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民俗風情放异彩南江文化鑄品牌——《南方日報》2008年2月26日專版
“南江文化論壇”專家發言摘登
譚仕龍 王雨吟 周小林(本專版報導採寫人員譚仕龍、王雨吟、周小林、劉力勤、劉爍,均是南方日報記者和通訊員。)在粤西,存在一條歷史悠久、底藴豐厚但却湮没無聞的南江文化帶。鬱南縣是南江文化的主要發祥地,藴藏着深厚的歷史積澱和衆多的文化古迹。爲打響南江文化品牌,重新認識並努力保護好相關歷史文化遺産,2月24日-25日,由省政府參事室和鬱南縣委、縣政府主辦,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承辦,南方日報參與協辦的“2008南江文化論壇”分别在廣州和鬱南舉行。與會的專家學者暢所欲言,紛紛爲打響南江文化品牌把脈、獻策。
一、提高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
黄偉宗(廣東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
應當將打造南江文化提高到“提昇廣東文化軟實力”的高度上來,同時作爲“西翼文化工程”的品牌而立項和開展。
當今世界是文化時代,挖掘、整合本國、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傳統和物質,是提高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争力的重要途徑。從世界眼光看來,水文化理論正在主導着現代西方國家對自身文化的挖掘與整合,以自身的母親河爲標誌而弘揚本國文化。如: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文化、英國的泰晤士河文化,等等。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從在沿海辦經濟特區、開放沿海城市,到發展環渤海經濟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廣東從建設珠江三角洲到粤港澳大珠三角、再發展爲泛珠三角(9+2),證實了這種現代文化觀念是可取的。
廣東的主要民係及其文化,大都根係於一定的主幹河。如:廣府民係及廣府文化主要在西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北江流域主要有廣府和客家民係及其文化,東江流域則主要是客家民係及客家文化,韓江流域包括客家和潮汕民係及其文化。由於粤西至今尚無一個公認的代表性河流稱謂,又欠缺對這一地域的民係及文化結構與相通性的深入研究,所以是學術上的一個空白。我們經過多次考察,不僅發現南江及其可以作爲西江以南粤西地區主幹流的代表性作用,而且發現嶺南文化之祖的百越文化在這地區有較多的歷史與遺存,並可作爲這地區的民係及其文化的主要代表。
南江流域既有古道文化意義,又有海陸絲綢之路對接通道的文化意義;既有山、河、海多元文化交融的課題,又有海洋文化交融的課題,又有海洋文化如何進入内陸的課題,這些都是學術上的空白領域,亟需進行開拓性的研究。
打造南江文化的若干具體建議:(一)在最近召開的廣東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會上,黄華華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所作2008年工作安排中提出要“全面完成東西兩翼文化建設工程”。應當將打造南江文化提高到“提昇廣東文化軟實力”的高度上來,同時將南江文化(或泛南江文化)工程作爲“西翼文化工程”的品牌而立項和開拓。(二)建議省民政部門與雲浮市和茂名市政府商議,將信宜市、羅定市、雲城區、鬱南縣境内的瀧江、羅定江等名稱,統一爲南江之名,舉行隆重的正名慶典。(三)雲浮市及其所屬各縣,可以輪流舉辦南江文化論壇;粤西各市,可以稱“泛南江文化”而共同或輪流舉辦論壇,或者依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而作自身的文化定位。如:茂名市可以鑒江流域面廣而稱爲鑒江文化,湛江市可以廣洲灣和湛江港的優勢而打造海灣或海島文化,陽江市可以海陵島和“南海1號”的輝煌爲中心而打造海洋文化。(四)建議粤西四市仿傚粤東四市的做法,加强文化上的交流與合作,以切實措施,共同打造廣東“西翼文化建設工程”。
二、使“活化石”活起來
葉春生(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教授)
鬱南的禾樓舞,確是民間舞蹈的“活化石”。我們用現代的理念、現代的技術、現代人易於接受的形式,進行重組包裝,完全可以創作出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現代儺舞。
南江文化的“活化石”——鬱南的禾樓舞,確是民間舞蹈的“活化石”,它是原始巫文化流變與儺文化結合的産物,如果從其源頭算起,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我没有看過原生態的禾樓舞,只是在《首届泛珠9+2(汕尾)民間藝術表演大賽》上看過表演,參舞者都是農村青年,有男有女,手持火棍、號角,腰係禾束,頭戴蓑帽,身穿黑衣黑褲,間有花白邊帶,足踏麻鞋,笑容可掬,並不狰獰,動作以踏足、摇手、擺身爲主,舞步輕快,號聲呼呼,一派慶豐收的景象。歌詞亦曰:“登上樓台跳禾樓,風調雨順慶豐收,瑶户欣歌太平世,衆執穗鈴咏金秋。”以前同屬肇慶府治的羅定縣,其跳禾樓則是另一種格調。它是以祭神開始的,由一名女巫主持,男巫在一旁敲上擊小鑼,以協節律。
