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上絲綢之路與廣東華僑文化


  中華民族有5000年輝煌的文明史,她悠久燦爛的文化是維繫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廣東人移居海外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他們漂洋過海將中華文化流播海外,又受海洋文化的融合影響,形成了獨特的華僑文化。

  廣東人最早從海洋走向世界,廣東籍的華僑華人占世界華僑華人的三分之二强(約2000多萬),成爲在世界各地華僑華人社區中的主體。他們以廣東方言和廣東民俗等爲標志,形成了异彩紛呈的廣東華僑文化特色。

  廣東的華僑文化與嶺南文化互爲一體。嶺南文化在中華文化史上有其鮮明的風格,其最重要的是滲融著華僑文化。沒有華僑文化,就不存在今天的嶺南文化。只有最有活力、最有包容性和最富創造性的華僑文化,才建構起充滿無窮魅力的廣東文化。

  一、海上絲綢之路與早期華僑文化的發軔

  廣東是我國與東南亞各國海上交往的發源地,可上溯到《漢書·地理志》,其記載的中國最早的海上交通航綫啓端于廣東雷州半島的徐聞古港。2000多年前的漢武帝時代,屬黃門的譯長帶著民間的“應募者”携黃金、雜繒(絲綢)“入海市明珠、壁琉璃、奇石异物”,這也是廣東與海外貿易的開端。

  在秦漢時期,廣州已成爲華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廣州又是唯一2000多年不衰的對外通商口岸。唐時國勢鼎盛,海外貿易也空前發展,到海外做生意的中國人日漸增多,留在海外不返者稱“住蕃”,有的長達10多年,這是最早成爲“華僑”身份的廣東人。廣州古代貿易港成爲早期廣東人向海外移民的始發港。15世紀初,定居于印尼爪哇港市的華僑新村有1000餘家,村主爲廣東人。因經商而集中定居在南洋各地海港,形成早期華僑居留地。明朝中後期,私人出海貿易空前活躍,與海外貿易以手工業産品爲主,其中絲織品最大宗,因此外國史學家稱之爲海上絲綢之路。清康(熙)乾(隆)盛世,海上絲綢之路仍絡繹不絕,中華文化也源源不斷流播海外。1960年4月30日,巴塘(巴厘首府)印(尼)中友協等團體向當地中華總商會贈禮時,一個印尼代表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當你們到達中國以後,看到了中國古老的銅錢和廣東的荔枝,請你們不要忘記,這些東西你們的祖先很早就已經帶到了巴厘,幷且已經在巴厘生了根,將世世代代傳下去”。〔1〕

  縱觀歷史,從漢至清中期的2000年間,對外貿易成爲中國人走向海外的紐帶,以南洋各地海港爲主形成了早期華僑社區,以中華物産的交易成爲早期華僑文化的特徵。廣東是最早海外貿易的發祥地,幷長盛不衰,廣東華僑自然成爲華僑文化的先驅者。

  二、唐人街是華僑文化形成、發展與傳播的母體

  晚清國運日蹙,風雨如晦,中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本主義國家爲開發需要大批勞工,廣東沿海地區如廣州黃埔、汕頭、香港、澳門等成爲猪仔華工出國的港口。據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這100年間中國移民人數超過1000萬,平均每年10萬以上,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但大多數集中在東南亞。〔2〕

  大批千辛萬苦到异邦謀生的中國移民,人地生疏,不諳當地語言,難以適應當地的生活習慣,他們爲保護自己和聯絡鄉情,集結聚居一起,同勞動共生活,日漸形成唐人街(或稱華埠)。華僑作爲一個族群,與民族學形成的四要素即:共同的歷史淵源、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民族意識所構成是一致的。早期的唐人街,因廣東移民占大多數,唐人街的模式被人們稱作廣東小城鎮。唐人街多位于車站、碼頭一帶交通便利之處,自然成爲衆多華僑商業、生活、教育、娛樂、社交、祀祭等小社會的中心。唐人街牌坊、中文招牌和喜氣洋洋的紅燈籠格外引人矚目,裏面有琳浪滿目的中國特産,不同地方風味的中國餐館,以及中國服飾、中藥店等一應俱全,恍惚間步入江南小城鎮。傳統節日舞獅舞龍,使中國風情更加濃烈。唐人街成爲華人共同民族心理的精神、物質中心,使中華文化真正落根异邦,開花結果,華僑又吸納所在國的文化元素,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即華僑文化。

