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生活習俗


  建國前,衣服的布料多爲棉布,有黑裌布、大成藍、大成灰,石青、石烏等,夏天着茨莨布、膠綢和雲紗等。服式爲唐裝便服。男上衣開胸襟,七紐四袋或五紐二袋。女上衣右邊開紐大襟。男女褲一樣,闊褲頭,寬脚,用帶子來束縛。少數教師、學生及機關工作人員、城鎮部分居民穿中山裝、西裝和襯衫西褲。少數女教師和女學生穿裙裝。人們逢喜事外出,男的多穿布鞋,女的多穿布綉花鞋,在家男女老幼都穿木屐。建國後,逐漸過渡爲中山裝,青年穿青年裝,但老農民並無多大改變。布料以棉布爲主,間有卡嘰、的斜、的確凉、呢絨等。80年代後盛行西裝和各式時裝,婦女的衣着更是多姿多彩,各種顔色鮮艷、款式新穎的時裝,打扮時髦漂亮。鞋的種類多樣,有布鞋、皮鞋、橡膠鞋、塑料鞋、人造革鞋,款式多樣。清末男子梳辮。民國初年剪辮、剃光頭,繼而逐漸采用平頭或圓頂髮型(陸軍裝和平頭裝),後來流行西式髮型(西裝)。少女梳辮,已婚婦女梳髻。建國後,男子仍流行西式髮型,吹波加頭臘。女子盛行齊眉發,梳短辮。80年代以後,部分青年男女喜歡燙髮和將頭髮染色,髮型變化較多。

  建國前,婦女梳髻,頭飾有釵、簪,還帶耳環、手鐲、戒指、項鏈等。六七十年代婦女戴手飾的幾乎絶跡,但男女帶手錶漸盛。80年代後,婦女又興起戴耳環、戒指、項鏈之風,男人也普遍戴戒指。

  大米是沙井人的主要食糧,番薯爲主要雜糧。建國前和建國初,沙井人一日以兩個正餐爲主,午飯在上午10點多至11點多,晚飯在下午6點多,在大米不足或節省的情況下,往往在大米上面放一定數量洗净去皮切成大塊的番薯蒸熟當飯吃。下午三點左右也有“食晏”的,但一般是煮一些稀粥放點黄糖,稱糖粥(暑天時用梘水粽干煮)。70年代以後,正餐全爲白米飯,時間也稍有改變,午飯在中午12時左右,普遍有了吃早餐的習慣,番薯已變成稀有的食品,有人戲謔:“沙井番薯比米貴。”80年代後流行飲早茶。

  沙井地處海邊,又是鹹淡水交匯的地方,灘涂涌圳多,魚、蝦、蟹也多,很多人自己動手捉魚捉蝦佐膳。蒸咸魚、蒸蝦干是沙井人的主要餸食。

  沙井人喜歡食臘鴨。以前多爲自家養一些鴨或買一些鴨自宰在冬至前後制曬臘鴨。80年代後多爲買臘鴨,很少自宰曬臘了。沙井人一般多買松崗臘鴨、南安臘鴨等。

  菜干、蜜棗煲猪骨是沙井人的傳統例湯。以前每到深秋時節,家家户户都買大擔大擔白菜燙水曬干,以備家庭煲湯和煲粥之用。90年代後市場供應菜干充裕,貨真價平,沙井人已很少自曬菜干了。

  沙井是蚝的産地,沙井蚝更是聞名遐邇,蚝當然是沙井的美食,甚至已發展成爲一種食蚝文化。剛從殻裏開出的蚝肉叫鮮蚝,每年農曆冬至到明年清明前,是食蚝季節。食法有火鍋、鐵板燒、焗、炸、煎、燜、放湯等,沙井人還喜歡煲蚝粥。蚝干有生曬干叫生曬蚝,水煮後曬干叫熟蚝。春節期間食蚝多習慣加髮菜同燜,或加生萊煮湯,以取其發財生財之意。煮蚝的湯液再濃縮加料制成蚝油,已成爲粤菜不可缺少的上等調味品。北菇蚝油燴菜膽、蚝油撈面等都因蚝油而得名。

