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民問信仰
沙井地處珠江三角洲的南端,自古以來巫覡之風盛行,民間信仰的種類繁多,成份複雜。
上香
唐朝就出現上香拜神活動,每家都設有神龕,供奉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和家神,每天都由家中的長者主持儀式。上香前,主持人洗漱乾净、端正儀表之後,虔誠地點上三支香,端端正正插在香爐裏,行三拜之禮。接著全家老小依此上香禮拜。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儀式更莊重,禮拜更虔誠,所用之香也比較講究,主要用檀木磨成細粉做成的檀香。供桌上擺放時鮮水果如荔枝、芒果和龍眼等,還有葷菜、米飯。拜祭後,全家大小一起用齋吃素。
打醮祭典
解放前,沙井、新橋、萬豐等村有所謂的打醮祭典。打醮也稱建醮,所謂“醮”,古時候的原始意義是“祭神”,道教盛行後,稱“僧道設壇祭神”爲醮。自南北朝開始,歷代朝廷大多有建醮的祭儀,尤其盛行於元、明兩代。醮的最大作用是保境祈陽、許願酬還。
打醮祭典一般是定期舉行,三年舉行一次,有“三年一届醮,十年一届景”的説法。打醮安排在農曆十月份舉行。打醮從籌備到完畢往往需要約一年時間。在進行打醮的前一年冬天,擇日在廟祠前杯卜,卜選當年緣首,並擇定建醮日期。緣首作爲侍奉神明的代表,一般九人,負責進行籌備各項事宜,諸如成立喃嘸團、搭建醮壇、竪燈篙、請神鑒醮及儀式的進行等。喃嘸請道士、男巫擔任,是神明的代表。
在打醮正目前,先上頭表、二表,鄉民通過緣首及喃嘸之手,向天、地、水、陽三界四府的神只發出邀請。打醮祭典要舉行七日,分爲開醮、正醮和完醮三個環節。
前三日爲開醮,在村中户外空地搭建的醮壇和粤劇戲棚,準備儀式中所用的紙扎用品。還要舉行上第三表的儀式,將寫上鄉民名字的表文,用鷄冠血去穢後,便連同紙扎的功曹馬(或稱使馬)化去,邀請各方神只莅臨參加醮會。接著是揚旖,在醮棚四周,竪立竹竿,竹竿上掛有幽燈,下設有幡亭,據説可給遊魂指路和休息。然後舉行迎神登壇的儀式,將村内各個神只請迎到醮棚内供奉。啓壇建醮,請道教教主張天師和道教至高的三清(上清、玉清和太清)到臨壇場,分别引見緣首及衆喃嘸,并且分配掌符、掌印等職務的儀式。開壇啓請之後,醮事便正式開始。
接著三日爲正醮,先啓人緣榜,把登記着有份參加打醮者名字的人名榜,貼示出來。然後祭神,並爲巡遊的麒麟、獅子點睛。正醮最後一日下午遊景,巡遊隊伍有舞龍、舞獅、舞麒麟,還有由小孩扮演古代人物巡遊的飄色。據説舞龍還有舞火龍的。晚上舉行“祭大幽”儀式,對無主孤魂作出超度和分衣施食。先是道士替亡魂超度,所做的儀式包含了打開地府之門,將亡魂集中在壇前,點化亡魂不要再眷戀凡塵俗世,並將其超渡,使他們可以早日輪逥。超度之後便到分衣施食的環節,由於遊魂衆多,易生騷亂,所以村民必定會將巨大的鬼王抬出,以控制場面。村民在地上鋪上分二行長長的金銀衣紙,好讓男女亡魂獲得施捨。由於整個場地滿是遊魂野鬼,女性尤其孕婦是不會參加的。即使是男性村民,也須要先取利是,以擋兇灾,而彼此不能呼叫名字,以防鬼魂跟隨。在儀式結束後,被認爲帶來不幸及疾病的鬼魂便會離開本鄉村,而鬼王亦會被火化送走。
最後一日爲完齋,下午進行遊景,並將請來醮棚的神只送回原來的地方,打醮就結束了。醮祭圓滿結束,信徒明修善果,皆相信境内必然風調雨順,平和康泰。
爲了娱神娱人,讓神人共樂,打醮期間,從廣州請來粤劇戲班,演出神功戲,通常配合神功活動的日程,爲期三至六天。戲班慣於演戲的第一天晚上和正日(第三天)的下午先演例戲,然後才演正本戲。例戲即一系列必須演出的劇目,屬於神功戲的經常性儀式和劇目,如《賀壽》、《六國大封相》、《加官》及《仙姬大送子》等,《賀壽》是利用八仙中的人物代表戲班及地方村民向菩薩祝賀生辰。《加官》有象徵天官賜福的意思。而“産子”及“送子”在農村中有吉利的象徵,因此《送子》是神功戲中不可或缺的劇目。
