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滇西德宏邊境民族地區的歷史變遷
李枝彩 吉學平 李小瑞(李枝彩、李小瑞,雲南保山市文物管理所;吉學平,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文摘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域,且鄰近中緬邊境,其歷史事件多,背景復雜。從古到今留下文獻資料較多,如根據文獻資料加以梳理,將爲即將開展的邊疆考古和古道文化調查打下基礎。
Abstract:The Dai Nationality and Jingpo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s in Dehong have been the minority inhabited regions since ancient time. These regions are close to the border between China and Burma, where many historical events with complicated backgrounds happened. There remain many literature materials through history. To hackle these materials may serve as a foundation for the soon coming frontier archeology and cultur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ancient road.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域,且比鄰中緬邊境,其歷史事件豐富,背景復雜,比如南詔國西開尋傳、元初的征緬戰争、明代的三征麓川、清初平邊征緬、民國時期的滇西抗戰等,留下大量的文獻資料,但考古工作相對薄弱。本文根據文獻資料,梳理基本的歷史脈絡,爲即將開展的國家邊境考古研究提供一些史料。
戰國召武定建勐卯國 據傣文史料《勐果占壁史》記載,在戰國前期,居住在今德宏及緬北地區的傣族先民進入部落戰争時期,周威烈王二年(前424年),傣族英雄召武定通過象戰統一了各部,在今瑞麗江河谷建立了勐果占壁王國,傣語稱爲“勐卯弄”,建設王城於瑞麗雷允。
司馬遷記古乘象國——滇越 西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漢武帝采納通西域的博望侯張騫的建議開西南夷,派使者進入雲南尋找從四川經雲南通往印度的民間商道,因遭到居於今大理洱海區域的昆明人的阻攔而失敗,但却瞭解到在其西千餘裏的騰冲、龍陵、德宏一帶有一個乘象國名“滇越”,張騫在西域大夏國所看見的蜀布(絲綢)、邛竹杖等中國物品,可能就是四川商人從這裏運到印度再轉到大夏去的。這是漢文史籍有關德宏歷史最早的記載。(見《史記·大宛傳》)
