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香港回歸祖國有感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
一個舉世矚目的日子,一個令人神往的日子,一個令人興奮的日子,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
這一天,“末代港督”滚回老家去,“東方之珠”重回祖國母親的懷裏;
這一天,香港上空降下了“米”字旗,中華民族洗雪百年奇耻。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十二億黑頭髮、黄皮膚中華兒女,無不爲此歡欣鼓舞、揚眉吐氣!
面對着即將在香港迎風飄颺的五星紅旗,我不禁浮想聯翩,深深沉思……
百五年前一個寧静的夜,槍砲聲震撼了中國大地。清皇朝腐敗無能,中國積貧積弱,人民在水深火熱中煎熬哭泣。帝國主義列强乘虚而入,中國淪爲半封建半殖民地, “中國的地位一下子由受人朝貢的天朝上國變爲被挖掘出來的木乃伊”( 馬克思《中國革命與歐洲》)。
於是,出現了一本本喪權辱國的“條約”,美好河山被蹂躪、吞食;於是,出現了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日本侵略者幾天内屠殺30萬南京人民……的連串慘劇。
國破山河碎,家散人悲啼。錚錚熱血兒,豈容强盗欺。迎着列强的鐵蹄,涌現了多少英雄兒女:林則徐虎門銷煙,三元里人民奮勇殺敵……氣吞山河,聲震寰宇。我們不能忘記,香港的回歸離不開先烈們的前僕後繼。
俱往矣!隨着“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一聲巨吼,新中國如初昇的太陽,在世界東方噴薄而起。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光靠幾句豪言壯語,在國際社會哪能頂天立地?“站起來”之後如果不“富起來”、“强起來”,就没有辦法硬起來,最終還是要受人所欺。
試想,如果新中國成立後没有大大提高綜合國力,當1984年英國那個“鐵娘子”來北京,要求延續對香港的治權時,誰能那麽斬釘截鐵的説出個“不”字?如果没有改革開放十多年的巨大成就,社會主義中國哪能經得起“蘇東波”的巨大衝擊?美國又怎會一再延續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香港的回歸和政權的交接也不會像現在這麽順利!
面對盛事,撫今追昔,我們不難悟出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是硬道理”。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我們將迎來民族振興的“盛唐時期”!在這個世紀之交的時刻,我們一定要清醒銘記: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毫不猶豫,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要堅定不移,推動我國改革和建設的車輪邁向新的世紀!
香港回歸祖國,實行“港人治港”、“一國兩制”,爲和平統一祖國奠定了基石。
香港能够順利回歸,不能不歸功於鄧小平同志提出的 “一國兩制”的創舉。“一國兩制”,即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實行社會主義,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它們將作爲特别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一國兩制”,既照顧到港澳臺的歷史和現實,又有利國家的和平統一。在五星紅旗的照耀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二者共存互補,比翼齊飛。
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需要過人膽識和勇氣。它體現了小平同志一貫倡導的實事求是,體現了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重新思索和認識,也符合當代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這一偉大構想,不僅對香港的回歸,而且對祖國的和平統一,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雖然他老人家最終未能踏足香港,看着自己所畫藍圖的實施,令人感到萬分惋惜,但是,他的豐功偉績,已深深刻上歷史的豐碑,牢牢記在人民的心底。
“完璧”雖然歸“趙”,然而河山還未完全統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中山先生的偉大遺志,召唤我們齊心協力,奮鬥不息。全面實施《基本法》,香港的明天更美麗,處處藍天白雲,暖風輕送,花團錦簇,鶯歌燕語。盡管國際風雲多變幻,兩岸統一的道路很崎嶇,但是,只要有香港穩定、繁榮榜樣的昭示,我相信,“乘風破浪會有時”,我們將迎來九州大同團圓日!
香港回歸祖國這件大喜事,極大的振奮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海外華僑華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給僑務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歷史性的新機遇。
如同香港的淪落一樣,海外華僑華人也隨鴉片戰争而流散世界各地。在大肆掠奪中國寶貴物質資源的同時,帝國主義列强也掠奪了中國大量的人力資源,用“賣猪仔”的方式把他們販賣到國外當“苦力”。沿海地區人民由於戰亂連年和生活無着,不得不背井離鄉,抛妻别子,到海外尋找生機。如今海外華僑華人三千萬,多是當年漂洋過海的幸存者,幾代繁衍的好兒女。他們在世界各地,爲祖國和居住國的解放和進步建立了不朽功績。
一部華僑史,是一部充滿血泪的苦難史,一部艱苦奮鬥的創業史,一部愛國愛鄉的光榮史。國家的興衰,關係到華僑華人在當地的位置:國力式微時,華僑華人成了“海外孤兒”;國家富强時,華僑華人揚眉吐氣。正因爲華僑華人有着與香港同樣的命運和經歷,因此,他們雖身在异鄉,却心係故里,時刻關心國家大事,天天盼等一九九七;今日終於迎來香港回歸,怎不令他們激動不已。看吧,從加拿大的多倫多到美國的華盛頓,從巴西的聖保羅到澳大利亞的悉尼,從荷蘭的鹿特丹到日本的東京,從偏遠的小市鎮到國際知名的大都市……爲迎接香港回歸,五大洲的華僑華人已準備好了盛大的典禮。
是的,在當今時代,還有什麽比香港回歸更能拔動海外僑胞的愛國情思,更能增强他們的民族凝聚力?“普天同慶,四海歸心”!這給僑務工作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我們一定要抓住良機,務實進取,高舉振興中華的大旗,廣泛團結海外赤子,充分發揮獨特的海外優勢,迎接中華騰飛的新世紀!
(原載《廣東僑報》1997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