打醮期間,信仰區内“封山禁海”,全面齋戒,在誦經法會普度亡魂之後,始能開戒。
佛教
佛教北宋時傳入沙井。天聖四年(1026年),參里山(今沙井中學)的山下出現一座寺廟,名叫雲溪寺。景祜四年(1037年),雲溪寺遷到歸德衙署旁(今衙邊村)。當時雲溪寺的廟産很少,香火也不是很旺,廟裏的和尚終日靠化緣果腹。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蔣八姑捐田數頃。鄧縣君嫁給東山塘下的曾士廉。曾士廉字公養,三十歲就去世了。鄧縣君年紀輕輕就守寡,吃齋念佛,過着節儉的生活。當得知蔣八姑捐田之事,鄧縣君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田産百畝捐出。雲溪寺又迂迴參里山。
咸淳五年(1269年),雲溪寺爲紀念鄧縣君建舍田祠。礱石請當地的名士曾宋珍爲該祠作記。曾宋珍,號羅溪,羅田人,也是曾志大的子孫,宋淳祐九年(1249年)貢士,咸淳十年(1274年)登王龍澤榜第五甲進士,授迪功郎,循州龍川縣尉。他感嘆“自紹興至今百二十八載,而先後喜舍,僅兩婦人,信乎好善之不多見也”,他認爲甚愛爲貪,不忍舍者爲吝,舍田祠不光是爲了紀念鄧縣君,而且可以起到“諷吝警貪”的作用。曾宋珍曾到過雲溪寺,留下詩一首:溪水年年自深淺,山雲日日半晴陰。溪山好處劃開眼,看水看山悟此心。
由於靠近熱鬧的雲霖墟,雲溪寺裏的香火也日益興旺起來。到抗日戰争時,日軍焚燬雲霖墟,雲溪寺也遭到極大的破壞。1957年沙井中學遷到這裏。
龍津石塔位於沙四村橋東五巷。據明張二果《東莞縣誌》載,龍津橋“宋嘉定問鹽官承節郎周穆建,橋側立塔高丈有二尺。舊傳橋成之日,風雨驟至,波濤汹涌,若有蛟龍奮躍之狀,因立塔鎮之”。嘉慶《新安縣誌》載:“龍津石塔在邑之三都沙井村河邊,宋嘉定年間鹽大使建石橋於沙井之東北,橋成之日波濤汹涌,若有蛟龍奮躍之狀,故立塔橋上鎮之”。塔爲粗砂岩材鑿制,塔座正方形,長、寬均爲0.56米,高0.29米。須彌座四角浮雕竹節角柱。塔身爲正方形,長寬均爲0.44米,高0.6米,無角柱,正面有弧形佛龕,龕内浮雕半身佛像,螺髻,長圓形臉,突眼,高鼻,小口,雙耳垂肩,平胸細腹,身披袈裟,一手平放,一手舉於胸前屈指卜算,從其手勢來看,是“捏二伸三”,這種手勢,即是妙音天。妙音菩薩來到靈鷲山,當時落雨,出現七寶蓮花,同時有百千音樂自鳴,他以十萬種伎樂供於佛前,得到玄妙音聲,如果從《法華經》的解釋,也相差無幾。神態慈祥逼真,頗具宋代雕刻造像的風格。塔身左右兩面亦有弧形龕。左龕的上部有雙手合十的像,下有陰刻楷書四行十二字的經文咒語:“奄口口,尾薩漂,尾薩羅,叫泮宅”。右龕的上部浮雕一只手斜握一把長劍,此劍名曰“慧劍”,能斬斷一切煩惱,威力甚大,下刻陰文四行十六字:“奄帝勢口,惹睹呢俗,睹提口口,口口泮呢”。背面刻有“嘉定庚辰立石”的字樣。龕中塔頂做四坡水,檐子平而直,檐下做混檐,即古代建築的防火檐。塔尖用一個寶珠收尾。基座上和塔身上刻出許多壺門式樣,也有的略作變體,它是佛教上經常運用的一種圖式樣。從南北朝到明清時代在石塔上、建築上普遍地運用。另外即是塔檐用“混”檐。這是一種簡化手法,也是檐子下端的一種做法,其實它是一種防火檐。據當前所知,南宋石塔除寶筐印塔、無縫塔之外,即是在單層塔中,做方形石塔也是一個孤例。這是佛塔向風水塔功能轉變的早期實例。1984年,當地群衆在原塔基前重建塔座,將殘存塔身等安放基上。2000年公佈爲鎮級文物保護單位。除了雲溪寺,沙井大村有一座西來庵(今八方茶館),萬豐村有一座善緣庵(今萬豐圖書館),均爲小廟,看來佛教在沙井的影響還是不大。
民間神明
和其他海濱地區一樣,沙井一帶的居民最爲供奉的神明還是與海洋密切相關的洪聖王和天后。