東漢撣國王雍由調入貢 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滇西哀牢國王柳貌遣子扈栗率部屬歸附漢朝,東漢於其地置永昌郡,德宏地區的滇越國被納入永昌郡管轄範圍。之後,該古國政治中心南移至緬甸北部臘戌、新維一帶,改國名爲撣國,並先後於漢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和漢安帝永寧元年(公元120年)由國王雍由調兩次遣使赴東漢獻國中珍寶、音樂及幻人(魔術),引起京城轟動。漢朝廷封雍由調爲“漢大都尉”。(見《後漢書》)
魏晋南北朝根蘭重建勐卯國 魏晋南北朝時期,中原内亂,對邊疆的控制减弱,原東漢撣國的根侖、根蘭等支係實力增强,於公元567年在勐卯(今瑞麗)分封七子於太公、勐養、孟拱等地。其後,根蘭以瑞麗江河谷爲中心再建勐卯國。(見《勐果占壁史》)
南詔國西開尋傳,南通驃國,置永昌節度、麗水節度和軟化府 唐宋時期,原勐卯國所屬的德宏及緬北地區主要分屬以傣族爲主的金齒百夷,以景頗族、阿昌族爲主的尋傳蠻和以瓦族、德昂族爲主的樸子蠻三部分。其中,《新唐書》記金齒百夷“樓居無城郭,或漆齒或金齒(鑲金牙),衣青布短褲,露股,以繒布繚腰,出其餘垂後爲飾,婦人披五色娑羅籠,象大如牛,養以耕”;樊綽《雲南志》載:“樸子蠻,勇悍矯健,以青娑羅緞爲通身絝,善用泊箕竹弓,深林間射飛鼠,發無不中。部落首領謂酋爲上,土無食器,以芭蕉葉籍之”;同書又載:“尋傳蠻,閣羅鳳所討定也。俗無絲綿布帛,披娑羅籠,跣足可以踐履榛棘,持弓挾矢射豪猪,生食其肉,取其兩牙雙插頂傍爲飾,又條其皮以係腰。每戰鬥,即以籠子籠頭如兜鍪狀”。以上諸蠻,具係唐代玄宗天寶至德宗貞元年間爲南詔國所討定,並分設永昌節度(在今保山)、麗水節度(在今緬甸密支那以東打羅一帶)予以統轄。這期間,先是南詔王閣羅鳳於天寶(742—765年)中期“西開尋傳,禄陴出麗水(伊洛瓦底江)之金”,於該期“耀以威武,擇勝置城”,使“裸形不討自來,祁鮮望風而至”(見《南詔德化碑》),並於寶應元年(762年)封勐卯國混等爲“勐卯王”,嫁南詔公主巴帕娃蒂爲勐卯王后,派工匠、軍隊和百姓協助混等在等賀(今姐東吕村位置)修建宫城(見《勐卯果占壁史》)。之後,又由其孫异牟尋於德宗貞元十年(794年)取越賧(今騰冲),置軟化府,對這些地區進行控制。其間先後設置的軍政機構有:些樂城(在瑞麗)、利城(在樑河勐宋)、郎陽川(在盈江)、茫部落(在芒市)、鹽井(在遮放)、鎮西城(在盈江)、彌城(在盈江盞西)。(見《新唐書》)(附圖:姐東吕“混等王城”)
五代十國時期滇西百夷之地的政治演變 據傣文史書《嘿勐沽勐》記載,公元950年,勐卯國王召混來卒後無嗣,臣屬從“勐熙勐翰”招來13位官種分别治理該古國所屬各百夷之地。其中,混島雅魯爲召(即王),統治勐卯(瑞麗)、勐宛(隴川)、勐臘(盈江)、勐底(樑河)、勐焕(芒市)、遮放、勐克(今保山潞江壩)等地方。
元代前期對滇西地區的控制和三次征緬戰争 元初憲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滅大理國建雲南行省,滇西金齒百夷各部於中統二年(1261年)合派使臣8人赴北京朝謹忽必烈。元朝於其地置金齒安撫司,亦稱金齒國。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設爲金齒宣撫司,立金齒六路總管府於永昌(保山),下設麓川(瑞麗、隴川)、平緬(樑河南部及隴川北部)、鎮西(盈江)、茫施(芒市、遮放)、柔遠(保山潞江壩)、鎮康(永德、鎮康)六路予以管轄。