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馬壩人動物群的時代及有關問題的討論



  許春華 黄志高(許春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黄志高,廣東省曲江縣博物館。)

  【中文摘要】本文通過對最後鬣狗和古爪哇豺化石的研究,結果認爲馬壩人動物群與桐梓人動物群共有的典型種類是最後鬣狗,但馬壩人動物群中未發現碩豪猪化石,因此馬壩人動物群的時代可能相當或晚於桐梓人的。即貴州桐梓人和廣東馬壩人動物群的地質時代爲更新世晚期。

  Abstract:Based on researches on the fossils of Crocuta ultima and Cuon javanicus,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common species shared by the Maba Fauna and the Tongzi Fauna is Crocuta ultima. No fossil of Hystrix magna Pei has been found in the Maba Fauna, therefore the age of the Maba Fauna is probably close to or later than the age of the Tongzi Fauna. It could be confirmed that the geological age of both the Tongzi Fauna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the Maba Fauna in Guangdong Province lies in Late Pleistocene.

  

  一 

  廣東省曲江縣文化部門於1984年在馬壩人化石地點進行了土石方的清理工作。在工程進行過程中。從堆放在原先發現馬壩人化石裂隙口外的黄色粘土中發現了許多動物化石和兩件礫石石器(宋方義等,1985年)。1985年4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邱中郎和許春華應廣東省博物館邀請到獅子岩,和省博物館宋方義一起觀察了那裏的動物化石。

  馬壩人化石是1958年發現的,化石爲頭蓋骨一件。從1959年起,許多學者對馬壩人化石及伴生的哺乳動物化石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認爲馬壩人動物群的地質時代爲:1.更新世中期(廣東省文化局,1959年;樑釗韜,1959年);2.更新世中晚期(廣東省博物館,1959年).3.更新世中期之末或晚期之初(吴汝康,1959年);4.晚更新世(吴新智等,1978年;Han De.fen et a1.,1985年)。但在所有提及與馬壩人共生的動物群的文章中,都未見哺乳動物化石的描述、插圖或圖版。

  爲了説明馬壩人動物群的時代,本文特選擇了1984年發現的最後鬣狗和古爪哇豺化石進行描述,並對有關問題加以探討。

  古爪哇豺(Coun iavnicus antiquus Matthew et Granger)

  有一個下Ml爲代表,它的下原尖高,齒尖尖鋭;下前尖低,齒尖呈鋒利的刃脊;下後尖明顯;後跟有一個齒尖,呈圓錐形,在該齒尖的後部及舌側有齒帶,舌側的更顯著(圖一:3)。

  馬修和葛蘭階(Matthew Granger,1923)根據四川萬縣鹽井溝豺的粗壯牙齒和M1下後尖的存在等特徵創建了新種古豺(Coun antiquus)。寇爾伯和郝益階(Colbert et Htooljer,1953年)認爲鹽井溝豺的M1下後尖的存在無意義,不能作爲劃分種的特徵,但鹽井溝豺的牙齒尺寸較現代南方豺的稍大,應降爲亞種——古爪哇豺(Cuon javanicus antiquus)。裴中文(1987年)在研究廣西食肉類時,認爲廣西更新世中、晚期甚至新石器時代豺的P4内尖小而明顯向後和M1下後尖消失或有殘迹特徵都與現代豺南方種接近,它們都應歸於爪哇豺(Cuon javanicus)。但他又認爲爲了區别化石種和現生種,保留古爪哇豺亞種的名字也是可以的(表一)。

    **根據廣西更新世中、晚期的化石豺(裴文中,1987)測量,共7個標本,地點編號爲5601、5623、5651、5701、5710。

  

  最後鬣狗(Crocuta Crocuta ultima Matsumoto)

  有上P4和下M1各一個。

  p4的第一葉(前附尖)退化,比第二葉(前尖)短,第二葉中等長,第三葉(後附尖)特别長。M1較細長,下前尖比下原尖高和寬,無下後尖,後跟不大,有4個小尖組成。Ml的前緣有明顯的齒帶存在。根據這些特徵及裂齒的測量比較,馬壩人化石地點的鬣狗化石顯然是最後鬣狗(表二;圖一:1、2)。


  二

  關於最後鬣狗在中國的生存時代:

  在北京猿人地點的第3層中(指地質分層),既發現了最後鬣狗的化石,又找到了中國鬣狗化石,二者共存(Pei Wenchung,1934年;邱中郎等,1973年)。這兩種化石共存的地點在全中國至今只發現一處。

