爲經濟原因主導,人口遷移由國家計劃逐漸轉變爲以市場調節占主導地位。在今後一定時期内,廣東省人口分佈的變化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將更加密切,人口遷移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也會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 Berry B J L , Simmons L W, Tennant R J . 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Structure and Change [ J ] . Geographical Review 1963,(53) :403 - 420.
[2] Simmons J W. Changing Residence in The City ──A Review of Intraurban Mobility [J ] . Geographical Review 1968,( 58) :622 - 651
[3] Clark W A V , Rushton G. Models of Intra - Urban Consumer Behavior and Their ImplicationsFor Central Place Theory [ J ] .Economic Geography ,1970,(46) :486 - 497.
[4] Adams J S , Caruso D J , Nordstrand E , et al. Intraurban Mi2 gration[J ] .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cican Geographer,1973,(63) :430 - 456.
[5] Brummell A C. A Model of Intraurban Mobility[J ] . Economic Geography , 1979 , (4) :55 - 74.
[6] Clark W a v. Recent research on migration and mobility : are viewasinterpretation[J ] . ProgressinPlanning. 1982,(4) :18-40.
[7] HUSA Karl , LIU Yan , WISBAUER Alexander . Spatial Aspects of Population Change in Austria from 1951 to 2001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6,(6):20-35
[8 ]王益涯.無錫都市地理之研究.地理學報,1935,2(3):23-63]
[9]沈汝生,孫敏賢. 成都都市之研究. 地理學報,1948,14(4):14-30.
[10]趙鬆橋, 白秀珍. 南京都市地理初步研究. 地理學報,1950,17(6):39-72.
[11]鄭静,許學强,陳浩光. 廣州市人口結構的空間分佈特徵分析.熱帶地理,1994,14(2):133-142.
[12]張桂霞.八十年代廣州市區人口分佈的變動. 熱帶地理,1994,14(4):315-321.
[13]魏清泉,周春山. 廣州市區人口分布演變與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匯刊,1995,(4):52-64.
[14]周春山,羅彦,陳素素.近20年來廣州市人口增長與分佈的時空演化分析.地理科學,2004,24(6):641-647.
[15]黄春紅.從第五次人口普查看世紀之交的廣東人口狀况.南方人口,2001,16(4):13-16
[16]周素紅,閆小培. 基於居民通勤行爲分析的城市空間解讀――以廣州市典型街區爲案例. 地理學報,2006,61(2):179-189.
[17]司徒尚紀,許桂靈.廣東流動人口就業管理模式歷史演變及其現實問題初探.大連大學學報,2007, 28(4):62-68.
[18]王强,範濤. 廣東外來人群生活方式適應性研究.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27(2):46-50.
[19]周一星, 史育龍. 建立中國城市的實體地域概念. 地理學報,1995,50(4):289-301.
[20]徐建華,岳文澤. 近20年來中國人口重心與經濟重心的演變及其對比分析.地理研究,2001, 21(5):385-389.
[21]廉曉梅.我國人口重心、就業重心與經濟重心空間演變軌迹分析.人口學刊,2007(3):23-28.
[22] 把廣東省地圖導入Autocad中,勾勒邊界並建立面域,捕捉質心,可以認爲是廣東省的幾何中心.
[23] 根據五普統計數據。由於在“四普”以前,各地對城鎮人口的統計口徑有明顯差异,因此選取了“四普”和“五普”的城市化水平做分析.
[24] 據新華社報導 http://post.baidu.com/f?kz=180693657,2007, 12 , 28.
作者簡介:
陳潔汶,2003級本科生。
李玲,博士,副教授。
李立勛,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