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嶺南歷史探索粤劇起源和形成



  徐家鳳(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關於粤劇的起源和形成,很難準確地作出時間定論。劇,應該是由歌曲發展起來的,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先民留下的資料中,有關狩獵、豐收、祭天、疾病、戰争勝利等等重大事件裏,都有歌舞的記載。現擬從歌這個角度探索一下粤劇的源流。

  在中國很早就有專職負責歌樂的人。古籍《周禮·春官》記載:大旱、祭祀、喪事、疾病,師巫而舞雩,歌哭而請;《皇圖要紀》帝嚳造鐘磬戛擊鳴球;黄帝使伶倫造磬,君子聽磬聲則思封疆之臣;《册府元龜》載:太常,掌邦國禮樂、郊廟社稷、祭祀樂章。這種種記載,説明我國很早就有歌和樂這些儀式了,《史記》齊國女子八十人衣文衣舞康樂,桓子三日不聽政。孔子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女之謁,可以死敗。燕太子丹送荆軻刺秦之高漸離擊築,衆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更是傳唱不衰;早期民歌詩經,屈原的《離騷》《九歌》等等,這些都是我國早期的歌曲。從原來由巫優祀神、治病、祭天等發展到諷喻、抒發感情到有故事情節的劇。

  到漢代因經濟繁榮,政局的穩定而有“樂府”之設,更有“百戲”(雜技),胡樂也流傳到了中原;到唐代則設“梨園”爲歌樂雜劇優人之所,因唐玄宗酷愛音樂戲曲,故戲曲曾盛極一時,至今還有把戲曲藝人稱作“梨園弟子”;宋年間又設有“教坊”專職歌舞演唱,有鼓兒詞(宋趙令時[商調蝶戀花])和[鶯鶯六麽]等官本雜劇;至元時戲曲已頗具規模,有一批劇本,有一定的角色和表演程式,更涌現了一批出色的如關漢卿、王實甫等劇作家。 
上述爲中原戲曲發展情况。而嶺南位於中國南疆,以大庾、騎田、都龐、萌渚、越城五嶺爲屏障。因交通閉塞,與中原溝通十分困難,一直被視爲蠻荒之地,放逐之所。根據《尚書》《禹貢》《周職方》等典籍所載:帝顓頊時,南至交趾莫不砥屬;帝堯時,申命羲叔宅南交;周成王時,交趾南,有越裳民重三譯來朝;夏禹定九州於荒服,南撫交趾;這些都説明瞭嶺南和中原的關係,歷來中原的統治者對嶺南都是以征服者的姿態出現。嶺南的正式開發和發展主要在秦漢以後,秦始皇使屠睢發兵50萬統一南疆,屯戍五嶺;任囂、趙佗相繼尉事南海,趙佗自立爲南武王,並進一步開拓嶺南;在歷次的戰争中,古越人處於劣勢,大量死亡後,有部分只能退到偏遠荒僻之地取得生存。至五胡亂華,宋元替續,明清更替,清軍入粤,大量遺民南遷,隨着歷次的移民潮,大量移民入粤後,又爲嶺南增添了不少新鮮元素。嶺南因五嶺相阻,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域環境,在各方移民及本土文化的互相結合下,形成了既不同於中原又不同於原越人的嶺南文化。在這些條件影響下,進而改變了原有的文化結構。在全國各地移民相互滲透、融入、吸收下,慢慢形成爲獨特的嶺南文化。

  兩廣地區漢族、滿族、回族基本上是各個時期流入嶺南的外來人員,原本土居民除部分古越人融入漢族外,大多被迫遷到較貧瘠或偏遠山區。如海南的黎族、廣西的壯族、粤北的瑶族、畬族等等都是原住民,他們很多都還保存着原來的語言及民族習慣。在嶺南各地一些劇種,如雷劇、花朝戲、採茶戲、粤西白戲、貴兒戲等等地方戲曲,基本上是由地方文化積澱而形成。

