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石峽文化類型遺存的内涵分佈及其與樊城堆文化的關係



  楊式挺(楊式挺,廣東省博物館。)

  
【中文摘要】石峽文化是分佈於粤北的一種新石器晚期典型文化,它是以種植栽培稻原始農業爲主的定居聚落。下層遺物以磨光石器和夾砂陶、泥質陶爲主。同時已出現了父系氏族公共墓地;二次墓葬普遍存在,並隨葬生産工具和武器也相當普遍,隨葬品中已出現顯示財富和權勢的玉石器物,存在年代跨越近一千年。本文作者認爲,石峽文化與樊城堆文化關係最爲密切。

  Abstract:Shixia culture is a typical kind of cultures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late Neolithic Age. There were human settlements dominated by the primitive agriculture of the cultivated rice. The relics from the lower stratum are mainly polished stone artifacts, sand-tempered potteries and pure-clayed potteries. Simultaneously, patrilineal clan cemetery had emerged. The secondary burials with production tools and weapons as burial objects were common, and jade wares which indicate wealth and power were among the burial objects. The age of the site covers about 1000 years.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Shixia culture and Fanchengdui culture share the closest relation and similarity.

  

  石峽文化是以石峽遺址下層和墓葬爲代表的、主要分佈於粤北的一種新石器晚期文化,因其於1973至1977年發現於曲江縣馬壩鎮獅子岩的石峽而得名。它的發現,不僅在廣東,而且在嶺南,都有其重要意義。蘇秉琦教授曾經指出:“它的發現,爲我們進一步探索嶺南地區從原始社會到秦漢以前的社會文化的發展找到了一把重要的鑰匙;還爲我們探索這一地區社會發展諸階段與我國其它諸文化發達地區之間的關係找到了一個重要的環節。”“石峽文化不僅可以作爲嶺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一個典型,它還爲我們研究原始社會解體總過程的階段性發展提供了一批重要資料。……類似石峽文化所反映的原始社會解體兩大階段發展過程的材料,在我國其它新右器晚期諸文化中還是罕見的。”[1]

  本文以石峽遺址的石峽文化遺存爲標尺,擬對近十年來粤北等地發現的石峽文化類型遺存,做些搜集梳理工作,以祈對石峽文化的進一步探討有所補益。同時,附帶説説石峽文化與江西樊城堆文化的密切關係。

  一、石峽文化的主要内涵和特徵

  廣東曲江石峽墓葬發掘簡報的發表,引起廣大學者的關注,[2]不少文章已對有關問題有所論及。[3][4][5][6]石峽文化主要的内涵和特徵可歸納爲以下幾點。

  1.遺址的種類和分佈。遺址的種類以山崗遺址爲多數,亦有臺地和洞穴遺址。它們主要分佈於粤北北江中上游的馬壩河、湞江和翁江,以及新豐江上游的連平水,賀江下游的杏花河和粤東的榕江中下游等地點。

  2.出現了以種植栽培稻原始農業爲主的定居聚落。栽培稻遺迹在曲江、翁源等地均有發現。居住建築遺迹在石峽遺址下層早期層位已有發現,經鑒定爲一種地面建築的木骨泥墻長屋。 

  3.石峽遺址下層遺物,以磨光石器和夾砂陶、泥質陶爲主,還有少量的幾何形印紋陶。

  石器七百多件,有磨光石 、錛、斧、鑿、鏃,還有磨盤、磨棒和部分打制石器。石 是石峽文化一種富有特色的工具。因其窄身厚體、兩頭有刃似鎬頭,故稱 ;又因其弧背如弓形,又稱弓背錛(圖一)。同類的器物,目前在我國其它地方罕見。錛的數量最多,形制規整典型。可分長身、短身(梯形)、有段和有肩諸型。穿孔石斧、鉞類已出現,年代亦早,只是總數量少,器形小。