  沙井人的傳統住房,多爲縱向式,入門爲厨房,接著是天井,過了天井是正廳,廳後是卧室,卧室有樓廊。有錢人家,再加一個天井,天井前建一廳一房。前者稱縱向式“二進”,後者稱“三進”。房屋以磚木結構居多,以三合土(黄泥、沙、石灰)夯墻,房頂以杉木爲樑、桁、椽。以天井、明瓦和墻上開一小窗採光,卧室光綫很暗。沙井大村的北白崗(今四村尾)原爲木屋區,1938年被日軍燒燬了。而漁民以船爲家,船小人多者,則在基圍較高處搭棚栖身。建材以竹木爲框架。茅草、瀝青紙作墻和房頂、只能勉强遮蔽風雨,常受臺風摧毁。

  80年代以後,傳統的房舍結構被淘汰,農村的房屋全都蓋成三層以上,甚至有五、六層的,樣式别致,絢麗多姿,空氣流通,採光良好,一般還有個小花園,沙井人叫包園。圩鎮居民或單位職工宿舍及商品樓大都成片連蓋新式六層以上樓宇,内設若干單元套房(二房一廳、三房二廳、四房一廳)共用樓梯,各自門户。

  沙井境内有茅洲河、沙井河、洋涌河,由於河道彎曲,受潮水影響,内河的運輸業並不算發達。清末民初,沙井圩、雲霖圩和清平圩商貿繁榮,周邊地區多利用船隻擺渡人員和貨物到圩市來交易。

  抗戰前,廣寶渡、廣港渡經過沙井,有接駁船。從南頭到東莞太平客貨船每天對開一班,沙井是一個中途較大的上落站。那時,在沙井下涌茶亭處設有碼頭,用駁船接送客人和貨物上落。在碼頭上爲客人挑運貨物的婦女,被人稱爲“擔駁艇”。抗戰勝利後,沙井一些鄉紳聯合開辦了沙井至東莞太平航班,以二艘近20噸的木質蚝船改裝爲客貨船,叫“民安一號”和“民安二號”,每天分别從沙井和太平對開一班,客貨兼運,木船運行到1947年尾結束。以後,换成了一艘30多噸的輪船(當時沙井人叫電扒),船名爲“寶沙號”。此輪船先後走過沙井至太平,沙井至南頭,沙井至廣州等航綫,客貨兼運。蚝民多通過水路將生曬蚝豉運往廣州、香港等地出售。1956年此船由寶安縣水上運輸合作社接收,以運貨爲主,船從沙井出海口向下可到蛇口、香港;向上可到東莞、廣州;隔珠江對面爲珠海、番禺、中山、澳門。還可到達石龍、惠州等地。

  沙井的公路運輸開始於1938年,寶安縣自南頭至東莞太平公路建成。寶太公路經過新橋,在上寮崗設上落站,客車並不進入沙井。營運寶太公路的聯商行車公司投入營運的只有客車1輛,貨車1輛。當時公路搆築簡陋,路寬約3米,路面由泥沙石子鋪成,汽車時速只能達到15至20公里,雨天不能行車。寶安淪陷後,公路遭嚴重破壞,公路停止通車。抗戰勝利後,行車公司恢復汽車營運業務。

  1949年底,寶安縣人民政府接管各私營行車公司,成立寶安縣人民行車公司。深圳至東莞太平客運綫仍然途經新橋,每天2班。沙井人要乘車去深圳或太平,必須在班車經過新橋的時間之前到達新橋汽車站等候上車。

  新橋至沙井圩相距約5公里,在未修成新沙公路前,外來客人在新橋下車後可搭單車尾入沙井,也可在沙井圩搭單車尾到新橋乘汽車離開。

  1958年修建新橋至沙井圩的公路,但路面也較窄小,泥沙石子鋪設,汽車、拖拉機、三輪車等可直達沙井圩。1973年恢復寶安縣汽車站車隊以後,深圳至沙井有客車一班,下午從深圳開出到沙井,次日早晨從沙井開出到深圳。1975年11月,沙井成立了交通管理站,廣州至沙井班車每天1班,當天下午在廣州越秀南汽車站開出到沙井後於次日早晨從沙井開回廣州,行車達4小時。1979年增至每天2班。還開通了沙井到東莞太平的班車。

