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在廣東高校設置地方誌專業的建議



  司徒尚紀

  地方誌具有存史、教化、資政功能,爲我國傳統文化一個組成部分。盛世修志,歷久不衰。過去新官上任第一件事是閲讀地方誌,瞭解當地社情民意,作爲施政、治理地方事務依據。至今也是如此,可見地方誌是政府官員瞭解省市縣情的一個主要渠道。改革開放後,全國興起修志高潮,第一輪修志成果已經出版發行,第二輪修志高潮正在形成,相信不久將有更輝煌成果問世。

  廣東歷代方誌,據悉總共約700多種,是一筆極其寶貴精神財富,裏面藴藏着豐富文化内涵,有待人們開發利用。今年中山大學黄啓臣教授從萬曆《廣東通誌》卷6首次發現鄭和七下西洋第二次是從廣州沿海某個港口出發的記録,如果此條記載得到進一步證實,將有可能改寫鄭和遠航的歷史,也將給廣東帶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一事實顯示,廣東方誌資源急待人們的發掘、整理和開發利用。最近廣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編輯出版的《廣東歷代方誌集成》叢書,即爲這項工作第一步,是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時下,廣東正在建設文化大省,地方誌的開發利用和編纂應爲這項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件最能彰顯一個地方文化建設成就的事業,有充分理由列入廣東文化大省建設項目。

  地方誌作爲地方百科全書,不但具有高度綜合性和地域性,而且具有自己獨特的寫作要求和體例,非一般人所能承擔其修編任務。舊社會修志,參加者都是聲望很高的文化人,至今也不例外。人才是修志成敗的一個關鍵,而修志所需的人才,應有深厚古文獻功底、廣博史地和社會經濟文化知識、熟練修作能力。這樣的人才應專門培養,而不是如目前那樣,主要任用離退休人員,包括退休教師和一般幹部來承擔。

  細檢時下我省高校,迄今仍缺乏一個地方誌專業。雖然高校的歷史、古文獻或地理專業畢業生可以勝任這方面工作,但他們到底是在某一方面有專長,而不是在一個人身上具有修志所需的綜合性修養。這種綜合性不是幾個專業知識的機械相加,而是多種知識的有機結合。過去我國高校,如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設有史地係,從時間和空間相結合角度研究一個事物存在和運動,比單純從時間角度即歷史、從空間即地理來研究要科學合理得多。所以史地係畢業的人從事修志就有優越性。只是建國以後,學習蘇聯高校專業設置,史地專業被拆分爲歷史和地理專業,形成現在的人才專業結構,這與修志所需人才就産生一定距離。這種人才需要專門培養,這是地方誌專業設置的一個理由。

  修志是一件長期任務,要一代一代修下去,所需人才應有足够來源,而不是短期行爲,臨時拼凑一些人充任。這種修志的人才戰略應落實到人才專業培養教育上,即地方誌專業設置。

  修志涉及到省、市、縣各地區和各部門,需要一支數量客觀的修志人才隊伍,所以高校培養出來的修志人才,有充分就業機會和廣闊活動空間,同時可改變當前非專業人員爲主體的修志局面。綜觀全國和廣東高校,現在仍缺乏地方誌專業,這與我國修志傳統和方興未艾的修志熱潮很不相稱,也未能滿足現在和將來對修志人才的特殊需求。爲此建議:

  (1)廣東省教育部門應對修志人才現狀和需求開展專門調查,作爲方誌專業設置的基礎。

  (2)可選擇在中山大學、暨南大學或華南示範大學設置地方誌專業,列入國家正式招生計劃,制定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實施對這類專業人才培養,具體事宜可由有關高校實施。

  (3)地方誌專業是一件新生事物,需要政府主管部門和設置學校的通力合作。爲此,作爲省修志的行政主管部門省地方誌辦公室應協助有關高校,做好地方誌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工作。

  

  (2007年3月13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