並派宣慰使都元帥納速喇丁從昆明經大理、保山、騰冲、樑河、隴川設置通緬驛路,設十五個驛站管理交通事務,並多次率大軍對這一時期屢次進犯我滇西邊地的緬甸蒲甘王朝進行征討。根據《元史》記載,元代的征緬戰争主要有三次:①至元十四年(1277年)緬甸蒲甘王朝派大軍入侵鎮西路(今盈江)、平緬路(樑河南部至隴川),雲南行省派萬户忽都和大理路總管信苴日率部征討,在樑江小樑江與蒲甘軍展戰激戰,以七百餘精騎大敗蒲甘軍4萬餘人。此役緬甸史稱“牙嵩延之役”;②至元二十年(1283年)蒲甘軍隊復擾我邊地,同年9月元朝派宗王桑阿剋達爾、右丞相檯布、參知政事也罕的斤從中慶府(昆明)率4萬人征討,十月至南甸(樑河),檯布由羅必甸(芒東)進軍。十一月桑阿剋達爾命也罕的斤取道阿昔(盈江昔馬)達鎮西阿禾江,造船200艘下流至江頭城(今緬甸杰沙)斷緬人水路;自將一軍從驃甸(今緬甸中部平原)經扺其國,與檯布軍會合,令諸將分地攻取,破江頭城,擊殺萬餘人,蒲甘敗北;③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世祖派鎮西、平緬兩路招討使怯烈使緬招諭,因蒲甘屢不臣服,遂於當年十月派都元帥圖們、招討使張萬、額森特穆爾等率軍七千經阿昔甸征緬。次年正月,緬王欲降,其庶子不速速古裏奪緬王權,與大官木浪周等四人糾合起兵反元。二月,元朝增派大軍直搗蒲甘。經激戰,元軍戰死七千人,終將不速速古裏擊敗,還緬王權,並使其納貢稱臣。
元末明初征麓川 麓川爲古滇越之後,唐宋爲金齒百夷之一部,元初設爲麓川路。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混依翰繼襲王位,自號虎天王,漢語稱思可法。兩年後遷都允遮蘭(今瑞麗壩尾),勢漸强盛。開始向周邊地區擴張。延佑三年(1316年)統四十萬大軍東攻騰冲、保山,次年向東南征服泰國景邁(清邁)、緬甸景棟。五年(1318年)向北征服勐衛薩麗國(今緬北野人山及印度阿薩姆)。面對强敵,元朝軍隊展開了一系列的征討戰争。其中,元惠宗至正三年首次征討,在勐卯河谷爲麓川軍所敗,後退至芒市河下游三臺山再戰,亦敗,思氏乘勝追擊,一直打到大理。此後多年,雙方幾次再戰,直到至正十五年(1355年)思可法才最終歸服,令其子莽三進京納貢,元朝於其地立平緬宣慰司,以思可法爲宣慰使。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思可法卒,其子侄爲争奪王位發生了長期的内訌,最終以其次子思倫法奪得王位。洪武十五年(1382年)平雲南,十七年思倫法遣使入貢,明廷於其地置麓川平緬宣慰使司,思倫充宣慰使,簡稱麓川。建文元年(1399年)思倫法卒,其所統各部在其子思行法繼位初期紛紛擁兵自方,明王朝乘機將其轄地分割出木邦(今緬甸撣邦)、孟養(今緬甸克欽邦)、孟定(今耿馬孟定)、大侯(今臨滄雲縣)、南甸(樑河)五土州府和潞江、灣甸(今昌寧灣甸)、孟連(今臨滄孟連)、者樂甸(待查)五長官司,使其轄地僅剩勐卯、隴川等中心地區。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思行法讓位於其弟思任法,經過多年的養精蓄鋭。該酋從宣德三年(1428年)開始新的掠地擴張行動。