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深圳廣府宗祠的調查與研究
彭全民(彭全民,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
【中文摘要】本文參考有關專家的研究成果及深圳廣府系家族譜,對深圳廣府宗祠在文物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産等方面作初步調查、整理和研究,爲廣府宗祠的維修、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提供一點信息。
Abstract:With reference to other experts research results and Guangfu genealogies in Shenzhen, this article make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neatening and study on the architectural relics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Guangfu ancestral halls. Besides, it also provides some information on the maintenance, conservation,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Guangfu ancestral halls.
宗祠,宗廟,中國古代的祭祀建築。帝王、諸侯等奉祀祖先的建築稱宗廟或太廟,貴族、顯宦、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建築稱家廟或宗祠。這些宗族的宗祠仿照太廟方位,設於宅第東側,規模不一。宗祠是供設祖先的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是血緣崇拜的聖堂,是家族、宗族凝聚力的象徵,是一族興衰的標誌,又是從事家族宣傳、執行族規家法、議事宴飲的地方。興旺的家族或宗族,四時祭享,香火不斷;衰敗的,則宗廟殘頽,香火斷絶。千百年來,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生命力强盛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祭祀建築。
廣府人稱宗祠爲祖祠或祠堂。“堂”字出現較早,原意是相對内室而言,指建築物前部對外敞開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夾,室的兩旁有房、有厢。這樣的一組建築,又統稱爲堂。宗祠每進均是較爲敞開的建築,因此有“祠堂”之稱。
由於解放以來,雖然,有少量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宗祠被列爲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下來。但宗親的祭祖活動被作爲搞宗派來批,宗祠等蒸嘗被充公,或分給私人。血濃於水的祭祖活動不但不能搞,甚至連宗祠的裝飾、神龕都被摧毁,宗祠被挪作他用,有的甚至被改建。很多舊城、舊村改造根本不考慮遺産保護,至使宗祠大批的消失。這種環境很難談的上保護和研究宗祠。
自1980年成立深圳經濟特區以來,改革開放,思想解放,也隨着各地地方史志的編寫和文化立市,對地方的歷史文化越來越重視了。1984年國家檔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聯合發文,認爲“家譜是我國寶貴文化遺産中亟待發掘的一部分,藴藏着大量有關人口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史、人物傳記、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資料。”又説“隨着對外開放政策的實行,許多臺灣同胞,海外僑胞的思想之情日趨濃烈,他們也亟需利用家譜來尋找自己的血緣關係”〔1〕,於是在全國掀起重修家族譜和宗祠的熱潮,這也引起研究家族、宗族、民係發展史的熱潮。在廣府民係的歷史文化的研究方面,也有着廣泛和深入的研究,取得可喜的成就,如1998年張國雄等著的《五邑文化源流》、1999年龔伯洪編著的《廣府文化源流》、2000年葉春生著的《廣府民俗》、2001年譚元亨著《廣府海韵》、2003年譚元亨著《廣府尋根》、2007年陳澤泓著《廣府文化》等,但這些專著中研究廣府建築的不多,而提到姓氏宗祠和祭祖方面的的就更少了。
在嶺南歷史建築和廣府宗祠方面,古建專家、文物保護專家曾作了不少研究 ,發表了不少論文與文集,有鄧炳權主編廣東省文物博物館學會學術論叢第二輯《文物保護與利用》〔2〕、鄧炳權《嶺南建築的發展階段與特色》和黄佩賢《清代廣州的合族祠》〔3〕、程建軍《嶺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築搆架研究》〔4〕、凌建《順德祠堂考》〔5〕、黄淼章主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論文集》〔6〕、郭順利《試論廣東古代祠堂的成因、類型與特色》〔7〕、陳堅紅、邱立誠《“人”在最高處》〔8〕 等,使人們對嶺南歷史建築,尤其是廣府宗祠的看法耳目一新。
2003年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大旗頭村、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2005年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 、吴川市吴陽鎮、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開平市塘口鎮自力村、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碧江村,2007年開平市赤坎鎮、珠海市唐家灣鎮、陸豐市碣石鎮、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東莞市石排鎮塘尾村、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等古鎮、古村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佈爲中國第一、第二、第三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除了鵬城村和碣石鎮外,其他都是廣府民係古鎮、古村,並得到保護規劃和開發利用,而宗祠則是這些名鎮、名村最重要文物建築之一,是雙重文化遺産,爲古鎮、古村增添了光彩,這也大大地促進了廣府民係歷史建築的保護和研究。2007年佛山市南莊鎮羅南隆慶村陳氏宗祠和隆慶書院,由村民集資開發爲村史博物館。同年5月深圳福田區“下沙黄氏宗親祭祖儀式”,被公佈爲首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可見廣府宗祠在未來將在遺産保護、宗族民俗、旅遊考察、尋根問祖、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深圳是個半廣府、半客家的地方,西部地近珠江,地勢較平緩,是廣府民係聚居之地;東部多山地,瀕臨大鵬灣、大亞灣,是客家民係聚居之地。龍崗等地的客家宗祠,大部分建在客家圍内的中軸綫上。而廣府宗祠大部分建在圍外。廣府、客家兩民係的宗祠各有特色,有必要加以區分和比較。因此,本文參考有關專家的研究成果、深圳廣府民系家族譜,以及深圳廣府宗祠的調查、測繪、維修設計方案資料等,對深圳廣府宗祠在文物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産等方面作一初步的整理與研究,爲廣府宗祠的維修、保護、研究和開發研究提供一點信息。同時在2001年楊耀林、黄崇岳主編《南粤客家圍》〔9〕、2008 年張一兵編著《深圳砲樓——調查與研究》〔10〕等研究深圳歷史建築的基礎上,爲深圳的廣府歷史建築作點介紹。
説到廣東廣府民係的立祠之俗,清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宫語》祖祠條中説:“嶺南之著姓右族,於廣州爲盛。廣之世,於鄉爲盛。其土沃而人繁,或一鄉一姓,或一鄉二、三姓。自唐宋以來,蟬連而居,安其土,樂其謡俗,鮮有遷徙他邦者。其大小宗祖禰皆有祠,代爲堂構,以壯麗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數十所。小姓單家,族人不滿百者,亦有祠數所。其曰大宗祠者,始祖之廟也。庶人而有始祖之廟,追遠也,收族也。追遠,孝也。收族,仁也〔11〕”。立祠的目的就是爲了追遠、收族,行孝仁之道。鄉土建築,就是廣大鄉村中土生土長的建築,包括祠堂、寺廟、教堂、民居、學堂、店鋪、作坊、村門、巷門、亭、廊、圍墻、砲樓、橋樑、泉井、溝渠、道路等。宗祠在鄉土建築中,是最重要的一種建築類型,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瞭解鄉族姓氏、地方歷史文化,一定要瞭解當地的宗祠。一座宗祠反映一個姓氏的歷史、源流、遷徙、風土民情與傳統文化。宗祠是個物質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集於一身的特殊建築。宗祠是怎樣擇地創建的呢?
一、宗祠的擇地、命名及分佈
廣府民係之俗,人人都懷着崇敬、眷戀之心看待他們的宗祠,在他們的心目中,宗祠是塊風水寶地,祖靈敬奉其中。這個村的族人旺不旺,就和宗祠的風水和祖靈有關。深圳廣府民係,大部分佈在沿江,沿海一帶,地勢平緩。祠堂一般是建在村前,或村的左,右兩旁,時間久遠的,一般在村前居中的地方,祠前有一小廣場,再前是風水池,這是普遍的現象。廣府人在籌建祖祠之初,擇地是慎之又慎,且信心十足,這裏是他們安妥先靈的地方。下面從宗祠的碑記,可瞭解廣府民係建祠之俗。
1. 擇地
羅湖區笋崗街道笋崗村何氏,乃明初嶺南名賢東莞伯何真之後裔,雖何真母親葉氏與兩個兒子定居笋崗,因明初“藍玉案”後,其襲封東莞伯的何華祖,乃藍玉女婿,受誅連。何真後裔四散。後雖平反復居,但元氣大傷。爲重振何氏家族,民國十年(1921年)何真後人改了宗祠方位,重修何氏宗祠,其大門内右側墻上立着一塊民國十年(1921年)《重修何氏宗祠碑記》,上刻着一段宗祠的風水銘文,大論其吉地之風水,説本村族祠“係乘龍氣之正脈”,“外收堂氣之原”,並告誡子孫“此山向永遠流傳”〔12〕, 可見宗祠擇地何其重要。
南山區西麗街道新圍村劉氏宗祠内,鑲嵌着一塊清咸豐四年(1854年)《昭兹來許》碑記,講述劉氏宋代始祖劉原廣,立村新圍,數代單傳,“至七世祖彦禮公,克承先業,五桂聯芳,勤儉持家,創有嘗産,一時營建宗祠,承先啓後,風淳俗美,班班可考〔13〕”。因陳壯園之亂,盤踞西麗,七世祖劉彦禮等挈家而逃,遷居异域。至清初定鼎,又復原居,曆數代後,“咸豐歲在癸醜,十六傳孫杰英應試扺省,適遇羅定東、安曉峰、阮老師,邀請相厥陰陽,指陳得失,力囑我鄉重修祠宇,將原向酉卯兼庚甲,今改庚甲兼酉卯,又於右邊添建文武帝廟一所,以培風水,計用工程共費千有餘金,廣和用是,闔族公議,舉皆樂從〔14〕。”七世祖劉彦禮於明代創嘗産建宗祠,當時一定是經堪與師的指導,才有“風淳俗美”之説。至十六世劉杰英清咸豐三年(1853年)往省城應試,得風水先生指導,定當重修祖祠,添建文武帝廟,略改祖祠風水方向。經劉英杰倡議,族長劉廣和發動全族捐金支持祖祠重修並順利完成,今新圍村劉氏宗祠的規模,即是咸豐四年(1854年)重建的形制。因此,宗祠擇地,定方向,昭兹來許,創新圍劉氏600年基業。按劉英杰乃新圍十六世祖的代數推算,劉原廣定居新圍時間不應在宋代,應在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
寶安區龍華街道上游鬆游氏家祠内,保留了一塊清嘉慶五年(1800年)的建祠碑記,講述了游職大一家爲給曾祖建祠,認定風水吉地,立志創家立業,前赴後繼創建祖祠的動人故事。“建祠奉祀,以篤親報本,爲後嗣者所當然也〔15〕”游職大之父游卓超,兄游位大,於清干隆二十一年(1756年)建家祠三棟,以奉曾祖。結果“業將成而兄已逝,工竣畢而父隨終。鄉中人以爲有礙風水,時予叔、侄年少無知,誤聽旁言,競於庚寅歲將廳之前二棟拆去,僅留寢室〔16〕。”至游職大等長大,已追悔無及。於是發奮圖强,以恢復父兄未競之志爲念,將祖先伯舉數石遺産,不辭勞苦,設法經營,經20餘年之艱辛,終創嘗産八十餘石,年來盈餘,於嘉慶四年十二月(1800年1月)創立家祠兩棟,鳩工七閲月工竣。落成之時,游職大宗親爲撰文刻石以傳不朽:“竊思伯舉今嘗産,經予積置維艱,嗣後無得分家,輪權惟以本房内,有齒德者權理貯積,除糧祀外,既得以備修葺祠墓之需,且使將來綿延擴大,子子孫孫相引勿替,本房中規矩常存,尤職所厚望也!爰叙其創置始末,勒石以垂不朽雲〔17〕。”可見,一塊風水寶地的好壞,還應加上子孫後代的不懈努力,才能綿延擴大,流芳百世也!
