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曲江白土下鄉宋窑發掘簡報



  廣東曲江縣博物館

  【中文摘要】曲江縣白土下鄉宋窑經過發掘清理,出土了一批宋時期風格的陶瓷器物和窑具,豐富了對當時粤北地區陶瓷製作業的認識,爲研究當地宋窑的形制特點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尤其是窑内出土的各式精美的浮雕蓮瓣爐獨具特色,爲研究北宋時期粤北佛教的興盛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輔证。

  Abstract:In the excavation of the Song Kiln at Baituxia Township in Qujiang County, there unearthed a batch of ceramic artifacts and kiln implements with the style of Song Dynasty, which provide important physical materials for the researches on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of the local Song kilns. There also unearthed various kinds of exquisite and unique incense burners with embossed lotus petals, which provide a rare evidence for the researches on the prosperity of Buddhism in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廣東曲江白土下鄉宋窑位於白土鎮下鄉新糖廠北面,其東面傍依着北江河道,北距白土鎮舊糖廠100多米,處於一地勢由西向東逐級遞降的斜坡上(圖一)。曲江縣博物館曾於1982年4月對窑址附近一帶做過地面調查,並采集有一些陶瓷器物殘片,部份殘片上面還殘留有醬黑或青黄色薄釉。1989年10月,工程部門修建一座横跨北江的公路大橋時發現了該窑。縣博物館聞訊後立即對該窑進行了搶救性清理,現將清理情况簡報如下:

  一、窑的結構

  這是一座平面呈馬蹄形的倒焰式饅頭窑。窑室在清理前已倒塌,窑内的各種堆積厚達1.38米.窑門向東,窑長3.1、寬2.7、殘高1.52米。結構由窑門、火膛、窑床、煙道等幾個部分組成。火膛前端有一寬約42厘米的窑門,作裝窑、出窑及投放柴火之用,窑床高出火膛約50厘米,窑壁厚約38厘米,後壁平直,後壁底部中間間隔砌有3個直徑約13厘米的方形煙道。清理時未發現有煤灰、煤碴等殘物,證明當時燒窑所用的燃料乃以木柴爲主(圖二)。

  二、出土遺物

  遺物有瓷器和窑具兩大類。瓷器有罐、壺、碗、碟、鉢、盆、蓮辦爐、燈座、器蓋等器物。窑具有墊柱、墊圈、墊餅、碾輪等。現分别介紹如下:

  1.瓷器

  四耳罐共16件,可分五式。

  Ⅰ式:10件。灰褐色胎,釉均已剥落。斂口,尖唇,束頸,斜肩,肩上有4個條形横耳呈不對稱分佈,鼓腹,平底内凹。高15、口徑10、底徑10.5厘米(圖三,1)。

  Ⅱ式:2件。灰色胎,火候較高,釉均已剥落。敞口,圓唇,束頸,圓肩,肩上有4條形横耳,鼓腹,下腹漸收,餅形底足。高15.2、口徑11、底徑9厘米(圖三,2:封二,1)。

  Ⅲ式:2件。灰色或淺黄色胎,醬黄色釉。敞口,圓唇,束頸,溜肩,肩上有4條形横耳,深直腹,平底内凹。高18.1、口徑12、底徑10.8厘米(圖三,3)。

  Ⅳ式:1件。灰褐色胎,醬色釉。罐身呈六辦稜形,敞口,圓唇,東頸,圓肩,肩上有4横耳,圓腹,平底略内凹。高12.8、口徑10.6、底徑10.5厘米(圖三,4)。

  Ⅴ式:1件。褐色胎,火候極高,醬黑色釉,大部分剥落。敞口,斜唇,束頸,斜肩,肩上有4横耳,鼓腹,平底。高6.1、口徑6.7、底徑7.5厘米(圖三,5)。

  六耳罐 1件。敞口,卷唇,溜肩、肩上有6個條形横耳,頸肩處飾有刻劃弦紋二周,肩上刻劃覆蓮辦紋一周,鼓腹,平底内凹。高22.8、口徑11.7、底徑9.8厘米(圖三,6)。

  雙耳罐 10件。淺黄色胎,醬黄或青黄色釉。均爲斂口,尖唇,束頸,溜肩,肩上有對稱雙條形橫耳,圓鼓腹,大平底。高00.2、口徑7.7、底徑8.6厘米(圖三,7;封二,2)。

