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沿海水下遺存的發現與保護
崔勇 邱立誠(崔勇、邱立誠,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文摘要】廣東是中國大陸海岸綫最長的一個省份,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中外貿易的必經之地。前人爲廣東留下了大量的水下遺存,對這些遺存的調查、發掘和保護,已經成爲廣東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Abstract:Guangdong is a province with the longest coastline in mainland China, and it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Silk Road on the sea and a necessary place for foreign trade in China. The ancestors left in Guangdong a great amount of underwater relics. The investigation, exca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se relics have becom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of archeologis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廣東地處亞熱帶地區,背倚五嶺,其東、南、西三面臨海,氣候和自然環境極利於航海。廣東是中國大陸海岸綫最長的一個省份,基於廣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中外貿易的必經之地,前人爲廣東留下了大量的水下遺存,對這些遺存的調查、發掘和保護,已經成爲廣東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早在新石器時代,在珠江口0.5—4.5海里的諸多島嶼上均發現人類活動的遺迹,應爲傳説中的“涉游刺舟”“舟楫爲食”之先人。
秦漢時期廣州爲嶺南的政治經濟中心,自古便有“番禺始作舟”之説,廣州也順理成章的成爲東南沿海海上的貿易中心。由於當時航海能力的局限,形成了番禺-徐聞-合浦-交趾這一近岸航綫。沿途保留了多處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的遺存,在廣東地區的漢墓中也相繼發現了船的模型。
吴、晋至南朝的統治者都倚重水運,當時的航海能力可達紅海和波斯灣,在廣東遂溪、英德、曲江等墓葬中均出有波斯銀幣。
唐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期,由於阿拉伯商人在海上的興起,形成了以東方唐帝國和西方阿拉伯帝國爲中心的海上貿易圈,作爲南海交通要道的廣州港一躍成爲東方的第一大港。
宋元時期,海上貿易到達瞭高潮,這時期的沉船在全國多處都有發現,最據代表意義的當屬發現於南海陽江海域的“南海Ⅰ號”,這條沉船從發現到打撈經歷了20年,“南海Ⅰ號”古沉船水下遺存的發掘和保護仍在進行中。
明、清兩代是中國航海的轉型期,一方面是以鄭和航海爲代表的古代航海處於巔峰期,另方面又是嚴格的禁海令。明代中後期由於抗倭的需要,實行了嚴格的海禁政策,直到隆慶年後期漳州月港成爲唯一開放的港口,海上貿易才又見復蘇。2007年汕頭市南澳縣雲澳鎮的漁民在生産過程中,發現了一條滿載青花瓷器的沉船,經過詳細調查後,證實爲明代晚期的一條沉船,沉船瓷器主要來自於閩南、粤東及江西景德鎮等地,沉船命名爲“南海Ⅱ號”。“南海Ⅱ號”代表了這一時期最具價值的貿易商船,因爲這時期的沉船僅發現菲律賓的“聖地亞哥”號和非洲的“白獅號”,在中國沿海屬首次發現。
清代海禁政策仍然實行,但所防範的對象變爲南明政權的鄭成功,海外貿易隨即衰落,但由於鄭成功在東南沿海的勢力强大,因此這一階段的沉船大多與鄭成功的南明政權有關係,1996年在汕頭達濠廣澳港發現的沉船以及在福建東山、海南文昌等地發現的沉船均與鄭成功有關,這也和歷史記載相吻合。
從廣東沿海水下遺存的發現情况看,水下遺存的保護工作任重道遠,除需要大量的經費外,水下考古專業人員的嚴重缺乏,是目前廣東水下遺存保護的最需要解决的問題。在對水下遺址的保護工作上,廣東的文物考古工作者費盡心機,水下遺址的保護難度很大,除没有被即時破壞的危險,可就地保存外,水下考古發掘成爲保護的唯一手段,但水下發掘的過程很可能受到海洋環境、氣候環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發掘過程也很可能造成二次破壞。基於這種原因,對於保存好、出水文物精美、文化信息豐富的“南海Ⅰ號”沉船的發掘,大膽地采用了整體打撈的發掘保護方案。
“南海Ⅰ號”沉船位於珠江口以西的上下川島外海域,距陽江東平港約20海里。由於南海的特定的海洋環境,形成了廣東省沿岸東清西濁的特殊景觀,主要是菲律賓以東暖流的一支,由巴士海峽流入南海,沿反時針方向,流向越南海岸;另一股稱之爲中國海流的寒流,也同時乘東北風沿海南下,經臺灣海峽而進入南海,流向海南島東岸,恰與廣東省海岸綫走向相同。這種東北-西南流向的季風海流使得珠江的濁水從虎門開始,加上另外七個入海口的濁水均向西南方向拐彎,形成了從虎門入海口到臺山廣海灣,長一百多公里,寬五至六公里的濁水帶。但由於流速的降低,大多數泥沙開始在沉澱,因此又形成了陽江海域上清下濁的現象,這種現象還有另一個原因,即由於捕撈方式的改變(主要是大馬力的拖網漁船的大量增加),海底的突起部分基本被拖平,同時也造成了近海床的底層水質較爲混濁的現象。但經過幾次潜水的探摸後,總結出混水層的厚度約3—4米。