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風·文行·檢魂——序周作學散文集《非常風行》



  1997年初,我曾爲周作學的處女作——長篇小説《劍棋網》寫序,稱之爲“檢察文學優勢體現之作”。眨眼間,不覺快十年了!記得當時他從大學畢業出來不久,是廣東省檢察院研究室工作人員,長期喜愛文學,堅持業餘創作,尤其是結合自身的工作崗位,熱心倡道並創作興起不久的檢察文學。由於他的才氣和勤奮,很快結出碩果,並擔負了主編廣東唯一檢察行業雜誌——《當代檢察官》的重任。可喜的是他並不就此止步,仍在繁忙工作中堅持寫作,持續在報刊發表不少文章,最近,又在前年出版第一部散文集《走進布駱駝》之後,編出了新的散文集《非常風行》,不斷進取,成果壘壘。作爲他的老師,我也感到光榮,十分高興!

  高興的原因,固然是這位學生不斷出成果,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從這部新書稿中,我看到他跨上了新的高度、邁開新的征程,這就是:從文學步入文化、以文化觀照文學、煉鑄生活、昇華文學。這個高度及其特點,清楚地體現在作者所取書名的含義上,即:所謂“非常風行”,就是不一般的“風”、不尋常的“行”;其“非常”者,文化也。具體地説,所寫的是:南風、文行、檢魂。

  南風,就是南方之風,也即是嶺南文化之風、珠江文化之風。書中的大多數篇什,是寫嶺南和珠江流城的風景名勝、風土人情的,是着意寫出其文化之風的。如:在《永遠的香柚樹》《金土百色》《榕與巢》等文中,通過對童年在故鄉生活時的回憶,寫出了“懷念是酒”的真情深意,同時又在吃柚子、趕圩日、取鳥巢等細節趣事的生動描寫中,活靈活現了濃郁的南國風土人情;在《東方之珠》《烟波萬緑》《感受龍城》《開平碉樓》等遊記中,以美麗的文采寫出了美不勝收的遊覽聖地,又在“東方金融商旅的明珠”,“博彩娱樂”,“粤人好游”,華僑“融合東西方文化”建造的碉樓等描寫中,寫出了珠江文化的重商性、消閒性、浮動性、兼融性;在《珠水雲山》中,從對母親河珠江和白雲山喻爲廣州的根和魂的歌頌,深刻地表現了廣州的千年文化底藴和文化品德,寫出了新一代廣州人的“大氣、風格和魅力”;尤其是可視爲代表作的散文詩《風從南方來》中,慷慨激昂地謳歌了自古以來引爲驕傲的珠江文化代表人物(惠能、康有爲、樑啓超、孫中山、詹天佑)、代表性的歷史、遺址、遺事(海絲路、黄埔軍校、農講所、《春天的故事》)、代表性的特産、建築和景觀(荔枝、碉樓、丹霞),從中體現了珠江文化的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同時,也揭示了“風”之所以“從南方來”、以及“南風”之所以强勁的風源和潜質之所在,這就是率先走向世界的珠江文化海洋性特質和文化力。

  文行,即文化之行,也即是書中所寫的旅遊(包括地方之游與閲讀之游),都是文化之旅,可謂在旅遊中觀照文化,以文化觀照旅遊。上述寫嶺南風情的篇章如此,其他寫外地、外國的遊記,以及閲讀和偶感的雜記,也都如此。如:他在江西特地登上三清山,領悟道家文化;在江西被稱爲“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追溯“婺”字與“小橋流水人家”的文化内涵;在内蒙古草原回味“草原之鷹”的神韵;在香港從《國潮先生》看到海外儒商的素養與風度;在韓國透過盆栽藝術尋覓“農夫之魂”;在荷蘭透過《威廉先生》的“逗”看歐洲人的文化性格。書中抒發閲讀札記或偶感類的篇章,奇想翩翩,感慨良多,哲理豐富,知識面廣,也都莫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色彩。如:從《三國演義》認識人的《度量》;從《菊香》品味人生的價值和情感境界;從賣花女的眼神領悟《風中政瑰》的風姿;《金狗》《日落》《石頭風格》等篇,都可稱人生哲理與文化意識渾然一體之美文。

  檢魂,即檢察事業的精神或靈魂,也即是檢察文化觀念意識。因爲每種事業或行業的共性意識和行爲規範,也屬文化範疇,即可謂某種事業或專業的文化。作者所從事的職業,是屬於檢察事業。雖然書稿直接體現這種文化觀念意識的作品,只有兩篇,但也是很能體現檢察文化意識的。《檢魂》一文,直述了作者投身檢察戰綫的動因和經過,直述了受王書田、鄭愛民等獻身檢察事業的英雄人物對自己的激勵,從而領悟什麽是真正的檢察之魂。尤其是從南丁格爾的名言“護士的天職是守護生命”,進而領悟:“檢察官的天職是守護秩序”,更是道出檢魂的核心。《文學與法的交叉地》一文,從自身的創作體會,從閲淡《詩經》《阿Q正傳》《人間喜劇》等經典名著,發現了這塊文學與法交叉的“神奇沃土”,並决心以“開荒牛”的精神去“不斷墾荒,栽培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花朵”。這塊沃土的發現和開荒的决心,更充分説明瞭作者的檢魂所在及其威力。顯然,這是周作學十多年來鍥而不捨、不斷進取、成果纍累的動力所在。

  我試圖從這書稿所寫的南風、文行、檢魂而尋找其“非常”之處,不一定切合作者的初衷,只不過是個人粗淺的讀後感,是作爲老師的讀後印象和期望的表述。也許是我近十多年主要從事現代文化學和珠江文化研究的關係,從文化上去解讀書稿偏多,期望偏高,可能會造成與作者思想與實踐有些距離。我想,這樣也好,可以留個空間讓作者去繼續填補,也可使讀者有個空間去想象、期待。我相信不會失望的,所以很樂意再爲周作學寫這篇序。

  (2006年7月28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