  下層出土陶片三萬多片,其中夾砂陶占51.8%,泥質陶占48.2%。夾砂陶的主要器形有鼎、圜底釜、圈足或圜底罐、豆、蓋豆和器座等。鼎類可分盤形、釜形和盆形鼎,盤形、盆形鼎是石峽文化富有特色的炊具。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件盤形鼎,器身爲斂口鉢形,不帶子口;另一件釜形鼎,器身直口,三足外撇(圖二:1-3),似未見於墓葬,表明下層鼎類應與墓葬有所區别。釜類可分四式以上(圖二:4-7)。鼎在廣東其它原始文化罕見,而圜底釜則是常見的主要炊具;而石峽下層和石峽墓葬,釜與鼎共存並用。直口鼓腹罐也值得注目。這類罐的頸、腹部多飾刻劃紋、細繩紋、篦點紋或戳小圓圈(圖二:9、10),胎薄、質堅,器形較小,數量約占下層夾砂陶的20%,主要出自下層早期層位,墓葬尚未見到。但在周田鯰魚轉下層出土過,而且也是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區新石器中期陶器紋飾的主要特點。[7]泥質陶有罐、壺、瓮、三足盤、圈足盤、豆、蓋豆等。三足盤有一件瓦形足的可復原(圖二:11)。圈足盤達四千片,多數未見於墓葬的隨葬品,很值得注意。特點是薄胎,土黄色表皮;也有磨光者,直口折盤,矮圈足上飾小圓鏤孔和幾周刺點紋。這類矮圈足盤是石峽下層富有特色的器物。這類鏤孔矮圈足盤的形制,與珠江三角洲、沿海一帶新石器中期的矮圈足盤、彩陶圈足盤頗爲類似。[8]

  4.出現了父系氏族公共墓地。石峽下層已發掘的一百座墓基本是東西向土坑墓,都是單人葬(包括小孩墓),葬式分一次葬和二次葬。二次葬多爲火燒穴深坑墓,有兩套隨葬品。遷葬屍骨多置墓底東南隅,撒有朱紅色土,應是靈魂不滅觀念之反映。

  5.石峽下層墓葬出土二千多件隨葬品,其中90%出於二次葬墓。最多的一座有一百七十一件,最少的五至七件。隨葬品絶大多數可作實用器;但屍骨堆上或旁邊的石鉞、玉石琮、璧等,則有特殊的含義。

  6.隨葬生産工具和武器相當普遍。八十九座墓(另有十一座爲空墓)隨葬石器工具的達六十九座,佔有隨葬品墓的77.5%,出土各種石器九百多件。種類有 、錛、穿孔斧、穿孔鉞、鑿、鏃等。(穿孔石斧原簡報稱石鏟,我認爲應改稱穿孔石斧,特别是石峽墓葬的Ⅲ式即窄身鏟,改稱斧更妥當。)石鉞細分有七八式樣,最大的達39厘米、最小的13厘米;三十六座墓出土石鏃六百二十二件,最多的一座達百件。這些情况在全國都是罕見的。

  7.隨葬陶器主要有鼎、豆、盤、壺、釜、罐,及甑、鬻、杯、器蓋等。其中以鼎、釜、豆、盤和壺或罐爲主要組合。盛行三足器、圈足器、缺乏平底器。

  8.隨葬品中已出現顯示財富和權勢的玉石器物。有琮、璧、璦、璜、環、玦、錐形器、緑鬆石片和水晶耳塊等,絶大多數出自第三期墓。玉石琮一大五小,出於六座墓。大琮形制與吴縣草鞋山,武進寺墩3號墓相象;矮琮則與張陵山、上海福泉山、餘杭反山等良渚文化墓的相似。[9][10]

  9.分期和年代:石峽文化從石峽遺址的發現可分兩個時間,即下文化層和墓地。下層還可分早晚;墓葬又可分三期,第三期六十座墓還可劃分爲六組。從木炭標本的14C測定看,墓葬年代當在公元前2700~前2300年之際;而下層,尤其是下層早期的年代,推測在公元前3500~前3000年。由此可知,石峽文化的年代可能跨越了一千多年。

