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雲南保山老虎洞舊石器遺址古地理環境
譚惠忠 崔潔(譚惠忠,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嶺南考古研究專業委員會;崔潔,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文物管理所。)
【中文摘要】本文初步分析了雲南保山老虎洞遺址的古地理環境。研究表明,距今3萬年前的姚關古湖盆地還有大量的水資源,是古人類的淡水水源地。當時氣候較爲炎熱,屬熱帶亞熱帶環境。
Abstract:This article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he anci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Paleolithic site in Laohu Cave of Baoshan Mountain in Yunnan Provinc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ancient Yaoguan Lake Basin with plenty of water was a source of fresh water for ancient people. At that time, there was more heat caused by the subtropical or tropical climate.
一、遺址地理環境
老虎洞舊石器遺址位於保山市施甸縣城南20 km處的姚關鄉石壩廟房山,爲一處狹長狀石灰岩溶洞。南坡洞口較大,分爲兩個洞口,面對姚關古湖盆的汊道大窩坑,當年在此修築鄉道時,洞口的岩厦遭到破壞;北坡洞口,已坍塌,並被植被覆蓋,面向山谷溪流。
老虎洞呈南北走向,横貫東西向的廟房山,北高南低,坡度約10°,溶洞沿石灰岩岩體的垂直節理發育,石灰岩岩層産狀爲225°∠50°。溶洞的南段,稱爲老虎洞,洞寬0.7~2.0 m,洞高1 m左右,一個人可以匍匐通行。洞深100 m處豁然開闊,見一處高達四五米、面積過百平方米的岩溶“大廳”,連通北段溶洞,當地村民稱“狐狸洞”,更爲狹窄,長約20 m,未經清理,無法通過。
老虎洞遺址於1987年1月由樂琪發現,保山市文物管理所、施甸縣文物管理所、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中美合作的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項目古生物課題組,多次在此進行工作,出土了許多動物化石和石製品,還發現一枚人牙化石,通過地質年代測定,確認該遺址屬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也是雲南保山地區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古人類遺址。
二、洞内堆積地層
溶洞内原始石灰岩“地面”上堆積着厚厚一層褐黄色砂質粘土,後期覆蓋有一層至兩層岩溶鈣板。洞内粘土層厚30~50 cm,洞深41 m處的堆積層内仍見有石製品和動物化石。岩溶“大廳”處因空氣稀薄,黑闇無光,未詳細調查。南洞口處岩厦下有一岩溶凹 坑,長、寬、深均約3米多,1987年在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2005年再次清理,進行地層剖面觀察與描述,用刻槽法系統地采集環境與年代測試樣品。
發掘坑内的地層,以樣槽起點爲準,自上而下分别爲:
0.00~0.30 m 第1層,爲後期鈣質膠結物,形成“鈣板”,局部爲大石笋。
0.30~0.55 m 第2層,爲褐色粉砂質粘土,有鈣質膠結現象。見有碎骨片及灰岩角礫。
0.55~0.85 m 第3層,上部爲褐紅色,下部爲褐色粘土質粉砂,較爲鬆散。含動物碎骨化石。此層的14C年齡爲18408±1181 a.BP(2006年,北京大學),但具體採樣位置不清。
0.85~1.20 m 第4層,褐色粘土質粉沙,具水平薄層理,鈣質膠結程度較强。含大量動物骨、牙化石、炭屑、燒骨及石灰岩角礫。
1.20~1.45 m 第5層,岩屑,鈣質膠結程度較輕。碎塊爲石灰岩角礫和動物碎骨化石,不見定向排列。見有大量動物碎骨、牙化石、和燒骨、炭屑等。
1.45~1.80 m 第6層,粘土質粉砂間夾粘土,鈣質膠結。含大量動物碎骨化石、石製品。2003年在該層位采集到人牙化石1枚,1.80 m處炭屑的 14C年齡爲30125±125 a.BP(2006年,北京大學)。
1.80~1.95 m 第7層,粘土質粉砂,含大量灰岩角礫,排列無定向性,較鬆散,幾乎無膠結。1.95 m處炭屑的 14C年齡爲30995±135 a.BP(2006年,北京大學)。
1.95~2.05 m 第8層,褐色粘土,顆粒細少,有粘性,無灰岩礫石,未見動物化石。
2.05~3.65 m 第9層,粉砂質粘土,鈣質膠結較輕,含直徑較小的灰經石岩角礫塊,含動物碎骨、牙化石和大量的嚙齒類動物化石。此層所見的炭屑不集中,據收集到零星分佈的炭屑,其14C年齡爲29390±125 a.BP(2006年,北京大學)。
下伏石灰岩基底。
三、遺址古地理環境初步分析
從發掘坑出露的地層可以看出,沉積過程連續,其年代測定結果可信。也就是説大約在距今3萬年以前,老虎洞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
距今3萬年的更新世晚期,姚關古湖盆包括老虎洞前的大窩坑還有大量的水,老虎洞距大窩坑約10 m,高差6 m,是古人的淡水水源地。當時氣候較爲炎熱,出土的動物化石組合是大熊猫—劍齒象動物群,屬熱帶亞熱帶森林動物群。
距今1萬年前後的末次冰期開始,湖盆縮小,大窩坑逐漸被淤平,現已完全斷水,並種上莊稼。
老虎洞遺址出土的石製品多爲礫石石器,岩性爲變質的褐黄色硅質泥岩和紅色、粉紅色、褚色砂岩,也有少量爲硅質灰岩。老虎洞前大窩坑周邊爲石灰岩地區,岩性較爲單一,溪溝流程較短、較平緩,不會産生較多的河卵石,更不會出現其他岩性的礫石。追索遺址東邊約2000 m的黑龍河和西面約1500 m的姚關河,流程長,水量大,上游的岩性復雜,在這兩條河的河床上,可以發現與老虎洞遺址出土的石製品相同岩性的河卵石。老虎洞北口(狐狸洞)面向的溝谷較大窩坑大,亦有一定的坡降,因植被覆蓋茂密,未經清理,不清楚有否與遺址石製品相同岩性的礫石。可以認爲,姚關盆地及其周圍的山地都是古人的活動範圍。
老虎洞北高南低,降雨和沿洞頂裂隙下滲的滴水均由北向南流,同時距洞中“大廳”,北口也比南口近許多,推測古人更有可能利用狐狸洞進出,同時會采取一定措施,在洞口修築石壩,防止地表水流入洞内。建議日後一步考古工作,對狐狸洞及洞内“大廳”進行清理。
發掘坑内的地層均呈水平狀,説明沉積是穩定的,後期地形地貌也都没有較大的變動。沉積物除動物化石和岩屑外,均爲粉砂和粘土,是由於積水原因形成的,同時由灰岩的含鈣裂隙水膠結。有兩層厚約15~25 cm的岩屑層(第5 層和第7層),反而鈣質膠結程度較輕,反映有兩期氣候較爲寒冷、乾旱,但爲期並不長。
老虎洞内未見新石器的遺迹、遺物,可能由於末次冰期,附近的食物來源减少,古人類遷徙到别處。
附記:參加野外工作的還有:吉學平、 Nina G. Jablonski、朱之勇 George Chaplin、施曉雪、楊昇儀、李桂花、黄梅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