龍崗區龍城街道格坑村振孔公祠,座北向南偏西10度,位於格坑老巷17號,乃格坑開基之祖陳澄波、陳静波兄弟爲紀念其父陳振堂、陳静波(陳振堂次子,過繼二叔孔照爲子)之父陳孔照,而創建於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祠名取自振堂、孔照兄弟倆的振、孔兩字。振孔公祠,爲三開間三進深一天井的建築結構,左爲光緒十五年(1889年)武進士陳兆麟故居。前堂左邊墻上立有“祠碑”〔18〕一塊,立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月宗祠歸火安神之時。據碑文載,澄波、静波兄弟之父振堂,辛苦創業,置有格坑這片土地。振堂逝世後,兄弟倆孝順母親,和睦鄉鄰。道光八年(1828年)澄波經程江鐵樓堪輿大師指點,與弟静波合作,在隔坑建圍立祠,建圍名曰“南朝世居”,今之格坑村是也。碑文還載,建祠起造艱難,兄弟倆經數載籌謀,於道光十八年正月(1838年1月)平基,八月初六(9月24日)興工行墻,立干山巽向兼亥己,放水在巳丙方,開正丙門,合三大卦。篤造鳩工、選課進火乃孫星樓負責。立碑的目的“想是祠之締造,波等經營數載,方告成功,維你後人悉知,祖功創造之難,願守成而勿替可也!”〔19〕村場、宗祠的擇地花了兩代人的時間。
從上面四座宗祠的營建、重修,都有不同的説法,但萬變不離其宗,宗祠乃風水寶地,乃祖先千辛萬苦所創建,不是萬不得已,是不會改變它的。
2. 命名
深圳西部每個姓氏的宗祠都有總祠與分祠之分,如南山區南頭鄭姓始祖鄭柏峰,北宋熙寧年間(1068-1085年)遷來南頭,其子孫後裔分佈在南山、福田、寶安等區,後裔聚居的村子就達數十條村子之多〔20〕,除南山區大新街道涌下村原有鄭氏大宗祠作爲總祠外,其他村的分祠均稱爲鄭氏宗祠或某某鄭公祠,如南山區南山街道向南村鄭氏宗祠,桃園街道大涌村鄭氏宗祠、塘朗村鄭氏宗祠、光前村鄭氏宗祠,南頭街道涌下村鄭氏宗祠,寶安區西鄉街道樂群村鄭氏宗祠等。向南村除了鄭氏宗祠,下又有月岩鄭公祠等。其等級是大宗祠—宗祠—分祠。由於歷史上的各種原因,也有未按此分等級的。福田區沙頭街道上沙村,其宗祠就直接叫“懷德黄公祠”。黄懷德是上沙村黄氏三世祖,邑庠生,生於宋干道八年(1172年),終於淳祐元年(1241年)〔21〕福田區沙頭街道下沙村,其宗祠也叫“黄思銘公世祠”, 始建於明代,經歷代維修,現存建築主要爲清代風格。黄思銘是下沙村明黄氏九世祖。因是血緣同宗的緣故,宗祠的命名是有一定的規律的。
3. 分佈
與深圳東部的客家的宗祠相比較,西部的廣府村落其立村時間較客家村落早,是在北宋時就遷入深圳與香港。根據深圳、香港族譜所載,宋代遷入深圳立村的有:鄭〔22〕劉(龍崗平湖房)〔23〕黄(沙頭上沙、下沙房)〔24〕曾(寶安沙井東塘房、新橋房〔25〕 )、陳(寶安沙井朝舉房〔26〕、公明水貝房〔27〕)、林(寶安福永橋頭房)、吴(南山南園房)〔28〕、劉(寶安新安流塘房)〔29〕、陳(寶安沙井駙馬房)〔30〕、温、潘〔31〕等姓,遷入香港的有鄧〔32〕、林(九龍莆岡房)〔33〕、侯〔34〕、彭〔35〕、陶〔36〕等;元代遷入深圳立村的有:文〔37〕、黄(寶安新安上合房)、黄(南山北頭房)〔38〕、莊〔39〕、歐陽〔40〕、王〔41〕、何〔42〕等姓,遷入香港的有廖(新界上水房)〔43〕、吴(九龍衙前圍房)〔44〕等姓;明代遷入深圳立村的有蔡〔45〕、袁〔46〕、麥〔47〕、江〔48〕、廖(寶安龍華清湖房)〔49〕、薑、葉〔50〕、張〔51〕、方〔52〕、詹等姓。因此廣府民係佔有沿江、沿海一帶水路交通發達之地。而客家村落則在明代中期遷入深圳,有龍崗賴姓和坪地蕭姓等,只好進入偏僻的山區地帶。廣府村落,因時代較早,原在村口或顯要位置建立的宗祠,因人口繁衍,在宗祠周圍也建了不少民居,逐漸成了祠堂村,如羅湖區笋崗街道笋崗村、福田區梅林街道上梅林村、新州村等都有祠堂村之名。
深圳西部的各姓廣府宗祠主要分佈在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與寶安區,鹽田區與龍崗區較少。保守地估計,廣府宗祠應在500座以上。清初,清廷爲圍困臺灣的鄭成功,沿海五省邊界内遷50裏。受清康熙三年至八年(1664年-1669年)遷界的影響,康熙以前的宗祠,在遷界内的,因受拆遷的破壞,很難保留,至復界時,鄉間許多建築已是殘垣斷壁。而康熙八年(1669年)以後創建的宗祠或重修的宗祠就保留了不少。
羅湖區有笋崗街道笋崗村何氏宗祠,東門街道湖貝村懷月張公祠,蓮塘街道坳下村鄧氏宗祠等。
福田區主要有:沙頭街道上沙村懷德公祠,下沙村黄思銘公世祠,新洲村簡氏宗祠,沙尾村碧州莫公祠,皇崗村莊氏宗祠等。
南山區主要有:
西麗街道新圍村劉氏宗祠等;
桃源街道大涌村鄭氏宗祠,平山村方氏宗祠、廣昱方公祠、廣陽方公祠、西溪方公祠,光前村鄭氏宗祠,塘朗村鄭氏宗祠、悦富鄭公祠等;
南頭街道南頭城信國公文氏祠,涌下村鄭氏宗祠等;
南山街道南園村吴氏宗祠、雙洲吴公祠、解元祠,向南村鄭氏宗祠,墩頭村葉氏宗祠,北頭村黄氏宗祠,南山村陳氏宗祠等。
寶安區主要宗祠有:
新安街道上合村黄氏宗祠,流塘村劉氏宗祠等;
西鄉街道樂群村鄭氏宗祠,固戍村薑氏宗祠,鐵崗村劉氏宗祠,黄田村林屋林氏宗祠,黄田鐘屋鐘氏宗祠等;
福永街道嶺下村文氏宗祠、鬆莊祖祠(文氏)、庵嶺二祖祠(文氏)、協和公祠(文氏)、槐廷祖祠(文氏)、文順祖祠(文氏)、樑慶祖祠(文氏)、樑任祖祠(文氏)、捷卿祖家祠(文氏)、扆宸祖家祠(文氏)、汝道祖祠(文氏)、四勝祖家祠(文氏)、麟圃家祠(文氏)、白石厦文氏宗祠、石琚公祠(文氏)、新田村文氏宗祠,橋頭村陳氏宗祠、林氏宗祠,懷德村潘氏宗祠、梅桃鬆三公祠(潘氏),塘尾村鄧氏宗祠,福永墟莊氏宗祠、陳氏宗祠、樑氏宗祠等;
石岩街道浪心村楊氏宗祠,袁氏宗祠等;
龍華街道清湖村廖氏宗祠,元珠公祠(廖氏)等;
民治街道上芬村詹氏宗祠等;
石岩街道浪心村楊氏宗祠,袁氏宗祠等;
公明街道水貝村上村陳氏宗祠,水貝下村泰宇陳公祠、思梅公祠(陳氏),合水口村麥氏大宗祠,李鬆朗村樑氏宗祠,玉律村德貴曾公祠等;
沙井街道新橋村曾氏大宗祠、北蕃曾公祠,新二村謙宜二祖祠(曾氏),東塘村曾氏大宗祠、榮業曾公祠,沙三村陳氏宗祠(義德堂),昂慎陳公祠、静樂陳公祠、昂積陳公祠,沙四村陳氏宗祠,壆崗村陳氏大宗祠,衙邊村陳氏宗祠、德輝陳公祠,辛養村陳氏大宗祠,萬豐村潘氏宗祠、理學鐘岡祖祠、述岡祖祠,步涌村江氏大宗祠、静庵江公祠,沙一老村黎氏宗祠,沙頭村宣玉鐘公祠,黄埔村冼氏宗祠等;
觀瀾街道竹村鄧氏宗祠、鄧褆家祠等;
鬆崗街道燕川村陳氏宗祠、素白公祠、澤培公祠、鄉賢祠、匠耕陳公祠、月客陳公祠、醒庵祖廳,東方村文氏大宗祠,沙浦村富祖蔡公祠、碧沙蔡公祠、樂圃蔡公祠,沙一村貞祖蔡公祠等。
龍崗區主要有:
龍城街道沙塘圍海旋公祠(陳氏),黄閣坑村南嶽公祠(陳氏),格坑村振孔公祠(陳氏)等;
龍崗街道仙人嶺村陳氏宗祠(楚彦陳公祠)等;
平湖街道平湖大圍劉氏宗祠等;
坑梓街道老香村香氏宗祠等;
坪地街道西湖塘老圍王氏宗祠、西湖塘新圍三座王氏分祠等;
大鵬街道水貝村歐陽氏宗祠等;
光明新區徑口村黄氏大宗祠,樓村陳氏宗祠、廷養二公祠(陳氏)等。
二、宗祠的分類與分式
關於宗祠的分類,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專家郭順利,把廣東古代宗祠從性質上分成家祠、分祠、支祠、宗祠、合族祠(統宗祠)、雜姓合祖祠、名宦祠、賢士祠、英烈祠和孝貞壽祠等10類;又按宗祠的建築布局、平面和形制分成單體祭拜室式、外門—香案—祭堂式、單體樓閣式、牌樓—正殿式、拜亭—正殿式、四合院落式、四進的模式、家塾書院式、三路建築群式等9式〔53〕。這給廣東古代宗祠的分類開了先河,便於人們進一步瞭解廣東古代宗祠。本文參考郭順利的分類、分式的方法,僅對深圳的廣府宗祠,在平面布局與立面上進行分類分式,以便於進一步探討和研究廣東的宗祠建築和歷史建築。
