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開發古村文化 建設新型農村 ——肇慶市古村落群調研報告
2006年5月下旬,我們應中共肇慶市委書記林雄同志和常委顧作義同志的邀請,先後兩次對該市於2003年以來進行評選特色生態文明村活動中陸續發現的古村落群進行調研。這個古村落群,迄今共有25個之多,雖然我們只到過其中近半古村“跑車觀花”,但結合參閲有關資料,即感到這批古村落群的發現,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事。所以,特此提交專題調研報告,並提出開發古村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議如下。
一、 古村文化的重要意義
古村落是指具有較長歷史,迄今尚基本保存原貌的自然村實體。這種村落實體,都有源遠流長的人文歷史,都有在當年建村時經創建者精心選擇,又經歷代後人逐步完善的優越自然地理環境,所以,往往多是具有較深的人文與自然結合的文化底藴,而且大都是具有綜合性的文化内涵而又有自身獨特的個性文化。但是,由於年代久遠、時代發展,以及諸多自然灾害或社會動盪的因素,這種村落自然消失者不少,幸存者也大多是殘舊、荒廢、年久失修的;加之過去文化意識澹薄,對其文物價值認識不够,往往視之爲無可再用、妨礙發展建設的廢物,尤其是在近些年,農村城市化的步伐迅速,使這些古村落被拆毁者不少,以至所剩不多,更顯其稀罕珍貴。
中國數千年封建社會,是以農村的自然經濟爲基礎的,從而往往自然村也即是社會的最基層,是寓政治、經濟、文化於一體的社會細胞,是民族、氏族、宗族的人群世代聚居的場所,所以,幾乎每個自然村都有較長歷史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底藴。另一方面,每個自然村都建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環境之中,并且大都是具有一定整體性的建築物或建築群,由此,這些自然村同時也即寓有自然地理、生態環境、園林建設、屋宇建築、規劃布局等方面的科學、歷史和文化内涵,具有深厚的學識和寬廣的探索空間。所以,無論從人文歷史,或從自然地理環境、建築科學和美學上説,古村落都是很有價值的文化遺存,是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學術上也是極其廣闊的研究天地,甚至是尚待開墾的處女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最近在肇慶視察時,對肇慶發現和開發古村落群表示贊賞,指示要將保護古村落與建設新農村結合起來,並將這項活動納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活動的軌道。可見開發古村文化的重要現實意義。從挖掘和保護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建設文化大省和發展文化學科上説,對古村文化的發現、挖掘、保護、整合、研究、開發,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和領域,具有迫切而深遠意義。
二、 對肇慶古村文化内涵的分析及其大致分類
從肇慶迄今所發現的25個古村文化内涵上看,大都是綜合性的,即在大多數村落中,幾乎都具有各種人文或地理文化内涵,同時又大都是有自身獨特性,即在某個方面較突出而具有某種特色的。所以,我們在以其獨特性而對某個自然村作出文化定位的同時,也會在其他的特色類中談到其另些方面的文化内涵或特色。我們作出這些分類,無論是對整體或個體,都是大致而言,不是嚴格區分,只是旨在將肇慶迄今所存古村文化諸多方面的内涵和價值作出剖析,同時也以這些方面作爲古村文化特色的大致分類,從而在總體上對其内涵及其價值作出全面評價,同時也將衆多内涵豐富、多式多樣、千姿百態、讓人眼花繚亂的古村落,理出眉目,爲今後在全省其他地方進行古村文化普查提供參考。
(一)嶺南歷史的縮影印記