  1984年起,開放運輸市場,允許各單位和個體户買客貨車參加社會運輸,沙井鎮成立聯合車隊,聯户購車參加貨運,形成了多形式、多層次,國家、集體、個體三者一齊上的公路運輸新局面。由於運輸市場的開放,有公司在沙井開設代辦點,客車增多,甚至有一段時期出現了廣州客車早上繞圈行駛兜客,上車買票的現象。1985年以後完成了新沙公路的改造工程,建成了新橋高架路,隨後鎮政府先後投資3億元,建成瞭高標準的沙井公路網,實現了沙井公路城市化、現代化。

  廣深高速公路建成投入使用,最先開通從舊新橋車站發車經松崗、長安上高速公路到廣州草暖公園的空調中巴,每半小時兩地各開出一班。位於上南的新橋汽車站建成投入使用後,沙井至廣州的班車改行豪華旅遊大巴,並分别設有錦漢車站和省汽車總站二個上落客點,每半小時兩地各開出一班,旅客乘車快捷、舒適方便。

  沙井經濟發展迅猛,外來勞務工較多,新橋車站、沙井車站、上星車站和其他代辦點有每天或隔天一班從沙井開往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貴州、四川、河南、廣西等省各地的雙層大巴,這些客車多爲外省公司所屬。同時,每天都有從沙井開往省内各地區的客車,還有省内很多地區、市至深圳的客車都經過107國道新橋站,沙井的公路客運十分通暢。1994年到1996年間,香港至沙井還開辦過直通巴士,每天早上從九龍開出經文錦渡過關,十一時左右到沙井,下午返回香港。

  1993年4月13日,深圳市區至沙井專綫公共汽車開通(銀湖——沙井310專綫),每15分鐘開出一班,走107國道。以後又開通了沙井至羅湖火車站空調中巴專綫,走高速公路。每半小時開出一班。1998年沙井鎮内開辦公共汽車營運,設有新橋至共和村綫,新橋至步涌綫,上南加油站至步涌綫,新橋到福安加油站綫等。

  據清康熙《新安縣誌》記載,清初,沙井一帶就有茅洲舊市、新市、雲霖圩、蛋家萌等4個墟市。到了清道光年間,當時新安縣共有36個墟市,沙井一帶就有茅洲圩市、茅洲舊市、雲霖圩、沙井圩和清平圩等五個墟市。

  雲林圩位於沙井中學教師宿舍樓雲霖花園,東南北三面有將軍山、白石崗、磨盤崗、偷猪峰等山崗環繞,西側有水涌直達虎門太平墟,爲水運孔道。貿易貨物多爲家常用品、藥材、布匹等,洋貨較少。除商鋪而外,還有茶館、妓館,民國時期警察區署、西路保安團總局也設於此。

  建於清嘉慶年間的沙井圩,在沙井大村以南,舊稱街仔圩。街仔圩街名泰通街,長80多米,寬2米,北端有洪聖古廟,廟前有平臺,面鋪石塊,四周有石護欄,是鄉公所所在地,内住有鄉丁。南有天后廟。因圩偏於一角,且沙井大村範圍較廣,於是在村中(今沙井三、四村之間)另建一圩,人稱新圩街。新圩街長近200米,寬2—3米不等。路面有70多米鋪水泥,其餘爲磚塊或亂石鋪成。此街是商住混合區,經商的店鋪40多間。兩圩均無圩期。民國16年在街北另建有市場,叫協成街市。

  每年農曆八月到年底,是沙井生意紅火的時候。附近十裏八鄉的農民將各自的農副産品運到沙井來賣,如觀瀾、龍華、石岩的水果,鳳凰、上寮的山草和石岩的木柴等。木柴是蚝季煮蚝的燃料,這個時候大量匯聚到沙井來交易。廣州、東莞、香港等地的客商和江湖賣藝的接踵而至,夜晚燈火輝煌,熱鬧非凡,有“小廣州”的美譽。

