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熱烈商討 增進共識——廣州“粤劇起源與形成”學術研討會綜述
崔瑞駒(廣州炎黄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廣州市粤劇粤曲學會名譽會長。)
關於“粤劇起源與形成問題”,許多專家學者和粤劇界人士曾發表過專著、文章和談話,衆説不一。這對於豐富人們的認識,開闊人們的視野,是十分有益的,爲我們增進對這個問題的共識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這次由廣州市振興粤劇基金會、廣州炎黄文化研究會、廣東八和會館、《粤劇大辭典》編輯部主辦的粤劇起源與形成學術研討會,得到來自北京、大連、香港、佛山、肇慶、廣州等地有關專家學者和粤劇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不僅提供了一批論文,還在2007年12月22、23日兩天共聚廣州大厦展開了熱烈的研討,各抒己見,交流看法,增進共識。可以説,這是一次關於粤劇問題專題研討規格較高、主題集中、商討較深、共識較多的盛會。
一、探究粤劇起源與形成頗具意義
俗語雲:英雄莫問出處,但人們總是希望得知英雄之出處。作爲粤劇的觀衆、粤劇工作者也不一定要問粤劇的出處,但能知粤劇的身世對他們觀賞粤劇、演好粤劇也是大有裨益的。因爲“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至於研究粤劇的專家學者們則更望通過研討正本清源,增進對這個問題的共識。尤其正在編纂《粤劇大辭典》,這是一個難以逥避的問題,更希望得到一個比較清晰的表述。探明粤劇起源與形成,其意義起碼有三點:
一是可知粤劇的身世,加深對粤劇的認知,有利於粤劇之普及與振興。
二是瞭解粤劇的藝術特色與傳統,有利於粤劇的傳承、保護、發展和創新。
三是明確粤劇的産生歷史,有利於對内對外的文化交流,也有助於粤劇争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
二、增進對粤劇起源與形成的共識
從大家的發言和論文中,我們看到,明確如下幾點有助於我們增進對粤劇起源與形成的共識:
(一)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辯證法爲指導。就是説,在指導思想上要明確三點:一是研究粤劇起源與形成要同一定的社會歷史環境相聯繫;二是研究粤劇起源與形成要以史實爲依據,並與相關劇種的歷史相聯繫和比較,未經證實的傳説只可作爲參考;三是粤劇從起源到形成是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辯證眼光去研究。
粤劇起源與形成是一種文化現象。一種文化現象的出現總是同一定的社會環境相聯繫的。因爲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時代社會經濟、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於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粤劇的起源與形成不能不同當時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背景相聯繫。因此,不能僅就粤劇史述本身去孤立地研究。
粤劇從起源到形成是一個較長的運動發展過程,而且形成之後還繼續運動發展着。在這發展的漫長過程中,經歷着漸變到突變、由量變到質變的若干階段(或叫若干時期),大致可分爲孕育階段(時期)、誕生階段(時期)、成熟階段(時期)、發展創新階段(時期)。不同階段(時期)的粤劇,因其質的規定性不同而表現形態也不同。孕育時期還不具有粤劇的基本特徵,還不能叫有粤劇,它只是積累着形成粤劇的一些基本元素。誕生時期的粤劇已具有粤劇的基本特徵,但它還比較稚嫩,粤劇特徵才初露端倪。只有發展到成熟時期的粤劇,其特徵才比較全面地顯露出來。誠然,一個劇種的孕育期、誕生期與成熟期與一個人的受孕懷胎、誕生出世、長大成熟那樣可以比較精確地用年月來計算是不一樣的。它需要以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段來推斷。這是因爲社會文化現象的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與生物的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是不相同的。