  無耳瓜稜罐2件,分二式。

  Ⅰ式:青灰色胎,醬色釉,火候較高。敞口,斜唇,束頸,斜肩,罐身呈六辦瓜稜形,鼓腹,平底内凹。高9.6、口徑9.7、底徑9.8厘米(圖三,8;封二,3)。

  Ⅱ式:橙黄色胎,質地較軟,釉色剥落。敞口。圓唇,束頸,圓肩,罐身呈六辦瓜稜形,鼓腹,平底内凹。高11.8、口徑9.6、底徑9.5厘米(圖三,9)。

  執壺 2件,分二式

  Ⅰ式:淺黄色胎,青黄釉。敞口,方唇,高領,圓肩,深直腹,平底内凹。肩上有一朝上的曲嘴,對稱一端有一帶狀執把,兩側各有一個竪係。通高17、口徑9、底徑9.2厘米(圖三,10)。

  Ⅱ式:灰褐色胎,青黄色釉。敞口,圓唇,高領,圓肩,深直腹,餅形底足,肩上有一朝上的注嘴。另一端有殘執把,兩側各有一對稱施醬色釉的竪係。通高19.8、口徑9.3、底徑8厘米(圖三,11)。

  燈座1件,頂端燈盞已殘。黄褐色胎,釉色剥落。圓形燈柱,喇叭形燈座,座上端有一圓孔。殘高7.2、底徑10.5厘米(圖三,12:封二5)。

  盆 7件,分三式

  Ⅰ式:3件。灰色胎。直口寬沿,斜直壁,平底。高11.3、口徑26.5、底徑16.5厘米(圖四,1)。

  Ⅱ式:1件。灰黄色胎,較爲厚重,内外施醬黑色釉,敞口,方沿,斜曲壁,平底微内凹,外壁上飾有雙層的浮雕仰蓮辦紋,紋飾精美,立體感强。高6.7、口徑18.3、底徑12厘米(圖四,2;封二,4)。