  對中華文化認同感是唐人街之根基,他們根據不同的特點結緣立會,如同鄉會、宗親會、商會等,這些因襲相承的傳統僑團,代代相傳肩負起建祠廟、辦私塾(學校)、甚至醫院,以及仲裁、救助等社會職能。曾有歷史學家考察過唐人街的傳統僑團後認爲,廣東人的宗族和血緣關係在所有中國人中是最牢固的,他們移居世界各地後,總是千方百計把自己在國內的親族接出來,于是沾親帶故,盤根錯節,形成一張牢固的血緣關係網。〔3〕著名僑鄉臺山,僑居海外的單身男子,幾乎都是回鄉下娶妻子,而女孩擇婿,一般回鄉下選。在美國的臺山華僑,七、八代人傳下的家中語言就是臺山方言。改革開放後的20年裏,全省經批准出國定居者43萬人,其中僅是臺山人就占了16萬多人,唐人街不斷地有新人加入。這種血濃于水的廣東人親緣關係,構成典型的廣東華僑文化的特質。

  要使中華文化在海外世代延續,就要華裔認同這個“根”。辛亥革命後,華僑學校如雨後春笋涌現,啓迪民智的中文報刊也紛紛面世。戰後,海外華僑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少華僑走出唐人街,融入當地社會,華僑的心態從過去“落葉歸根”轉變爲“落地生根”。面對這種變化,不少人擔心,代表中華文化特徵的唐人街會消失嗎?中華文化在海外還能存在嗎?戰後半個多世紀了,新的移民在改革開放後仍源源不斷出去,唐人街仍充滿活力,不過她多了個旅游觀光的功能。甚至在休斯頓、邁阿密、巴黎、倫敦、法蘭克福正在興建氣派堂皇的中國城。即便離開唐人街在外工作的華僑華人,“基于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他們始終把唐人街當成是精神和物資的營養站”。〔4〕完全有理由相信,唐人街作爲海外中華文化的象徵,作爲華僑文化魂魄所系,是不會消亡泯滅的。

  三、廣東三大民系海外移民構建廣東特色的華僑文化

  衆所周知,廣東有三大民系,即廣府民系(含五邑,以大珠江三角洲爲中心)、潮汕民系(以潮汕平原爲中心)和客家民系(以興梅山區爲中心),這三大民系(或稱三大方言)構成了廣義的嶺南文化。嶺南文化在南宋政治、經濟、文化重心南移後開始逐漸形成,以三大方言爲代表的廣東海外移民日益趨衆,近代走向高潮。

  潮汕人走向海外,不能不提及興旺百年的澄海樟林港的紅頭船(清雍正時規定廣東海舶塗紅漆),在17世紀中至18世紀中的清康乾年間,潮人獲准到暹羅(泰國)購買木材和大米,樟林作爲對外商港繁盛至嘉慶、道光,歷經一個多世紀。潮人遍布海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數近千萬(一說七、八百萬),80%到東南亞各國,以泰國獨占鰲頭,約500萬人。〔5〕潮語是泰國華僑社會的通用語言,被稱爲“中原古韵”的潮劇在泰國如今演繹成民族劇目,頗受當地泰人歡迎。建于1938年的泰國潮州會館,是世界各地潮人地緣社團規模最大、組織最健全的同鄉團體,一直致力于團結僑力和維護僑益,促進當地經濟繁榮推動中泰和經貿文化交流,起著相當重要的社會作用,在泰國享有盛譽。館內設有文物館,收藏有大量的圖書、字畫和文物,其創設的各類中小學華校,培養了一批批華裔學生。潮人善經商,享有“東方猶太人”之稱,其創立的商業文化在世界負有盛譽。

  在潮汕風韵的華僑文化中,潮人“過番歌”民歌是海內外潮人揮之不去的情結,“無錢無米無奈何,背個包袱過暹羅”;“暹羅船,水迢迢,會生會死在今朝。過番若是歉無食,變作番鬼恨難消。”