  二、石峽文化類型遺存的新發現

  近十年來,粤北等地陸續發現有石峽文化遺址、墓葬和同類遺物。兹分縣分地點作一簡要介紹(圖一)。

  (一)曲江縣 

  位於北江中上游,處粤北的腹地。

  (1)石峽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迄今已揭露3875平方米。下層發現100座墓,中層發現34座墓。最近的一次發掘爲1985年夏,除在中層發現一件陶器殘件上的拍印有6個女子手拉手在跳舞的重要資料外,還在下層發現有厚度30-50厘米的文化層,出土陶片以各種刻劃紋、篦點紋罐、土黄色皮圈足帶小圓鏤孔的矮圈足盤爲主。應相當於原來在遺址中心區高處發掘的下層早期的層位。

  (2)獅頭岩4號洞:位於“馬壩人”洞之西北,又稱銀岩。1979年冬在洞口内5米處試掘過16平方米。在第二文化層出土有石峽文化遺物,如瓦形足盤形鼎、釜形鼎的殘件和蓋豆,石器有長身錛、柳葉形鏃等。第三層膠結層發現有獸骨、螺殻等,其年代應與馬壩矮石洞、大塘鎮牛屎岩新石器早期相當。

  (3)獅頭岩6號洞:位於獅頭岩南面山腰,面對石峽。經試掘其上層爲擾亂層。中文化層出有石斧、錛、鏃,厚胎粗繩紋和雙綫菱格突點紋的陶釜、罐殘件。下層爲紅燒土遺迹,比較平整,似爲居住面遺迹,發現有動物燒骨、一件雙孔石釜(鏟)殘件和一件面上壓有四個小圓窩的陶紡輪。紡輪和石斧見於石峽下層墓葬。

  (4)泥嶺遺址:位於馬壩獅子岩獅頭東北約400米。六十年代開闢公路時,發現過石鏃和三足盤盤身(當時尚未認識是下附三足的盤)以及含有人工栽培稻的燒土泥團。屬石峽文化遺址。

  (5)床板樣墓葬:位於曲江烏石鎮烏石老街山崗。1983年發現兩座墓葬:1號土坑墓僅存約1/4,墓底有一層炭屑、應爲火燒穴墓。殘存石錛三件、鏃四件、陶釜、罐、豆、三足盤等殘件。另外徵集的數十件石鏃,還有大石琮和石環。大石琮以硅卡岩爲原料,通高14.3厘米。與石峽M105的幾乎一模一樣。2號墓被壓在大樹下,未經清理,出露有瓦形足和楔形足釜鼎各一件,還有陶釜和石鏃。床板樣墓葬當屬石峽文化第三期墓。

  (6)獅子山遺址:位於烏石鎮鳥石老街南的獅子山(又名李家山)。初步瞭解有三層,遺物年代與石峽遺址相當。下層厚30-40厘米,出土盤形鼎盤身和瓦形足,磨光長身錛、鏃和環。當屬石峽文化。 

  (7)南岸門口嶺遺址:位於鳳田鎮鳳田街東南2公里南岸村。有文化層,采集夾砂鼎、泥質罐、豆殘件。印紋有曲折紋、方格紋;石器有梯形錛、有肩錛。 

  (8)圓墩嶺遺址:位於龍歸鎮南1公里。1982年采集到石 一件,長11、寬3.3、厚2厘米(圖三:2),形制與石峽的基本相同。

  (9)鯰魚轉遺址:位於周田鎮湞江河畔山崗上。1959年發掘過,以後有過多次復查。發現石器、陶片比較豐富。打琢石器約占一半,夾砂陶紋占8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下層(②B層)陶片中,有不少灰褐色薄胎陶片,飾細繩紋、刻劃紋、篦點紋,特點與石峽下層相同。

  (10)拱橋嶺遺址:位於樟市鎮拱橋嶺,1982年采集到豐富的石器和陶片。遺物中有幾件瓦形鼎足。但多數陶片屬石峽中層。

  (11)杓嶺遺址,位於龍歸鎮對面江灣河與南水(乳源河)交匯處。1963-1978年進行過三次試掘,獲得一大批石器和陶片。發現有較石峽中層年代爲早的夾砂陶片,似與石峽文化有一定的關係。

