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關於改善生態環境的幾點建議

  吴厚德

  一、我國環保問題的嚴重性

  當前我國環境狀况堪憂,據調查數字顯示,全國有監測的1200多條河流中已有850多條受到污染,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首位;我國國内生産總值每增加1%,廢氣排放量則增長約0.55%,沿海幾個經濟發達的省份,飲用水50%以上被污染;目前全國約有200多個城市已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全國約1.7億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脅與危害,約2100萬頃耕地由於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幾百億元。我們已經注意到了經濟高速增長所帶來的外部效應——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我國GDP增長年均10%,是世界增長最快的國家,但我國計算的GDP並没有扣除因發展經濟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嚴重污染與破壞。可見,我國的經濟繁榮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態和自然資源的破壞爲代價的,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一直没有擺脱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産出的模式。

  2006年9月7日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發佈了《中國緑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報告指出,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爲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環境污染損失成本包括20多項,此次僅核算了10項,如果把這些没有核算的内容加進去(如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可以想象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是一個多麽可觀的數字。在已經造成經濟損失的5118億元中,水污染的環境成本爲2862.8億元,占總成本的55.9%,大氣污染的環境成本爲2198億元,占總成本的42.9%,其他污染占成本的1.2%,使國内生産總值損失約13%。

  最近,我國緑色GDP核算小組成員雷明教授指出,扣除環境污染治理成本最高可達10%,有些省份實際GDP很可能就是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國家環保總局、緑色GDP研究項目技術組組長王金南指出,2005年的緑色GDP核算研究報告,其污染損失和GDP扣减指數要比2004年報告更高;在已經完成的2005年度緑色GDP核算報告中,大約有2/3的省、區、市GDP扣减比重超過1.8%,中部8省市爲2.14%,西部12省市爲3.16%。可見,由於環境污染與破壞使GDP受到重創。近些年來,我國每年規定要完成的各項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指標體系中,惟有環保指標没有達標。可見環保問題已成爲大家十分關注的關鍵性指標之一。

  2007年7月17日世界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公佈了首份關於《中國環境績效評估》報告書,報告認爲,中國的大氣和水污染狀况仍然十分嚴重,一部分大城市的大氣環境已經進入了全球的黑名單;衆多的河流、湖泊和沿岸水域遭到嚴重污染,生態環境也遭到嚴重破壞;中國的空氣污染每年將導致2000萬人患上呼吸系統疾病,中國每天有多達3億人飲用遭受污染的水,每年有1.9億人受到與水有關的疾病的折磨;有三分之一的河段、75%的主要湖泊和25%的沿海水域目前遭受嚴重污染,超過1.7萬個城鎮没有污水處理廠,近10億人的排泄物幾乎没有經過收集和處理。中國環境的嚴重污染“明顯地損害了人的健康” ,中國的環境標準常常更接近世界上某些最貧窮的國家。可見,環境污染給我們帶來了沉重的灾害。

  二、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對策與思路

  1. 增强全民的環保意識,正確處理好三個關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般來説,即兩大核心内容:一是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主要體現爲經濟關係;二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主要體現人與自然資源環境之間的和諧。以上這兩種基本關係處理好了,就爲構建和諧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特别對於生態危機所造成的破壞,將對人類社會發展起着毁滅性的作用。要充分宣傳,以人爲本,提高群衆的環保意識,以最少的社會經濟成本保護好生態環境,在實際工作中,要正確處理好以下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保護的關係。保護是基礎,治理是關鍵。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保護是環保工作的兩大任務。污染防治是對污染源的預防和治理,工作具體,針對性强;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是治本之策,是整體環境質量的體現。因此,我們要始終堅持“兩者”並重的原則,增强環境可承受能力、自我修復能力。二是處理好嚴格執法和提供服務的關係。有法必依、嚴格執法,是政府和群衆對執法部門的要求。但是,我們在堅决執行政策之時,還要積極爲企業出主意、找出路,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幫助企業落實環保措施,促進經濟發展。三是處理好環保設施建設和環保能力建設的關係。既要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治理污染水平,又要加强環保隊伍建設和執法能力建設,提高環保監測監察和應急處理能力。

  2. 建立和完善環境評價和預測機制,嚴格執行能耗和環保標準。在制定重大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區域開發和城市規劃時,都要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上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要結合本地區環境狀况實際,可以實行“分區保護”戰略,針對污染較嚴重的區域嚴格實行排污總量控制,限制污染型工業企業的發展;針對環境容量大、自净能力較好的不敏感區域,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加强環境監督管理,促進經濟發展。

  突出抓好重點行業和企業,嚴格執行能耗和環保標準。要特别加强對煤炭、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建築等重點行業和企業的節能减排工作;新上項目必須進行能源消耗審核和環境影響評價,不符合節能環保標準的不準開工建設;現有企業經整改後仍達不到標準的必須依法停産關閉;加快節能環保技術發展,積極推進以節能减排爲主要目標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引導企業采用有利於節能環保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

  3. 加大財政投入,建立和完善環保多元化投入機制。要把環保監測、監理、宣教、科研、保護等環保部門所需的費用納入財政預算,開設專門科目,做好資金綜合平衡,確保財政環保投入占GDP比例逐年穩步提高,並按年均財政收入增量的20%左右增加環保資金投入,以確保國家重點治污工程的資金需要。