從鬱南禾樓舞和嶺南區流傳的跳禾樓、跳花棚、禾樓歌、儺舞等情况,明顯可見百越巫文化圈儺文化的特點。今天在傳承這些古文化時,不能單把它看作“活化石”,而要設法讓宏觀世界“活”起來,否則這些“化石”一旦出土,就被風化了,那就有悖於我們搶救的旨意了。
以今天的眼光看來,古巫、古儺的信仰與我們的現實距離已較遠,其原有的祭禮信仰功能已淡化,更多地成了原始歌舞戲劇的表演展示,對普通觀衆而言,只是瞭解和觀賞,不必大驚小怪。
以專業的眼光看,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産,儺祭儺舞一類應原汁原味保持原有的風貌;但是作爲文化旅遊展演,它已没有了原來特定的文化空間和文化氛圍。
我們可以根據現實社會要求來轉换,把它“活化”,使其“轉胎”而不“换骨”,即傳統的根基不變,不是用“舊瓶”來裝“新酒”,而是用“新瓶”來裝“陳釀”,用句時髦的話“重新包裝”。這其中最重要的是選擇一些最關鍵的元素(中國傳統文化所固有的),用現代的理念、現代的技術、現代人易於接受的形式,進行重組包裝,完全可以創作出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現代儺舞。現在風行世界的動漫,我們有許多好題材,我們的孫悟空、哪吒、二郎神絶不比超人、變形金剛、阿童木遜色;我們的鐘魁、薑太公、碧霞元君、南山聖母的故事絶對可比哈利波特、丁丁歷險記、布魯斯伯瑞更精彩。其實就儺技而言,上刀梯、過火海、揮油鍋、咬火犁、穿令、扶乩等等,比西方的大型魔術精彩多了,其中玄機更有待我們開發。
“活化石”禾樓舞之研究,大有可爲矣!
三、在嶺南文化中佔有重要一席
司徒尚紀(廣東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
南江文化既淵源於本土,更接納嶺北、中原乃至海外,由多種地域文化整合而成,具有多元性文化風格,在珠江流域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一席。
經過長期的文化交流、碰撞和整合,南江文化作爲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體系,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物質和風格:
——多元性。南江文化既淵源於本土,更接納嶺北、中原乃至海外,由多種地域文化整合而成,具有多元性文化風格。這種多元性各有相對獨立一面,但更重要的是相互交融、相互採借,成爲一個整體,在珠江流域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一席。
——開放性。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説,“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南江流域有多條支流,集水面積廣大,逕流豐沛,於水運有利,故南江歷史上作爲航道,長盛不衰,起到溝通五嶺上下乃至海外的作用。在這種以水爲背景孕育、發展起來的南江文化,一個重要物質是其開放性。即自古以來物質、人員、信息等在這一地區的交流、互通有無從未中斷, 先秦楚文化南下,漢以來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域外文化的傳入,近世大量人口移居海外等,無不説明這種開放性。南江文化不斷吸收新元素來豐富、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從而焕發了南江文化存在和發展所需要的生機和活力。
——兼容性。酈道元《水經注》曰:“水德融和,變通在我。”河流的交通作用使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文化在流域内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相互容忍,自由地發展,並相互交流、整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狀態。如南江地區,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各種民間信仰共存,人們既拜媽祖、龍母,也拜盤古以及其他地方神只;村落建築形形色色,既有鍋耳山墻,也有徽式馬頭山墻,相互輝映,和諧一體,展示當地文化兼容性品格。
——親水性。南江文化是江河文化,水是孕育南江文化的環境,也是文化主要載體,故南江文化離不開水,親水性是它的一個最大特質。古越人種水稻,古越語稱水田爲“那”,南江地區有不少這類地名,但在這裏,“那”與“羅”同義,形成廣東最大“羅”字地名群。歷史上羅定有大量餘糧外運,即由發達稻作農業作爲支持。經南江可直下徐聞通海外,帶來海洋文明。由此影響民風,鴉片戰争以後,南江有很多人出洋,使南江人培養起開拓、冒險精神。孔子説,“近山則誠,近水則靈”,這用於南江可找到典範。