  (二)始興縣

  位於粤北湞江中游地帶,東與江西贛南交界。1974年以來,在玲瓏岩新石器早期洞穴遺址,中鎮村、澄陂村等新石器晚期的河旁臺地遺址,進行過試掘。

  (1)中鎮村遺址:位於城南鄉新村中鎮村西0.5公里、湞江支流墨江南岸臺地。1975年5月,在一條叫低龍水圳斷面上,發現了文化層和“大灰坑”三個。同年12月試掘。

  探方1試掘5平方米。在第二、第三文化層出土石器二十三件。器形有礫石砍斫器、刮削器、鑿形器、礪石、石片石器,還有磨光長身錛兩件。夾砂紅褐或灰褐陶三十片,其中釜形鼎一件,下腹附有上寬下窄方柱形殘足,釜口沿六片;素面泥質灰黄陶四十三片,其中有一件大鏤孔矮圈足盤殘件,還有盤、豆、罐片。紋飾僅有籃紋和附加堆紋。

  探方2試掘7.5平方米。在第二文化層出土石器二十八件。其中礫石石斧四件,兩件長條形、兩件扁平方體,器身打琢、刃部磨光。石錛四件,三件長身、刀部加磨、一件短身、通體磨光。四邊打琢扁平方體礫石刮削器四件,還有鑿、錛、鏃、礪石和石芯。夾砂陶九十三片,器形有釜、釜形鼎、盤形鼎殘片七十五片(件)。各式鼎足十餘個,有瓦形、楔形、上寬下窄方柱形、扁矛形等。泥質陶三十六件,有瓦形足三盤,足面有小圓窩、豆盤,有一片黑皮磨光、罐圈足等。印紋僅有籃紋(條紋),重圈紋和錯迭曲折紋。

  “大灰坑”(編號H1):口大底小。口寬約3.7米、最深1.34米。坑内有紅燒土塊及燒灼過的大石塊。出土石器二十四件,有礫石打琢的砍斫器、手斧形器、有刃刀形器、刮削器、局部磨光短身錛、通體磨光柳葉形鏃。還有陶紡輪一件。類砂陶二十八片(件),有鼎、釜等,鼎足有上寬下窄方柱形,足面有凹道,楔形足、瓦形足、足面有小圓窩。泥質陶十七片,有罐、豆等。

  中鎮村遺址出土的陶器鼎、釜、三足盤、圈足盤及幾件印紋陶,與石峽下層具有很大的一致性;石器的器形和製作技術則原始性多一些。遺址的年代,上限大概不會超過石峽下層,下限可能與石峽早期墓銜接。

  (2)狗公嶺遺址:位於羅壩鎮角田村東0.5公里的狗公嶺。見有0.4-1米文化層。出土有瓦形鼎足、方柱形凹弧面的鼎足(圖二:2l、22),夾砂釜罐類以黑胎陶爲主,敞口或折沿,飾繩紋、方格紋,不少爲素面。石器有長身錛和有段錛。

  (3)田心遺址:在頓崗鎮周所大火村北。有文化層。出土有斧、錛、 形錛。 形錛長10.5、寬刃3.6、中背厚約1.8厘米(圖三:8)。陶器有紅陶豆圈足和罐等,印紋有曲折紋、方格紋等。 

  (4)東流壩遺址:位於頓崗鎮東流壩村。文化層中采集有鎪、長身錛和有段錛;陶片有網絡紋、曲折紋陶等。

  (5)澄陂村遺址:位於城南鄉澄陂村北墨江南岸斷面。1975年5月,對一個“廢窑坑”進行了清理。該坑平面呈橢圓形,長徑2.5米、短徑1.6米、深0.96米。坑内及坑壁有紅黑燒土,坑底有幾塊大石塊。坑内陶片堆積相當豐富,主要是中小型罐類,有些罐口沿或腹片燒壞變形。還有高足細把豆。罐類的印紋有曲折紋、方格紋、複綫長方格、葉脈紋等。

  (6)大背嶺遺址:位於馬市鎮西北1.5公里的湞江北岸山坡地。先後采集過各種石器一百三十五件。發現有30-50厘米的文化層。石器有石斧、石錛(可分長身錛、短身錛、有肩錛、有段錛和有肩有段錛),石錛器形比較厚大,型式典型,磨制較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兩件石 、一件穿孔石鉞(殘)。此外還有鑿、鏃、戈、雙孔石刀和環。陶器有複綫長方格紋罐、弦紋細把豆等。遺址時代當屬新石器末期,與澄陂村、韶關走馬崗、石峽中層相當。[11]從石 、穿孔石鉞以及典型的有段錛等器物分析,遺址應與粤北石峽文化有較密切關係。

