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發揮僑務優勢,促進科教興粤



  根據江澤民總書記“增創新優勢,更上一層樓”的指示,省委、省政府今年提出了發展廣東經濟要實施“外向帶動”、“科教興粤”和“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最近召開的省委工作會議,又進一步提出了增創廣東發展新優勢要辦好十件大事,並把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産業結構的優化昇級作爲十件大事之首,討論審定了《關於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産業結構優化昇級的决定》。在新世紀來臨之前,省委、省政府的這一系列重要舉措,尤其是把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産業結構優化昇級作爲重頭戲來抓,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僑務部門必須充分認識科教興粤的重大意義及其對僑務工作的影響,發揮自身與華僑華人聯繫廣、渠道多、信息靈、信譽好等優勢,加大引進智力工作的力度,爲促進我省實現科教興粤戰略作出新的貢獻。

  一、認清僑務部門在科教興粤中的地位,加大引智工作的力度

  
1.華僑華人科教人員是科教興粤應倚重的力量

  當今世界已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各國無不在藴釀如何搶佔二十一世紀的制高點。一個國家國力的競争,關鍵是科技、教育水平的競争,説到底是人才的競争,誰擁有人才,誰就擁有優先發展的機會。日本政府就明確提出“智力資源是綜合國力的關鍵,優秀科技人才將左右日本新技術立國的命運。”回顧本世紀下半葉美國經濟、科技發展的歷程,充分説明瞭這一點。二戰以後,美國從許多國家吸納了衆多人才特别是科技精英,他們爲美國創造了巨額財富,並使美國在許多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資料顯示,美國在1949-1969年間共從發展中國家挖走了143萬高級人才,他們在20年内爲美國創造出至少630億美元的財富。又據美國科學基金會的調查,目前在美國59%的高科技公司中,外籍科學家和工程師占科技人員總數的90%;在美國加州硅谷工作的高級工程師和科技人員,33%是外國人;從事高級科研工作的工程學博士後中,66%是外國人。我國是海外移民衆多的國家之一,在歐美等經濟、科技發達的國家,有許多華人科技人員和留學科技人員。據有關資料,僅在美國200多萬華僑華人中,可列入科技經濟管理人才類的約有45萬人,其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約占75%。另外,我國從1982年到1995年共向國外派遣各種留學人員25萬人,目前尚有16萬人滯留國外,其中60%以上在美國,他們中不少人學有專長。李政道博士曾預測,到本世界末,世界高科技領域的帶頭人中,大部分將是華人。這些華人科技人員或留學科技人員大多在學術、科研的第一綫,掌握着第一手資料,從事高新技術工作的比例較大,其中部分人在科研、經濟管理方面有較高的成就和豐富的經驗;他們富有民族感情,希望中國繁榮富强。只要我們做好工作,就有可能“楚才晋用”,使他們發揮聰明才智,爲我國、我省經濟、科技的騰飛作出貢獻。

  鄧小平同志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著名論斷;他十分重視人才特别是引進國外科技人才,早在八十年代初就高瞻遠矚地指出,“利用外國智力和擴大對外開放”,“這是一個戰略問題”;同時他還指出:“華裔專家是活的寶貝,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是我國引進智力的重點。”江澤民總書記也指出:“在激烈的國際人才競争中,我國有自己特有的優勢,這就是,在海外有數十萬的華僑華人科技專家、教授、工程師和企業管理人才,其中包括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從我省的實際情况看,我省科技人才不足,而掌握高新技術和具有科技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高層次人才更少,因此,我省在實施科教興粤戰略中,一方面固然要搞好自身現有人才的培養和培訓,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水平;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善於借鑒、吸收發達國家的經驗,花大力氣從省外尤其是國外吸納人才。這是一條投入少、見效快的有效途徑。華裔科技專家和留學科技人員在發達國家的科研和大企業工作 ,掌握當今最先進的科技和管理知識,信息靈,關係多,應成爲我們引進智力的重點。我們必須充分發揮海外華僑華人和留學科技人才衆多的優勢,把這種潜在的海外資源轉化爲生産力,促進我省經濟、科技的發展。

  2. 僑務部門在引進僑智、科教興粤中大有作爲

  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僑務部門在爲經濟建設服務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總的看,引進資金的多,引進人才、技術的少;一些地方的僑務部門對引進智力工作認識不足,還没有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已開展這項工作的地方,也還處在探索階段。在當前僑務工作“社會化”,以及落實僑務政策等工作已經完成,僑務優惠政策已經取消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僑務部門産生了“迷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可以説,在新的形勢下,科教興粤的目標爲僑務部門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和廣闊的空間。引進僑智,爲科教興粤服務,應成爲僑務工作新的增長點之一。各級僑務部門應把引進僑智工作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只要高度重視,觀念更新,措施得力,引進僑智的工作就會取得顯著成效。

