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木乃伊”



  ——揭開南華寺六祖真身造像之謎

  陳廣騰(陳廣騰,韶關市市志辦。)

  【中文摘要】本文報導的是南華寺六祖真身的形造過程,首先肯定這是“木乃伊”。是慧能弟子方辯和尚創造的一種先以香泥上之,然後加布,再以鐵葉、漆布固師頸而成的方法塑成的,這方法稱苧法。

  Abstract: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 true body statue of Huineng in Nanhua Temple. Above all, this true body statue is confirmed to be a mummy. It was molded with a method called Zhu method created by Huinengs disciplemonk Fangbian. With this method, the body was enwrapped firstly with flavoring mud and then with cloth, and the neck of the body was fixed with iron leaves and linoleum.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唐代慧能和尚因在湖北黄梅縣東山寺作了一偈,得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賞識,於深夜秘密把衣鉢傳給他,遂繼位爲禪宗六祖。並在曲江縣南華寺設壇講經,創立了禪宗南派。如今,到南華寺參觀的人仍然可以看到一座珍貴的六祖真身像。這座南華寺的鎮山之寶,自唐代以來一直受到佛教徒的尊崇和文人學者的讚頌。佛教徒更把它神化,認爲六祖是傳説中的“肉身菩薩”,是修出的“金剛不爛”之身。因而,給人以神秘之感。但到了現代,隨着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和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對六祖真身産生懷疑:究竟這尊造像是否六祖肉身?廣東氣候炎熱多雨,屍體能長期保存嗎?

  八月底,廣州地區幾家新聞單位近十名記者組成粤北文物采訪團,在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考古學家徐恒彬先生的率領下,來到了南華寺。很巧,徐先生對六祖真身造像研究頗深,並作有《南華寺六祖慧能真身考》的著名論文,引起海内外考古學界、佛學界的轟動。於是,筆者與他聊了一夜,終於恍然大悟。

  長期從事文物考古工作的徐恒彬,過去也不相信六祖造像是真人的乾屍制成的,直到1966年“文革”期間,韶關市一些青少年學生,在六祖造像背後打開了洞,發現裏面有人的骨架,及後自己又親自跑到南華寺查驗,亦從破洞裏看到了人的骨架,從而意識到其重要價值,並引起研究的興趣。

  據徐先生研究調查所得,六祖造像確是以其肉身爲基礎的獨特的夾苧造像,是中國式的“木乃伊”,是經過入定、密封、乾燥等程序而形成的。其方法是:在圓寂前,身披袈裟,雙腿盤屈,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使體内營養和水分逐漸耗盡,最終坐化圓寂。然後把屍體放在兩個對蓋密封的大缸之中的木座上,座下有生石灰和木炭,座上有漏孔。經過相當長的時間之後,内臟和屍體上的有機物質腐爛流滴到生石灰上,不斷産生熱氣,水份被吸干,遂變成坐式肉身乾屍。

  六祖慧能對禪宗的變革不但反映在教義的中國化上,還創造了這種真身保留安放在龕内供養的全身葬法,一反傳統上佛教徒圓寂後進行火葬,從中取舍利的天竺葬法。這種中國佛教徒特有的葬法,直到今天仍有沿用。如今所見到的六祖真身像,是經過精心加工塑造的。塑造者就是慧能弟子方辯和尚。他的塑造方法是先“以香泥上之”,然後加布,再“以鐵葉、漆布固師頸”。這種夾苧法,是中國創造的特有造型方法。

  六祖真身像之所以能保存至今達一千二百多年,原因就是唐代以後禪宗南派獨尊天下,六祖真身像受到上自皇帝、士大夫,下至佛教徒、庶民百姓的重視和悉心保護,加上塑像外表裹麻布涂油漆,有防潮作用。但是,由於歷代非常重視六祖真身造像,經常進行油飾修整,油漆越來越厚,使塑像失真,没有初塑時那樣“曲盡其妙”。

  神聊中,徐先生要求筆者提上一筆:六祖真身像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被詔勒爲“國寶”,然而,這件珍寶如今却困於香火繚繞之中,好不危險,盼有關單位能善加愛護。

  

  (原載《南方日報》1990年9月23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