  (三)翁源縣

  位於粤北北江支流翁江上游。近年來發現了多處新石器遺址。

  (1)下角壟遺址:位於壩仔鎮芙蓉村龍埂山東西坡。1985-1986年進行了試掘。其下層、中層與石峽遺址的下層、中層的遺物和年代相當,未發現墓葬。

  下文化層出土石器、陶器,還有紅燒土及栽培稻遺迹。夾砂陶有釜形鼎、盤形鼎和泥質陶三足盤、鏤孔高圈足盤、罐、豆等。盤形鼎、釜形鼎和石峽文化墓葬的同類器酷似。

  (2)童子營遺址:位於南浦鎮沙坪村潘屋背後山。采集的遺物有盤形鼎的盤身、瓦形鼎足、夾砂釜;泥質罐類的印紋有曲折紋、籃紋、重圈中心加圓點的和雲雷紋(軟陶)。石器有各種斧、錛、鏃、長方形雙孔石刀等。從遺物看,童子營遺址可能包涵着石峽遺址的層次和年代。

  (3)拳頭嶺遺址:位於六裏鎮下陂村九龍宫溶洞之南山崗。1984年發現石斧、錛、鑿、刀、鏃、矛;陶器瓦狀足鼎足,釜,圈足盤、圈足罐殘件。内涵和年代應與童子營遺址大致相當。

  (4)横嶺埂遺址:位於石 鄉集義村依山傍水的臺地。采集的陶器有瓦形足鼎足、三角形帶鏤孔的三足盤器足和圈足罐等。横嶺埂所見的遺物以相當於石峽中層者多,但也有部分與石峽下層相同的器物。

  (5)罎子崗遺址:位於岩莊鄉。1983年采集到夾砂盤形鼎足、陶釜印紋陶和陶紡輪,石器有柳葉形鏃和礪石。

  (四)連平縣

  位於廣東省北部、新豐江上游,北與贛南接壤。

  (1)上洋遺址:在縣西鄰近翁源縣的陂頭鎮東南3公里處。據《連平縣文物志》,在該遺址地表下1-2米深處,出土有石斧、有段錛、短身錛和鏃。陶器有夾砂鼎足,有上寬下窄方柱體的、扁平長方狀的。當與石峽文化有一定關係。

  (2)黄潭寺遺址:在縣城元善鎮東北1公里謝屋背後山。采集到石錛、鑿、鏃、鑿、戈、環。陶器有一件完整的折唇束頸鼓腹、圜凹底罐,拍印方格紋。遺址下層發現有與石峽文化相同的陶器等遺物。

  (五)仁化縣

  位於廣東北部、湘、粤、贛三省交界處。

  覆船嶺遺址:在長江鎮南1公里處錦江與裏周水交匯點。石器有斧、錛、鏃、矛和一件罕見的“圭形器”(殘長22.4、寬5、厚1厘米左右,器身平整無脊,首端一穿,刃部殘)等。發現一件 形錛,器身寬而短、兩端有刃(圖三:3)。陶器以夾砂黑陶爲主(與始興狗公嶺相類),有釜豆,器座和幾件瓦形盤鼎足(圖二:20)。其下層當與石峽文化有密切關係。

  (六)英德縣

  位於廣東北部北江中游。

  穿岩遺物點:在縣西九龍鎮禮坑村穿岩洞穴裏。1985年冬,一件磨制穿孔石鉞,亞腰斜弧刃,光亮並略帶透明感。高17.7、寬95、中間厚1厘米(圖三:4)。這件石鉞與石峽文化墓葬的完全相同。

  (七)南雄縣

  位於粤北湞江上游,東、東南、北三面與江西省交界。

  1970年前,在縣東的界址鎮黄坑村的上坑,發現過兩件穿孔石斧(鏟)。完整的一件長12.6、寬7、厚0.1厘米,還發現兩件長身錛和有肩錛。這兩件穿孔石斧(鏟)應與石峽文化有直接關係。