——山水性。夾峙在雲開大山和雲霧山脈之間的南江地區,除了羅定盆地地勢較爲平坦以外,其餘地區分佈着大面積山地、丘陵和喀斯特高原,山區占了流域大部分。這一地形特點决定了當地文化是一種山地文化,山地成爲南江一種文化符號。很多地方開門見山,土地利用上過去刀耕火種,至今仍大量種植旱作。南江地區以雲石、硫鐵礦等開採、加工爲經濟支柱,形成聞名天下“石藝文化”。山區環境和艱苦生活造就了强悍民風,尚武成爲當地一種社會風氣。羅定被稱爲“將軍的故鄉”,這從文化意義上説,離不開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培育。
根據南江在珠江水系中的地位,南江文化形成發展地理、社會、經濟背景、歷史進程、文化結構、特質和風格等衆多要素,從珠江文化、嶺南文化大視野、大空間角度判斷,南江文化應爲珠江文化一個子系統,是兩廣廣府文化一部分,但又有自己的相對獨立性。南江文化是廣府文化的一個亞文化,在珠江文化或嶺南文化中佔有重要一席。
四、從南江流域整體來考慮文化開發
張鎮洪(中山大學教授)
要用科學發展觀去分析研究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狀况,實事是地制定規劃,千萬别一哄而起,也不要“一刀切”,特别要注意保護原生態的資源。
過去在我們的工作中,總避免不了一些一哄而起、“一刀切”的做法。要建設文化大省、文化强市,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要達到目的,其做法就可以完全不同,不能千篇一律。比如要開發旅遊,要建景點,在沿西江兩岸,不少市縣都有龍母廟,大家都想搞龍母文化,但結果不是都能搞起來,爲什麽?這要講各種條件,德慶是搞得最成功的,這除了原來就有一定基礎外,我認爲主要原因就是他們有一個合理的體制。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其領導班子就統一意見,把管理、建設、開發等功能交給新成立的文物局去辦,把文化局、旅遊局、旅行社、國土局等有關部門直接統起來,許多事情就很好辦,然後全縣“一盤棋”,有一個統一的科學發展規劃。所以接着與之配套的其他景點,盤龍峽、金林水鄉、三元塔等等都陸續登場,互相拉動,互相支持,搞得有聲有色,全縣的旅遊經濟慢慢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階段,成爲一個龍頭支柱。不僅如此,與此相關的第三産業、農業、林業都被帶動起來。
考慮文化開發,在領導層指導思想上、在體制上,應該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規劃,不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届領導班子一换,又帶來一次大的震動。要制定出一個長遠的爲大家所能接受的科學發展規劃,首先就要用科學發展觀去分析研究本市本縣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狀况,實事求是地制定規劃,千萬别一哄而起,也不要搞“一刀切”。不能認爲别人有的我們也非有不可,别人没有而我們有條件的也不敢去做。南江地區還保留有不少原生態的資源,在開發過程中,特别要注意保護,這些資源一旦被破壞了,其再生的可能性就很小。比如搞國家公園,原生態的景觀保留得越多越好,人爲建設搞多了,必然要損害一些原生態資源,會加重對原生態環境的污染。所以必須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以科學發展觀通盤衡量利弊,以保证可持續發展。
南江文化要開發好,一定要從南江流域整體來考慮。首先要做好調查研究,然後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思想,統一認識,作出全面的規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做好保護、開發龢利用。
五、爲粤西建設提供文化支撑
陳梧桐(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深入開展南江文化的研究,可以找出粤西文化的共性,爲本區域經濟文化的發展尋求一個共同的支撑點。
南江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南江文化研究的開展,無疑極具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將對珠江文化的研究和廣東經濟文化建設産生積極的影響。
——拓展珠江文化的内涵。近年來,人們以珠江文化爲基本框架來研究廣東文化,發現了各個區域具有特色的不同文化成分,如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的廣府文化,東江流域的客家文化,北江流域的廣府文化與客家文化雜存,韓江流域的福佬文化。但在提出南江文化概念之前,却缺乏粤西的文化,顯得很不完整。南江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南江文化研究的開展,將填補這一空白,從而大大拓展珠江文化的内涵,使之更加完善和系統。
——探明珠江文化的源頭。秦漢中原漢民移居嶺南之前,珠江流域原是百越民族的聚居之地。百越文化乃是珠江流域的初始文化,是珠江文化的源頭。南江流域,四面環山,中爲盆地,漢民不遷入,百越民族和由他們衍化而來的少數民族繼續在此地繁衍生息,百越文化的遺存相對要多一些。例如羅定尚存的芋氏古姓、鬱南連灘的禾樓古舞,特别是對冼夫人和對龍母的崇拜,都可以説是百越文化的遺存或變异。深入開展南江文化研究,有助於我們弄清百越文化的真實面貌,探明珠江文化的源頭。