相傳洪聖就是傳説中的祝融,火帝,司夏,司南岳,司南海,被海疆漁民首奉爲神明,已信仰數千年之久,後漸播於内陸,帝王亦禮敬之。隋文帝開皇十四年(594年),詔“南海於南海鎮南,並近海立祠。”這是爲南海神廟之始。該廟就是今天廣州黄埔的波羅廟。唐代南海神廟地位提高,天寶十年(751年),以“屢效休征之應”,南海神被册封爲“廣利王”。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韓愈所撰《南海神廣利王廟碑》説:“海於天地間,爲物最鉅,自三代聖王,莫不祀事。考於傳記,而南海神次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爲祝融。”唐代對外開放,外貿興旺,來往廣州的海舶皆經過和停泊於神廟所在地,故封其神號爲“廣利”,以隆其地位。南漢甚至尊南海神爲昭明帝。宋初,復其唐時封號。仁宗康定年間又加封洪聖廣利王,皇祜年間再加爲洪聖廣利昭順王,南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更加封爲廣利洪聖昭順威顯王。宋廷和廣東官員把南海神的“威靈”盡情擴大,説成是:“庇護南服,民無震驚;風雨時叙,百谷用成;夷舶往來,百貨豐盈;順流而濟,波伏不興。”南宋時己確定二月十三日爲南海神誕。另一種説法是:洪聖,本名洪熙,唐代的廣利刺史,以廉貞聞;倡讀天文、地理、數學各科,建觀像臺,以察天候,漁民商旅賴之。後以辛勞早逝,士人惜之,上表皇帝述其功業,洪熙於是被追封爲廣利洪聖大王,嗣後沿海士庶建廟祀之。洪聖死後英靈不减,屢拯民於灾難之中。供奉南海神的廟原在茅洲墟,巴港大王廟。大約在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沙井下涌建了一座洪聖廟,民間以二月十三日爲南海神誕,每年都要舉行廟會。道光年間重建。
天后又稱林夫人、靈惠夫人、天妃、媽娘、聖妃、媽祖等,是沿海崇祀的海神之一。據説,天后是開都巡檢林願的第六個女兒,名叫林默,福建莆田湄洲人。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林默羽化昇天,漁民百姓在山上立祠紀念,稱她爲“通賢靈女”,里人禱求必應,航海者崇拜顯聖,幾無虚日。宋仁宗天聖年間,神光屢現。此後,護航神話,時有傳聞。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賜“順濟”廟額。《元史·祭祀志五》:“惟南海女神靈惠夫人至元中,以護海運有奇應,加封天妃神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加封爲“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天后”。民間以三月二十三日爲天后誕,漁民視爲一年中的大節,迎神出遊,請親戚朋友來喫飯等。平時出海也要到這裏來燒香磕頭。天后廟在洪聖古廟南邊不遠處,規模差不多大,也是座東朝西,面向伶汀洋,上世紀七十年代拆毁,原址建起沙井影劇院。
觀音又稱觀音菩薩、觀世音,被視爲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化身,其誕辰爲二月十九。在民間又衍化爲千手觀音、送子觀音、白衣觀音等,均各有誕期。在沙井大村和新橋村還建有觀音天后廟,將觀音和天後共祀一室,既滿足村裏蚝民漁民的信仰需求,又照顧了農民燒香乞福的心理要求。沙井的觀音天后廟位於沙四村觀音裏,面闊一間,進深一間,建築結構、樣式與一般民居相類似。廟内有一塊清道光九年“重修觀音天后廟碑”,進士蔡學元撰寫,碑爲青灰麻石,高114厘米,寬62厘米。碑額書:“重修觀音天後古廟碑記”,碑文記録了觀音天后廟之形勝、興衰沿革及升平圍的歷史,是沙井立村的重要實物資料,對沙井鎮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2000年公佈爲鎮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帝又稱玄武帝、真武帝、赤帝,是古代的四方神之一。《楚辭-遠游》補注云:“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日武”。