深圳的廣府民係主要姓氏是當地的始遷祖,少部分是由東莞、香港等地遷來。因此,歷史悠久,形成自己血緣宗族網絡,其風俗文化以及建築都有共同的特點。如南宋遷來寶安沙井的陳朝舉房,已發展到數十條村莊。而他們所建的宗祠,雖然數量衆多,大小不一,時代參差,但總的情况還是大同小异,有其不同的種類和發展軌迹。宗祠是鄉土建築中,是最爲傳統的建築,其發展變化是很緩慢的,俗話説“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宗族、宗祠的宗演化出來的,就是根本的意思。廣府宗祠的平面布局與立面,代表了這個家族的門面,是最重要和最顯要的地方。宗祠的“頭門”,即是宗祠的前堂,他向外的一面是個凹體,這個凹體的大小、形狀就决定了宗祠的種類。因爲,不同的凹體,是用不同的身份和金錢來决定的。關於廣府宗祠的分類,經與同事張一兵博士商討,吸收了他的建議,根據宗祠的平面布局和立面,把宗祠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内凹肚型,第二類是外凹肚型,第三類是雙凹肚型。
1. 内凹肚型
内凹肚型,它主要的特徵是宗祠前堂的平面没有鼓臺,只有僅够避雨的小門廳,即前面的墻體中部往内凹的小門廳。門廳兩側是頭門内左右厢房的外墻。從立面看,只見大門與墻體,不見門廳梁架和柱礎。這種類型較爲檏素,在建築上也省材省料。這種類型的宗祠不多,是早期建祠和建分祠、或書塾、書室的一種類型。
如南山區南頭古城内信國公文氏祠:
信國公文氏祠,是深圳、香港等地文氏族人紀念宋信國公文天祥的宗祠。始建於明,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重修,爲面寬三間三進深兩天井建築結構,面寬10.56米,進深32.17米,建築面積339.7平方米。大門額上刻:“信國公文氏祠”,落款竪刻陰文:“嘉慶丁卯年(1807年)桂月重修”。祠中後堂原懸掛有“正義堂”的牌匾,正中安放文天祥的鍍金塑像和神位牌,現已不存。據載,在南頭田寮仔原有十多畝稻田和兩口魚塘作爲“餉田”,所得收入專供黄鬆崗墟和信國公文氏祠支用,族中委派一名長者料理祠内事務。1984年9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佈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作爲文天祥紀念館的館址,供遊人參觀。
這種類型的宗祠還見有龍崗區坪地街道西湖塘新圍的三座王氏分祠。
2. 外凹肚型
外凹肚型,從平面看,其主要特徵是大門没有内凹,而是與前墻持平,只是左右側墻向前伸出,使門前擋雨的面積大爲增加。從立面看,增加了宗祠正立面的空間效果。因此,這種類型是一種最簡單、省材,而又大方實用的一種的類型。這種類型宗祠較少。
如龍崗區龍城街道沙塘圍村海旋公祠:
凱旋公祠,位於麻沙村沙塘圍之側,始建於明,清代重修,爲單間兩進深一天井的建築結構,包括頭門、天井和正堂,面闊4.4米,進深10.11米,建築面積44.48平方米。大門額塑“凱旋公祠”四個大字,“凱”乃“海”字,今由古墓碑改正。爲磚墻,花崗岩石天井,三合土地面,轆筒灰瓦屋面,神龕置“潁川堂上歷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龕兩側對聯爲:“凱奏先人興俊烈,旋看後裔起龍文”。龕下有“護祠土地之神位”。
3. 雙凹肚型
雙凹肚型,從平面看,兩側墻與鼓臺後的前墻是一凹,前墻與大門與門墻又是一凹,因此名爲“雙凹”。從布局看,祠内可以是帶牌坊的,可以是帶牌坊的。從立面看,可以是全墻的,可以是帶梁架的,可以是帶柱的,豪華一點,還可以再帶鼓臺和月樑。它主要的特徵是形成較寬闊的門廳,可以容納更多柱、樑與裝飾。這是用材用料較多、較爲復雜的一種類型。這種類型也有簡繁之分。只見清水墻的,叫面墻式;帶柱的叫落地檐廊式;帶鼓臺的,叫鼓臺式。鼓臺式又可分普通鼓臺式、帶牌坊鼓臺式、帶牌坊鼓臺式等。這種類型適合大姓的總祠、有地位的家族的宗祠和名人祠。有實力和經濟能力的,可以蓋復雜而豪華的,不够實力的,可以蓋檏素而大方的面墻式。
(1)面墻式
面墻式,即宗祠的正立面只見清水磚墻,而不見柱、梁架與鼓臺。這是宗祠中仍爲多見的一式。是雙凹肚類型裏面最經濟而大方的一式。這一式,仍然可以裝飾壁畫、貼陶塑,在檐板雕、墀頭、瓦當、臺階、地面、墻體等地方花工夫,而不失大家風度。
如龍崗區龍城街道黄閣坑村南嶽公祠(陳氏):
南嶽公祠,位於黄閣坑老圍南面圍墻外,座西向東,始建於明代中晚期,歷代有維修,現存建築爲清代晚期風格,爲三開間兩進深建築結構,12.6米見方,建築面積158.76平方米。大門額塑“南嶽公祠”,兩側對聯曰:“南雄發裔,岳岱留徽”。 後堂前金柱礎仍爲明代原物,其主要梁架爲晚清時期的博古鏤空版板式梁架,木雕構件工藝精湛,但明代祠堂基本格局未變。其多次重修均留下明顯的印記。
這種類型的宗祠還見有寶安區沙井街道萬豐村理學鐘岡祖祠(潘氏)、萬豐村述岡祖祠(潘氏)、龍崗區龍華街道清湖村元珠宗祠(廖氏)、龍城街道格坑村振孔公祠(陳氏)等。
(2)落地檐廊式
落地檐廊式,即在面墻式的檐廊下加上立柱與梁架。
福田區沙頭街道沙尾村碧州莫公祠。
碧州莫公祠,位於深圳市福田區沙頭街道沙尾東村119號,坐西北向東南,始建於明,見載最早的一次重修,是清同治二年八月(1863年9月),目前碧州莫公祠所保留的正是這個時期的風貌。宗祠爲面寬三間兩進深一天井帶左右廊廡的建築結構,面闊10.70米,進深17.20米,建築面積184平方米。前堂大門石匾額書:“碧州莫公祠”五個大字,大門對聯刻“卿賢留世澤,鼎甲舊家聲”。 後堂正中設神龕,置有“鉅鹿堂上歷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及本村始祖等牌位。神龕兩側對聯:“沙環碧翠源遠東邑綿世澤,尾繞洲川立基南山振家聲”。 2007年11月被福田區人民政府公佈爲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此式還有寶安區龍華街道清湖村廖氏宗祠、南山區桃源街平山村道西溪方公祠等。
(3)鼓臺式
這是深圳廣府宗祠的主要雙凹肚型中最多的一式,主要特徵是大門外兩側帶有高起的鼓臺,鼓臺上有立柱、蝦公樑與梁架等。鼓臺,廣府民係又稱“包臺”,學術界又有稱“塾臺”。據其功能看,這裏多爲放置鼓樂的地方,可避日曬與雨水,又不阻宗祠出入。因此本文暫稱之爲“鼓臺式”。鼓臺用石砌築,有用花崗岩石,有用紅砂石,有砌成墻,有砌成須彌狀,地面有用石,有用三合土。這類鼓臺型宗祠數量較多,因高起的鼓臺,抬高了宗祠的立面,可以建得更爲雄偉壯觀。特别是始遷祖的宗祠,大部分都是這種型式。
①普通鼓臺式
一般是大門兩側帶鼓臺,面寬三間或五間,兩進深或三進深的宗祠建築。
福田區沙頭街道上沙村懷德黄公祠。
懷德黄公祠,座北朝南,元代始建,目前的建築風貌是清代重修的,面寬12.9米,進深37.18米,建築面積479.6平方米。爲三開間三進深前後廊兩天井的磚石木建築結構。大門石額刻:“懷德黄公祠”, 是深圳人名命名的宗祠中最早的歷史人名,黄懷德乃北宋時人。其大門聯曰:“參山衍派,椰樹長春”。中堂懸掛“昭明堂”。神龕置始祖黄中、本祠祀主黄懷德等神主牌。該祠現保留的是清代的建築風貌。2001年10月16日被福田區人民政府公佈爲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種雙凹肚型普通鼓臺式還見有福田區沙頭街道下沙村黄思銘公世祠(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福田街道皇崗村莊氏宗祠、南山區南山街道北頭村黄氏宗祠、南山街道墩頭村葉氏宗祠(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龍崗區龍崗街道新生仙人嶺村陳氏宗祠等。
②帶牌坊鼓臺型