  現在我們要追溯粤劇的起源和形成,就不能不結合嶺南地區的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來探討。我趨向於粤劇是由中原戲曲演變而成這個論點。多年來自中原遷入嶺南的人口,占了嶺南人口絶大多數,他們或商或宦,或遷或戍,紛紛日來,反客爲主。特别南宋年間,由官方發起整個整個的村落及家族的南遷,這樣勢必在有意無意間把他們的文化帶到嶺南來,當政治經濟穩定下來後,其他文化的産物也隨之繁榮發展。由於移民是由全國各地匯集到嶺南,經過長期互相溶合滲透,從而形成既不同於中原地區也不同於本土的新文化,歷來嶺南在中原士大夫眼裏都是蠻荒瘴癘之地,各地的移民或宦或遷時也有把原地的戲班子帶到嶺南。他們喜愛本土的戲曲是順理成章的事。廣州和佛山是代表嶺南的重要地區,實際上一直是移民城市,對外來戲曲(實際是其本土戲曲)是持接受態度的,在千百年來的互相磨合、互相影響下,形成今天的粤劇。

  在現今的粤劇裏,這種演變還是有迹可尋的,最初或以崑曲或以徽劇或以平劇入粤的戲班,除了在粤劇裏留下部分唱腔痕迹外,都没有傳承下來。在全國的各大劇種中,腔調種類最多就是粤劇,今天粤劇的唱腔變化甚多,堪稱全國之冠,這説明嶺南人善於吸收外來文化,善於以外來文化充實自己的最好見证。據麥嘯霞《廣東戲劇史略》的廣東戲劇源流表裏,既可看到崑腔,又可看到京腔、弋陽、秦、四平等腔,粤曲小調和牌子可追溯到唐宋詞及金元雜劇;首板仿自秦腔起板,反綫二黄仿自漢劇,三上吊源自山西梆子,王祥哭靈源於羅羅腔,西皮源於四平,至後來把廣東民歌龍舟、木魚、鹹水歌及電影插曲甚至道教佛教的音樂都吸收到粤劇中去;這可以説是各地唱腔的大雜燴。雖然是各種唱腔的溶合,但却變成有濃郁嶺南風格的劇種了。

  作爲粤劇的“外江班”和“本地班”的争議,其實是新移民和老移民之議。 “外江班”是官方支持的戲班,一切官方的演出均由他們擔任;“本地班”也就是早巳溶合成爲本地人的移民後裔,按冼玉清教授《清代六省戲曲在廣州》考據,當時“外江班”也有本地人,“本地班”也有外地人。這也與今天粤劇院的省市劇團與下鄉班的演出相似,“外江班”的劇目傳統些,原籍的地方風味重些,演出條件相對優越些。在李文茂起義失敗後,很多本地藝人轉投“外江班”,而北京名伶張五(攤手五)避禍至佛山,在佛山紅船以崑曲授徒,對推動粤劇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戲劇家齊如山談到廣東戲時説:我在民國十九年(1930)以前,曾看過幾次,還完全保存梆子型式,説白亦係中州韵,自然夾雜了許多本地土音,但大體還未改,廣東人管此叫作舞臺官話,我們還能懂六七成。又如戲劇大師歐陽予倩所説:由外江班的全盛,漸成爲本地班與外江班的並立,再成爲彼此合併。李嶧先生本次論文引证的史料記載“明成化年間,嘉興之海鹽、紹興之餘姚,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習優者,名爲‘戲文子弟’雖良家子亦不耻爲之。”成化十六年新會知縣在公文上指責鄉俗子弟不務正業,惟事戲劇度日;又成化十七年佛山石灣太原霍氏族譜載晚節翁家箴亦禁止後輩參與戲劇活動;這些都説明當時嶺南的戲曲活動與全國是一致的,在明清年間 “外江班”“本地班”的演出,應該區别不會太大。