嶺南最早的土著居民是百越族,早在春秋戰國時已栖息於此。在我們多年前發現並定位爲“嶺南文化發祥地”的封開縣,有個汶塘村,村名源於汶水,“汶”即是百越族語譯音,其意是“噴”,即水秀青山、噴水長流之意。同是在封開的平崗村,自古是自百越族分化出的壯、苗、侗以及從中原遷來的客家人雜居之村,今仍存的泰新橋,是壯族風格的風雨橋可证。與封開相鄰的懷集縣,有個扶溪村,村名“扶溪”也是百越族語譯音,百越族人遷出後,明代才有來自福建的漢族人石姓遷入,仍沿用原村名。可見語言和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此外,在高要金利的茅崗村,有百越族的水上木棚遺址,百越族有世代在水上居住的疍家,歷史悠久,由此可证。這些都可稱爲嶺南歷史的印記。
在封開毗鄰的德慶,有個金林村,可謂嶺南歷史的縮影村。有史可查這是百越族始建的村,後經漢、唐、宋、元、明、清的歷代變遷和建設,今仍可見歷代的紋章印記。漢武帝平定嶺南,在古廣信(今封開和廣西梧州部分地區)建嶺南首府交趾部,大量移入中原文化。這村以孔姓爲多,均爲孔子之後,歷代世家延續,可能是漢時遷入;鄰近的德慶學宫,是嶺南歷史最悠久的學宫,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曾在德慶建濂溪書院,宋徽宗之弟被册封爲以德慶爲領地的康王,可見此地在宋代時的輝煌;此村至今仍存明代所建的城堡、清代所建的牌樓,都是歷史發展的縮影和印記。
(二) 氏族文化的遷移紋章
嶺南古代土著的百越族,是無姓氏的。自秦軍入粤、治粤之後,粤人才有姓氏。所以在嶺南,姓氏文化是中原文化入粤的重要標誌。嶺南的氏族龢氏族文化,應是在秦漢之間形成。東漢交趾太守士燮家族即是明证。此後氏族在某地形成和遷移,往往體現於古村文化之中。
肇慶的古村文化,較翔實地體現嶺南的氏族形成以及遷移的特色和歷程,可謂氏族文化的形成和遷移的歷史紋章。具體表現在兩種現象:一是大多數古村落是由某個姓氏的人創始,接下繁衍生息,代代相傳;二是相當多古村落都稱自己的祖先來自南雄珠璣巷。珠璣巷是古代中原移民入粤的暫住地或中轉站。據史料記載,自唐代張九齡修通南雄梅嶺古道後,唐宋之間即有三批百萬以上中原移民入粤,開發珠江三角洲,又轉移珠江流域各地、南洋諸國、以至美國等地定居,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56姓氏之多。此後小批或零散入粤者,更是難計其數。所以,嶺南的氏族龢氏族文化,往往多與珠璣巷有關聯,肇慶的古村落也多如此。例如,高要蜆崗村的李氏、高要黎槎村的周氏,都是從珠璣巷遷來。而相距不遠的槎塘村,則是黎槎村分移過來的,可謂遷移後再遷移。其他如:鼎湖桃溪村,德慶武龔村,廣寧石橋茛村,懷集何屋村,封開楊池村等等,雖不都是從珠璣巷遷移而來,但都是在不同年代從外地遷移而建起的古村落,從而可見都是氏族文化遷移的歷史紋章。氏族的形成、遷移、繁衍,可以説是嶺南、也是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發展的足印和標誌。
(三) 傳統文化的遺風遺産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肇慶古村落中的遺存,是十分具體而實在的。例如,在端州區的白石村,自古以來是著名的文房珍寶——端硯的生産地,有數百年曆史,至今仍保持着這種傳統文化生産的家庭作坊,保持着這種傳統工藝和技術。四會市的白龍扶利村,從清代開始即是造紙村,世代以造紙爲業,所産紙因四會之地名而被稱爲“會紙”,至今仍保持着這種傳統文化産品的生産,保持着傳統的生産方式和技術工藝。這些都可説是傳統的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産。
另一種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遺風,即傳統的氏族風範、家族傳統、村規族規等,屬道德風尚性質的傳承文化或典範文化。這在肇慶的古村文化中也相當普遍。例如,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的故鄉——封開縣河兒口鎮西村,因狀元的典範而形成了重文重讀的族風村氣,代代相傳;懷集縣的何屋村,創建者何氏,在建村時即有取名“滿庭芳”的書屋,又有“武館”,世代承傳崇文尚武家風;同屬懷集縣的扶溪村,是始建於明崇禎年間的“武威堂”,整座建築似古代“兵營”,創建者石氏,行武出身,世代習武,有習武世家稱譽,從村落建築到世代族風,都顯示出以尚武爲承傳的世代遺風。