這類鼓臺式的宗祠,比普通鼓臺式多了一進牌坊,從而比普通鼓臺式多了一個天井。從進深看是普通鼓臺式的加長型。牌坊的設立,無疑是增添了宗祠的人文信息。牌坊正、背題刻可以一個題材,也可以是兩個。
寶安區沙井街道新橋村曾氏大宗祠
曾氏大宗祠,位於新橋村中,始建於元代,前有廣場和風水池,左右兩側和後面分佈有分祠、書室與廟宇。目前的建築是清干隆年間(1736-1795年)重修、嘉慶三年(1798年)擴建的。面寬五間三進深左右兩亭前後四廊三天井的建築結構,面寬21.2米,進深49.8米,建築面積1056平方米。中堂懸掛“大學堂” 木匾。祠内第二進的石牌坊正面額刻:“大學家風”,是紀念曾子的,背面“片石流輝”是紀念南宋曾仕行、曾仕貴兄弟兩人,自珠璣巷逃難至廣州時,兄弟兩人分手,剖石爲信,後來曾仕行卜居番禺小龍鄉,曾仕貴開基東莞新橋鄉,皆成望族。2001年7月17日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安區新安街道上合村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位於上合村頭,始建於明代,後經多次重修。黄氏宗祠爲三開間三進深左右二廊三天井帶牌坊的建築結構,進深41.3米,面寬10米,建築面積413平方米。大門石額刻“黄氏宗祠”四個大字,兩側聯曰“江夏先聲,珠璣舊業”。中堂懸掛“敦睦堂”木匾。後堂神龕置“江夏堂上歷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前堂與中堂間立一座四柱三間三樓式石牌坊,是爲晋南粤孝子黄舒而立的,額刻“孝行流芳”,正面陽刻對聯:“西晋倫常南粤士,六年廬墓一生心”。背面陰刻對聯:“名開子輿當日裏,孝傳司馬一朝人”,牌坊屋面爲轆筒瓦緑琉璃剪邊,灰塑正、側脊,木雕刻梁架。從黄氏宗祠的布局、結構、造型看,有檏實玲瓏的特點。1998年7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公佈爲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種雙凹肚型帶牌坊鼓臺式還見有,南山區南山街道南園村吴氏宗祠(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寶安區公明街道合水口村麥氏大宗祠、福田區沙頭街道新洲村簡氏宗祠(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羅湖區東門街道湖貝村懷月張公祠等。
③帶後寢鼓臺式
這類鼓臺式的宗祠,比普通型鼓臺型,其後面多了一寢室,實際是普通鼓臺式的加寬加長型。據《禮記·祭法》載:“祧之言超也,言其超然上去也”。孫希旦集解:“遠廟爲祧,蓋謂高祖之父、高祖之祖之廟也。謂之遠廟者,言其世數遠而將遷也。”又雲:“祧即寢也,其字從兆,乃窈窕幽逐之義,寢在廟後,故以名焉,廟以奉神主,寢以藏衣冠。”這也是寢室的由來。深圳的宗祠,常會遇到這種後寢。後寢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寶安區鬆崗街道燕川村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又稱朝舉公祠,座北向南,始建於明代,重修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爲面寬三間四進深兩横帶後寢的建築布局,面寬23.7米,進深42米,建築面積924平方米,前堂大門祠名“陳氏宗祠”爲明朝理學家陳獻章所書,兩側對聯爲:“門環燕水,祠對麟峰”。宗祠中裝飾華美,有灰塑、磚雕、木雕、石雕、嵌瓷、壁畫等,工藝精細。抗日戰争時期,1944年7月至1946年6月,我南方抗日武裝——東江縱隊,在此地建立抗民主政權——東寶行政督導處。陳氏宗祠既是重要的革命紀念舊址,也是具有較高藝術、歷史價值的古建築。1999年3月被寶安區人民政府公佈爲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對其進行全面維修,並在此建立寶安抗日紀念館。1999年3月寶安區人民政府公佈爲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類雙凹肚型帶後寢鼓臺式還見有,寶安區鬆崗街道東方村文氏大宗祠(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沙井街道壆崗村陳氏大宗祠(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等。
三、宗祠的建築與裝飾
1. 宗祠的墻體與地面
宗祠的墻體除基礎外,下部大都有勒脚石,上部主要爲青磚墻,清水磚墻爲夾心墻,排列有丁順之分。廣府稱砌墻的人爲泥水佬,俗謂“泥水佬,三件寶”,即抹鬥、磚刀、淌板。凡砌磚墻,有單行磚(單隅磚)、雙行磚(雙偶磚)之分,高低行砌需扣緊實,砌墻横竪直綫,需用“墨鬥”,用姆指和食指拿着綫一彈,即顯黑綫,然後按綫條規範施工。
此外還有三合土墻,而蚝殻墻側少見,墻體四角大都有夾石,部分宗祠外墻每進中間有磚護柱。
寶安區沙井街道步涌村江氏大宗祠的墻體是蚝殻壘的,該村因地處珠江口,是産蚝之地,村内有多座宗祠是蚝殻壘墻的,這是深圳很有特色的建築,如唐劉恂《嶺表録异》所説:“盧亭者,盧循背據廣州,既敗,餘黨奔入海島野居,惟食蚝蠣,壘殻爲墻壁。”〔54〕這種“壘(蚝)殻爲墻壁”之俗是古越民因地取材壘墻的歷史見证。
宗祠的正墻,是宗祠墻體用工最多的地方。這與廣府民係地處珠江出海口,祖國南大門的地理環境有關,對外交流、貿易較多,非常注重門面的裝飾。宗祠正墻的用工、用料和多樣、豐富的裝飾,正是這種心態的反映。
正墻是大門所在,從大門的門枕石、門框、門柱、門匾、對聯到門墻,門上的壁畫裝飾,均非常講究。門墻下部多有勒脚石,上爲水磨青磚砌築。有的勒脚石至半墻或是全石墻。石有花崗岩石和紅砂石多見。鼓臺型與部分外凹肚型宗祠兩側的梁架裝飾也很講究,爲襯托大門,與梁架相關、相接部分,布置了很多木雕刻,有斗拱、柁峰、梁頭、鰲魚托脚、雀替等。鼓臺爲石砌,加上鼓臺上的石柱、礎、蝦公樑與柁峰,已琳琅滿目。側墻也多爲石脚水磨磚墻,墻上多施壁畫。再配以檐雕、琉璃剪邊與多樣的正脊垂脊,就形成廣府宗祠華麗而又壯觀的正立面。廣府人重門面、重入門的心態表露無遺,宗祠側面的山墻,廣府人也很重視。有人字墻、鍋耳墻等。山墻上的裝飾也是多樣化的,也是展示廣府灰塑藝術較多的地方。
天井一般都是條石鋪地,有紅沙石與花崗岩石,而用青磚或三合土鋪地的較少。宗祠的内排水處理也很講究,有排沙防堵的水庫,有暗槽與外排水相連,走水方向也有説法。
地面大都以三合土地面爲主,或間以磚、石,而鼓臺地面以鋪石和三合土較爲多見。
2. 宗祠的柱、柱礎與木構梁架
宗祠的立柱,扮演着獨特的荷重角色,與梁架一起,在臺基上承擔着屋頂的承重,有“墻倒屋不塌”之妙,其作用非同一般,因此柱上藝術加工較少。堂前的柱子叫楹,柱在上面的對聯就叫“楹聯”。
宗祠的石柱、石礎是宗祠重要的時代標誌之一。宗祠雖經歷代重修,而石柱、石礎造型完美,又經久耐用,保存較好而被保留下來,成了宗祠始建或早期重修的歷史見证。
柱分花崗岩石柱、紅砂石柱、木柱與磚柱之分。有石、木柱相間的,一般天井及鼓臺柱等,爲避風吹日曬雨淋,以石柱爲多,而堂中部分則以木柱爲多。
柱礎,即立柱下的石基礎。其作用是將柱的荷載,分佈在地上更大一點的面積,又可防潮,防腐。因易接近人們的視綫,成了廣府宗祠重要的一種石雕工藝。石柱礎的高矮、形狀、紋飾都打上了各個時代的烙印,因此成爲鑒定宗祠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重要參照物之一。石礎,一般是宋時期低矮扁平,至明而清是越來越高,紋飾越來越繁雜了。