  在華北,最後鬣狗被認爲是更新世晚期[1]常見的化石種類。裴文中(1957年)認爲最後鬣狗是黄土期動物群中的一個成員,後來裴氏(1987年)又進一步認爲它是華北更新世晚期的標準化石。

  據趙樹森(1985年)測定,北京猿人地點1-3層的距今年齡爲23萬年左右,這個數據大致相當於歐洲的裏斯(Riss)冰期之末或裏斯——玉木間冰期之初。如按劉東生等(1984年)的意見,北京猿人地點l一3層的距今年齡爲12.8—25萬年,這個數據大致相當於歐洲的裏斯冰期之末到裏斯一玉木間冰期之晚期。

  在歐洲,短吻鬣狗(Hyaena brevirostris)(=中國鬣狗Hyaena brevirostris sinensis)的生存時代是從維拉方(Villafranchian)晚期直到明德爾(Mindel)冰期。最後鬣狗(Crocuta crocuta ultima)從明德爾冰期延伸到玉木(Würm)冰期。兩者也共存了一個時期,然後前者消失(Kurtén,1968年)。

  由上述可知,在中國北方,中國鬣狗和最後鬣狗共存的時代比歐洲短吻鬣狗和最後鬣狗共存的時代要晚。

  解放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地質院校、地質隊及各省博物館等單位,對長江流域以南的灰岩裂隙、溶洞和河湖相堆積進行了廣泛的調查與發掘,發現了相當多的更新世動物群。其中有的産巨猿化石,有的含有人類化石,有的有石器。但是所發現的動物群中,至今還没有中國鬣狗和最後鬣狗共生的記録。

  在長江以南,湖北長陽人化石地點及大冶石龍頭舊石器地點都發現了鬣狗化石,都被歸於中國鬣狗(賈蘭坡,1957年;Kurtén,1958年;李炎賢等,1974年)。這兩個地點動物群的時代通常被認爲和北京猿人地點1-3層動物群的時代相當或稍晚。但在長江以南另一些重要的人類化石或舊石器地點,如廣東馬壩、貴州觀音洞和桐梓岩灰洞只發現了最後鬣狗化石。觀音洞動物群的地質時代爲更新世中期(李炎賢等,1986年),桐梓的爲更新世中、晚期(吴茂霖等,1975年),馬壩的爲更新世晚期(Han Defen et a1.,1985年)。

  原思訓等(1986年)用鈾係法測定了華南一些舊石器地點的年代(表三),由表中各地點的年代數據可以看出,合有中國鬣狗化石的地點時代較古老,而含最後鬣狗化石的地點時代較晚,兩種鬣狗無共生的可能。

  
  上述分析及年代測定結果可能表明,在華南中國鬣狗要比最後鬣狗古老,前者絶滅後,後者才開始出現。

  裴文中(1987年)在研究廣西柳城巨猿洞和其他山洞的食肉類時認爲:在我國南方鬣狗化石的發展情况是更新世初期以桑氏鬣狗爲代表,到了更新世中期最後鬣狗代替了桑氏鬣狗,更新世晚期最後鬣狗分佈得非常廣泛。現在看來,他的觀點可能受當時發現的材料和研究方法的限制。[2]目前,發現最後鬣狗化石的較早地點是北京猿人地點1-3層,年齡距今約23萬年。較晚的地點有河南安陽小南海,14C測定年齡爲距今13075±220(5730)(夏鼐,1977);江蘇源水縣神仙洞,14C測定年齡爲距今11200±1000(李炎賢,1980年)。

  綜上所述,最後鬣狗在中國出現的時間距今大致爲23萬年,絶滅的時間距今爲1萬年前,即最後鬣狗在中國生存的時間距今爲1—23萬年。也可能表明最後鬣狗在華南出現的時間比華北的要晚,可能在晚更新世之初。