  二、采取有力措施,開拓引進智力工作的新局面

  1.加强調查研究,建立引智工作的資源庫

  引智工作能否成功,關鍵是要熟知“兩頭”的情况,一頭是海外華人科技專家和留學科技專家的情况,包括他們的簡歷、專長、專著、專利、合作意向等;另一頭是省内(包括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對人才和技術的需求情况。對這兩方面的情况瞭解掌握得越具體,越心中有數,引智工作就越有效果。爲此,必須加强調查研究,通過到海外調研,到基層調研,和到各有關單位調研等形式,盡快建立四個資料庫:一是海外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專家資料庫,二是省内對人才、技術需求情况資料庫,三是國家和省有關引進國外智力工作的政策法規庫,四是我省高新技術開發區、留學生創業園、科技園資料庫。要通過各方面的努力,用兩三年的時間,把這四個資料庫建立起來,爲開展引進智力工作打好基礎。

  2.加强與海外華僑華人科教社團的聯誼工作

  老一輩的華人科技人員與土生華裔科技人員、港臺移民科技人員、大陸留學科技人員經歷不同、背景不同,心態不一,對中國的認知和感情也不同,應分别不同的對象,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首先要加强與他們的聯繫、溝通,使他們瞭解我省實施科教興粤的意義,建立友誼和互信。其中尤其要加强與華僑華人、留學生科技社團的聯繫,從中選擇一些與我省經濟、科技發展密切相關的科技社團建立伙伴合作關係,經常聯繫,定期拜訪,商談合作事宜,邀請他們組團到省内考察交流,通過他們物色我省需要的人才,或者代他們在省内物色、推薦合適的合作伙伴。

  3. 加强引智工作的針對性

  引進智力的工作,要圍遶我省科教興粤和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産業結構優化昇級的總體部署,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一是屬於重點發展的新興的電子信息、電器機械、石油化工等三大支柱産業,二是屬於繼續發展的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和建築材料等三大傳統支柱産業,三是屬於扶持發展的汽車、醫藥和森工造紙等有潜力的三大支柱産業。在引進僑智工作中,既要重視引進高技術,又要重視引進新技術和實用技術。要做到虚實並舉,互惠互利,既邀請科技專家、學者回我省講學、交流,更要重視通過人才、技術的引進,促進産業結構的優化昇級。要通過技術、專利入股等合作,既促進我省經濟、科技的發展,又使華人、留學科技專家在合作中得到好處,發展他們的事業。

  4. 加强縱横向聯繫,協調、配合做好引智工作

  引進人才、智力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專業性强,光靠僑務部門難以做好,必須加强與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聯繫與合作,發揮綜合優勢和整體效能。一方面是僑辦系統内部上下之間的聯繫,做到信息聯通,工作互動,步調一致。二是加强與有關職能部門如科技、教育、人事等部門的聯繫,及時瞭解我省對人才、技術的需求情况,加强彼此的合作,可考慮建立聯繫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互通情况,並可共同開展一些工作,如到國外舉行引進人才的調研、諮詢、招聘、技術招標等活動,到基層進行引進智力工作的調研等。三是加强與我駐外使領館的科技組、領僑組的聯繫,取得他們的大力支持,幫助物色、推薦我省急需的人才、技術。四是要加强與有關大型企業,包括各地創辦的高新技術開發區、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等的聯繫,瞭解有關情况。省僑辦可考慮選擇兩個市和若干科技園區、大型企業,作爲引進技術、人才的聯繫點,建立密切聯繫,爲這些地區和企業引進需要的人才和技術。

  5.充分發揮歸僑僑眷知識分子和留學歸國專家的獨特作用

  歸僑僑眷知識分子和留學歸國專家與海外華人科技人員和留學科技人員有密切的聯繫,他們瞭解省内的情况,通過他們開展引進僑智的工作,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山醫科大學近幾年由留學歸來的黄潔夫校長聯係引進一批留學人員回國,擔當學校、醫院各部門和科研機構的重任,促進了學校、醫院的教改和科研工作,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僑務部門應加强與歸僑僑眷知識分子和留學歸國專家的聯繫,選定一些歸僑知識分子和留學歸國人員較多的單位,如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大型企業、留學生創業園等,作爲聯繫點,定期召開會議,通報情况,聽取建議,動員這一社會力量來開展引進僑智的工作。這批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都參與引進人才、技術的工作,將會大大促進我省的引智工作。

  

            (寫於1998年10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