宗祠的木構梁架也是鑒定宗祠的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重要參照物之一。從式樣分有抬(叠)樑式,樑穿柱式等。從質地分有紅木、杉木、花崗岩石及水泥制成的。與梁架相關連的其它建築構件有:鬥、拱、爪柱、柁峰、鰲魚托脚、梁頭、雀替等。
梁架是木活,即木匠的功夫。除梁架外,屋架、桁桷、門窗、閣樓等都是木匠所爲。從事木工製作的工人,其工具有斧、錘、鑿、鋸、鉗、刨、鑽、墨鬥等工具,還配以鐵釘、竹釘、木釘、鐵鈎、綫墜、曲尺等物件。以往木工多是單幹的,其木藝是父傳子或兄教弟的。因此,梁架製作的工藝和式樣是有承傳和發展的。
梁架的式樣,以樑穿柱式爲主,這種式樣在深圳普遍使用。原廣東省博物館館長、研究員鄧炳權先生認爲,這種梁架結構,形成於明清時期,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非常適合嶺南氣候和人們的生活習慣、審美觀念,是“在北方各式建築的叠樑式中融會了南方穿鬥式的手法。既有柱上架樑,梁頭承托桁條的叠樑式做法;也有柱頭直接承桁,以及插拱出挑承檐桁等做法,帶有古代南方穿鬥式的遺風〔55〕。”深圳使用梁架主要有樑穿柱式和抬樑式,南山區有一座宗祠是兩種式樣同時使用。南山區大新街道向南村鄭氏宗祠,就是兩種式樣同時使用的宗祠。其梁架前堂、中堂爲抬樑式,後堂爲樑穿柱式。
抬樑式,廣府宗祠較多使用,其結構特徵是沿宗祠的進深方向,柱子支撑大樑,大樑上再放置較短的樑,層層叠叠而成梁架,再放置在柱頂上的水平輔作層上。梁架上的樑層層縮短,每層之間墊置較短的蜀柱及駝峰(或柁墩)。最上層樑上的中部,立蜀柱(或脊瓜柱)或三角形的大叉手,形成一個類似三角形屋架的結構形式。
3. 宗祠的瓦面與屋脊
宗祠瓦面,明代以來,主要是以轆筒瓦爲主,素面勾頭與滴水,清代至道光以來見有緑琉璃勾頭與滴水,民國以來見有琉璃瓦屋面。
正脊、垂脊,從質地分,以灰塑爲主,琉璃脊、磚雕脊較少。從造型分,有平脊、凸脊、船脊(飛脊),博古脊(方骨)、鏤空脊之分。一般前堂屋脊多見博古脊,其次是船脊。後堂屋脊多見船脊,其次是博古脊和平脊,而凸脊、鏤空脊較少見。垂脊也見有飛脊、博古脊,或飛脊、博古脊同時使用。垂脊前有的裝有陶獅,或釉陶獅。正脊之上有的裝有一對灰塑鰲魚或釉陶鰲魚。鰲魚爲龍頭魚身,作噴吐水狀,是水怪,是人們驅辟宗祠火灾的美好願望。夸張的脊飾是廣府宗祠的重要特色之一。
4. 宗祠的藝術裝飾
宗祠的藝術裝飾是所有鄉土建築中,最爲豐富的、多樣的,這和宗祠在鄉土建築中的地位是分不開的。宗祠的藝術裝飾,體現了鄉土的民間傳統、民間藝術、民間工藝龢民間習俗。因此,豐富多樣的裝飾組合是廣府宗祠的重要特色之一。它與廣州陳家祠的七絶(石雕、木雕、磚雕、陶塑、灰塑、壁畫和銅鐵鑄)〔56〕藝術裝飾是一致的、共通的。從表現手法來説,它是多樣的。其藝術裝飾組合有石雕、木雕、壁畫、灰塑、陶塑、磚雕等。
宗祠外的藝術裝飾,從造型、材質、色彩等方面,都十分講究,一般是以灰塑爲主調,輔以石雕、木雕、磚雕、陶塑等。以陶瓷爲主調的較少見。這也是時代的産物,清代晚期以前,是以灰塑爲主調的,清代晚期以後才出現以陶塑爲主調的藝術裝飾,如寶安區鬆崗街道燕村陳氏宗祠的陶塑屋脊。
宗祠内的藝術裝飾,是以木雕、壁畫等爲主調的,這些裝飾是經不起風雨侵飾的,只能施予室内。
(1)木雕
木雕,也稱木刻,多見於封檐板、柁峰、雀替、斗拱、屏風、花格、牌匾、格扇、掛落、花罩、神龕等,也包括施於梁架、枋、大門、儀門、案臺、柱上的雕刻。其中匾額的題記及部分雕刻圖案和手法也是宗祠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重要參照物之一。木雕的原料有木質堅硬的坤甸木、黄桐木、杉木和樟木。坤甸木是由東南亞進口的,木質較重和硬,不易變形和防蛀;杉木輕巧,易雕,但易裂;樟木有韌性能防蛀,但易變型。古時很多木頭是經過池塘的水浸泡的,可防止變形和防蛀。雕刻的手法有浮雕、主體雕和通雕(通花立體雕)。雕刻完之後,進行多次打磨與上漆,然後設色,有專色、五彩和貼金等。
宗祠木雕是受廣州木雕的影響,廣州木雕工藝是以半立體通雕、滿屏雕和多層次雕相結合的特色而著稱於世,與京式、蘇式木雕同源又各具异彩,搆成我國木雕三大流派之一,顯示嶺南木雕的神韵與雅趣,造型生動灑脱、古檏典雅。
(2)石雕
石雕,即是人們對石質材料進行雕鑿而成的建築構件或藝術品。當地稱打石工人爲“打石佬”,打石業使用工具,多是鐵鎚、鐵鑿、鐵釺、鐵鉗、鐵砧、鐵筆等。多見於臺基、墻群、鼓臺、石階垂帶、柱礎、梁架、墀頭、梁頭、蝦公樑、出手、雀替、柁峰、券門、門枕石、鋪地石、夾石、香爐、牌坊、匾額、對聯、碑記,還有抱鼓石、石獅子、石欄杆等等。原料包括花崗岩石、紅砂石、雲石、青石等。石雕構件,很多帶有寓意,非常絶妙。如錢眼形泄水口,隱含了財源匯聚、近在眼前之意,希望族人發財致富。
石雕具有耐酸、耐腐、耐風雨的作用,不易受到侵蝕,非常適合嶺南炎熱潮濕、多雨多風和易生螞蟻的天氣。匾額的題記和部分石雕圖案與造型是宗祠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重要參照物之一。
(3)壁畫
壁畫,俗稱“泥水畫”,主要繪於祠内墻上部,前堂外墻的上部等地方。壁畫大都帶花邊,書法與繪畫相間。大門後墻上用“指日高昇”圖居多。新橋曾氏大宗祠壁畫近二百幅之多。宗祠内壁畫繁簡、大小是不一的。墻上作畫,與在宣紙上作畫是不同的。墻上作畫,是在灰漿抹墻後未全干時作畫效果更好,畫色與畫底灰漿同時而干,畫色會更清新,久難退色。壁畫用色多用礦物質顔料配製。
大門上多作門神彩畫。
(4)灰塑
灰塑是宗祠内最具傳統工藝的裝飾之一。它先用貝灰爲主,滲入適量河砂、稻草、麻皮等材料合成,制成灰糕,經後進行塑造成型,再用貝灰漿調上礦物質色料,給型塑上彩的一種工藝。灰塑分爲彩描和灰批兩大類。採描是灰塑的平面表現開式,着重於色彩的描、畫。灰批是指凹凸立體感的塑造做法。灰批又分爲圓雕式和浮雕式。灰塑的特色,一是以傳統吉祥圖案居多;二是用礦物質顔料,並有一定秘方配製,色調變化小,保留時間較久;三是有地方師徒承傳的手工藝。因此,灰塑是廣府宗祠中最具傳統工藝的裝飾之一。
灰塑一般被裝飾在宗祠外山墻的上部、後墻上部、兩側墻的墀頭部位,屋面上正脊、側脊,窗框上,廊上,廊後墻上及廊門之上。内凹肚型宗祠大門兩側的正墻上。有的宗祠門匾也用灰塑而成。
灰塑藝人在在作灰塑時也很講究。做半沉浮灰塑,在壁上釘上鐵釘,糊草根灰粗塑,再以根灰批塑表面。多層式主體灰塑,則以開邊瓦筒、銅鐵綫做骨架,然後用根灰立體造型。單個人物,物體另扎銅錢做好骨架再批塑,頭部尤要精細,做好後安裝上去。最後工序是綵繪,使之眉目清楚,鮮艷奪目〔57〕。灰塑上彩時的色料配製,是用礦物質顔料,如銀朱,土黄,石緑,佛青,紅丹等,調配殻灰漿而成,用多少配多少。有些民間老師傅,在製作灰塑、調配顔料和上彩時,有意不讓人看,生怕人們搶走飯碗或工藝外傳。
(5)陶塑
深圳廣府宗祠的陶塑,是先用陶土塑成所需外形進行燒制,成爲構件。它分爲素色燒制和掛釉燒制(釉陶)。然後用糯米、紅糖水作爲粘結材料,把構件按照所定部位進行粘接安裝而成。這種陶塑,一般指佛山石灣的産品,又稱“石灣公子”,即石灣藝術陶器,其中不少是用在建築上。主要構件有琉璃瓦當與滴水,排水出口、浮雕塑板、花窗、墻頭陶塑、動物陶塑、瓦脊博古等。一般安裝在墻上、屋脊上,多見琉璃剪邊、瓦脊、山墻墀頭、花窗、脊前、脊上、花窗等地方。
石灣陶塑胎釉深厚檏實,色彩鮮明,造型生動傳神,極具嶺南地方特色。現存佛山祖廟正殿瓦脊,被譽爲“花脊之王”,係清光緒元年(1875年)文如壁造,長31.7米,高1.78米,正、背兩面共塑有神態生動、栩栩如生的人物約300個,十幾座亭、臺、樓閣和花賁鳥獸點綴其間,組成一個個故事場景。這就是石灣陶塑的代表之作〔58〕。
寶安區鬆崗街道燕村陳氏宗祠見有清代陶塑瓦脊,其它宗祠僅有其他部分陶塑,用得多的是琉璃剪邊、花窗與動物陶塑。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後,重修的宗祠多見有現代陶塑瓦脊。