(二)明確劇種的首要區别是聲腔。沿着對粤劇聲腔特色追溯其源流,便能增進對粤劇起源與形成的共識。
(三)明確劇種形成的一般標誌。有的專家、學者談到,我們要把一個地方戲曲史和一個劇種的發展史區别開來。一個地方的戲曲史應該從該地有戲曲活動的歷史記起,而一個劇種的發展歷史應該從它形成的時間算起。外來聲腔衍變爲本地劇種的形成有這樣幾個標誌:1.有本地演員和本地科班;2.演唱的語言是本地通行的官話;3.創作演出了新劇目,在新劇目的演出中,吸收了本地民間藝術,在表演上形成了地域風格。有的專家也有類似看法,認爲劇種形成的標誌主要有五方面:1.有與别的劇種不同的唱腔音樂;2.有自己特色的表演風格;3.有自己的新劇目;4.有本地戲班和演員;5.有一定的流行區域和群衆基礎。這些都可作爲我們研究粤劇形成期標誌的依據。
(四)共識建築在實是求是的基礎之上。要明確,粤劇形成時期是早是遲都無損於粤劇的光輝,不是説它形成得越早就越輝煌,也不是説它形成得越遲越喫香。關鍵是還它一個歷史的真實,有一個經得起史實檢驗的身世。
三、關於粤劇起源的基本觀點
中華戲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各具特色的地方劇有三百多種,他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得益彰。
談到粤劇起源,可説有遠源與近源之分。就遠源而論,粤劇既是中華戲劇大家庭中的一種,那它同其他地方劇種一樣,深深植根於中華文明的沃土之中,以中華文化爲底藴,以中華文化藝術爲源。在粤劇衆多劇目的故事内容和語言文字表達中,都可以看到它源於詩經、《楚辭》、史記、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説。
談到粤劇的近源,主要是尋找孕育它出生發展的直接因素,這是我們這次研討命題中所共同關注的問題。對此,其實大家共識最多,有差别的也分歧不大。以下我想概要地引述大家對此的基本觀點:認爲粤劇的主要源頭是外來戲劇文化(先是外省的,後有外國的)傳入廣東,本地戲班吸收外來戲劇文化尤其外省的唱腔和表演藝術逐漸與本地戲劇音樂文化融合而成。外省戲班帶給粤劇唱腔影響最大或較多的先後有弋陽腔、崑腔、梆子腔和二黄腔;由於粤劇的基本唱腔是梆黄腔,可以認定外省梆黄腔是今日粤劇的主要源頭,但也不可忽視高腔、崑腔等外省聲腔對粤劇的影響;若要追溯粤劇源頭始於何時,就先要清楚梆子腔、二黄腔生於何時何地,何時傳入兩廣;專家論及已知梆子腔是明末清初形成於山西、陝西、河南交界地帶,二黄腔則是清初形成於安徽、湖北、江西一帶,並於清初康熙干隆時期傳入廣東;弋陽腔、崑腔則更是明代傳入廣東;外省唱腔傳入,尤其是梆黄腔的傳入,被本地戲班吸納、逐步衍變爲粤劇粤曲的梆黄唱腔,經歷過一個較長的地方化過程,這個過程可看作粤劇的孕育時期;在這過程中,史料所載的清代雍正年間(1723—1736),廣州題扇橋一帶出現“一唱衆和,蠻音雜陳”的土優班演唱的“廣腔”,可作爲粤劇已進入孕育期的一個明顯標誌。由此可見,粤劇起源於明末清初外省唱腔入粤,經本地戲班學習、吸收、改造,並與本地粤樂和民間説唱相結合逐漸形成;粤劇的孕育期可追溯到三四百年前。
四、關於粤劇形成的主要觀點
粤劇何時形成,是本次研討會的研討重點。從論文和發言來看,原先對粤劇的形成時期大致有三種觀點:一是認爲粤劇形成於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49),距今150—200年;一是認爲粤劇形成於清中葉或清同治、光緒前期(1861—1884),距今約150年左右;一是認爲粤劇形成於清末民初20世紀二三十年代,距今約80年左右。
經過兩天的熱烈商討,數十人次的争論發言,競相擺事實、講觀點、分析比較,大家的共識大大增進,大都傾向於認爲對粤劇的形成可細分爲誕生期和成熟期,認爲粤劇誕生於清中葉,距今150年左右。即誕生於清道光至光緒初期約50年左右期間;粤劇成熟期於清末民初,即20世紀20—30年代,距今80年左右。
認定粤劇形成時期,可從社會背景和粤劇自身發展動因和軌迹的史實去論证。