  (八)封開縣

  位於粤西賀江中下游,西江流人本縣西南部。1983-1985年,在杏花鎮杏花河兩岸山崮遺址的調查和試掘,發現新石器晚期至青銅時代遺址二十多處。[12]

  (1)塘角嘴、佛子崗、禄美村、羅沙崗、牛鼻冲、牛圍山、榃秧崗等二十多處山崗遺址,出土和采集七八種形式的夾砂鼎足三百餘個,至少其中的Ⅰ、Ⅱ、Ⅲ式當屬新石器時代並與石峽文化密切相關(圖二:18、19)。 

  (2)在杏花鎮的一些遺址中,發現有一些與石峽文化相似的遺物。如塘角嘴遺址發現三件石鐲(臂環),羅伏嘴後山等地,采集四件扁平體穿孔石斧(鏟)。在羅沙崗M1石峽文化類型墓和榃秧崗等地,發現四件石 。在舊屋後山發現一件高16厘米、刃寬8.6厘米、厚1厘米穿孔石鉞,等等(圖三:5、6、7)。

  (3)在禄美村對面崗,清理了一座石峽文化類型的火燒穴土坑墓。出土鼎足、圈足盤、豆.殘件(圖二:14、15)和石錛、鉞、鏃、鑿,以及石琮、石鐲。竹木炭標本的14C測年爲4030±120B.P.(未作樹輪校正)。[13]其中石琮高7.4厘米、雕刻簡化獸面紋,大小與石峽出土的高、矮琮有别(圖四:1、2)。

  (4)在杏花三聯村羅沙崗,發現了另一座石峽文化類型土坑墓。出土 、斧、錛六件,鼎足三個,黑皮磨光陶豆盤兩件(圖二:12、13、16、17),圈足盤、三足盤兩件。石 窄長厚體,以及盤類均與石峽文化墓葬的近似。 

  (九)揭陽縣

  位於粤東榕江中下游,幾年來,陸續發現許多新石器晚期及商周時期的“浮濱類型”遺存。

  寶山山東遺址:在埔田鎮車田村北約0.5公里。1982年進行發掘,在下層出土陶器中,有釜形鼎、盤形鼎和鏤孔高圈足盤殘件。鼎足有瓦形、·扁圓條狀、楔形和丁字形足諸款式。前者見於石峽文化墓葬,丁字形足則是“樊城堆類型”文化常見的。[5]寶山山東下層應與石峽文化有密切關係。1984年4月,田圪乞鎮居民在鎮東北三舵(地名)挖取貝殻燒灰,在約4米深處出土兩件玉琮和兩件玉環。

  四件玉器“色澤湖緑,屬軟玉類的透閃石。”[15]玉質有透明感。一件玉琮通高7.4厘米,鏤刻三組簡化獸面紋,形制與封開禄美村墓玉琮相似;另一件玉琮通高8.4厘米,鏤刻四組獸面紋:一、三組與上件略同;二、四組爲形象莊嚴、神秘的獸面紋,由兩個瓜仁眼細刻雲雷紋鼻子及鼻下横稜表示闊嘴所組成。刻工極細、雲雷紋細如發絲,無法拓片(圖四3、4),與浙江餘杭良渚文化反山墓地出土玉琮上的細綫刻紋相似。

  上面,我們將目前發現的石峽文化類型遺存作了簡介,這裏再作一歸納和分析。

  第一,地域分佈:上述三四十處有關遺存,分佈於廣東十個縣境。屬粤北(韶關市)的有曲江、始興、翁源、仁化、英德和南雄等六個縣。此外,還有惠陽地區的連平(地理上實與翁源縣毗鄰)、汕頭市的揭陽縣和肇慶地區的封開縣。

  第二,遺存的類别和性質類型。遺存大致可分爲三大類:第一類爲石峽文化或可能屬於石峽文化的遺址。它們是:曲江的石峽、獅頭岩4號、6號洞穴,馬壩泥嶺,烏石鎮獅子山等,始興縣中鎮村,翁源縣下角壟,連平縣黄潭寺(下層)等;