  三

  到目前爲止,在長江流域以南發現的比較肯定的早期智人化石地點共有四處,安徽巢縣銀山、湖北長陽下鐘家灣龍洞、貴州桐梓岩灰洞和廣東馬壩獅子岩。

  與巢縣人類化石共生的哺乳動物化石共有十三個種類,它們是中國鬣狗(Hyaena bre virostris sinensis)、猫科(Felidae)、獾科(Mustelidae)、豺(Cuon sp.)、熊(Ursus sp.)、劍齒象(Stegodon sp.)、貘(Tapirus sp.)、犀科(Rhinocerotide)、小猪(Sus xiaozhu.)、猪(Sus sp.)、腫骨鹿(Megaloceros pachyosteus)、鹿(Cervus sp.)、牛科(Bovidae)。巢縣人化石的時代爲更新世中期,大致與北京猿人地點l-4層的時代相當或稍晚(許春華等,1984年,1986年)。中國鬣狗發現於華南和華北中更新世的動物群中(賈蘭坡,1957年,Kurten,1958年,李炎賢等,1974年,Pei Wenchung,1934年;邱中郎等,1973年)。小猪化石最初發現於早更新世的柳城巨猿洞動物群中(韓德芬,1987年;韓德芬等,1975年),後來又發現於湖北鄖縣梅鋪和安徽和縣人類化石的中更新世的動物群中(許春華,1978年,黄萬波等,1982)。腫骨鹿起源於更新世中期(Young,1932年),可能延續到晚更新世(許春華,1987年),在北京猿人地點、河南南召猿人地點(邱中郎等,1982年)及安徽和縣猿人地點都發現有腫骨鹿化石。與巢縣人化石共生的動物群比較,馬壩人動物群中没有中國鬣狗、小猪和腫骨鹿化石,所有種類爲華南更新世晚期大熊猫——劍齒象動物群中的成員,其時代顯然比巢縣人動物群的要晚。

  與長陽人共生的哺乳類化石共有十七種,它們是:海豚科(Delphinidae?)、豪猪(Hystrix cf.subcristata)、竹鼠(Rhizomys cf.troglodytes)、古豺(Cuon javanicus antiguus)、豺(Cuon sp.)、小熊(Ursus angustidens)、熊猫(Ailuropoda sp.)、虎(Felis tigris)、猫科(Felidae)、獾(Meles sp.)、中國鬣狗(ftyaena brevlrostrjs sinensis)、東方劍齒象(Stegodon orientalis)巨貘(Megatapirus augustus)、中國犀(Rhinoceros sisensis)、猪(Sus sp.)、牛科(Bovidae)、鹿科(Cervidae)。長陽人化石的地質時代爲更新世中期的後期,但比北京猿人的稍晚。與巢縣人動物群比較,兩個地點共有的種類有中國鬣狗,但長陽人動物群中缺少巢縣動物群中存在的小猪和腫骨鹿化石,因此長陽人動物群的時代可能要比巢縣人動物群的晚或與之相當。與馬壩人動物群比較,長陽人動物群中有中更新世的典型種類中國鬣狗,而馬壩人動物群中没有中國鬣狗,只發現更新世晚期的最後鬣狗,因此馬壩人動物群的時代要比長陽人的晚。

  桐梓人動物群包括有二十五個種類,它們是金絲猴(Rhinopithecus sp.)、長臂猿(Hylobates sp.)、猩猩(Pongo sp.)、飛鼠(Pteromys cf.brach.yodus)、竹鼠(Rhizomys sp.)、豪猪(Hystrix cf.subristata)、碩豪猪(Hystrix magna)、狼(Cahis lupus)、爪哇豺(Cuon javanicus)、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fovealis)、獾(Arctonyx sp.)、柯氏熊(Ursus kokeni)、最後鬣狗(Crocuta crocuta ultima).虎(Felis tigris)、豹(Fells pardus)、東方劍齒象(stegodon orientalis)、巨貘(Megatapirus augustus)、中國犀(Rhinoceros sinensis)、野猪(Sus scrofa)、鹿一(Cervus sp.A)、鹿二(Cervus sp.B)、麂(Muntiacus sp.)、鬣羚(Capricornis cf.sumatraensis)、牛科(Bovidae)。桐梓人動物群與萬縣鹽井溝動物群有些相近,地質時代爲更新世中晚期(吴茂霖等,1975)。桐梓人動物群中除碩豪猪外,其餘都是華南晚更新世大熊猫——劍齒象動物群中常見的種類。與巢縣人動物群和長陽人動物群比較,桐梓人動物群中没有發現前兩個動物群中共有的更新世中期的典型成分中國鬣狗,只有更新世晚期的典型化石最後鬣狗。因此,桐梓人動物群的地質時代要比巢縣和長陽的晚,可能爲晚更新世早期。碩豪猪化石曾發現於早更新世的柳城巨猿洞動物群中(裴文中,1987年),在其他地點至今没有發現。桐梓人化石地點碩豪猪的發現,可能説明這種動物由更新世初期一直延續到更新世晚期。