(一)先講粤劇誕生期,定在清中葉。從其歷史背景來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大轉折時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清道光年間發生了鴉片戰争,從1840年開始中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動摇了封建帝制的統治。清王朝的閉關鎖國政策被帝國主義入侵所打破,西方文化開始傳入,洋務運動的興起、廣東新學的創辦,變革求存的思想逐步深入國人,世風漸變。與此同時,在清咸豐年間因在太平天國革命感召下,粤劇藝人李文茂率衆起義,粤劇戲班被禁。粤劇藝人變革圖存的思想更爲强烈,加速了粤劇藝人與外江班的融洽,更多地吸納外來唱腔和表演藝術,並因他們更多地深入四鄉演出,不斷吸納廣東民間音樂、説唱之精華,從而逐漸創造出有别於别的劇種的粤劇雛形,顯示了粤劇的誕生。
許多專家學者在論文和發言中,對粤劇在此段歷史時期的誕生作了論证,主要有:清干隆四十年後,皮黄、梆子傳入廣東,逐漸被本地班所吸收,爲本地人所接受。清道光年間徽班入粤,北方皮黄聲腔先後成了本地班的音樂主腔和基本板式。聲腔的轉變,本地大戲找到了演變粤劇的基本調色。廣東粤劇的聲腔,可以説清同治年間開始,逐漸地被固定下來,直至20世紀20年代,基本戲曲聲腔的吸收融和才漸次完成,同治年間本地班提綱戲的興起,由此催生了“開戲師爺”,即後來粤劇編劇家的誕生,有了這提綱戲階段和開戲師爺出現,才能在藝人過去只靠口傳身授的傳戲方法,過渡到有筆手編新戲的文字劇本,本地特有的《大排場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等“文静戲”和武戲,《八大曲本》(實際是八大劇本唱本)和一批新戲才由此産生。還有談到,現存的劇本和筆記史料顯示,在兩廣地區演出的戲班局部地運用粤語,在地方上出版的寫有少量粤語的劇本,最早可以追溯到同治年間。並於戲班和演員在這個時期更如雨後春笋,本地大戲班大量涌現,形成不同風格的廣府班和下四府班。與之相應的是粤劇行會的建立,從同治七年(1867)在廣州建立吉慶公所,作爲聯絡粤劇各戲班營業的機構,到光緒十五年(1889)八和會館在廣州黄沙建成,都顯示出粤劇業已誕生,並逐步主宰了粤方言地區的舞臺。
(二)關於粤劇的成熟期定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依據是:從社會歷史背景來看,辛亥革命(1911)前後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我國歷史又一大變革時期,統治中國歷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但在帝國主義列强的欺侮壓迫下,民族危機加深,高舉反帝愛國義旗,以争民主、尚科學爲口號的“五四”運動爆發,揭開了新民主義革命的序幕,包括馬克思主義在内的西方思想文化大量涌入,國人思想進入一個大解放時代。西方歌劇、話劇、電影、西洋音樂陸續傳入。作爲民主革命策源地、對外開放窗口的廣東廣州等地,最早接觸並接受外來思想文化影響。從變法維新運動、辛亥革命運動乃至“五四”運動走過來的一批文化人、粤劇界人士中的先知先覺者,看到外國戲劇鼓吹變革、催人奮進的作用,在劇作題材、編寫劇本、表演技巧、音樂舞美等方面都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從而積極引進外來文化元素,對粤劇進行大膽的改良和變革,使之更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群衆,促成粤劇走進成熟期。
從史實來看,許多專家、學者認爲這段時間粤劇進入成熟期的特徵非常明顯。
粤劇“三喉”唱法和唱詞“白話化”出於這個時期。有説,民國二十年前後(即20世紀30年代前後),粤劇基本已由戲棚官話改唱廣州方言(白話)。梆黄新板式、新句式的創造,特别是板腔、曲牌、説唱能串連成段,使粤劇唱腔節奏鮮明、旋律優美、變化靈活。從辛亥革命前後到1932年,粤劇完成了地方化的過程,這是它的成熟期。有説,歷經三十餘年,終於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建立起“子喉”、“平喉”、“大喉”三種唱法,以及同這些唱法相適應的音樂體系,形成了梆黄腔爲基礎而具鮮明地方特色的粤劇聲腔。有説,此時的粤劇在傳統基礎上吸收了民歌説唱、民間音樂、兄弟劇種唱腔音樂,西洋音樂及其樂器、配器方法,尤其是依據粤劇劇情需要,吸收電影主題歌填詞説唱,提高了粤劇唱腔音樂的表現力。
