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長安,缺少一份名震中華的厚重飲食典故。挖掘盆菜、碌鵝地方習俗的家常菜,也許能增添些少許歷史韵味。
盆 菜
盆菜來源
據考證,盆菜源於公元1278年宋朝時期,宋衛王趙權和護益王趙正南下宫富場(即現在的九龍城)當地村民設宴款待,因官兵人數衆多,所以村民各自把家中的食物堆放在一個個面盆内,凑成一盆盆的百家菜,蒸熟,香氣四溢。這便是盆菜的雛形。經過多年改變,盆菜的内容變得豐富多彩,配料及味道更是講究,吃盆菜亦演變爲慶祝喜慶日子必不可少的宴請方式。盆菜象徵一團和氣、富貴團圓、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吃盆菜在東莞、惠州、深圳等地沿襲下來。香港的新界、元朗和人口較多的圍村,每逢元宵、開燈、媽祖誕、觀音誕和男婚女嫁,盆菜依然大爲盛行。近年圍村常把吃盆菜改造成一種頗有聲勢的傳統觀光娱樂遊覽賣點,讓遊客感受濃濃的親情鄉誼。
長安盆菜來源
長安盆菜歷史始於長安烏沙陳屋,據考證1278年4月,南宋朝廷敗退到廣東,楊太后與弟弟楊亮度携宋帝罡、昺到東莞、香港一帶,6月再遷新會崖山,所到之處,廣東人民紛紛前往勤王。東莞熊飛以布衣率領義兵,在銅嶺(今榴花塔所在山)斬元將姚文虎,恢復廣州、韶關,因叛徒開城,巷戰而死。烏沙李佳之母陳氏,爲使兒子一心抗敵,而無後顧之憂,毅然投海自盡,東莞兩人與文天祥、陳宜中、張世杰、陸秀夫、楊太后、楊亮度等八人,同坐崖山“故宋國事同死忠義之士神位”。烏沙楊侯古廟至今祭祀楊亮度。當年勤王大軍多達20萬人,同於船上漂浮,一來缺乏盛菜鉢碟,二來避免船上傾瀉,沿海百姓巧用木盆,將三五家所作之菜,盛在一起。由於各家各户,使出各家本領,而且叠於一盆,味道特别濃香豐膩。宋帝昺連連贊美。從此,盆菜在沿海地區成了貢菜極品,流傳下來。
陳屋天後誕盆菜
古詩曰:《靖康海市》
滔天腥浪如山來,蠻烟瘴霧撥不開。
江神元計役風伯,致使蜃氣成樓台。
長橋複道千萬丈,車蓋人馬相來往。
須臾水天同一色,落日照篷漁歌唱。
東莞古代八景之一的靖康海市觀賞場所筆架山,山下是長安烏沙陳屋村,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後誕,一直保存吃盆菜的村俗,與香港北區的沙田、大埔等地村民遥相呼應。
以前,當天舉行迎神賽會,公開搶砲頭,會後全村聚餐食盆菜。東莞、寶安各地善男信女,汹涌而來,入廟瞻拜。更多的人,借廟游樂,人來人往,成爲東莞一大盛景。村中昔賢有詩讚嘆:“姊妹相携拜媽岩,恰逢賽會暮春三。錦標迎送喧天日,竟看阿誰首砲探”。
如今,每逢此日,筆架山下人山人海,不少陳屋籍的外出村民或香港同胞紛紛趕回來吃盆菜,不少在村裏投資的商人或打工一族都訂幾盆回廠試試味道。村民依次排隊輪候派發在塑料盆盛滿回到家裏或廠裏吃盆菜。盛况空前,習俗特色十分鮮明。
盆菜菜色是一層一層叠放,與岸上九大簋菜式一般無二。富者豐,窮者則儉。最早的盤菜分五層,由下而上是:“蘿蔔、菜頭、浮皮、魷魚、鵝(或肉、白切鷄)”。而今普通盤菜以青菜墊底,逐層加入蘿蔔、蝦米、魚餅(魚有骨,易散,混入盆中危險)、魷魚、扣肉、浮皮(猪肉皮煮熟曬干,用沙炒爆,放入水上能浮起)、鷄鴨肉,表層上的是鵝肉。改革開放後,人們生活極大好轉,用料講究,有白鱔、蚝豉、髮菜、瑶柱、海參、白切鷄,林林總總,今非昔比。至今,話又説回來,人們吃葷也吃厭了,怕胖,也有人造齋盤菜。當然,齋菜用料:雲耳、冬菇、香菇、木耳、髮菜之類,價格不會低於葷菜。
吃盆菜的主持人歷來不定,由天後娘娘選派———占卜决定(用兩片豆夾形木片,内心向上爲上卦)家家户户争相參加,以最後抛得上卦最多者爲翌年主持人。當上主持人(陳屋稱元首)被認定爲菩薩保佑,必當大吉大利,樂心向善。這樣一來,平時被人看不起、地位低微者,一朝得勝,如躍龍門,吐氣揚眉,當起全村盆菜之掌門人,實乃光宗耀祖的殊榮與驕傲。
當上主持人後,向家家户户登記收取捐資,多少由人。人們爲表示對集體的熱愛,也爲了炫耀自已,盡量多捐,而且盡力協助,主持人更不用説,倒貼一萬幾千,不在話下,不以爲虧,反以爲榮。
過去吃盆菜不用臺、凳,全是蹲在地上吃。而今有臺有凳,但多數人仍舍臺凳而在空地上蹲着、圍着吃,這種風俗,陳屋村民叫作“圍塹”,又叫“食猪兜”。盆菜,各種美味匯於一盆,香、油、味、佐料滲透每一個菜,特别入味,如同干隆皇帝下江南時品嚐“一品窩”,爲天下貢品美食。