  Ⅲ式:3件。微斂口,斜曲壁,平底。高9、口徑18.5、底徑11厘米(圖四,3)。

  鉢7件,分四式。

  Ⅰ式:1件。灰色胎,質地堅硬,施醬色釉。斂口,方唇,上腹圓曲,往下漸收,假圈足,口沿外有一道凹弦紋。高12.5、口徑15、底徑13.3厘米(圖四,4)。

  Ⅱ式:4件。褐色胎,火候較高,施醬黄色釉。斂口,子母口沿,斜壁,平底。高67、口徑12.2、底徑8.8厘米(圖四,5)。

  Ⅲ式:1件。灰黄色胎。斂口,斜唇,斜壁,平底。高5.8、口徑16.2、底徑7.8厘米(圖四,6)。

  Ⅳ式:1件。深褐色胎,火候極高。子母口,淺腹,斜曲壁,假圈足。高5.3、口徑16.4、底徑8厘米(圖四,7)。

  器蓋 10件,可分五式。

  Ⅰ式:2件。灰色胎。蓋呈禮帽形,蓋唇内斂。無鈕,有摺邊,蓋邊與蓋身交接處有兩個相距1厘米的小孔。高3.2、寬9.3厘米、唇徑4.3厘米(圖四,8)。

  Ⅱ式:1件。灰色胎,青黄色釉。無鈕,蓋面呈弧狀隆起,寬斜沿,沿上有兩個相距約1.5厘米的小孔,蓋唇内斂。高3.6、寬9.5、口唇徑4.4厘米(圖四,9)。

  Ⅲ式:5件。灰色胎。圓凹形蓋鈕,蓋身呈半圓形,蓋沿略朝上翹,淺唇。高5.2、寬14.8、口唇徑11.4厘米(圖四,10)。

  Ⅳ式:1件。灰色胎。蓋呈斗笠形,圓凹形蓋鈕。高7.2、寬22.5厘米(圖四,11)。

  Ⅴ式:1件。平頂鈕,半圓形蓋身,寬蓋沿,口唇較直,蓋沿上有兩個相距約1厘米的小孔。高4.1、寬10.4、口沿7.6厘米(圖四,12)。

  黑釉盞 4件,分二式。

  Ⅰ式:1件。灰褐色胎,爲候極高,施黑釉,足部露胎。敞口,圓唇,曲壁,深腹,小圈足。高7、口徑13.1、底徑4.2厘米(圖五,1)。

  Ⅱ式:3件。施黑釉,足部露胎。敞口,圓唇,口沿處有一道凹槽,斜壁,深腹,淺圈足底。高5.5、口徑11.3、底徑4厘米(圖五,2)。

  小碟15件,分三式。

  Ⅰ式:12件。灰色或灰黄色胎。敞口,圓唇,淺底,曲壁,平底。高3.4、口徑9.9、底徑4.3厘米(圖五,3)。

  Ⅱ式:2件。淺灰色胎。侈口,圓唇,斜壁,平底,高2。8、口徑7.5、底徑3.3厘米(圖五,4)。

  Ⅲ式:1件。灰褐色胎。侈口,圓唇,曲壁,平底略内凹。高3.5、口徑9.9、底徑5.2厘米(圖五,5)。

  碗20件,分四式。

  Ⅰ式:1件。黄灰色胎,施黄緑色釉,底部露胎。敞口,尖唇,斜壁,淺圈足。高3.4、口徑11.2、底徑4.4厘米(圖五,6)。

  Ⅱ式:1件.灰色胎,施淺緑色釉,足部露胎。敞口,圓唇,曲壁,淺圈足底。高4.3、口徑11.8、底徑5.7厘米(圖五,7)。

  Ⅲ式:2件。灰色胎。侈口,卷唇,斜直壁,淺圈足底。高9.5、口徑18.3、底徑8.7厘米(圖五,8)。

  Ⅳ式:16件。灰色胎,施淺緑色釉。敞口,尖唇,斜直壁,淺圈足底。高3.8、口徑13.9、底徑7厘米(圖五,9)。

  蓮辦爐 28件,分六式。

  Ⅰ式:2件,不見完整器物。青灰或青紫色胎,火候極高。表面施醬褐色薄釉,内壁及底部不施釉。爐身較爲寬淺,底爲厚重的喇叭狀實心底,内底凹陷。腹壁上飾有一層四辦的浮雕仰蓮辦紋。殘高6、殘寬10.3、底徑5.1厘米(圖六,1)。

  Ⅱ式:4件,不見完整器。淺青灰色胎,施黄釉,内壁及底露胎.器形矮闊,餅形足。腹壁上飾有一層四辦的浮雕仰蓮辦紋。殘高5.9、殘寬12、底徑5.3厘米(圖六,2)。

  Ⅲ式:5件。灰褐色胎,施醬黄色釉,内面及底不施釉。侈口,圓唇,圈足底足並向外撇。口沿下有一凹弦紋,腹壁飾有一至三層的浮雕仰蓮辦紋。每層飾有四至五辦不等仰蓮辦,高7、口徑9.3、底徑5.4厘米(圖六,3)。

  Ⅳ式:5件,僅見殘底。灰色胎,施醬黑色釉。内底凸起,喇叭形圈足底。底徑6.8厘米(圖六,4)。

  Ⅴ式:8件灰色或黄灰色胎,胎體較爲厚重。雙唇,平沿,深直壁,座式圈足底並向外撇。腹壁飾有二至四層不等的浮雕蓮辦紋,每層有四或五辦蓮紋,座上多飾以弦紋或起脊稜,亦有飾以鏤孔的。高11.8、口徑11.3、底徑8.8厘米(圖六,5、6)。

  Ⅵ式:4件。黄灰色胎,施醬黑色釉,内面及底部露胎。雙唇,侈口,平沿,底作喇叭形高圈足,外壁飾有二層寬扁的浮雕仰蓮辦紋,每層俱爲三辦,高9.8、口徑10.7、底徑5.6厘米(圖六,7)。

  2.窑具

  共10件,器類有墊柱、墊圈、墊盆、碾輪、墊餅等。

  墊柱5件,分三式。

  Ⅰ式:2件。黄灰色胎,厚壁,質地堅硬。平頂,深直腹,呈長筒狀,底部敞口,内底呈尖錐狀凸起,上壁有四個指窩以便於拿放。高11.8、直徑9.3厘米(圖七,1、6)。

  Ⅱ式:2件。灰褐色胎,質地堅硬。器身呈長筒形,頂部洞穿,深直腹,敞口,上腹壁有四至六個指窩凹陷。高11.4、徑9厘米(圖七,4、5)。

  Ⅲ式:2件。灰褐色胎,質地堅硬。頂部洞穿,深直腹,底部敞口,呈長筒形,上腹壁有四至六個指窩以便於拿放。高11.4、頂部直徑6.9、底部直徑9厘米(圖七,4、5)。

