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要把腦袋從沙堆拔出來



  中國,像一隻鴕鳥,長期把腦袋埋在沙堆。現在,中國把腦袋從沙堆中拔出來了。 

  這樣的比喻,是什麼意思?想說明什麼問題? 

  中國是一個實力日趨強大的國家,無論是經濟、抑或是軍事,方方面面,都已經在世界崛起。如果從GDP來看中國的經濟總量,已是排名全球第六,而且沒有人懷疑,過若干時間,會排名第五、第四,甚至第三。中國的軍事力量,雖然沒有達到稱霸世界的地位,但是足以防禦自己的國土。如此等等,全世界都看得目瞪口呆。 

  但是,中國自己卻長時期地沒有面對世界,審視自己、表白自己、展示自己,自己陶醉在自己構想的環境中,以為天下人士都會認識自己、理解自己、親善自己。這與把腦袋插在沙堆中有何區別? 

  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國策,過了100年還需要。因為中國要和平、要發展,100年不嫌少。但是,我們不能曲解韜光養晦的真正意思。不全面參與國際事務,不是韜光養晦;不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成果,不是韜光養晦;不實施和平發展的方針,不是韜光養晦;沒有作為,更加不是韜光養晦。把自己的腦袋藏在沙堆中,更非韜光養晦之道。 

  中國的發展變化,國際的發展變化,需要我們從更加深刻的角度來理解、運用韜光養晦策略。無論今後自己的國力有多強大,絕對不要稱霸,這是韜光養晦;中國的發展目標,不僅要造福自己,也要造福周邊國家乃至世界,這是韜光養晦;中國的軍事力量,守土衛國,永遠不作為侵略的工具,這是韜光養晦。 

  在新的時期中,我們一定要全面理解鄧小平當時為何在提出韜光養晦的同時,強調要有所作為!因為兩者是相輔相承的。你不有所作為,又如何能夠韜光養晦呢?這是時代的要求。 

  所以,韜光養晦,不是要把國家的腦袋插在沙堆中。要拔出來,要為世界觀察、要為世界思考,更要為世界建言。近期中國提出的和諧世界的新主張,就是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最好的新註解。韜光養晦,就是不要用大國心態去處理國際事務,就是不要搶奪國際秩序的主導權,但是為世界考慮,為和平考慮,積極提出理想,提出建議,則是應該做的。 

  沉默不語、態度不明、只做不說、罵不辯解,這是韜光養晦嗎?肯定不是,更像是陰謀詭計,徒增別人的誤解,或者給別人造謠提供口實。 

  中國必須面對世界開口說,不停地說,說清楚,道明白。讓世界明白自己的意圖,瞭解自己的真心。 

  中國已經不是小小鳥,沒人可以視而不見。今天的中國,已成長為大鵬,明天,是擊水三千里的展翅大鵬,全世界都看得見,如何還能把腦袋插在沙堆呢?但是,如果世界明白,這是一隻為世界帶來巨大福運的吉祥鳥時,誰不為之祝福呢?

  

  2005年12 月31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