1987年8月,交通部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某潜水打撈公司合作在廣東省臺山上下川島外海域進行沉船調查施工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一條滿載中國宋元時期瓷器的沉船,打撈出水了宋元的瓷器和其他文物200多件,此即爲“南海Ⅰ號”沉船。此後,國家文物部門對調查、發掘這一古代沉船遺址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並鑒於我國尚無進行水下考古的實際經驗,經過一年多的籌劃,中國歷史博物館和日本國水中考古學研究所正式簽訂了合作進行南海沉船遺址水下考古調查、發掘的意向書,同時組成了由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著名考古學家俞偉超先生爲隊長,日本水中考古學研究所所長田邊昭三爲副隊長的“中國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調查隊”,並將該沉船正式命名爲“南海Ⅰ號沉船”。1989年11月,“中國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調查隊”對“南海Ⅰ號沉船”進行了首次水下調查。
此次調查是在交通部廣州救撈局的協助下進行的,租用了救撈局“穗救201”和“穗救205”兩條大馬力拖輪作爲工作母船。由於沉船海域位於廣東西部近海,受一股東北—西南流向的季風海流影響,珠江口以西的海水透明度較差,夏季表層海水透明度約有10米,冬季不到3米。本次工作雖然委托了地質礦産部第二海洋地質調查大隊用美國EGG公司生産的SMS—960式旁測聲納進行搜尋和定位,但由於調查期間海面上刮着5—6級的北風,海水更加渾濁,經過13人次的潜水探摸,僅采集到一片白瓷碗碎片,經與87年打撈上來的瓷器對比,可以肯定是南海一號沉船的遺物。此次調查因非人爲因素造成的困難,所以效果不太理想,只大致確定了沉船的範圍和位置。此後由於種種原因,日方的合作承諾未能兑現,南海Ⅰ號沉船又在海底跨越了一個世紀。
2001年由國家文物局、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福建、山東等地的水下考古專業人員以及廣州救撈局的專業潜水員組成的“南海Ⅰ號”沉船調查隊,在香港“中國水下考古探索協會”的資助和參與下,於2001年4-5月對“南海Ⅰ號”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勘探和重新精確定位。2001年5月13日,通過近一個月的物探調查和水下探摸,終於重新發現了“南海Ⅰ號”,並精確定位。2001年10月,由中國歷史博物館和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廣州救撈局的協助下,對“南海Ⅰ號”進行了進一步的探察,基本確定了沉船的埋藏狀况。2002年3—5月,“南海Ⅰ號”水下考古隊在廣州救撈局的協助下,對“南海Ⅰ號”進行了初步發掘,除發現沉船的船體、干舷、船艙外,還發現大量精美的沉船文物,其中陶瓷器約4000多件,此外還有漆器、石製品、鐵器、銅器、銀錠及大量的銅錢。2002年8月,水下考古隊又對“南海Ⅰ號”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發掘,本次發掘的主要目的是瞭解沉船的保存狀况和沉船範圍,經過約20多天的工作,基本上達到了預定的效果。2003年1月水下考古隊對“南海Ⅰ號”沉船進行了一次以物探爲主的調查工作,這次工作因爲氣候及調查船等諸多因素,調查結果未如理想。
由於“南海Ⅰ號”沉船是目前我國發現的保存較爲完好,出水文物最爲精美的一條古代沉船,它所包含的歷史、藝術、科技發展等重要信息難以估量。在經歷了2001至2003年三年的試掘,發現該地區的海底環境不太適合水下考古發掘。爲了更好的保護和發掘,使沉船在發掘過程中免遭二次破壞,廣東省文化廳、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03年與協助單位廣州救撈局開始就沉船的保護和打撈工作進行了磋商,制定了整體打撈的初步意向,其宗旨就是將沉船整體遷移到一處安全的水域進行細緻的發掘研究。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打撈方案提出了“設計適合於水下沉船船塢安裝的鋼板預製件,要求在水下便於安裝,並達到足够的搬運强度、實施水下安裝;將沉船連同文物、起固定作用的泥沙圍在船塢中,並成功吊離發掘現場;安全地將沉船安放在事先準備好的人工水域内”三個基本要求。2004年中,方案進入實施過程。根據“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的要求以及打撈方案制定的需要,進行了以數據采集爲目的調查工作,數據采集的項目具體包括沉船的沉態、尺寸的探摸和測量,海床下三十米鑽孔和泥樣采集,回淤速率的測量,全潜駁沉放點的選擇,拖航的路徑探測,48小時流速記録,海水水樣采集及分析等七個方面,爲制定整體打撈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其後,廣州打撈局與華南理工大學交通學院船舶與海洋研究所等協作單位進行了沉箱設計、計算,沉箱整體打撈模型試驗,波浪補償試驗等。在前期工作完成後,2005年5月3日編制完成了《“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及保護方案》,通過對《方案》多次的修改、論证和完善後,2007年4月開始,“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的工作正式開始,同時爲“南海Ⅰ號”量身建造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和安放地的“水晶宫”均已經準備就緒,2007年12月,“南海Ⅰ號”已安放到“水晶宫”内,這是水下文物保護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