  墊盆 2件,分二式。

  Ⅰ式:1件。青灰色胎,質地堅硬,器壁較爲厚重。呈覆盆狀,平頂,淺腹,底端斂口。高3.6、直徑10厘米(圖七,3)。

  Ⅱ式:1件。黄灰色胎,質地堅硬。呈覆盆狀,頂部穿通,敞口,圓唇。高7.9、直徑26.8厘米(圖七,7)。

  墊圈1件。灰色胎。呈圈狀,截面略呈梯形,墊面内緣有一圈齒紋,底平.高2.8、直徑12.5厘米(圖七,8)。

  碾輪1件。黄色胎。平面呈玉璧形,外緣尖。中心孔徑2.4、外徑11.6、厚2.1厘米(圖七,9)。

  墊餅1件。橙黄色胎,製作粗糙。圓餅狀。中心有孔。斷面呈方形。直徑4.1、厚1.4厘米(圖七,10)。

  三、結語

  曲江縣白土鎮位於北江邊,宋代這裏交通繁忙,商業興旺,成爲南北水上交通的一個重要樞杻。白土鎮的水上交通十分便利,上可往韶州(今韶關)、雄州,下可通廣州、英州(今英德)。白土鎮在宋代以前便因境内盛産白泥(高嶺土)而得名,加上當地盛産木材,可以提供優質的燒窑燃料,便利的原料、燃料和水運等條件,使之成爲一處燒制瓷器的理想場所。在北江西岸的白土下鄉糖廠南邊一帶山崗上,以前曾不時發現古窑址殘餘。此次通過對窑址的正式清理,獲取了大量的遺物,同一種器物往往具有不同的款式造型,表明當時的陶瓷業已經歷了相當長的發展過程,從而形成了獨特的造型風格,以適應不同消費者的需要。出土瓷器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器爲主,瓷胎吸水性較大,製作欠精緻,内底及足部多不上釉,釉色也多以醬色和青黄色爲主,顯示出落後於北方和南方其他窑的製作技術,産品檔次較低。所出的碗、碟大部分胎體較厚重,敞口,平底實足:罐的器形較小,胎薄而輕,圓唇或卷唇,鼓腹,具有曲江地區宋代器物的風格[1]。執壺與岳陽鹿角窑出土的Ⅲ式壺相近,爲宋時執壺常見的形制[2]。

  然而,與日常生活用器製作粗率相异的是,窑址同時還出土了一件製作精美的浮雕蓮辦盆和大量的蓮辦爐及其殘片。它們製作工整,顯然與當時的佛教盛行有關,因爲後者是一種民間用作家庭燒香用的香爐。其裝飾風格與廣東潮州窑出土的蓮辦爐相似[3],亦與《中國陶瓷史》上所載的北宋時期南方的潮安窑和同安窑生産的爐相似[4],白土宋窑顯然曾受到它們的影響。此外,該窑出土的蓮辦紋盆無論從形制大小還是裝飾風格,均與福建漳浦縣赤土古窑所出的相同[5]。

  這些蓮辦爐和蓮辦盆的發現,爲見证宋時曲江地區佛教的興盛提供了實物資料。距這裏十五公里處,便是聞名遐邇、素有“禪宗祖庭”譽稱的南華禪寺。據宋代尚書餘靖《武溪集》卷九十九載:“(宋時)韶州生齒登黄籍者三萬一千産,削髮隸祠曹者三千七百名,建刹爲精舍者四百餘區.”而出土的這些精美的浮雕蓮辦爐,顯然正是爲了滿足當時盛行的佛教信仰的需要而生産。

  目前廣東已發現的宋窑遺址主要有潮州筆架山、惠州窑頭山、梅縣窑上、南海下廟崗、廣州西村和韶關河東等爲數不多的幾處[6]。這次白土下鄉宋窑的發現,爲研究廣東地區尤其是粤北地區宋窑的形制和特點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附注:參加此次發掘的人員有:黄志高、唐維哲、劉承德、禤細賢、樑國勁等,劉復興繪圖、執筆者:吴孝斌

  

   (原載《江漢考古》2003年4期)

  

  注釋:

  [1]曲江縣文物志編委會:《曲江縣文物志》第六節“古窑址”,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

  [2]周世榮等:《湖南古窑址調查之青瓷》,《考古》1984年10期。

  [3]李輝柄:《廣東潮州古瓷窑調查》,《考古》1979年5期。

  [4]中國硅酸鹽學會:《中國陶瓷史》,第271頁,文物出版社,1982年。

  [5]王文徑:《福建漳浦縣赤土古窑址調查》,《考古》1993年3期。

  [6]廣東省文化廳:《中國文物地圖集·廣東分册》,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88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