至正統五年(1440年),曾先後多次擊敗明軍的進剿,奪占了干崖(盈江)、南甸(樑河)、騰冲、潞江、永昌等地,嚴重威脅了國家的統一和西南邊地的安全。爲此,明中央政府從正統六年(1441年)開始,命兵部尚書王驥等先後率兵數十萬,對麓川政權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征剿,史稱“三征麓川”。其征伐經過是:正統六年(1441年)明英宗命定西伯蔣貴爲征蠻將軍,兵部尚書王驥提督軍務,發兵十五萬首征麓川。當年正月,大軍匯集永昌,分三路西渡怒江,主力在上江(今保山芒寬)圍攻麓川主力營寨,血戰二日不克,“時遇大風,王驥軍縱火焚燬麓川軍營栅,始破上江寨”。七年,三路軍匯集騰冲,取道南甸至羅卜思莊(樑河芒東)。思任法親率精鋭二萬據戰略要地杉木籠,築硬寨七營防禦。明軍猛攻不下,分三路圍攻突擊,使麓川軍首尾不能相顧,棄寨下退至隴川馬鞍山固守。明軍尾隨來攻,大破麓川象陣,雙方死傷十餘萬衆。之後,明軍乘勝追擊,一舉襲破麓川王城“廣賀罕”,思任法被迫渡瑞麗江南逃,明軍得勝而返;正統八年(1443年)思任法之子思機法據孟養(今緬甸克欽邦)發展勢力,思任法據司署者闌與之呼應。英宗復派蔣貴、王驥再征麓川。當年五月,蔣貴、王驥率軍五萬扺永昌,時麓川酋思任法爲緬人所執,其子思機法遣使向驥求降,驥不允。並派人檄緬甸縛思任法父子來降。無果,驥等進兵騰冲,派沐昂、侯琎率東路兵從茫施(今芒市)襲麓川,命陳儀領前鋒三千人從盈江開南牙山斷敵後路,自引中軍從隴川直襲思機法巢穴者闌城。明軍進至勐卯,思機法以兩萬精兵憑江固守,終因力量懸殊,棄城敗走蠻莫(今緬甸茫冒)。明軍佔領者闌,以捷報班師。時茫施土目放氏因從征麓川有功,改昇爲茫施長官司。經王驥奏請,英宗皇帝爲永杜後患,决定革除麓川宣慰司,以原麓川所屬隴把(今隴川隴把鎮)設隴川宣撫司,並昇原南甸州和干崖(盈江)長官司爲宣撫司,並稱“三宣”。次年,緬甸被迫獻出思任法及妻孥33人,思任中途畏罪絶食而死,其子思機法逃居孟養繼續與明廷爲敵;正統十三年(1448年)因退居孟養的思機法及其子思陸法再度興風作浪,襲擾邊地,明廷第三次派王驥率十三萬大軍征討麓川。當年3月,王驥率軍至騰冲,遣使分諭南甸、干崖、緬甸、木邦等宣慰司整兵積糧,備船協征。十月,大軍從干崖沿大盈江而下,過南牙山,扺沙壩至大金沙江(今伊洛瓦底江)邊,復造船順江而下至廣屯與木邦、緬甸兩司土兵匯合。時思氏據江西岸,埋栅拒守。驥乃造舟200餘艘爲浮橋,揮軍渡江强攻,合力破敵營栅,思氏不支,退至鬼哭山築寨固守。明軍獲積谷40萬石,“軍士飽餐,鋭氣倍增”,乃乘勢而攻,連破敵大小九寨營壘,最終攻克敵窟孟養,兵鋒直達江西千餘裏的孟那(今印緬邊境)。激戰中,思機法只身脱逃潜入緬甸,其子思陸法率部投降。時驥慮當地氣候炎熱,大軍水土不服,難以久留,乃準思氏爲土目留居孟養,稱“金沙江娜婢”,永遠貢賦,不得内侵。並於江邊立石爲誓:“石爛江枯,爾乃得渡”,至此,頻擾我西南邊地百餘年的麓川之患最終得到消除。附圖(麓川王城“廣賀罕”)。