與這種典範遺風相輝映的是:書院遺風。肇慶農村雖然自古較爲貧困落後,但都重視教育,所以,古村落大都有書院或書室的設置,好些古村至今仍存書院或書室的建築遺址。如:封開縣楊池村的葉氏大屋,至今仍存四個書院遺址,令人感嘆;封開縣杏花鎮的杏花村中,本有靄然書室,又增建20間書室,後又擴展至伍氏大祠堂爲全村學堂;懷集縣的孔洞村,並不姓孔,而是姓成,因創建者成氏尊孔,是書香世家,故用此名,村中的“孔鄉書院”,特别顯赫,可見特重書院遺風。鼎湖桃溪村的“桃溪書院”至今仍在,嶺南明末大儒屈大均《桃溪》詩:“夾岸蒙茸竹,枝枝有鳥啼。夢飛芳草外,愁在夕陽西。水驛連三峽,人家各一溪。女郎祠畔望,烟雨一秋迷。”寫出了這書院的詩境書風。
這些遺風遺産,都可説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它至今之所以仍在古村落中保存,主要原因是其産生和承傳的載體,是匯經濟、文化於一體的自然村落之故。由此可見這種遺風遺産,也即是古村文化的重要内涵和特色之一。
(四) 天人合一的“風水寶地”
“風水寶地”並不是指封建迷信的歪道邪説,而是指優美舒適、怡然幽雅的自然環境,是山青水秀、風調雨順的宜人居境,是天人合一、安定和諧的聚居之境。肇慶是山水之鄉,現在仍存的古村落,大都是處在優美而有特色的自然環境之中。這都是因爲創始和建設古村的人們,大都是以天人合一的環境觀念意識,去選擇建村的“風水寶地”之故,所以大都具有並體現這種環境文化的内涵與特色。例如,鼎湖蕉園村,是古榕籠罩、竹林合圍、泉水淌流的榕濃竹雅之境;德慶荔岸村,是由數十株古荔枝樹覆蓋、又有兩道山泉水圍遶的水清荔香之境;懷集黑岩村,是在一座高山之外、穿越一段山中地下河之後纔可到達的小村,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故被稱爲“世外桃源”;四會石寨村,是在山中由自然石基礎上建成的村寨;封開汶塘村,是由青山環抱、泉水盤遶的幽雅山村;廣寧石橋茛村,村後小山呈蝙蝠狀,俯抱全村,被稱爲“蝠鼠吊花藍”之境。這些“風水寶地”的古村落,既是肇慶古村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之一,也是嶺南、乃至中國古村文化帶普遍性的重要内涵與特點。
(五) 理念建築的文化瑰寶
從肇慶的古村建築總體情况看來,對建村的自然環境多以天人合一的觀念去選擇,這選擇標準顯然是理念性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村落建築,不僅選址如此,而且整村建築的布局和結構,都是以一定的理念爲模式去進行建造的;而這些理念,又往往出自某種傳統哲理文化或建築科學和美學。例如,高要蜆崗村,全村地形呈蜆狀,四面環水,可謂蜆浮水中之境;更妙的是全村建築呈八卦形,顯然出自《易經》的理念。高要黎槎村處於一座四面環水的山崗上,呈龜形,全村的巷道,也是按八卦的理念布局的,從山脚到山頂,每巷道爲一環,按梯級層層而上,全村從地形到整體建築,都呈園體,體現出“天圓”的傳統理念。而與其相距不遠的高要槎塘村,是其氏族分衍出來的,其建築理念也有分衍和對稱之意,即:前者爲八卦形,它則爲棋盤形;前者爲龜狀,它則爲梳耙狀;前者爲圓體,它則爲方體,以“地方”理念而與前者“天圓”對稱。德慶武龔村的民居,多是鑊耳式的建築,因爲鑊耳式的高墻,既有建築美,又有隔火、吸風的作用,同時又體現廣府民居的理念。懷集扶溪村,是創始者以尚武的理念而建造的古代兵營式村落。懷集大浪村,被稱爲“九九奇門”村,即:六厢分六子,六德(知仁聖義忠和)爲堂號,九數的門窗、巷道、臺階,寓《周易》“九六冲和,陰陽相配,品類咸亨”的理念。廣寧大屋村有一百個門,是體現“百鳥歸巢”的理念。封開杏花村,是十二座院落的合院式建築,以座座、廳廳、房房、門門對稱而體現儒家理念和建築對稱律。這些理念建築,從建築結構到文化内涵,都是很精湛、很深厚的,堪稱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
(六) 民俗風情的文化遺存
古村落是族群世代聚居之地,群居的風範,文化的積澱,必然逐步形成自身獨特的人情世態、風俗習慣、節日喜慶,以至衣、食、住、行等行爲方式上的共有而又是自身獨特的文化特色。這種現象,在肇慶古村落中也較普遍。例如,端州白石村因有生産端硯傳統,故有每年四月初八拜石工始祖——五仙祖的風俗。鼎湖蕉園村每年有喜慶蘇真人誕的風情,鼎湖桃溪村每年也有何真人誕的喜慶,高要槎塘村每年春耕前過茶果節,封開狀元村於旺龍節時擺文武(舞),封開平崗村有天後誕,懷集扶溪村仍存標話,懷集黑岩村每年有二月二艾糍節、六月六燕子節,懷集扶溪村每年有五月初一端午祭、十月初十太公節,懷集沙洲寨是七沓堂建築,有舞七節龍、放七星燈、特産七指佛手、吃七星棕和七層糕等冠“七”的風俗,廣寧大屋村至今仍流行客家山歌、舞山獅。如此等等民俗風情,都可説是傳統非物質文化遺存。而這,也可説是中國古村文化帶普遍性的特色之一。