  以興梅山區爲中心的客家人移居海外的華僑約七、八百萬,其中印尼最多,約150萬(印尼華僑華人約800多萬),客家人素以重視文化教育而著稱,又有吃苦開拓的精神,這種精神深植海外華僑社會。被稱爲“大唐客長”的梅縣人羅芳伯率一大批同鄉漂泊到今印尼北婆羅洲開發,在1776年(清乾隆41年)建立華僑自治政權——蘭芳公司,其鼎盛時轄地20萬平方公里,華僑3萬多人,當地土著人20萬人,歷時111年。羅芳伯統率他們開啓山林,用中國先進的耕種技術教化土著人,改變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他們在轄區內辦有各種華文學校,土著人也得到文化教育。這是中華文明作爲母體文化演繹成華僑文化在當地根深葉茂的典例。馬來西亞著名客籍僑領葉亞來甲必丹系廣東惠州人,爲吉隆坡開埠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蘇丹特將吉隆坡最繁華的中心街命名爲“葉亞來街”。祖籍大埔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談及儒家文化價值觀時指出:“從治理新加坡的經驗來看,特別是1959—1969年那段艱辛的日子,使我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人民都受過儒學價值的熏陶,我們是無法克服那些困難和挫折的。”

  客家人在海外的僑團組織當屬有80多年歷史的香港崇正總會(成立于1921年),崇正即崇尚正義精神,如今五大洲有數百個崇正會館,極大地弘揚了客家人崇正光輝的不朽精神。“漂洋過海來探親,客家鄉親心連心”,“五湖四海來相會,曲曲山歌表深情”,悠揚的客家山歌成爲維繫海內外客家鄉親的無形紐帶。

  珠江三角洲歷來是中國海外貿易的重心腹地,19世紀中以前,他們多以商人身份出洋,大批的移民則在鴉片戰爭之後。1848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現黃金的消息傳遍世界,不久傳到珠三角,“金山夢”象磁石般吸引瀕臨絕境的破産農民,在19世紀的美國華僑中幾乎都來自珠三角,其中四邑人最多,尤以臺山人占比例最高,時達51%,其次加拿大的臺山人比例也有405%。〔6〕臺山成爲名符其實的美國華僑之鄉。據估計,從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初,由珠三角赴美國的華工達三四百萬人。

  舊金山是華工進入美國的主要港口,美國移民局對華人采取歧視政策,1882年實行排華法案,舊金山的港灣內有座孤島稱天使島,從1910—1940年間,約有18萬中國新移民拘禁于此,〔7〕受盡非人折磨,他們激憤成詩,刻在木屋上,如其中一首寫道:“悶處埃侖(Angel Island,即天使島譯音)尋睡鄉,前途渺渺總神傷;眼看故國危變亂,一葉飄離倍感長。”木屋詩已成爲舊金山的珍貴的華僑歷史文物。廣東音樂(粵曲)從300年前的《雁落平沙》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呂文成的《賽龍奪錦》、《步步高》,其表現風格和藝術魅力風靡世界各地華僑社會,也深受外國人喜愛。

  中華文化是從19世紀中葉隨著中國移民的足迹傳播到美國,首批抵美的有較高知識水平的華商,踵後的華工中也不乏教師知識型人才,如美國最早的華校(中華會館辦)已有近百年歷史(1909年創辦)。中國留學生在美國華僑文教事業發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來自香山縣(今中山市)的留美先驅愛國華僑容閎是個優秀代表。在早期美國華僑社會中,文學、戲劇、音樂、美術從內容到形式,幾乎完全保留了中國傳統之特色。

  在上述輪廓型素描中可看出,以三大民系(三大方言)爲主體的廣東海外華僑,在漫長的歷史滄桑中,共同創造出絢麗多彩的富有廣東特色的華僑文化。

  四、從五個精神層面認識華僑文化的精髓

  華僑文化的內涵是什麽?有人認爲,它指的是華僑固有的民族性、價值體系、意識形態和人生哲學,而不是狹義的文化建設、民俗和藝術活動;也有人認爲,它是海外華僑華人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理想人格、倫理觀念、審美情趣等精神因素的集中體現。也可以說,千百年來形成的華僑文化是廣東文化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華僑文化以其傳統的儒家思想爲本源,兼容吸納所在國的優秀文化,將其人生價值觀、文化生活觀浸染僑鄉,形成廣東文化的特質。