明末征緬平叛 緬甸古稱朱波國,地域範圍主要在今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平原地帶。東漢時爲撣國的一部分,唐宋時屬驃國。唐玄宗天寶年間,南詔王皮羅閣“西開尋傳,南通驃國”時爲其所服。德宗貞元十一年(795年)南詔王异牟尋歸順唐朝,驃國王雍羌隨之歸附,遣樂工三十五人,作驃國樂二十二曲以獻朝廷(見《唐書·驃國傳》)。公元十一世紀中葉,有佛教徒安那拉達者,雄略有大才,建國於蒲甘(今曼德勒附近),其後四出征伐,統一了下緬甸,史稱“蒲甘王朝”。南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曾遣使入貢,南宋以大國藩王之禮待之。元代前期因其屢屢内侵,被元王朝多次派兵征討,置爲邦牙宣慰司,設都元帥府駐軍予以控制。元末明初,蒲甘衰落,有木邦種人莽氏入據緬地,建邦牙國,永樂元年(1403年)歸附明朝,被設爲緬甸宣慰使司,與木邦、麓川、平緬諸司同歸雲南都司管轄。明嘉靖元年(1522年)緬甸宣撫使莽紀歲爲孟養、木邦攻殺。其子莽瑞體南逃至東吁(又稱洞吾),利用葡萄牙人的支持統一了周邊的阿瓦、擺古、猛密、阿拉干等部,建立了東吁王朝。之後隨着實力的擴大,遂四出征伐擴張。明隆慶二年(1568年),境接東吁的木邦土司罕拔遣使請襲宣慰司職,因地方官勒索延辦,罕拔怒投緬酋,與莽瑞體約爲父子,切斷雲南通緬驛道數年。明神宗萬曆四年(1576年),莽瑞體北上攻迤西(孟養)被麓川後裔思個擊敗。萬曆五年(1577年)瑞體陳兵隴川邊境招降宣撫司多士寧,士寧不降,緬人勾結士寧養子岳風鳩殺士寧,並協緬兵分路圍攻迤西,思個不敵内奔,爲其奴郎都等執送緬甸,不屈而死,迤西陷落。萬曆十年(1582年)岳鳳唆使緬酋莽應裏與耿馬土司罕虔、芒市土司放正堂、南甸土司刀落泰、灣甸土司景宗真起兵叛明,組織象兵數十萬分東、西兩路内侵。其中,東路會車裏、八百、孟艮、木邦兵於猛炎,由罕虔、景宗真爲前鋒攻永昌、蒙化(巍山);西路會緬甸、孟養、孟密、蠻莫兵於勐卯,以隴川岳鳳爲前鋒攻干崖、南甸、騰越。此間,緬夷叛軍倚象馬所向披摩,“入姚關,焚施甸,攻順寧(臨滄),寇猛淋(龍陵),勢極張焰。”當此危急關頭,朝廷調南京坐營中軍劉綎和江西武靖參將鄧子龍兩員名將各提精兵5000緊急馳援。歷萬十一年(1583年)五月兩將到達邊防重鎮永昌,在雲南地方部隊的配合下分東、西兩路開赴前綫迎敵。其中,東綫鄧子龍部自施甸出姚關,先後在攀枝花、灣甸和耿馬三尖山等地大破緬夷象兵,擒殺景宗真、罕虔等叛軍首領,迫使緬酋莽應裏收兵逃回東吁;西綫劉綎部由騰冲出杉木籠至隴川擒内奸岳鳳、曩烏父子,並由隴川出兵收復蠻莫、孟養、孟密、木邦等土司地,並於蠻莫建威遠營,立《平麓川露佈》公告碑,宣佈恢復明初所設三宣六慰,檄令各土司息兵内附,永爲臣屬。至此,一場大規模的邊境叛亂終告平息。在這次平緬戰争中,隴川宣撫司多士寧被叛夷殘殺,戰後以其孫復宣撫司職。原副宣撫使多思譚從征有功,昇署遮放副宣撫使。同知多俺仍署勐卯。原入緬古道要塞施甸姚關和龍陵猛淋寨分别被鄧子龍設爲鎮姚所和鎮安所,築城分兵把守。至萬曆十一年(1593年)緬甸又糾集孟拱、孟養、孟密象兵攻滅蠻莫,分兵從遮放、芒市攻鎮安,從隴川出杉木籠攻南甸,均被雲南巡撫陳用賓擊退。之後爲了加强防範,陳於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從干崖(今盈江)往西北築神户(在盞西)、萬仞(在勐弄)、巨石(在昔馬)、銅壁(在銅壁關)上四關,從隴把(隴川隴把鎮)往西南築鐵壁、虎踞、天馬、漢龍(現均在緬境)下四關,長期派兵駐守以防侵擾。並於二十四年(1596年)二月派營兵在勐卯(瑞麗)築平麓城,由原孟密頭目思正之弟思忠(後改姓 )駐屯管理,開二十二屯甸,大量招幕内地兵民前來屯墾開發。凡願屯者“聽二年小成,免其賦,三年大成,什一而征之”。(見《雲南通誌》)
