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鬱南:三大舉措打響“南江文化之都”品牌
——《雲浮日報》2008年2月29日報導
周小林(周小林,雲浮日報特約記者。)
近日,筆者從鬱南縣瞭解到,被喻爲南江文化心臟和腹地的鬱南縣,近年來自覺擔當起了發掘、整合南江文化資源和弘揚南江文化的重任,緊緊抓住專家學者高度關注南江文化,省和雲浮市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的契機,巧借東風,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打造“神秘南江文化之都”品牌,取得了明顯成效:2007年,最能體現南江文化的“禾樓古舞”、“張公廟會”、“連灘山歌”,被省政府確定爲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今年1月24日,國家文化部公示完畢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推薦項目”中,鬱南“禾樓古舞”榜上有名,成爲我省5個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的推薦項目之一。
一、發掘整合,形成“南江文化”品牌
據瞭解,2004年8月,剛剛赴任的鬱南縣委書記金繁豐發現,南江流域文化遺産豐富多彩,而鬱南縣保留最完好、最豐富,而且亮點紛呈。金繁豐認爲,這些光輝燦爛的南江歷史文化,是建設文化大縣的優質資産,應該合理有效地開發利用這些資源,使“南江文化名城”成爲鬱南縣一張打得響、擦得亮、用得上的城市名片,最終實現鬱南跨越式發展。
隨後,鬱南縣迅速深入開展南江文化資源大普查,包括對南江流域的風土人情、民間藝術、歷史文化古迹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調查摸底,邀請省内外著名專家學者對南江文化進行考察和論证。連續幾年,省政府參事黄偉宗、司徒尚紀、洪三泰、羅康寧、譚元亨、戴勝德、鄧國偉、司芳等專家學者都來到鬱南,對南江文化進行考察,對南江文化的發展把脈。專家學者們的定位,爲鬱南打造“南江文化名城”品牌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繼而對豐富燦爛的南江文化遺産進行發掘、挽救和整理,形成“南江文化”品牌。
二、做大做强,打響“南江文化”品牌
鬱南縣的南江文化歷史源遠流長,相關的群衆文化有着深厚的基礎,都城、連灘、大灣、建城等古鎮藴藏着豐富的文物資源,很多尚未開發利用,很多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仍基本保存完好,民族特色明顯。依託這些有利條件,近年來,鬱南縣委、縣政府積極打造和創立一批文化品牌,以此作爲鬱南縣建設文化大縣的工作重點。
在打造南江文化品牌的過程中,鬱南縣結合每年農曆正月二十舉行的張公廟會,努力創新,將民間藝術、時代特色與發展文化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使沉澱厚重的連灘群衆文化及民間藝術風韵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從2003年至2008年,鬱南先後成功舉辦了五届南江文化藝術節,因其藝術含量高,每年都有省内外近20萬人前來觀看,其規模、影響、水平以及所取得的經濟、社會效果在鬱南的文化歷史上實屬空前。2007年,最能體現南江文化的“禾樓古舞”、“張公廟會”、“連灘山歌”,被省政府確定爲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今年1月24日,國家文化部公示完畢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推薦項目”中,鬱南“禾樓古舞”榜上有名,成爲我省5個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的推薦項目之一,從而大大提高了鬱南縣作爲南江文化發祥地的歷史地位,打響了“神秘南江文化之都”的城市品牌。
三、弘揚創新,做活“南江文化”品牌
近年來,鬱南縣以弘揚南江文化來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來鑄造新鬱南人精神,以鑄造新鬱南人精神來推動鬱南科學發展,實現了文化與經濟、政治的大發展、大繁榮。
第一,以弘揚南江文化,解放思想凝聚合力。開放兼容、善於創新是南江文化的優良傳統,鬱南以博大的胸懷,詮釋南江文化之精華,博採鬱南歷史之深沉,不斷傳承、創新和發展南江文化,以弘揚南江文化來解放思想凝聚合力,推動鬱南科學發展,把南江文化轉化爲建設山區經濟强縣、文化名縣、和諧鬱南的一種内在動力。
第二,秉承人文之風,鑄造“新鬱南人精神”。在全社會宣揚南江文化所體現的忠孝之道、善良之德、勤儉之風、兼容之懷,營造“貧窮不讀書,窮根難斷;富貴不讀書,富景不長”的尚學氛圍,弘揚“善良、勤勞、智慧”的傳統美德,鑄造了“團隊、拼搏、務實、奉獻、開拓”的“新鬱南人精神”。
第三,傳承民間藝術,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社會風尚。通過辦好每年一届的南江文化藝術節,引導群衆挖掘、整理和創新的“禾樓古舞”、“連灘山歌舞”、“麒麟白馬舞”等南江藝術節目,激發群衆傳承南江文化的熱情,打造南江文化精品,形成健康、文明、科學的社會風尚。
第四,整合歷史古迹,推動經濟發展和文化提昇的良性互動。整合古民居、古歌舞、古廟、古堡、古祠、古井、古樹等特色資源,發展“南江文化游”,以文化産業帶動旅遊業發展,以旅遊業帶旺第三産業,實現經濟發展和文化提昇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