  馬壩人動物群與桐梓人動物群共有的典型種類是最後鬣狗,但馬壩人動物群中未發現桐梓人動物群中存在的碩豪猪化石。因此馬壩人動物群的時代可能相當或晚於桐梓人的。

  綜上所述,安徽巢縣人和湖北長陽人動物群的地質時代爲更新世中期,貴州桐梓人和廣東馬壩人動物群的地質時代爲更新世晚期。

  最近幾年,一些學者(原思訓等,1986年;陳鐵梅等,1987年)對一些人類化石和舊石器地點的動物牙齒和骨骼進行了鈾係法年代測定(表四),其結果和我們的結論也是相當吻合的。

  (原載《紀念馬壩人化石發現三十週年文集》)

  

  注釋:

  [1]本文以距今13萬年作爲劃分更新世中、晚期的界限。

  [2]裴文事實上是於六十年代初期完成的。

  

  參考文獻:

  1. 廣東省文化局:廣東發現第四紀更新世中期人類頭骨化石,《文物》1959年1期。

  2. 廣東省博物館:廣東馬壩人類及其他動物化石地點調查簡報,《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59年2期。

  3. 劉東生、丁夢林:中國早期人類化石層位與黄土——深海沉積古氣候旋回的對比,《人類學學報》1984年2期。

  4. 許春華:湖北鄖縣人類化石地點的發掘。《古人類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78年。

  5. 許春華、張銀運、方篤生、陳才弟:安徽巢縣發現的人類枕骨化石和哺乳動物化石,《人類學學報》1984年3期。

  6. 許春華、張銀運、方篤生:安徽巢縣人類化石地點的新材料,《人類學學報》1986年4期。

  7. 許春華:内蒙薩拉烏蘇組中的腫骨鹿化石,《人類學學報》1987年3期。

  8. 吴汝康,彭如策:廣東韶關馬壩發現的早期古人類型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59年4期。

  9. 吴汝康:中國古人類學三十年,《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80年1期。

  10. 吴茂霖、王令紅、張銀運、張森水:貴州桐梓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及其文化遺物。《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5年1期。

  11. 吴茂霖:貴州桐梓新發現的人類化石,《人類學學報》1984年3期。

  12. 吴新智、張銀運:中國古人類綜合研究,《古人類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78年。

  13. 宋方義、黄志高:馬壩人化石地點發現石器,《人類學學報》1985年2期。

  14. 邱中郎、顧王珉、張銀運、張森水:周口店發現的北京猿人化石及文化遺物,《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3年2期。

  15. 邱中郎、許春華、張維華、王汝林、王建中、趙成甫:河南南召人類和哺乳類化石,《人類學學報》1982年2期。

  16. 李炎賢、雷次玉:江蘇溧水神仙洞發現的動物化石,《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80年1期。

  17. 李炎賢、文本亨:《觀音洞——貴州黔西舊石器時代初期文化遺址》,文物出版社,1986年。

  18. 李炎賢、袁振新、董興仁、李天元:湖北大冶石龍頭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4年2期。

  19. 李四光:《天文地質古生物》,科學出版社,1972年。

  20. 陳鐵梅、原思訓、高世君、胡艷秋:安徽省和縣和巢縣古人類地點的鈾係法年代測定和研究,《人類學學報》1987年3期。

  21. 趙樹森、裴静嫻等:《北京猿人遺址年代學的研究》,《北京猿人遺址綜合研究》科學出版社,1985年。

  22. 賈蘭坡:長陽人化石及其共生的哺乳動物群,《古脊椎動物學報》1957年3期。

  23. 夏鼐:碳-14測定年代和中國史前考古學,《考古》1977年4期。

  24. 原思訓、陳鐵梅、高世君,華南若干舊石器時代地點的鈾係年代.《人類學學報》1986年2期。

  25. 黄萬波、方篤生、葉永相:安徽和縣猿人化石及有關問題的初步研究。《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82年3期。

  26. 樑釗韜、李見賢:馬壩人發現地點的調查及人類頭骨化石的初步觀察,《中山大學學報》1959年1、2期(合刊)。

  27. 韓德芬:廣西柳城巨猿洞偶蹄類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集刊,第18號》,科學出版社,1987年。

  28. 韓德芬、許春華、易光遠:廣西柳州筆架山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5年4期。

  29. 裴文中:廣西柳城巨猿洞及其他山洞之食肉目、長鼻目和嚙齒目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集刊·第18號》,科學出版社,1987年。

  30. Bien M.N.and Chia L.P..1938.Cave and rock-shelter deposits in Yunnan.Bull.Geo1.Soc.China.18(3-4).325-347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