吃盆菜最大的樂趣不在吃而在“圍”,象徵團結、團圓。人們圍在一起,飲飲食食,説説笑笑,全村人圍在一處(過去多在祠堂、廟宇内),自由結合。老的找老,嫩的找嫩。菜式分層叠放,有上下和睦、團結一心,大家不分尊卑、老幼、男女,不分彼此、同心協力之意。三歲小孩,也可以堂堂正正獨佔一席,熱鬧非凡。
盆菜(圍塹)過後,全村人空前團結,辦事同心同德,是一種好村俗。
陳屋盆菜場面浩大,保留了較濃郁的地方飲食習俗,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墻内開花墻外香,引起海内外媒體的關注龢民俗學者的研究興趣,如《廣州日報》和《南方都市報》近2年都有刊登。
其它村盆菜
農業時期,長安人吃盆菜往往在豐收之後(夏秋兩季)、洗蘇(點燈)、結婚、喜慶擺酒。最早在祠堂,農業公社在大隊部,後來在各村在綜合樓,現在在村前球場。近幾年烏沙、錦厦、霄邊的村民也紛紛恢復吃盆菜。春節前後在村前操場上擺開數十桌,全村男女老幼自由擇臺吃,熱鬧,一團和氣,邀請鎮村幹部同吃同樂,顯示親民,密切干群關係。
專業盆菜
目前,一般酒樓尤其星級酒店不屑於也不懂做盆菜,酒樓難覓盆菜踪影。比較正宗,較高專業水平的要數錦厦五坊地堂的偉成大排檔,蜷縮在出租屋中。普通平房的店鋪正中高掛“偉成盆菜”四個大字。盆菜價格在100—300元之間,配料自行選訂。菜式做法與陳屋盆菜無异。主人李偉成身懷家庭作坊的傳統手藝,言傳身教帶着兩個子女,近20年默默蝸居在簡陋的舊村地堂自食其力,自得其樂,堅守着自己的小地盤,漸漸地名聲叫響,長安盆菜美味此中尋。春節前後家庭、廠家紛紛預訂盆菜慶賀新春。平時有不少家庭訂幾圍嘗一嘗。集體圍餐吃盆菜非偉成盆菜莫屬。李偉成除盆菜做得好外,拿手菜式如滷水、碌鵝。炖湯味酣厚甘和,深受本地中年食客喜愛,尤其他的滷水鵝頭、脚、飛天翼用柴火炖足6個鐘,卤味十足,骨香夾齒。筆者曾有一晚連吃6個鵝頭的紀録。這幾年,這裏生意尚好,不少上年紀的本地人開車兜兜轉轉來這裏吃盆菜,轉换口味兼懷舊之情。
碌 鵝
廣東人傳統的家常菜,以家禽“三鳥”—鷄、鵝、鴨爲主,俗話説:無鷄不成宴。但在長安則以鵝爲主,從烹調手法上可分爲:燒鵝、碌鵝、炊鵝、炆鵝。其中碌鵝爲長安家常菜,最普通最賦韵味的長安風味。長安人逢年過節有碌鵝的飲食習俗,尤其在農曆正月初二、正月十五、五月初五等傳統節日。
大凡50歲以上的婦女無一不曉碌鵝。左手提竹籃放只鵝,右手拖着幾個鬼仔(女)回娘家,曾幾何時是長安女人回娘家的寫照。回娘家招呼最隆重的菜式當然是碌鵝。入門媳婦必學碌鵝厨藝。碌鵝比燒鵝簡易,不需太多專門厨具,普通的鍋頭即可,以前用柴火,如今用改用煤氣。碌鵝好食與否是判斷媳婦好差的標準之一,聽老人家説碌鵝碌得好的女人就是一個好媳婦,理由在於碌鵝需要講究火候、需要耐性和温情,火猛則焦,火弱則淡,心急肉生熟不匀,味濃淡相雜。碌鵝靠高温油淋熟,异於燒鵝靠火焗熟,約需30—40分鐘,厨師不斷地舀油淋身,每隔5分鐘翻一次身,車輪混戰,風車翻轉的接連不綴地均匀淋油、翻身。因此碌鵝要决:文火細翻勤轉油淋全身均匀。碌鵝金黄酥脆,人見人愛,未見其鵝,先聞其香,穿廊入室,此乃上乘功夫,垂涎欲滴。
舊社會婦女低下和悲慘命運有歌仔唱:“鷄公仔,尾彎彎。做人新抱(新娘)甚艱難,早早起身猶話晏,眼泪未干走出下間(厨房),下間有個冬瓜仔,問過安人(婆婆)炒或蒸,蒸蒸炒炒都唔(不)中意。大揸挪(放)鹽又話淡,指甲挑鹽又話咸。三朝打爛三條棒,四朝跪爛四條裙;重(還)有一條花裙未跪爛,留番(下)去探外家(娘家)親。去到外家三餐飽,歸來餓到面皮巢(皺紋)。”
與舊社會婦女地位相比,現在年青的長安媳婦們養尊處優,幸福至極。洗碗怕皺皮,保姆入厨房,老人帶小孩,肚餓上酒樓,或電話外賣,毋須擔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有時間不如搓多幾手麻雀好過,哪有耐性去學懂碌鵝的技藝,對老人家碌出來的鵝還嫌不好吃呢!
看來碌鵝技術如其它傳統文化一樣,是散落民間的瑰寶,同樣缺少青少年群衆基礎,無以爲繼失傳,不足爲奇,將會成爲老人聊以自娱的往事。這是現代文明對傳統的洗刷,令人遺憾。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