——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與黄河文化、長江文化相比,珠江文化具有更加明顯的開放特徵。這同廣東瀕臨大海,不僅是溝通陸海絲綢之路通道的必經之地,而且也是早期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口和一批古港的所在地有着密切的關係。而最早溝通陸海絲綢之路的通道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就出現在南江流域。深入開展南江文化研究,必將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
——推進粤西地區的經濟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南江文化的研究,可以找出粤西文化的共性,爲本區域經濟文化的發展尋求一個共同的支撑點,從而在陽江、湛江、茂名、雲浮四市之間開展合作,整合資源,進而與東江、北江、西江、韓江流域乃至相鄰省區進行協作,優勢互補,將本區域的經濟文化建設推向新的高潮。
六、文化:旅遊資源的核心價值
範蘭德(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教授)
“南江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深化,對於促進當地文化旅遊産品的開發、發展及保護,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與深遠的文化價值。
爲南江正名具有一種全新的旅遊吸引力。珠江水系,一般認爲是由西江、北江、東江組成。現在專家指出珠江水網由四江組成,多出一個南江,這本身就具有新的吸引力,可以形成新的旅遊注意力,吸引人們前去瞭解南江流域的自然風景與古老文化。况且,恢復南江之名及其在珠江水系和珠江文化整體中的地位,可以顯示珠江水系和珠江文化的多元性和完整性,可以開發保護好當地旅遊資源。
南江文化的提出决定當地文化旅遊資源的範圍與價值。由於原有南江名稱的改變與消失,造成了一條重要文化帶的被忽視甚至被淹没。經專家們考察發現,南江流域的粤西各縣市是一條自古形成的文化帶,有其獨特的歷史與特質,在珠江水系及其水域的文化中有其不可或缺的獨特地位與貢獻。因此,對這個地區的文化旅遊資源就有“南江古已有之,百越文化保存完整,海陸絲路對接通道,文化遺産豐富多樣”這樣的表述。
南江文化旅遊資源具有上述核心地位,但其表現形式却是豐富的,散佈的地域是寬廣的。要將文化資源變成暢銷、有價值的文化旅遊産品,在開發上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把握好南江文化旅遊産品的定位。旅遊産品主題越鮮明、越典型,越有利於展示挖掘文化的廣度與深度。南江文化旅遊産品的主題定位可集中爲尋根的百越民係文化上,讓人們去探尋嶺南文化百越文化及其歷史、遺存與風情,以此讓遊客瞭解真正的嶺南百越文化。
做好文化旅遊産品集約化經營與産業整合。采用集約化手段進行資源與産業整合,合理布局設計旅遊景點與綫路,實現南江文化較好的經營效果。
做好文化資源的工作。應保護古老的百越文化遺産,不要搞“假大空”的政府形象工程或純粹商業活動,不搞“僞民俗”、“僞遺産”。
七、香港客家建築中的廣府元素
吴偉鴻(香港考古學會執行委員)
我們今天很容易分辨廣府建築和客家建築,珠江三角洲鄉村就是典型的廣府建築,廣東東北有典型的客家建築,例如土樓、圍屋、圍龍屋等。在建築物料、屋瓦的鋪法、布局和裝飾上廣府和客家都有很大的區别。但是,在香港現存的鄉村建築中,就不容易區分哪些是廣府,哪些是客家建築了。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課題,反映了廣府和客家互相影響,其中以廣府人的影響力比較大,客家建築有被廣府建築同化的情形。
我們不難理解爲什麽香港鄉村建築裏没有典型的客家建築。因爲弱勢族群一般是向强勢社群學習和模仿的,包括方言、服飾乃至建築。香港現存的客家鄉村在建築物料和裝飾上和廣府建築差不多,主要分别只是建築布局。香港廣府村因爲客家人的遷入,廣府村的布局出現客家化的現象。
“土樓”是客家建築的特色之一。土客械鬥在清代是廣東普遍的問題。因爲械鬥的關係,香港的廣府村在1688年復界之後,開始出現與客家土樓很類似的建築,在香港稱爲圍村。這些廣府圍村的出現可能受客家土樓的影響,同樣由永恒組成的四面圍墻和四角的角樓。圍内的永恒布局就明顯地與客家的堂屋和横屋很不同了。廣府圍村内是一排又一排的房屋,没有横屋,就像珠江三角洲的廣府村,只不過在外面包上一個長方型,這長方型是由屋子組成的圍墻和四角角樓。例如新界錦田的吉慶圍、永隆圍、粉嶺的龍躍頭等。吉慶圍的排屋建於明代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共有六排屋、五條巷,排屋外面的圍墻(由房屋組成)和四角更樓則建於康熙年間(1662年-1721年)。吉慶圍圍墻的建築年代則是大量客家人遷來香港的時期,這説明當時的確有很緊張的土客對立的情形。
總的來説,香港客家建築中的廣府元素包括,建築物料:外墻使用青磚,墻脚使用花崗石。山墻:尖型山墻和鑊耳墻。屋脊:鑊耳屋脊。房屋布局:客家的堂屋和横屋的布局被廣府的排屋(二進一天井)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