宋真宗時因避聖祖趙玄朗諱,改爲真武,祥符年間(1008—1016)尊爲“鎮天真武靈佑帝君”,簡稱真武帝君。屈大均《廣東新語》載:“粤人祀赤帝,並祀黑帝,蓋以黑帝位居北極而司命南溟。南溟之水,生於北極,北極爲源,而南溟爲水之源也。吾粤固水國也,民生於鹵潮,長於淡汐,所不與黿鼉蛟蜃同變化,人知爲赤帝之功,不知爲黑帝灾害德。家屍而户祝之,禮雖不合,亦粤人之所以報本也。”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北帝菩薩的生日,過去每年都要舉行北帝誕。農曆二月二十八,北帝出位,村民將北帝神像從廟中請出來,抬着巡遊各地,到三月初二復位,活動期間,鑼鼓喧天,鞭砲齊鳴,舞獅舞龍,連日歡慶,場面非常熱烈。壆崗村的北帝古廟,三間三進,建築樣式與當地的祠堂建築相似,門楣上石匾題寫“北帝古廟”字樣。2000年公佈爲鎮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沙井大村的北面原來也有北帝廟,當地人稱爲北帝堂。
東嶽大帝,又稱泰山府君,傳説他居陰陽兩洞,掌管人間的生死,送世間惡人往地獄,爲冥神之首。誕辰爲二月二十七。上星村的仁居圍坐東向西,東頭有一間東嶽廟。衙邊村東也有一間。
華光大帝,全稱五顯華光大帝,是民間傳説中的火神,有三只眼,他喜歡玩火,將玉帝的九龍墩燒了,被貶下凡。誕辰爲九月二十八。華光廟在沙三村。
聖帝宫位於沙四村,又名聖帝三娘古廟,祭祀周代太薑,太任,太姒三位女中聖人,爲一開間二進一天井院落,面闊5.62米,進深13.22米,占地面積74.3平方米,坐西朝東。硬山式起鑊耳封火墻,灰塑飾黑帶百草狀,正脊塑飾祥雲、龍麒麟等,緑琉璃瓦剪邊,轆筒陶瓦抹灰屋面,木雕封檐板,檐下綵繪内容豐富。門上“聖帝宫”石匾,内墻有道光、咸豐年間重修碑記。該廟宇後殿神像已無,基用花崗石,清水磚墻。始建於清中期,道光、咸豐年間重修,現存仍爲清中晚期風格建築。
關帝是三國名將關羽,因忠義大節祀以爲神,稱關聖帝。粤人尊爲武財神。其誕辰爲六月二十四。新沙路西端新百貨大樓處原是關帝廟,現在步涌村裏還有一座關帝廟,修復一新。
萬豐村有一座陳侯古廟,並非一般的神廟,供奉的不是神佛而是西漢的開國元勛、三朝宰相陳平(一前178),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少貧,好黄老之術。秦末起義時投魏王咎,後投項羽,終歸劉邦。爲劉邦獻反間計,去項羽謀士範增。漢興,封曲逆侯。吕後專權時,爲丞相,不治事。吕後死,與周勃定計,滅諸吕,迎立文帝。潘氏先祖在西漢時期慘遭横禍,被曲逆侯陳平仗義冒險救了性命。潘公爲謝大德,便畫了陳公的像背在背上,遍走四方告示子孫族人,務要廣修陳侯廟世代敬祀陳公。萬豐村的陳侯古廟迭經破壞而傾圮,現在的新廟是按原型於1996年重修的。
康楊二聖廟位於新二村向西路,爲三間二進一天井院,座東朝西。前堂爲硬山尖山式,緑琉璃瓦剪邊,轆筒陶瓦屋面,琉璃正脊飾雕仿歐式建築及西洋人物圖案,垂脊下部博古飾及瓷燒坐獅一對(殘)。紅砂石方形廊柱,門上匾“康楊二聖廟”,次間右耳房墻壁嵌篆書“重修康楊二聖廟碑記”。後堂,硬山尖山式,船形正脊,已部分倒塌。整棟建築爲花崗石礎,清水磚墻。其始建年代無從查考,廟内現存的一對紅砂岩石柱及柱礎,考其形制當爲清代早期的原物。今廟中尚存嘉慶、道光修建此神廟的石碑各一塊,現存建築爲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修,“仍因舊址,廣闊臺垣,樓座新而榱題葺,桷楹丹刻有倍於前矣。”這次修葺,留下了深圳目前所知最早也最完整的陶塑正脊,其上有燒制而成的西洋人物和西洋建築圖案。
大王山村旁有一座山,頂上有一巨石,古時候人們在此建壇求雨,人稱大王宫山。每逢旱季,周圍的沙頭、茭塘、大王山、馬鞍山等村的農民都要來此求雨。(程建、馬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