  有些人提出,用廣州方言演出才算是正式粤劇。這一説法,愚意不敢苟同,前些年粤劇表演藝術家羅品超演了一出全是用“舞臺官話”演唱的《五郎救弟》,誰敢説其不是粤劇?今天所謂“舞臺官話”有説是唐宋時的中州韵,又有説是“桂林官話”,然而不論是河南(中州)或桂林的口音,今天與“舞臺官話”都相差甚遠。從前一般藝人多是貧苦人出身,没文化的居多,他們所唱曲本是根椐師父口耳相授,代代相傳,字音上變化到甚至莫名其妙的也不在少數,有些道白索性就以廣州白話演出,受到一般群衆歡迎和接受。所以粤劇一直以“舞臺官話”及廣府話并存,這説明“舞臺官話”是由外地語言向粤語轉化過渡的産物。如果以全部粤語演出作爲正式形成粤劇,那就只能説形成在1925~1930年前後了,根據現資料顯示,這個時代才正式普及白話演唱呢。

  據“上海粤劇演出史稿”載,1872年已有廣東戲班在滬演出,1889年《申報》介紹該班:按紅船慣例,第一出爲開臺例戲,接下來爲三出頭,之後是打武成套,最後兩出爲鼓尾……。裏面巳經點明是粤戲了,并且1895年有了專演廣東戲的戲園——同慶茶園;1896年首先出現有男女同班,1934年香港始對男女同班解禁,上海比嶺南早了幾十年;那時在上海演出的廣東戲班的規模動輒百多人,最早出現粤劇這個名詞是《申報》1873年9月22日《夜觀粤劇》這篇小文章;1921年上海《申報》已有“粤劇閑陳”“觀粤劇”等正式劇評和1922年“廣舞臺之粤劇消息”等正式之粤劇信息報導。1919年10月名伶李雪芳的“群芳艷影”班在上海演出,連續六天在報刊上作大幅廣告宣傳;可以説那時上海巳經有正式粤劇的稱謂。1899至1900年間的資料顯示,上海地方粤劇演出相當頻繁,甚至有幾個戲園子同時開演粤劇的情况。據資料統計1917~1932年間,就廣舞臺一間戲園,曾經有35個粤劇戲班在那裏演出,這些都證明了當時上海的粤劇是十分興旺的,可説發展得相當成熟,會得在傳媒上作宣傳。那時以舞臺官話爲主,巳夾雜廣府話,外省人基本還可看懂,上海人稱其粤劇或廣東戲,觀看者不乏非粤籍觀衆,《上海閒話》記:…海上戲劇,同治初南靖遠街有滿庭芳之開設,徽班也。徽班興而崑曲微。及京班南來……又有山西班、……紹興班、廣東班同時並起並自成一派。即证同治年間,人們巳經肯定廣東班是自成一派,明顯與其他劇種不同了。粤劇巳經具有一定的程式,有一定的規模,最主要是有特定的地方特色,充滿濃郁的嶺南鄉土氣息,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粤味”的劇種。在百多年前外省巳經肯定粤劇的存在,今天我們如果以方言作爲粤劇的形成標準,不顧歷史將粤劇的存在一筆抹殺是不當的。

  劇種的另一個標準是有自己的劇本,除現資料留存的“江湖十八本”外,粤戲劇作家現存資料最早是明景泰年間邱浚作《五倫全備記》、《忠孝記》、《投筆記》等。《投筆記》流傳甚廣,清道光年間南海劉華東據《金印記》編《六國封相》傳演至今。辛亥革命前後出現的“志士班”出現了改良的新潮,創作了不少適合那個時代的“改良戲”,近代的劇作家的作品更多不勝數,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任何一種文化以一固定之時間作爲形成期是不可能的,只能由歷史積澱、容納演變而成。劇和曲在歷史的長河裏,一直結合社會的政治經濟情况不斷變化的,直到今天粤劇還在不斷探索、改革,粤劇是否還是形成期呢?所以準確的“形成”時間是永遠説不清的問題。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