清代前期平邊征緬 明末清初緬甸内亂不止,東吁王朝日趨衰落。清干隆十七年(1752年)緬中敏家部落起兵攻破東吁王都阿瓦城,東吁王莽達喇敗走得楞,爲人所殺,東吁王朝滅亡。之後,木梳部頭人翁籍牙崛起,先後擊破敏家、桂家、得楞諸部,於干隆十九年(1754年)在瑞波建立翁籍牙王朝,尋遷都阿瓦,改名曼德裏。二十三年翁籍牙恢復緬甸國號,以追索東吁王族莽氏和桂家土目宫裏雁爲藉口入侵木邦和波龍銀廠,木邦土酋罕蟒敗退内地,翁籍牙復北上攻孟艮、蠻莫等土司地。干隆三十一年(1766年)清廷命雲貴總督楊應琚主持邊務,九月緬兵攻蠻莫,守將楊宏榜戰敗退守鐵壁關。楊應琚分調一萬四千兵將由總兵烏樂登額出畹町攻木邦,總兵朱侖由鐵壁關攻蠻募,提督李時昇守杉木籠以供調度。朱侖首與緬兵苦戰四晝夜,緬兵不支,假意求和,暗中偷襲神户、萬仞兩關,侵入盞達、臘撒兩地搶掠。干崖守將劉德成坐視不救,朱侖兵敗退守隴川。之後,緬兵攻銅壁關不下,退往隴川,遇朱侖與烏爾登額援兵夾擊,遂竄入勐卯大肆劫掠。副將哈國興與勐卯土司 氏合力堅守平麓城,與緬兵激戰,哈國興爲緬兵火槍傷面,墮十一齒,幸援軍及時趕到,兩面夾擊,才迫使緬兵退出境外;干隆三十四年(1769年)清廷以將軍明瑞爲雲貴總督,議大舉征緬。先後調川、滇、黔駐軍二萬五千人,馬六萬匹匯集永昌。九月,明瑞自率一萬五千人出畹町,取道木邦、錫薄、宋賽直攻緬京阿瓦(今曼德勒),另派參贊烏爾登額和提督譚五格率一萬人從隴川出老官屯(今緬甸杰沙)擊其側翼。十月,明瑞攻木邦“軍容甚盛,緬夾夷民遁去”。接着又渡錫薄江攻蠻結,以三面環攻緬栅,擊潰緬兵象陣,瑞目傷仍指揮不已,緬兵連夜潰逃。之後,瑞又揮師急進,連克緬革龍地、天生橋、孟密、勐籠等地,但因孤軍深入,後援不濟,遭到緬軍主力五萬餘人的圍攻,不得不原路退回。之後,雙方激戰於勐卯壩子,明瑞率殘部且戰且退,最後戰死在小勐育,二次征緬遂告失敗;干隆三十四年(1769年)朝廷復命大學士博恒任征緬經略,以阿桂、阿裏衮爲副將,集索倫、吉林、荆州、成都及雲南兵六萬人,以永昌、騰越、芒市、遮放、隴川、盞達爲防敵前綫,組織第三次征緬。當年七月,傅恒率主力五萬人由騰冲下南甸、干崖,在銅壁關外造戰船,在蠻莫鑄大砲,渡戛鳩江西行緬境;由副將阿桂率萬人從隴川出虎踞關與主力會師蠻莫,然後沿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分左、中、右三路南下擊緬。九月,緬從勐戛來逆戰,阿桂令所部在甘立寨伏擊,發大砲擊沉其舟船,伏兵攔腰截擊,緬兵大敗。十月初大軍扺哈坎,緬兵沿江西設寨栅阻擊,傅恒先派小舟突襲,接着又揮主力乘風攻敵,大破敵寨。十月中旬大軍扺老官屯,緬軍於江兩岸置數十裏寨栅相抗衡,雙方相持半月仍不分勝負。十一月初,清軍再興攻擊,以三千斤巨砲猛轟敵陣,緬酋恐懼,乃遣使求和,願循例進貢。清廷以將士染病頗多,不宜久戰,乃準議和罷兵。三十五年(1770年)清軍於伊洛瓦底江畔毁砲焚舟,班師回朝,第三次征緬戰争結束。是年,經户撒土官賴邦俊、臘撒土官蓋榮邦札請復職,允準建户撒、臘撒長官司,隸騰越廳。次年,因緬人貢使未如期而至,清廷命滇黔兵分駐盞達、隴川、三臺山三路以備不測。同年設龍陵廳,以永昌府同知一員駐龍陵,分防龍陵、芒市、遮放、畹町一綫邊地,直到民國。