(6)磚雕
磚雕是一種較少見的藝術裝飾。一般用於檐墻上、山墻墀頭上、前堂正墻上、花窗等地方。
磚,是中國傳統的建築材料之一,有“秦磚漢瓦”之稱。在深圳的西鄉鐵仔山的東漢磚室墓,發現有人頭像、方孔錢幣、弓箭、年號的印紋磚。而在磚上雕刻圖案,則是較晚的事。宗祠之中發現的磚雕是在清代。
磚雕,一般運用精煉燒制的青磚,依據圖案内容,做好規劃標記,然後逐塊雕刻,完工後,按順序鑲砌在墻上。雕刻采用圓雕、高浮雕、鏤空等技法。
(7)藝術裝飾的内容分類
深圳廣府宗祠的藝術裝飾,其表現的圖案内容是非常廣泛和豐富的,反映了廣府民係的地方傳統文化和風土民情,寄託了人們祈求平安、如意、美滿、長壽、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具體内容分類如下:
①神話故事、民間傳説類:瑶池賀壽、畫龍點睛、麻姑獻壽、和合二仙、八仙過海等。
②歷史人物類:二十四孝、水滸人物、三國人物、蘇武牧羊、竹林七賢、羲之愛鵝、太白醉酒、郭子儀賀壽等。
③風土民情類:漁樵耕讀、漁舟晚臨、金殿比武等。
④祥禽瑞獸類:龍鳳呈祥、丹鳳朝陽、指日高昇、獅子滚銹球、喜上眉梢、二龍戲珠、福在眼前、鯉魚躍龍門等。
⑤花草果木類:歲寒三友(鬆、竹、梅)、四君子(梅、蘭、竹、菊)、富貴牡丹、卷草等。
⑥器物、寶物類:法寶、古董、傢具、博古架、琴棋書畫等。
⑦題字、吉祥文字類:祠名、賀語、贊語、福禄壽、雙喜、百世其昌、萬子千孫、長發其祥、福壽雙全、萬字符、回字紋等。
⑧幾何紋類:菱格紋、連弧紋等。
⑨變形龍紋:因古代龍紋是帝王專用的紋飾,平民百姓是不能亂用的。所以百姓發明瞭一種變形龍紋來代替,這就是變形草龍紋和變形夔龍紋,這在廣府宗祠中被廣泛使用。
四、宗祠的族規、祖堂與祭祖活動
1. 宗祠的族規
由於宗祠的重要性,很多鄉規民約是出自宗祠,其實就是族規。
屈大均在祖祠中説:“其族長以朔望讀祖訓於祠,養老尊賢、賞善罰惡之典,一出於祠。祭田之人羡,則以均分。其子姓寶貴,則又爲祖禰增置祭田,名曰蒸嘗。世世相守,惟土無田不祭,未盡然也。今天下宗子之制不可復。大率有族而無宗,宗廢故宜重族,族亂故宜重祠,有祠而子姓以爲歸,一家以爲根本,仁孝之道,由之而生,吾粤其庶幾近古者也〔59〕。”從屈氏所説,宗祠的鄉規民約可歸納爲:
(1)朔望讀祖訓。即初一、十五在宗祠宣讀祖訓,可以説是給族人道德課,讓族人永記祖訓,莫要違規。
(2)養老尊賢。這是孝道和愛才之道,有學道,社會就和諧,有愛才之道,社會就能進步。
(3)賞善罰惡。這一條很重要,族人要宏揚的、抨棄的很清楚。
(4)蒸嘗有序。蒸嘗是宗祠生存繼係的經濟基礎。蒸嘗管理公平,通過宗祠的作用,更多發迹的族人,捐出更多的田鄉,繼係宗祠的管理與生存。
(5)重族、重祠,一家之根本。有宗祠方可實行重孝作仁之道。
根據宗祠所立石碑和族譜記載,這些鄉規民約還包括:
(6)養子不得入宗祠以亂宗派。此碑石於清干隆五十八年(1793年)立於南頭涌下村昇平裏18號鄭氏宗祠正堂石側墻上,咸豐七年(1857年)爲本姓養子砸爛,光緒十四年(1888年)又照前復立。碑曰:“本族襟孝,集祠公論,嗣繼不得外取蟆蛉,以亂宗派,即外鄉同姓之子,亦不得擇取,妣有外取者,其子孫永遠不許入祠,所有産業胙肉,不能頒頷,若敢恃頑抗拗,評我族合志攻訐,執規鳴官充治〔60〕。”
(7)祖祠“十二禁”。“合立碑石,形列禁條,如有犯規,定行責罰,斷不姑息。禁開場聚賭,禁貯灰放糞,禁積木堆柴,禁養鴨绹牛,禁張繒打禾,禁脱門放車,禁鎖踞長住,禁毁獅破鰲,禁教習拳棍,禁擅放農具,禁經布打磨,禁長放爛轎。以上條款,是乃闔於公議所設,各宜禀遵。倘敢拒諫抗違,將他物件經從擲出,本人及家長一並責罰,不許入祠。”〔61〕。”
(8)祖祠可作書館、作喜慶事之用。“祖祠之設,以妥先靈及爲祖孫書館並做喜慶事之用。凡祠内之房舍,只準各子孫在此暫住,日後各子孫或作書館,或做喜慶事,其原住房舍之人,即行推出,以爲所用,不得抗阻,如有不遵,準其將房内之什物搬出祠外,尚有别故,歸闔家擔任〔62〕。”
(9)管理權各房輪值。“本祠之數目,每年清算一次,每家輪值一年,伯源祖權理一年,清算數目上交下接,以昭公允〔63〕。”
(10)祠之産業,不得私行典實。“本祠之産業,凡魚塘地方、拚艇、鴨涉及田地等租,不得私行典賣與人,倘有特别事宜,要闔家紳耆集議簽字,方得舉行〔64〕。”
2. 宗祠的祖堂
靈龕,又稱神龕,是放置某姓氏“某某堂上歷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始遷本村始祖神位、本村歷代有影響祖先神位,也有加放本村烈士神位的龕臺。神龕一般是木制的,龕上及兩側有多層次的木雕刻,富麗堂皇。龕内分多級,放置數個至數百個神主牌位。上有“萬世其昌”或“長發其祥”、“祖德流芳”等匾額,對聯大都是尊祖敬宗的内容。龕外兩側墻或兩側又掛有關於姓氏源流開支散葉、祖德宗功,承前啓後内容的對聯。神龕是宗祠中最尊顯的位置,是放置祖靈的地方,是祖先的靈魂所在,因稱“靈龕”,龕中神主牌位,稱之“靈位”。爲了保護這些祖靈牌位,有的神龕前裝有落地花罩和龕門。
靈龕神位的放置,在歷史上是有一定的規定的。關於廣府神龕神位的放置,清初的屈大均就介紹了一個範例:“龐弼唐嘗有小宗祠之制。旁爲夾室室二,以藏祧主。正堂爲龕三,每龕又分爲三:上重爲始祖;次重爲繼始祖之親,有功德而不遷者;又次重爲宗子之祭者同祀。其四代之主,親盡則祧。左一龕爲崇德。能周給族人,表正鄉里,解訟看書争者;秀才學行醇正,出而仕,有德澤於民者;得入祀不祧。右一龕爲報功。凡支予能大修祠堂,振興廢墜,或廣祭田義田者,得入祀不祧。”〔65〕可見入龕者,除始祖外,須有功德者方可入祀可享千秋俎豆,流芳百世也。
郡望。郡,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行政建置、行政區劃。始於先秦,至宋代以後就不見了。望,就是望族,是指有聲望的姓氏大族,顯貴的爲世人所仰望的姓氏。郡望,是指古代某郡中的名門望族,也是某家族在該郡發迹和雄起,爲族人和他姓所敬仰和樂道。每個大族可以有一至數十個郡望。
堂號,就是祠堂的名稱、稱號,是指某一族人的共同徽號。歷來每個姓氏、每個宗族、每個家族,都會有自己的祠堂,並給它取一個堂號,目的是讓子孫們每提起自家的堂號,就會知道本族的來源,記起祖先的功德。象樹大分杈一樣,一個祠堂又會派生出許多新的祠堂來,堂號會越來越多。而郡望却趨於固定。郡望可以做堂號,而堂號大都不能作爲郡望。除了郡望可以做堂號外,還可以用地名、宗族典故、道德倫理、祖先名號作爲堂號。一個大族可以數以千計。
深圳的廣府宗祠,會將郡望立在神龕上的主牌上,或寫在祠堂的對聯上。而堂號會請名人或書法家題寫,制成木匾掛在神龕上,或懸掛在中堂的屏風門上。如福田區沙頭街道下沙村黄思銘公世祠,神主牌刻“江夏堂上歷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後堂懸掛的是“守箴堂”木匾;南山區南山街道北頭村黄氏宗祠,神主牌刻“江夏堂上歷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 中堂屏風門上懸掛“黄維則堂”木匾; 龍崗區龍崗街道新生仙人嶺村陳氏宗祠,神主牌刻“潁川堂上歷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後堂龕上懸掛的是“德星堂”木匾;寶安區沙井街道壆崗村陳氏大宗祠,神龕置“潁川堂上歷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 後堂上懸掛的是“虞祐堂”木匾等。
