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省海外華裔青年學生尋根之旅夏令營20年概述
1980年7月,35名美國、加拿大華裔學生帶着復雜的心情踏上了祖輩家鄉開平縣的土地,進行爲期10多天的夏令營生活。從此,舉辦華裔青年學生夏(冬)令營成爲新時期廣東僑務工作的一項内容,以“尋根·中華文化”爲主題的夏令營活動牽動了海外僑胞的心,吸引了衆多華裔新生代的目光。
夏令營活動從我省的主要僑鄉——珠江三角洲的四邑地區開始,逐步擴展到廣州、深圳、珠海、中山、東莞、梅州、潮汕、惠州、茂名等地。就連像清遠這樣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也主辦過美國瑶族後裔夏令營。海外組織夏令營的地區,從最初的北美,擴展到亞洲、歐洲、大洋洲和非洲。到2001年7月,參加夏令營的華裔青年學生已近八千人,來自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巴西、秘魯、墨西哥、委内瑞拉,亞洲的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文萊、柬埔寨,歐洲的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奥地利,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大溪地,非洲的毛裏求斯、留尼旺、馬達加斯加、南非,共3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夏令營活動的華裔學生,祖籍廣東,年齡在15-25歲之間,大多數是大學生,少部分是中學生、研究生和大學畢業後工作不久的青年。
“竹昇仔”、“香蕉仔”,是人們對那些在海外出生長大,不懂中文,不了解中華文化的華裔新生代通俗而形象的稱謂。老一輩華人在對此深感痛心和憂慮的同時,産生了莊嚴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夏令營的興起和發展,首先是海外華僑華人的自覺行動。華人社團、華僑(文)學校、熱心人士對夏令營的舉辦起到了催生的作用。家長的支持,既有心理上的,也有經濟上的,有些營員便是奉“父母之命”而回來。中國的燦爛文化和美麗河山也深具魅力,使華裔青年學生們鼓起勇氣和信心,加入到夏令營的行列。
俗語雲:一個巴掌拍不響。家鄉的政府、僑務部門,對舉辦夏令營與海外達成了共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由於夏令營大多采取公費接待辦法,許多地方爲此投入了不少人力和物力。還有許多單位,如深圳華僑城集團公司等,對夏令營活動給予資金贊助等多方面的支持。夏令營活動20年來得以連綿發展并且不斷擴大,可以説是海内外互動合作的結果。
夏令營的學習内容有漢語、中國史地、書畫(剪紙)、舞蹈、武術,甚至烹調、陶藝等科目。中國功夫、舞蹈、書畫等課程比較受歡迎。
在觀光方面,則安排遊覽當地的名勝古迹,並考察工廠、農村和城市建設新貌,使營員既認識中國歷史,又感知僑鄉現實。深圳華僑城的“錦綉中華”和“中國民俗文化村”是最受歡迎的觀光點,從中可領略中華三千裏美好河山,瞭解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多姿多採,體味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燦爛輝煌。而且動静結合,參與性强,如“民俗村”内的傣族潑水節活動,就逗引得營員們如醉如狂。
尋宗問祖也是很受歡迎的内容,是華裔學生家長讓子女參加夏令營的原因之一。因此,對於那些祖籍地比較清楚、家鄉仍有親人或祖屋者,僑務部門一般都安排回鄉尋宗問祖和會親。面對歷經滄桑的祖屋,向祖先燒香叩首,喝一口家鄉水,捧一把故鄉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使營員實實在在感到自己是個中國人。尋宗問祖的内容,後來更演變爲專門以尋根爲目的的夏令營。比如美國舊金山中華文化基金會和美國華人歷史學會連續10年組織尋根夏令營,他們在舊金山進行了前期的資料準備,然後纔到珠江三角洲地區“按圖索驥”。
聯歡、交流,是夏令營活動不可缺少的一環。在市縣辦的夏令營,大多安排當地青年學生與華裔青年學生一起活動。省僑辦則安排不同國家夏令營的集中聯歡。每年7月爲期2-3天的大型聯歡在1993年後連續舉辦,給營員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好風潜入夜,潤物細無聲。”短短的夏令營生活,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營員的對中國的看法。營員們普遍反映收穫很大,不虚此行。海外華社及學生家長也普遍給予好評。
“中國並不是原來想象的那麽恐怖、落後。”這是幾乎所有營員的看法。這看似很可笑、不可思議,但對於自小生長在海外的他們,如果不是親眼目睹,很難令他們相信這是事實。在開平舉辦的第一期夏令營,營員們就以爲家鄉缺衣少食,帶來了許多食品和日用品。結果在夏令營結束時,主辦單位想了許多辦法才幫他們把大批剩餘的物品處理掉。當時還處於開放初期,物質還不很豐富,而現在,情形雖已天壤之别,但營員們“没想到……”之類的感嘆仍不絶於耳。
在來中國之前,一些營員對自己的中國背景感到羞耻。但參加夏令營,瞭解中國和中華文化之後,許多人增强了族裔感,以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爲榮。2000年的美國尋根者鄺麗虹説,尋根活動使她第一次真正地接觸到這麽多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實實在在地生活在中國中間,這改變了自己以前對祖國所持的偏見。對靈魂深處的觸動,這是夏令營活動最成功之處。中國國力的提昇與民族自豪感的提昇,促使許多營員回國後,開始學習中文,關注中國和家鄉的變化,甚至到中國工作和服務。
此外,還有參加夏令營後,與國内青年結下友誼的;有與營員從陌生變爲相知相識,最後成爲佳偶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20年的耕耘結下了碩果。當年的營員現已長大成人,他們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崗位爲人類的進步與和平作出努力。一些營員已成長爲華社骨幹,爲華社的革新發展勞心出力。許多營員爲促進中國與所在國的友好與交流做出了貢獻。
有一首廣爲流傳的歌曲名字叫“把根留住”。這也是多年來美國舊金山華裔學生尋根團在聯歡晚會上表演尋根節目的背景音樂。事實上,通過夏令營活動,通過海内外同胞的共同努力,在海外把中華民族的根留住,把中華文化的根留住,已不再是“海市蜃樓”。
無論如何,夏令營已成爲華裔青年學生人生道路上的難得經歷,在他們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注:本文原載2001年8月2日《深圳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