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馬壩人類及其他動物化石地點調查簡報





  廣東省博物館

  【中文摘要】本文對曲江馬壩人頭骨化石及其伴生動物群化石的發現全過程作了重要的介紹,指出此發現是當地農民開挖獅子山洞穴中的堆積土時發現的,後經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的專家裴文中、吴汝康、周明鎮等人到現場勘查和對化石標本鑒定後才確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後來曾經多次繼續發掘,但均無更進一步的發現。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discovery of the fossils of Maba Man skull and associated fauna in Qujiang County.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at this discovery was made when the local peasants were excavating the deposits in a cave of the Lion Mountain. It was confirmed to be a very important discovery after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fossils, which were conducted by Pei Wenzhong, Wu Rukang, Zhou Mingzhen etc, experts from the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Beijing. Many successive excavations were conducted, but with no further discovery.

  

  一、發現及調查經過

  1958年5月廣東曲江縣馬壩鄉農民爲了擴大豐收,積極調查肥源,因看到當地獅子山附近禾稻長得特别肥壯,懷疑附近土質含有天然肥料,故尋至岩洞内,發現洞穴堆積含磷肥高達33%左右,於是6月間,當地黨委决定開辦磷肥加工廠,大量挖取洞裏面的堆積土層。

  至6月底,工人從堆積土層中挖出許多動物骨骼及牙齒化石,適省委陶鑄書記視察工作至此,即指示當地區委書記吴思良同志加强保護這些化石。

  省文化局接訊,於8月底派出省博物館楊岳章同志前去現場調查,把標本帶回本館,並請中山大學樑釗韜副教授等看後,再對照書本,均認爲這是人類化石標本,但爲了進一步證實起見,8月底,標本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復鑒,該處即電復,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類化石標本。並派專家裴文中、吴汝康、周明鎮會同廣東省文管會、博物館前往馬壩現場勘查,參加工作的還有中山大學樑釗韜、李見賢先生,廣州市文館會麥英豪同志及省文物工作訓練班學員等60多人。

  勘查工作由省文管會商承祚副主任主持,從9月14日至16日共進行三天。主要是在:獅子山獅頭峰内第二層溶洞北旁及南旁二處進行試掘,前一條是63×1-2米的裂隙堆積,東西向,人類化石即發現於該隙中部,深4.1米的地方(見後文圖3),現在是深5.8米的一層水份較多的粘土,在溝壁較高處尚膠結有若干動物骨骼化石,溝底部粘土中没發有現人類化石,洞南旁的試掘情况大扺同此。動物化石多在堆積的上層,兩米以下水份較多,未發現人類化石。 

  爲配合採肥工程並獲得更多有關資料,省博物館於9月25日再派出彭如策同志前往當地進行詳細瞭解和必要的試掘,至10月17日止,前後23天,除清理第二層溶洞北旁裂隙溝壁剩下部分堆積,得到一些動物骨頭和牙齒化石外,未曾發現人類化石。後再對溝底堆積進行試掘,平均已掘出一米深,亦没有動物及人類化石發現,該隙溝堆積可分二層,從隙溝上而向下4.6米爲豐富的化石堆積層,以下爲不含化石層,中間有一層0.2米含細砂而且膠結堅實的堆積作爲分界綫。試掘的兩個地方的表層化石雖較爲豐富,但比岩外地面略低,光綫黑闇,估計人類在此居住的可能性不大。現隙溝仍剩下相當厚的粘土堆積。上、下二層堆積没有特殊區别,下層只是水份較多,黑色沉積物也多一些,因此,工作就暫告一段落。

  現將化石及其有關情况簡要報導如下:

  二、地貌及其洞穴堆積

  獅子山是一個石灰岩山,東北距馬壩鄉馬壩圩約3華里,該山外形似獅子,群衆把它稱爲獅子山,山的北面約兩華里,有一砂石底的馬壩河横貫其間,東與二迭紀砂岩、頁岩所組成的泥嶺山相聯,南、西、北面爲現代冲積地層(見後文圖1、4)。

  獅子山是兩個石灰岩的孤峰,獅頭峰岩層傾向南,傾角約20°-30°,海拔120米,相對高度約60-70米(以當地窪地做爲零計)。在相對高度25米以下有三層溶洞(見後文圖2)。