此時粤劇編劇家群體出現,産生了許多與别的劇種不同的劇目。涌現出黎鳳緣、樑垣三、麥嘯霞、樑夢、南海十三郎、唐滌生等一批粤劇專業編劇家,編劇采用了話劇寫實、歌劇分幕等方法,劇本文體也發展到白話化。據資料統計,從清末到廣東解放的三十幾年中,新編的戲竟達千多本。
此時粤劇戲班争雄、名角争輝,各具特色的唱腔表現流派异彩紛呈。省港班“覺先聲劇團”、“太平劇團”的薛覺先、馬師曾争雄,競出新戲。粤劇五大流派(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桂名揚、廖俠懷)相繼涌現,一批批名伶名腔相繼而出。
此時粤劇舞臺美術景象一新。粤劇舞臺出現了軟景、硬景、立體景、運用各色燈光襯托劇情,除保留傳統服飾外,也根據劇情和角色需要設計和運用各種服飾,以增强人物的表現力。
有的專家、學者還談到此時期城鎮室内劇場增多,以城市爲主要對象的省港班盛極一時。
上述種種現象表明,粤劇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基本上完成了引進外來戲劇藝術(包括外省、外國)的地方化、現代化發展進程,顯示出它進入成熟期。
也可以説,隨着中國近現代社會的大變革,粤劇在近現代經歷了三次大變革。三次變革又促成了粤劇的誕生,成熟和創新發展。第一次粤劇大變革在19世紀中葉,經歷過絶處求生,變革求存的境况,加速了粤劇的誕生;第二次粤劇大變革在20世紀初二三十年代,經歷過引入外來文化元素,變革求新的過程,促進了粤劇藝術日臻成熟;而20世紀中葉,即新中國成立後,粤劇進入第三次大變革,經歷過“三改”(改戲、改人、改制),使粤劇步入改革創新求發展時期。
新中國成立後的粤劇進入繁榮新時代,它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和領導,粤劇團改制成爲國家表演藝術團體,粤劇藝人精神面貌爲之一新,成爲人民藝術工作者,整理新編了大批優秀傳統劇目,創作了一批反映時代精神的新劇,原有的藝術家藝術更加精進,粤劇新秀又不斷涌現。被周總理譽爲“南國紅豆”的粤劇更蜚聲海内外。雖經“文革”的劫難,粤劇曾一度備受摧殘。但改革開放以後,粤劇又重現春光,在新的探索改革創新中繼續前進,顯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
五、粤劇的研究尚待深化
這個研討會對粤劇起源與形成的研究,經過大家交流各自研究成果和會上熱烈争論和商討,據較多看法而産生了初步的共識,或叫初步結論,但還不能説這是最終結論。最終結論還有待深入探討和驗证。我們建議把這個初步共識提供給《粤劇大辭典》編輯部撰寫有關辭條時參考。同時也希望大家繼續深入探討,以便取得更多的共識。
我們對粤劇問題的探討,目的是促進粤劇傳承發展,以利粤劇之振興。出席會議的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劉文峰同志説的“粤劇是最早進行改良的劇種,在中國近代戲曲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又説“一個多世紀以來,粤劇之所以長盛不衰,就是因爲它始終能適應時代的潮流,不斷吸取民間的和外來的藝術營養、兼容並蓄,常演常新。”這番話對我們深入探討粤劇的形成和發展,進一步改進粤劇很有鼓舞和啓迪作用。我們確實需要從粤劇孕育、形成和發展走過的漫長路程中,吸取經驗教訓,以推動粤劇進一步振興和發展。因此,我們擬在日後適當時機,再組織粤劇發展創新的專題研討,希望繼續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加。
粤劇起源與形成問題的研討,是一個研究粤劇史的學術問題,應該堅持“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方針,通過研討交流增進共識,但也不能够强求一律。應當尊重各人的研究成果及保留各自觀點的權利,支持和鼓勵不同意見繼續深入交换和商討,使真理越辯越明,最後達到更多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