匾額,有襄嵌在大門、儀門、牌坊上的。也有懸於中堂、樑上、墻上、神龕上的。門的稱門匾,堂上的稱堂匾,龕上的稱龕匾。一般大門以襄嵌石匾爲多,灰塑和懸掛木匾較少,一般稱“某氏大宗祠”、“某氏宗祠”、 “某某祖祠”、“某某某公祠”爲多。儀門及其它襄嵌、懸掛的以木匾爲主,中堂或後堂正中,多掛堂匾。其它多以宗親、官員、甚至皇上的褒贊匾爲多,也有揭示祖先源流典故的題匾。匾額上的題記是鑒定宗祠時代的重要參照物之一。
對聯,因掛在楹柱上,而有楹聯之稱。有石刻、木刻,一般懸掛或刻在大門兩側、堂、廊的柱上、儀門兩側、門神兩側、牌坊柱上、墻上、神龕兩側等地方。内容多以姓氏源流、祖先名號、發祥福地、地理環境、吉祥詞語等爲内容。
深圳廣府宗祠大門對聯是非常有意思的。福田區沙頭街道上沙村懷德黄公祠對聯:“參山衍派,椰樹長春”。“參山”是深圳晋代名孝子黄舒勝迹,是黄舒居住地“參裏”之後山。“椰樹”即今上沙村。
福田區沙頭街道下沙村黄思銘公世祠大門對:“澤傳參裏,聲訖程鄉”。“參裏”也是黄舒勝迹,是黄舒故里,“程鄉”是下沙黄氏先祖發迹之地。
寶安區沙井街道新橋村曾氏大宗祠大門對:“天下斯文忠一貫,古今喬木第三家”。“一貫”是孔子告曾子之語,即忠恕也。“第三家”即曾姓,第一家是孔姓,第二家是顔姓。
羅湖區笋崗街道笋崗村何氏宗祠大門對:“開國功臣府,元勛世胄家”。此對聯講的是元末、明初統一嶺南的明開國元勛、功封“東莞伯”的何真,笋崗村乃何真發迹之地,笋崗村等何氏乃其後裔。
宗祠的神龕對聯倒有較一致的文辭,一般爲:“世代源流遠,宗枝奕葉長”,或爲“德田先祖種,福地後人耕”等,也有言及祖先源流、發祥福地、祖德宗功的。
3. 宗祠的祭祖活動
作爲鄉土建築中最重要的建築,宗祠裏有許多值得承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1)冬至祭祖,屈大均言及廣府宗祠,説到冬至祭祖:“歲冬至、舉宗行禮,主旨鬯者必推宗子,或支子祭告,則其祝文必雲,裔孫某,謹因宗子某,敢昭告於某某祖考,不敢專也。”〔66〕每年冬至日是統一舉宗行禮祭祖的重大日子,起到敬祖收族的作用。這一天除各家各户在家具備酒肉三牲、果品、湯圓祭拜外,全村有身份的人還要參加參加祖祠的祭拜,往往是舉行一些殺猪宰牛、演戲酬神等慶典活動。〔67〕在宗祠内還要舉行祭拜儀式,頌揚祖德宗功 。冬至祭祖,也是整個國家百姓的禮儀。廣府人則特别重視,常説:“冬至大過年”,這也是其中的一個理由也。這些中華民族的孝道,在適當的時機,應予逐步恢復。
(2)宗祠的春、秋二祭。春祭在農曆二月初二日,與土地誕,俗稱“伯公誕”同日,因此春祭祖祠是很熱鬧的,祭了祖又祭神,祭了神又祭祖。秋祭在農曆十月初一日,這也是宗族較大的祭祀行禮的日子,但目前行祭的不多。
此外宗祠還有不少的祭祖和慶典活動。
(3)春節祭祖。即每年初二日是人拜人,人們早早起來,殺鷄拜祖宗。
(4)元宵節祭祖。元宵節俗稱正月十五,亦稱燈節、上元誕。舊俗家中添了男丁,於正月十三日始,要先把燈掛到祠堂,家中神堂中央也掛上燈,叫“試燈”、“開燈”,鼓樂高奏,醒獅起舞,十四日張燈結綵,正月十五燈節正日,飲燈酒,放花砲、猜燈謎,村中有游燈、唱大戲等活動,熱鬧非常,至十六日散燈。這種燈節目前並不時興。今福田區沙頭街道下沙村黄思銘公世祠元宵節祭祖,是目前一年中最熱鬧的祭祖活動,且連續數天,内容包括長子嫡孫、族長主持的祭祖儀式、舞獅、舞龍、聚會、唱戲(粤劇)、搭彩排、吃大盆菜等。
(5)土地誕祭祖。二月初二日是土地誕,俗稱“伯公誕”、“谷神誕”,又叫“社日”。社神源於古代之社稷崇拜。“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土神就是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成爲掌管各方區域的本土神。社日除打醮演戲之外,還有分社肉、社粥等,多在祠堂進行。三牲祭神後,按人頭分肉,以示宗族神靈的關懷。社肉多爲燒猪肉,社粥多爲猪紅粥,由各家各户派人到祠堂領取。凡已“開燈(丁)”的,可多分一份。名曰“太公分猪肉”。土地神祭完後,則在宗祠舉行春祭祖先。
(6)清明節祭祖,農曆在三月上旬,是掃墓的日子,又稱拜山。宗祠也主持祭祖拜山。拜山回來,在祠堂分猪肉,有名曰“太公分猪肉”。於神龕前扦一枝楊柳枝,也有在門口掛柳枝的。
(7)端午節祭祖,又稱“五月節”,主要節目有劃龍船,食粽子,掛菖蒲、飲雄黄酒、佩香包、洗龍舟身等。端午節前活動便開始,初一祭祖,初二送禮,初五日是節日的高潮。
(8)重陽節祭祖,深圳鄭氏、黄氏於重陽節拜祖墓山。回來祭祖後,在祠堂分燒猪肉,稱“太公分猪肉”。這種分食是按人頭來分,特指男丁。男丁是以元宵節在祖祠點過燈(丁)的才算。在祠堂“太公分猪肉”,古來有之,廣府民係非常崇尚。其他節目或吉慶也有實行“太公分猪肉”。
(9)除夕祭祖,古人“慎終追遠”在辭舊迎新之際感恩追始,對祖宗先孝敬和懷念,並祈求祖先的保佑。
五、結 語
綜上所述,廣府宗祠,歷史悠久、結構多變、藝術豐富,歸納起來有如下特色:
1. 因祠而村。廣府同姓聚落,較客家同姓聚落,歷史要早,不少廣府大姓開村於宋代,稍遲的也是元明時期,而客家聚落多見於明中期以後。由於廣府民係祠堂是專門選擇吉地而建的。後因人口繁衍,在宗祠周圍也建起了民居,形成了祠堂村。
2. 集真善美於一堂。宗祠是一座歷史悠久、道德常存、藝術彚萃的人文殿堂。因此宗祠是鄉土建築的代表與杰作。
3. 玲瓏通透布局。這與嶺南沿海地區多雨濕熱,常有臺風的氣候環境有關,建築需有防風、散熱、避雨的功能。
4. 重門面與外現。這和珠江口連接外洋、祖國南大門的地理環境有關,這有利於對外交流,也影響到宗祠的造型。
5. 典型的樑穿柱式梁架。這是廣府民係,在宗祠建築史上的一個絶佳的承傳與發展。
6. 柔和的色調處理〔68〕。宗祠以灰色爲主調。灰黑的瓦面、灰黄的地面、灰青的墻、灰黄的木頭,在這些灰色基調的中間,是以低沉的色彩,如壁畫、塑畫、上彩木刻及白色、黑色、朱色色塊等,將這些灰色基調連成一體,形成宗祠特有的色調。
近年來宗祠作爲雙遺産,它的保護得到政府與群衆的支持,可見宗祠的價值與作用不可小視。
1. 宗祠是鄉村間姓氏宗族最爲重要的歷史建築,是安放祖靈的所在地,是族人最崇敬的地方,起到敬祖收族的作用,也是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最思念的地方之一,也是他們尋根的目的地之一。
2. 集真善美於一堂。宗祠是一座歷史悠久、道德常存、藝術彚萃的人文殿堂。因此宗祠是鄉土建築的代表與杰作。也是歡迎友人、嘉賓的地方。
3. 宗祠是鄉村間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産最爲豐富的地方,對宗族文化承傳、發揚光大有重要作用。
4. 宗祠是座集歷史、文物、藝術、文化於一堂的家族紀念館。
近年來宗祠作爲雙遺産,它的保護得到政府與群衆的支持,可見宗祠的價值與作用不可小視,值得我們去研究、去開發、去保護。
注釋:
〔1〕國家檔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聯合發文《關於協助編好“中國家譜綜合目録”的通知》(國檔會七號),1984年。
〔2〕嶺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發行。
〔3〕兩文均見張鎮洪主編:《嶺南考古論文集(1)》,嶺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4〕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出版發行。
〔5〕鄧炳權主編:廣東省文物博物館學會學術論叢第二輯《文物保護與利用》,嶺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6〕海風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發行。