  第二類屬石峽文化墓葬、或叫石峽文化類型墓葬,它們是:石峽下層墓地、烏石鎮床板樣墓、封開禄美村對面崗墓和羅沙崗墓。

  三、石峽文化與樊城堆文化的關係

  石峽文化與我國長江中下游、東南沿海區諸原始文化的關係,我認爲它與江西樊城堆文化之間的文化面貌最爲相似、關係最爲密切。

  1.在地理位置和遺址分布上有一定的聯繫。粤贛兩省交界接壤,從贛江到珠江上游的北江、由大庾嶺的梅關到其它關隘古道,自古以來就是溝通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渠道。樊城堆文化遺存,目前主要分佈於贛中和贛北。但贛南也有分佈;石峽文化遺存,則主要分佈於與江西交界的地帶。 

  2.樊城堆等遺址發現的房址和遺迹,從地面建築的木骨泥墻房屋和出現栽培稻這兩方面説,與石峽是相類的。

  3.墓葬方面的相似性。樊城堆文化目前發現的六十座墓葬,可分四類。其中發現於新餘市拾年山墓地的十多座東西向的竪穴土坑二次葬墓。與石峽文化的最爲相似。這類墓多爲火燒穴墓。有的墓也有兩套隨葬品,其中一套也殘缺不全,隨葬品“可能仍以鼎、豆、壺爲主。”[15]這種火燒穴墓和一墓有兩套隨葬品,在國内其它地方尚屬罕見。

  4.文化遺物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石器方面,弓背錛、穿孔石鉞、有段錛、式樣頗多的石鏃等均爲二者共存。石 更是二者共有的一種有特色的工具。陶器方面,一些主要器形二者相同或相似,在陶質、陶色和紋飾上,二者亦有很大的一致性。

  5.樊城堆與石峽文化存在的年代、文化淵源、新石器至青銅文化的特徵和發展進程也有許多類同之處。

  綜上所説,可以得出這樣的看法,樊城堆與石峽文化的面貌最相似,兩者的關係也最密切。關於樊城堆文化與石峽文化之間關係的性質,很可能就是蘇秉琦先生提出的:“以鄱陽湖——珠江三角洲爲中軸的南方地區”當中的“贛江——北江區”(將來可能包括新豐江、東江上游)同一原始文化系統的兩種類型。

  本文承曲江、翁源、始興、英德、仁化、連平、封開、海豐等縣文化局、博物館提供有關資料,黄鳳如同志幫助繪圖,一並表示感謝。

  

  (原載《紀念馬壩人化石發現三十週年文集》)

  

  注釋:

  [1]蘇秉琦:石峽文化初論,《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209-2lO頁。文物出版社,1984年。

  [2]廣東省博物館、曲江縣文化局石峽發掘小組:廣東曲江石峽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8年7期。

  [3]楊式挺:談談石峽發現的栽培稻遺迹,《文物》1978年7期。

  [4]蘇秉琦:關於考古學文化的區係類型問題,《文物》1978年7期。

  [5]朱非素:廣東新石器時代考古若干問題的探討,《廣東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84年。

  [6]楊式挺:廣東新石器時代文化及相關問題的探討,《史前研究》1986年1—2期。

  [7]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華南師範學院歷史係:廣東曲江鯰魚轉、馬蹄坪和韶關青馬崗遺址,《考古》1964年7期。

  [8]楊式挺:試論西樵山文化,《考古學報》1985年1期。

  [9]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文物》1986年10期。

  [10]浙江省文物保管所:浙江餘杭反山發現良渚文化重要墓地,《文物》1986年10期。

  [11]楊式挺:廣東新石器時代類型探討,《人類學論文選集》,中山大學人類學係編,1986年。

  [12]楊式挺、鄧增魁:廣東封開杏花河兩岸古遺址的調查和試掘,《考古學集刊》6集(特刊)。

  [13]楊式挺:封開縣鹿尾村新石器時代墓葬,《中國考古學年鑒·1985年》,文物出版社。

  [14]毛依明:海豐縣田罐圩發現新石器時代玉器,《中國考古學年鑒·1985年》,文物出版社。

  [15]李家和等:江西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綜述,《江西歷史文物》,1986年8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