(七) 包容文化的歷史見证
珠江文化(含嶺南文化)因具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詩句)的風格,所以有特强的包容性。這種特性,在肇慶的古村文化中也鮮明而普遍地體現出來。例如,高要蜆崗村是八卦結構,是道家,而内設十六祠,則是儒家,可謂道中有儒;高要黎槎村以八卦布局,是以道家爲體,而“九裏一坊”的十座門樓,從門式到命名,則是按儒家方式,可謂道儒并存兼容;廣寧大屋村有仿四合院之體,但又有客家和廣府色彩;廣寧石橋茛村,也是仿北方四合院式布局而建,却又雜有閩南和客家之風,均可謂南北的結合體;封開平崗村有多民族聚居,又有古代農貿市集,並有中外交匯遺迹。如此等等,均可稱之爲包容文化的歷史見证。而這,也可説是嶺南古村文化帶普遍性的特徵之一。
(八) 古今輝映的新型農村
值得稱道的是,近年肇慶不僅保存了較多的古村落,而且在有些較完整的古村落中,既較好地保護古村文化,又較好地開發利用古村文化,同時又注入現代的新文化,爲建設古今輝映的新型農村作出了試點。德慶有兩個古村,代表了兩種類型:一是被譽爲山區水鄉的金林村,在按原貌整修古村的基礎上,增加若干現代色彩的項目(如:唱村歌、對歌、遊船),辦成爲旅遊景點,被列爲廣東農村游的景點之一,近年已成爲旅遊熱綫、熱點。另一個是武壟村,原古村建築保持完好,又在離原古村不遠地方,建起了新民居,是現代建築,形成古今輝映之格局,并且在村中展開傳統村史村風宣傳的同時,開展一系列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活動,使這裏被評選爲市級生態文明村、省級衛生先進村,成爲古今文化輝映、傳統與現代和諧的新型農村。這兩種類型都是可取的,是有示範性、帶動性的,也可説是肇慶古村文化、以至嶺南古村文化帶方向性的特色之一。
三、關於開發古村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議
(一)建議向全省傳達貫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在肇慶關於古村落文化的指示,推廣肇慶的做法,將發現、挖掘、保護、開發古村文化的活動,與建設文化大省、建設和諧社會有機結合起來,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軌道。
(二)建議由省文化廳和各級文化部門組織力量,在全省農村進行一次古村普查活動,爲研究、開發古村文化提供依據和資料;同時進行發現、挖掘、保護古村的宣傳教育,及時制止對古村的破壞行爲;撥出適當資金,及時對目前瀕臨崩潰的古村落提供維修資助;並將這項普查,與國家文物局最近宣佈在全國開展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結合起來,對够條件的古村,評爲物質或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爲文物保護單位或對象。
(三)建議由省旅遊局和各旅遊單位組織力量,對全省古村文化的旅遊潜力和綫路,進行普查、挖掘、開發,以旅遊扶貧的方式,選擇較有條件的古村先行開發爲景點,然後分期分批開發,以形成新的旅遊熱點或熱綫。
(四)借普查古村的時機,倡道各地古村自行組織力量,開展編寫古村史活動,充分利用族譜、家譜的文化資源,特别是對古村老人的記憶和收藏資源,更要及時發現和搶救。村落建築和村史,將是古村文化不可缺少的兩項硬件,是地方誌的基石和基礎。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可爲此作出努力。
(五)建議在省、市的宣傳文化部門、社科團體或大專院校,成立研究古村文化的學術機構,設專題研究項目和經費,資助有關著作出版,媒體優先發表有關文章,充分調動各地學者的積極性和組織力量,在適當時候舉辦全省性或全國性、跨境性的古村文化學術研討會或論壇。
(2006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