滇西抗戰德宏戰事 1937年中國抗日戰争爆發,雲南成爲我國抗戰的大後方。爲打破日軍對東南沿海的封鎖,中國政府組織民力於1937年12月至1938年10月修通了連結我國後方與西方盟國的滇緬公路。把大批盟國援華物資從緬甸源源不斷地運往我國抗日前綫。同時於1938年12月將原設於浙江杭州的中央飛機製造廠遷到瑞麗雷允重建,於1939年7月1日建成投産,員工2929人。在此後兩年多時間裏,先後組裝美國生産的霍克式、萊茵式戰斗機40架,同時承擔美援華空軍“飛虎隊”和英國皇家空軍部分戰機的檢修維護工作,有力支援了中美英盟軍的抗敵鬥争。1942年5月,中美英盟軍在緬甸作戰失利,日軍於當年5月3日越境攻佔畹叮,繼占德宏全境及騰冲、龍陵等地,與中國遠征軍隔怒江對峙達兩年之久。這期間,德宏各族人民不甘奴役,先後組織了滇西邊區抗日自衛軍第一(盈江)路軍,第二(樑河)路軍、蓮山獨立支隊、隴川支隊和潞西抗日救亡團等地方遊擊隊,與日寇進行了長期的鬥争,大大消耗了敵人的有生力量。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爲收復失地,重開滇緬公路國際運輸,動員16萬大軍展開了聲勢浩大的滇西大反攻。此次大反攻在德宏境内的戰鬥主要有六次:一是張金山——南天門争奪戰。時間從1944年6月開始至當年11月結束。其間,我方先後投入的部隊有第六軍新39師、第二軍第76師、新33師等部,經過四次大規模的反復争奪易手,於當年11月2日將其最終佔領,爲最終圍殲盤據龍陵的敵56師團主力,打開反攻芒市的前進通道創造了有利條件。在4個多月的戰鬥中,遠征軍新33師、39師及76師一部幾乎傷亡殆盡;二是桐果園——紅岩山之戰:時間從1946年8月中旬開始至11月3日結束,歷時兩個多月。其間,我方先後投入的部隊有第76師97團、227團和第九師25團、27團等部,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血戰,於11月3日將殘敵趕下紅岩山,奪得了芒市壩子東北部的控制權;三是三臺山之戰。時間從1944年8月初開始至10月29日結束,歷時約3個月。其間,我方投入的部隊主要是負責迂逥敵後的第53軍和第七十一軍第82師等部,經兩次較大規模的突擊争奪,於10月27日佔領三臺山,切斷了日軍沿公路退往庶放、畹町的通道。四是圍攻勐戛白羊山之戰。時間從1944年11月22日開始至30日結束,歷時9天。其間,我方投入的部隊有第二軍第76師,第六軍預備二師等部,經過9天的争奪,於當月30日攻克白羊山九峰的最後一個山頭。使部隊得以迅速集結直插遮放;五是庶放虎尾山之戰。時間從1944年12月4日開始至31日結束,歷時28天。其間,我方投入的部隊主要有第六軍預備2師所屬4、5、6團。經過反復的圍攻争奪,於12月31日將5個山頭全部佔領,爲我遠征軍主力順利收復遮放創造了條件。六是畹町黑山門之戰。時間從1945年1月1日開始至1月20日結束,歷時20天。其間,我方先後投入的部隊有第二軍第九師、第六軍預備2師、第71軍第88師等部。經過20天的反復争奪,於當月20日上午收復該山,奪回國門畹町。至此,歷時8個多月的滇西大反攻勝利結束。以上德宏境内的歷次戰鬥,共消滅侵滇日軍第56師團殘部及增援部隊共4954人,中國遠征軍先後傷亡106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