  1958年11月成立超美公社(後改稱沙井公社),公社黨委設在街仔圩内(在大王廟内辦公),將街仔圩街擴寬爲近20米寬的沙井大街,修通由坣崗、萬豐、上星通往廣深公路的公路,原街仔圩逐步成爲沙井公社的中心,而新圩則由於完成工商業的公私合營和對私人出租房的社會主義改造,圩内店鋪改由集體或國家經營。商業、供銷等部門對部分店鋪進行改建、拆建,先後建有供銷社、百貨、茶樓、魚肉類供應站等,米機被改造爲糧食加工廠。60年代,建有餅廠、糧倉、合管會、公社招待所,以及建築面積400多平方米的瓦面市場和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的糧倉、糧食加工廠、糧站及職工宿舍。1964年由職工捐錢、籌集材料建圩鎮文化站。1966年大王廟成爲危房,拆建爲派出所。1986年建公社衛生院。70年代建沙井戲院、郵電局、水産公司、公社辦公樓等。1976年由各單位出資,爲沙井大街鋪上水泥路面。

  十一届三中全會以後,迅速發展的經濟促進了建設事業的發展,街容有較大的變化,建築由原來的一至二層向多層發展,建有二層樓式的農貿市場。附近的居民大多數有高二至五層的樓房。圩鎮的面積已發展到近2平方公里。有國營門店39間,集體門店27間,個體店鋪一批。沿沙井大街至廣深公路和新橋路段兩旁亦建有不少商店、髮廊等。1985年將沙井大街通往廣深公路和新橋的路段鋪上柏油。通往其他鄉村的道路亦都改造爲柏油或水泥路面,合共46公里。鎮内設有公共小巴通往廣深公路和新橋。沙井居民歷來飲用井水。1960年由公社自籌資金建造一個簡易蓄水塘和水塔,明渠引入石岩水庫水供應圩鎮使用。1983年在上南工業區建了一套自來水供水設施,日供水量1萬多噸,保证圩鎮用上自來水。

  明、清時期設立郵驛,但也只限於寄遞官方的政令公文,不收民間信件。民間的書信由民信局或私人代帶。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寶安縣設立南頭郵政局,後又設深圳郵局,對民間辦理郵寄平信、掛號信和開發匯票業務。也就是説老百姓可以通過郵政局寄信和匯款給外出的親人,亦可以收到外出的親人寄回家的書信和匯款,但這必須要在郵路到達和投遞區復蓋的地方才能辦到。

  民國期間,寶安縣境内分南頭、深圳兩個投遞區,沙井由南頭投遞區復蓋,郵件皆以步班投遞。鄉村的信件一般送至代辦所(郵鋪)或信櫃再代轉或通知候領。

  隨著1910年以後廣九鐵路的開通,外省外地進入寶安縣的郵件多由廣深鐵路運送。到南頭後轉遞沙井;海外的郵件由郵輪運扺香港,再從香港通過鐵路到南頭轉沙井。1938年寶太公路建成通車,公路從新橋鄉穿過,在上寮崗設上落站,南頭至東莞太平客車每天往返一次,從南頭到沙井的郵件交給新橋代辦所,再由新橋步郵班送入沙井的郵鋪和信櫃。建國前,據説新橋鄉郵班有一位婦女,叫陳玉英,每天背著一個大布袋把寄入的信送到沙井圩,又把從沙井圩寄出的郵件背回新橋,無論是寒冬炎夏,颳風下雨,天天如是。正是這位女信使,用她堅忍的步伐給沙井人傳送着關懷、愛心和希望。

  除了官辦的郵政外,民間也有代送信件、錢物的。如印支和南洋地區的華僑多托專人帶信、錢和物件回鄉給家人。由於這些人都乘郵輪先到香港再回鄉,民間稱這些人爲“水客”。抗戰勝利後,沙井開設了至東莞太平的客貨船每天對開一班,據説也有郵件往返,這應該説是民間的郵路吧。