  三層溶洞的頂部一般平坦,第一、二層洞離洞頂下約0.2米至1米爲洞穴堆積面,面部鋪上一層0.2米-1米石灰體。第三層溶洞洞頂距離參差不等,約0.5-15米。洞裏有石鍾乳,石柱,看來本層溶洞的生成是較一、二層爲早,除個别洞有些堆積外,主洞口已和下層溶洞相通聯,狀似三層樓房。在各層堆積中皆有化石保存。尤以第二層最爲豐富。人類頭骨化石發現於該溶洞北旁的一條東西向的裂隙中,位置是從口入(A點)向西行4米,由隙頂向下4.1米的地方(見後文圖3)。裂隙已變成深溝,全長63米,寬1-2米,由底至頂高約10米,堆積呈東西傾斜。

  第二層溶洞堆積,皆有黄褐色粘土,劃分層次是比較困難的,今據化石含藏於堆積上部一米厚的堆積層;我們叫這一米厚的堆積爲上部堆積層,以下的叫下部堆積層。

  下部堆積層厚約2米,從斷面看,一些水冲痕迹仍可辯出,因爲洞底較洞口地勢低,水從外面帶泥冲入洞内和洞内的存土混合而成。動物群無疑是在洞内下層堆積以後才進入洞内活動的。 

  三、人類化石簡單説明

  人類頭骨在發現時雖已遭到人爲破壞,若干部位殘缺,但從總的説來尚算完整。采集到的標本有:部分頂骨及枕骨,額骨及鼻骨一塊,但可以互相粘結起來,現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修復後,並成一個頭骨的上部。

  從頭骨的表面觀察,它的原始性還很明顯,一般特徵是: 

  前額比周口店山頂洞人或資陽人顯著低平,而高於“中國猿人”。從前額向後逐漸傾斜。從右邊碟骨和顳骨的結構弧度看,兩耳孔稍上處可能是頭骨最寬的地方。眉嵴粗壯而向前突出,且左右互相連續,眉嵴稍向後收縮,不比中國猿人那樣平突。頭骨的厚度7.5毫米左右,小於中國猿人,但比現代人厚。

  根據上述特徵與其動物群共存情况,我們初步推測馬壩人類化石應該是第四紀更新世中期的人類,可能在猿人階段的晚期與古人階段的早期之間。至於頭骨的性别、年齡、種族及有關情况,需待今後作進一步的研究。

  四、共存的動物群

  到現在爲止,采集到的化石種屬計有:肉食類5種、奇蹄類2種、偶蹄類4種、嚙齒類3種、長鼻類3種、和其他類的2類,共19種。

  采集到的標本,絶大部分是牙齒化石,骨骼較少,且多已破碎,很難辨别其名稱。已采集到的化石以偶蹄類的野猪、牛和鹿爲最多,肉食類的虎、熊和奇蹄類的貘等次之,嚙齒類則較少。化石的顔色一般是乳白和淺黄褐色,化石程度一般較深。

  這一批化石,絶大部分是出自第二層溶洞的堆積,它們的生存應是同一個時期。以我國一般的古生物生存年代來説,即屬第四紀更新世的中晚期。但在華南地區來説,發現化石不多,亦未作過系統的研究。故其生存年代問題尚待今後論斷,現僅將其采集標本名稱列下:

  1.食肉類:鬣狗臼齒4枚;熊臼齒4枚;熊猫臼齒13枚;虎臼齒2枚;犬齒2孜;頭骨一部分;獾臼齒一枚。

  另一些是破碎牙骨片,不辨其名,40枚。

  2.奇蹄類:貘臼齒2枚,上顎骨一部分,附牙齒一顆;犀牛牙齒7枚。

  3.偶蹄類:野猪牙齒103枚(犬齒13枚,門齒9枚,第三臼齒34枚,臼齒36枚,前臼齒21枚),上顎骨一部分。鹿牙齒117枚,角骨一個,耳骨10個。羊牙齒4枚,牙床一部分,附牙齒5枚,頭骨一部分。牛牙齒63枚(計門齒2枚,臼齒6l枚),牛角一個。

  4.嚙齒類:豪猪牙齒20枚(計門齒11枚,臼齒9枚)。鼠牙床一部分。兔牙床一部分。

  5.長鼻類:劍齒象牙齒7枚(不完整)。納獁象牙齒13枚。

  其次有脊椎骨三個,象門牙9個,骨骼一部分和龜、蝸牛等。

  (原載《古脊動物與古人類》1959年第1卷第2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