  建立和完善環保多元化投入機制,其核心就是要建立生態補償制度。一是建立國家灾害補償制度,特别是大灾害或特大灾害。灾害發生不應該只有當地去承受,應該是整體社會都要分擔,社會才能和諧;對於跨省級大灾害或特大灾害,國家要建立灾害補償制度。二是建立國家産業補償制度。應當把每個産業在産業鏈當中所作出的貢獻以及它對環境本身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壞進行分析,根據産業鏈本身的位置及其所作出的對財富積累的貢獻和對自然狀况的干擾的净值來計算,這樣算出你所作出的貢獻和造成對環境破壞的差值,如果後者大於前者,企業就需要補償給社會。如果是前者大於後者,政府應給予奬勵性的補償。三是建立生態補償制度。這包括面、綫、點三方面。從面來説有區域的,包括東部、中部、西部以及脆弱地區的生態補償;從綫來説,大江上游對中、下游的關係怎麽處理、如何補償;從點來説,比如對水源地周邊居民的補償等。移民的時候爲什麽矛盾那麽大,就是生態補償制度的不健全或者是不合理引發的。我們從點、綫、面三者之間的生態補償中,可以建立一個比較合理的社會和諧的關係。

  4. 以循環經濟爲理念,創新第四産業。循環經濟是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的模式,强調實現物質按一種産品經濟流程“資源—産品—廢棄物—再生産資源”設計的,是建立工業體系中不同工業流程和不同行業之間的共生代謝。實施循環經濟的對象應是企業從産品設計到回收廢舊産品全過程的强制實施,其重點是加大對企業嚴重污染品和污染流程的監控與管理,變污染負效益爲資源正效益。隨着循環經濟的發展,第四産業會應運而生。傳統的三大産業是第一産業(以農業爲主的産業)、第二産業(是指以加工業爲主的輕、重工業)、第三産業(是指以服務業爲主的産業)。而第四産業是指將廢物轉换爲再生産資源的産業,又有人稱之爲“垃圾産業”。從上世紀末開始萌生並開始發展,也即對廢舊産品高科技維修的“再製造産業”。我國可進行再製造的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2000年我國汽車持有量爲1900萬輛左右,達到報廢標準的汽車就有210萬輛,每年報廢的汽車約200萬輛以上。從2003年起,我國電冰箱年均報廢約400萬臺,洗衣機、電視機、電腦各在500萬臺以上。發展“再製造産業”,符合循環經濟的理念,它對促進國民經濟、節約資源和能源、保護環境、解决再就業等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一項朝陽産業,需要政府去協調、組織和推動,及早組織力量研究規劃第四産業的發展,尤其應研究一些深層次的政策法規制定、共性和關鍵技術的解决,研究規範再製造企業行爲和市場運作。

  5. 經濟手段與行政手段雙管齊下。但應把普通老百姓與經濟體區别開來,對企業使用經濟手段,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因爲企業對價格的敏感度比較高,尤其對高耗能企業,提高資源價格,使産品成本昇高,會迫使他們自己想方設法節能减排。但對老百姓應該以宣傳教育爲主,不適合依靠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老百姓使用水、電等資源的量遠遠不及一個經濟體使用的量大,依靠經濟手段難以把價格提到老百姓的敏感水平,而如果把價格提高了,民衆承受不起,社會可能因此産生不穩定因素。

  若以行政手段干預居民節能生活習慣,還要考慮成本問題。比如要求室内空調氣温不得低於26℃,要確保普通居民遵守,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恐怕比居民省下來的資源要高。

  政府應該把排污變成一項常規收費,按照“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費用”的原則,積極探索排污總量有償使用和流轉的管理辦法,通過公開招標、拍賣等形式,使環境資源市場化、貨幣化,逐步改變過去無償使用環境資源並將環境成本轉稼給社會的做法。必須加强排污費的征收,實行“收支兩條綫”管理,使排污費真正用在要害上,提高排污費使用效率。

  6. 加强社會監督,建立和完善公衆參與機制。實行有奬舉報,積極鼓勵群衆監督;按有關規定公佈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公衆監督;大力推進各級環保部門政務公開進程,將項目審批、驗收情况、排污收費標準等重要事項向社會公開;重大環境事務實行社會公示和聽证會制度,邀請公衆參與决策,並將結果向社會通報;結合落實環保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環保工作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和落實奬懲措施。應該讓環保專家、科學家、企業家和地方社區代表、地方官員等參與環保規劃與計劃制定、諮詢、研討過程,把環保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實施。

  7. 在條件成熟時,開征環境税。在國際上,普遍存在利用環境税來防止污染和治理環境。環境税,即把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社會成本,内化到生産成本和市場價格中去,再通過市場機制來分配環境資源的一種經濟手段。目前環境税收收入已成爲一些國家籌措環保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隨意丢棄一件廢棄物會對環境造成損害,但對其所造成的環境損害所需的修復治理成本根本没有考慮,結果造成低價資源共享,環境治理無人“埋單”的窘况。目前一些資源型産品都由政府提供,政府定價。過去在資源定價時,政府只考慮資源的生産成本,有時也兼顧到資源的稀缺性程度,但常常忽視了資源生産和使用過程中的環境成本。從國内外的經驗來看,制定有效的經濟政策,在條件成熟時逐步開征環境税。

  部分發達國家的環境税,都是依據“誰污染,誰繳税”的原則設置的,涉及大氣、水資源、生活環境、城市環境等諸多方面,其課征範圍極爲廣泛,并且都把環境税收取所得的收入專項用於環境保護。目前在部分發達國家征收的環境税主要有二氧化硫税、生活污染税、噪聲税、固體廢物税和垃圾税等五種。

  

  (2007年8月22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