  建國後,寶安縣的郵件均由深圳經轉和封發,步班郵路由自行車郵路代替,後又改爲委辦汽車郵路。1975年寶安郵局自辦深圳至龍華的汽車郵路,每天一班,途經沙井接發郵件。1979年以後又出現了委辦郵路,委辦由汽車客運公司承包,每天一班,把封發的郵件由班車運送到沙井,由沙井郵局到汽車站收取。1991年開始,深圳全部爲自辦汽車郵路,每天專車接送郵件、報刊等。

  今天的沙井郵路已四通八達,不但沙井郵局可派出自己的專車接送郵件,而且個人的郵件、報刊已由摩托車投遞員送到府上。

  清末民初,一般百姓人家多以點油燈作照明。燈盞可大可小,燈芯可以用一條或二條,但只能在家中室内燃點,它經受不起風吹。燈油多用食油,如茶油、花生油、菜油等。晚上需要外出,可點燃松明作照明,但黑煙很大(含松脂特别多的松柴)。用開竹笏棄掉的笏肚或上山砍芒杆、籬竹,折成每條四、五尺長,槌裂,成綱置水塘或水坑水浸半個月,撈起曬干,可作户外行走照明之用,無煙易燃,使用方便,但也要忌風雨。

  1943年前後,正是抗日戰争艱苦時期,敵軍的封鎖,交通不便,物資缺乏,再加上天旱饑荒,食用油十分缺乏,用於點燈的油就更少了。於是有商家發明瞭“松香燭”。把竹削成香骨大小,二尺長的竹條曬干。再把松脂調煮成黑糊狀,將竹條浸入松脂糊中,待竹條粘滿松脂後取出風乾即成“松香燭”,用時像點臘燭那樣。這種“松香燭”也用了好幾年,到抗戰勝利後才淘汰。

  從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到1949年10月寶安解放,直至1965年8月這二十年,沙井民間多以“煤油”燃點照明。各種不同規格的煤油燈應運而生。有大有小,有吊燈也有掛燈,由玻璃制成,燈身裝煤油,鐵皮做的燈頭控制着油芯,上面插一支玻璃燈筒,既可防風吹和飛蟲撲熄燈火,又能使光源穩定照亮附近。

  民間家中點的是煤油燈,圩市茶樓開夜市,晚上舉辦較大型活動或開大會,點的是汽燈。晚上外出時可點“馬燈”,又叫“風雨燈”,點燃此燈用手提着可在風雨中行走,燈火不滅。煤油燈之外還配合使用蠟燭,點燃使用也很方便。

  1965年,沙井以人民公社四化建設專款在圩鎮大街架設了電綫,沙井大街上的商店、機關單位和社管會拉了照明電綫。8月1日與大電網接通,從這晚開始,沙井有了電燈,用上了電光照明。這年沙井成立了供電所,到1968年底沙井普及了電燈,基本上做到了村村通電。

  沙井供電所只是從大電網購電,供沙井地區使用。但大電網是計劃定量供電的,隨著用電人口的增加,工農業生産發展的需要,1985年前後供電的缺口很大,經常采取控制用電的辦法來應付供電不足。如居民白天停電、分區停電、供四停三等。隨著沙井經濟的迅猛發展,外來人口的大量涌入,企業的大量增加,用電需求量不斷增大,沙井供電所更新擴大設備,在争取大電網增加電量供應的同時,組織本地區力量辦一些小型發電廠,緩解暫時供電不足。先後在崗頭、新二工業區、大王山工業區、沙頭工業區各建成發電廠一座,各自解决本小區的用電需求。鼓勵企業和商店自備發電機。一旦在電網停電時,自備電機開動,盡量少影響生産運作。

  經過一段時期以後,大電網供電增加,沙井用電的供求矛盾逐漸得以解决。1993年沙井供電所改名農電公司,1999年又改爲深圳市供電局沙井供電所,成爲市供電局的派出營業機構,實行城鄉供電統一化管理。(馬海華  程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