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光宗耀祖的江逢辰



  清末著名的詞人江逢辰,一般都認爲他是惠州歸善縣人,其實他的祖籍在新安縣大步涌(今沙井鎮步涌村)。他的進士旗杆石現在仍然保存在步涌江氏大宗祠的附近。

  江逢辰(1859-1900),字雨人,又字孝通,號密弁、密盒。生有至性,聰穎好學。從梁鼎芬學於豐湖書院、廣雅書院。受梁舉薦,得張之洞賞識和周濟,與梁入爲張的幕僚。曾任教於湖北尊經書院。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舉,光緒十八年中進士,任户部主事。

  甲午戰争起,達官各自逃竄,忠亮清節的江逢辰獨居職守,巋然不動,爲國憂憤,以致咯血。最後被迫離開北京時,詩人曾習經(1867—1926)寫《送江孝通歸裏》二首相贈:“憂憤終何補,傾危勢已深”;“未應從屈賈,歌哭損天民”,表達了對祖國前途和友人命運的關切之情。光緒二十一年,任會試彌封官,掌管粤册,有人送3000元求爲通風報信,江逢辰以爲“緣是益貧”,亦不爲動。

  江逢辰性至孝,曾遵母命,力争蘇祠,上許爲教會學校。母病,乞假歸,“侍母疾,號泣露禱,形神俱瘁。”母喪,哀悲更甚,“疏食益頽,冬不裘、夏不帳、哭無時、夜不睡”,終以毁卒。惠州人稱爲江孝子,1915年築孝子亭(今荷花亭)祀於平湖西面的豐渚,後改建“孤桐館”。沿渚遍蒔荷花,仲夏酷暑,荷花盛開,香遠溢清,遂稱“荷花亭”。

  江逢辰精於詩詞,文詞瑰麗。詩集李、杜、韓、蘇之長,又自出新意。有《孝通詩集》,梁鼎芬有“行盡江山見此才”之譽。清末大詞人王鵬運稱其詞“於宋人白石、碧山爲近”。江也自題其宅爲“追白揖碧之居”。有《孤桐詞》和《華鬘詞》。

  詩詞文作甚多,每到一處,均有詩詞題識,抒發憂國、憤俗之情,贊美河山景物之美,甚至於平凡百姓日常生活也入其詩,充滿了民間生活氣息。金蓋山位於湖州南郊風景區内,爲江南道教勝地。金蓋山主峰海拔292米。由於“峰勢盤旋,宛同華蓋”而得名,“金蓋出雲”是吴興八景之一。江逢辰見到丁冷雲嗣師所畫的金蓋山全圖,題金蓋山圖詩一首:梅花金蓋千株好,郤憶羅浮夢往還,頗喜平生滋眼福,又緣題畫得看山。江逢辰還與海豐縣鷄鳴寺方丈唯心法師相善,在寺中品嚐仙茶“龍頭鳳尾”之後,贊不絶口;題詩曰:“寄語山僧好持券,每年須寄數斤嘗。”蓮花山茶遂遐邇聞名。

  江逢辰十分敬仰宋代文豪蘇東坡,在惠州專門去白鶴峰尋訪蘇軾舊居。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藝家。紹聖元年(1094年)十月,被朝廷以“譏斥先朝”罪名貶謫惠州,在惠寓居了兩年又七個月。聽聞元祜黨人永不叙復,“已絶北歸之望”,遂决計“買田築室,作惠州人矣”。在白鶴峰買數畝地建屋二十間,栽植果木,鑿井取水。令其子邁挈諸子孫至惠居住,以遂“長作嶺南人”的宿願。江逢辰《娱江亭記》雲:嶺東之水於惠稱東江。頓於龍川,匯九連,騰踔奔軼。至州東二裏白鶴峰,始略殺其勢,旋波回流。吼磯盪舟。山則挺峙獨立,横丹竪翠,濕怒所濺。其陬有亭,翼然騫飛。考所遺迹,蓋東坡舊樓,釣臺在下,翟舍在左,既數百年於兹。(見張友仁《惠州西湖志》第130頁)他寫的“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詩句,更成爲歌頌惠州的一聯名句。

  江逢辰工書,書學北魏,尤工篆隸。現橋東桃子園尚存江的篆體書刻;主講赤溪書院,在附近“危崖絶壁大書深刻,字徑二尺餘,奇險峻勁,見者駭絶。”還善畫山水、花卉。

  江逢辰考中進士後,没有忘記回鄉光宗耀祖,他不光把大紅的喜報送回大步涌,而且還在江氏大宗祠大門外的廣場上立起旗杆石。旗杆石用一塊條石制成,頂上雕刻成鼓形,正面刻有“光緒十八年壬辰科進士户部主事江逢辰立”的字樣。望著記載自己功名的旗杆石屹立在祖宗們的旗杆石中,他的心情一定是不平静的吧?(程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