〔7〕廣東文化網—參考文庫http://www.gdwh.com.cn/modules/wenku/showarticle.php?BAS_ID=55。
〔8〕張鎮洪主編:《嶺南考古研究(6)》,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7年出版
〔9〕楊耀林、黄崇岳主編:《南粤客家圍》,文物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發行。
〔10〕張一兵編著:《深圳砲樓—調查與研究》,知識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11〕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屈大均著:《廣東新語·宫語》祖祠條,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
〔12〕深圳市博物館編:《深圳市文物志》(討論稿)第五部分碑記雕刻《羅湖笋崗祠堂村何氏宗祠民國十年重修碑記》,1987年8月。
〔13〕深圳市博物館編:《深圳市文物志》(討論稿)第五部分碑記雕刻《南頭新圍村劉氏宗祠清咸豐四年族長劉廣和立〈昭兹來許〉碑記》,1987年8月。
〔14〕深圳市博物館編:《深圳市文物志》(討論稿)第五部分碑記雕刻《南頭新圍村劉氏宗祠清咸豐四年族長劉廣和立〈昭兹來許〉碑記》,1987年8月。
〔15〕深圳市博物館編:《深圳市文物志》(討論稿)第五部分碑記雕刻《龍華上游鬆游氏家祠清嘉慶建祠碑記》,1987年8月。
〔16〕深圳市博物館編:《深圳市文物志》(討論稿)第五部分碑記雕刻《龍華上游鬆游氏家祠清嘉慶建祠碑記》,1987年8月。
〔17〕深圳市博物館編:《深圳市文物志》(討論稿)第五部分碑記雕刻《龍華上游鬆游氏家祠清嘉慶建祠碑記》,1987年8月。
〔18〕龍崗區龍城街道格坑村振孔公祠清道光二十一年《祠碑》,1841年。
〔19〕龍崗區龍城街道格坑村振孔公祠清道光二十一年《祠碑》,1841年。
〔20〕南山區南頭街道清光緒二十七年涌下村鄭汝駿編:《鄭氏南莆祖五大房族譜》,1901年。
〔21〕福田區沙頭街道上沙村民國十八年佚名編修:上沙《黄氏族譜》,1929年。
〔22〕南山區南頭街道清光緒二十七年涌下村鄭汝駿編:《鄭氏南莆祖五大房族譜》,1901年。
〔23〕龍崗區平湖街道劉鬆齡編修:平湖劉敦義堂《劉氏族譜》,北宋始祖劉達宗自南雄珠璣巷遷東莞城西栅口,復遷七都歸邑長表鄉里居焉。長表鄉在平湖旁,今劃入東莞市鳳崗鎮,1984年。
〔24〕福田區沙頭街道下沙村民國元年黄監銘編修:《沙頭梅林黄氏族譜》,1912年。
〔25〕寶安區沙井街道新橋村清手鈔本新橋:《曾氏族譜》。
〔26〕寶安區鬆崗街道燕川村民國三十二年佚名編修燕川:《陳氏族譜》,1943年。
〔27〕寶安區公明鬆崗街道水貝村清嘉慶二年佚名編修水貝陳氏:《偉光公家譜》,1797年。
〔28〕南山區南山街道南園村清光緒十四年吴子剪編修:《南園吴氏宗譜》,1888年。
〔29〕寶安區新安街道民國初年流塘村佚名編修劉氏:《羽長家祖世系譜誌》。
〔30〕寶安區沙井街道壆崗村清光緒二十六年佚名編修壆崗陳氏:《子吉房家譜》,1900年。
〔31〕寶安區沙井街道萬豐村清咸豐四年潘惠瓊、潘裕廣編修:《寶安龍堂懷德滎陽潘氏族譜》,1854年。
〔32〕香港新界厦村清光緒十六年鄧瀛等編修:《寶安厦村鄧氏族譜》(鄧元亮房),1890年。
〔33〕香港九龍莆岡村:《林氏族譜》。
〔34〕香港新界上水河上鄉:《侯氏族譜》。
〔35〕香港新界粉璧嶺:《彭氏族譜》。
〔36〕港新界屯門1984年陶福添續修:《陶氏族譜》。
〔37〕寶安區福永街道嶺下村民國八年(1919年)文鑒編修文氏:《國弼祖世系家譜》。
〔38〕南山區南山街道北頭村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黄著勛、黄廷贊編修:《東粤寶安南頭黄氏族譜》。
〔39〕福田區福田街道皇崗村清佚名編修皇崗鄉:《莊氏族譜》。
〔40〕龍崗區大鵬街道水貝村清佚名編修水貝:《歐陽氏族譜》。
〔41〕龍崗區坪地街道西湖堂村佚名編修:《王氏族譜》。
〔42〕羅湖區笋崗街道笋崗何錦亮增修羅湖:《何氏位南家族譜》,1981年。
〔43〕香港新界上水佚名編修:《廖氏族譜》。
〔44〕香港九龍衙前圍民國十八年佚名編修:《吴氏族譜》,1929年。
〔45〕羅湖區桂園街道蔡屋圍清光緒二十九年蔡鶴年編修:《蔡屋圍歷代世系》,1903年。
〔46〕羅湖區南湖街道羅湖村民國八年袁藻銓編修羅湖:《袁氏家譜》,1919年。
〔47〕寶安區公明鬆崗街道合水口村清同治十二年麥仁卿編修合水口:《麥氏族譜》,1873年。
〔48〕寶安區沙井街道步涌村清光緒十年佚名編修步涌:《江氏族譜》,1884年。
〔49〕2000年寶安區龍華街道清湖村人廖錦洪主編:《廣東廖氏堅公族譜》。
〔50〕清咸豐年(1851-1861年)期佚名編修:《南陽葉氏宗譜》。
〔51〕羅湖區黄貝街道黄貝嶺村民國二十六年上村張表正編修:《張氏家譜》,1937年。
〔52〕南山區南山桃源街道平山村方昭然編修:《平山村方氏宗譜》,2005年。
〔53〕廣東文化網—參考文庫 http://www.gdwh.com.cn/modules/wenku/showarticle.php?BAS_ID=55。
〔54〕魯迅校勘唐劉恂:《嶺表録异》卷上,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6月。
〔55〕張鎮洪主編:《嶺南考古論文集(1)》鄧炳權撰:《嶺南建築的發展階段與特色》一文,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2000年11月。
〔56〕張鎮洪主編:《嶺南考古研究(5)》黄淼章:《廣州陳家祠的“三雕” 裝飾藝術》一文,香港考古學會出版,2006年。
〔57〕張鎮洪主編:《嶺南考古研究(2)》鄧炳權:《嶺南建築的又一高峰》一文,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2002年11月。
〔58〕張鎮洪主編:《嶺南考古研究(6)》陳堅紅、邱立誠:《“人”在最高處》一文,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出版,2007年。
〔59〕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屈大均:《廣東新語·宫語》祖祠條,中華書局出版,1985年。
〔60〕南山區南頭街道涌下村鄭氏宗祠清光緒十四年:《養子不得入宗祠以亂宗派》碑記,1888年。
〔61〕安區福永街道懷德村潘氏宗祠清干隆四十五年:《干隆庚子孟冬穀旦重修立碑》,1780年。
〔62〕羅湖區桂園街道蔡屋圍原懷懦公祠民國五年:《新立族規定例碑》,1916年。
〔63〕羅湖區桂園街道蔡屋圍原懷懦公祠民國五年:《新立族規定例碑》,1916年。
〔64〕羅湖區桂園街道蔡屋圍原懷懦公祠民國五年:《新立族規定例碑》,1916年。
〔65〕屈大均:《廣東新語·宫語》祖祠條,1985年中華書局出版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66〕屈大均:《廣東新語·宫語》祖祠條,1985年中華書局出版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67〕葉春生著:《廣府民俗》第二章第二節其他傳統節日條,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6月。
〔68〕龔伯洪編著:《廣府文化源流》第二十章建築,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