  華僑文化的精髓是什麽?我們可從精神世界的五個層面來分析。

  (一)矢志不移的愛國主義精神。“華僑是革命之母”,“華僑有功革命”,這是孫中山先生對海外華僑愛國主義精神的最高贊譽。近代中國政府腐朽沒落,任人宰割,海外華僑飽受欺淩,他們對祖國的危亡有切膚之痛。因此,他們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熱情最濃烈,爲支持孫中山搞武裝起義,成千上萬的華工售衣鬻物,多少華商傾囊破産,他們“自不言功,蓋知救國直爲天職,不事矜譽。”每當起義失敗,他們“不爲之氣餒,反益增國難家仇之感,捐輸益形積極。”〔8〕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至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海外華僑捐款約700—800萬(港幣)之多。作爲孫中山南洋革命大本營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檳榔嶼二地,有15000多人回國參加革命,饒平黃岡起義、惠州七女湖起義都以新馬華僑爲主要骨幹力量,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中三分之一是華僑。抗日戰爭爆發,以拯救中華民族危亡爲宗旨的華僑抗日籌賑運動,席捲南洋、美洲、歐洲,成爲繼辛亥革命後,最熱烈、最廣泛、最深遠意義的海外僑胞救國救亡愛國運動。海外僑胞的愛國主義精神,是華僑文化中一筆最巨大的精神財富。

  (二)拼搏開拓的務實精神。近代出國的華僑絕大多數是以華工身份到海外謀求生計的,在南洋的礦區、橡膠園,在美洲的種植園、鐵路綫,無不留下勤勞不屈的中國移民的足迹,世代華僑是用血汗書寫一部恢宏的創業史,“篳路藍縷”是千千萬萬早期海外華僑先驅的必然經歷。連美國史學家都承認,如果沒有千百萬華僑艱苦開墾,哪有加利福尼亞州的崛起和繁榮,尤其是美國第一條橫貫大陸的西段中央太平洋鐵路,是華工們用血汗和智慧修建起來的,他們被稱爲“世界上最好的築路工人”。1964年,內華達州建州100周年時竪起中英文鐫刻的紀念碑,碑文上書:“華人先驅,功彰迹偉,開礦築路,青史名垂”。千千萬萬的華僑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勞的實幹精神,在海外撑起了自己的一片生存天空,扎根發展起來。這種開拓務實的精神,長期以來浸染廣東人。

  (三)善于學習掌握外國先進技術的進取精神。“睜眼向洋看世界”,走向世界的廣東人最先接觸西方的先進技術,又是他們最先引進到廣東,開啓廣東率先走向近代工業文明之路。1872年,越南華僑陳啓沅在南海家鄉創辦了繼昌隆繅絲廠,揭開了中國民族資本工業的序幕。1903年,南洋客籍僑商張煜南投資興建的潮汕鐵路(長39公里),是我國第一條華僑投資興修的鐵路。1904年,以臺山(舊稱新寧縣)旅美華僑陳宜禧(時年60歲)爲主投資的新寧鐵路(長137公里,1924年建成通車)名震一時。名譽中西被稱爲中國鐵路第一人的詹天佑,原籍廣東南海,是中國首批出洋的留學生,學成歸國,從1888年起出任中國鐵路公司總工程師,此後30年間,他爲中國的每條鐵路嘔心瀝血,盡瘁國事。開啓廣東人善于學習外國先進技術、管理經驗之先河,也使廣東最先步入近代工業文明的門檻。

  (四)崇尚商業文明的誠信精神。最早走向世界的是古代的華商,他們到南洋與當地人或阿拉伯人貿易,往往以口頭承諾,不立字據,華商與猶太人一樣,被公認爲既精明又重義的商家。走向近現代的世界華僑華人經濟,已成爲世界經濟發展最有活力的一支。遍及世界各地歷史悠久的中華商會,既是華商從事商業活動的網絡基地,也是遵守誠信商業文化道德的基石。從1991年起每兩年一届的世界華商大會都由各地的中華總商會主辦,一個全球化的華僑華人工商聯系網絡在不斷地發展。在第三届世界華商大會上泰國總理西拉巴差致詞時說:“全世界華商的經濟力量是推動國際貿易和投資不斷發展的重要機制,華商在世界各地廣泛發揮的作用是任何一個商業群體難以匹比的。”走向經濟强省的廣東,華商的商業道德文明是廣東人取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五)團結互助、重視文教的樂施好善精神。漂零海外的僑胞爲免遭欺淩,他們結緣成會,團結互助,這是華僑社會積澱最久遠的傳統美德。老一輩華僑大多在國內缺失文化教育,深感文化教育爲頭等大事,遍及世界各地的華校成爲承傳中華文化的主要陣地。海外僑胞對桑梓文教慈善事業極爲關注,改革開放20多年來,爲廣東共捐贈約300多億人民幣,其中五分之一用于辦學,興建擴建18000所中小學校和汕頭大學、五邑大學、嘉應大學等,促使廣東走向教育强省。他們樂施好善,捐贈廣東興建擴建醫院、門診部約2000所及敬老院、幼兒園2000多間,捐建橋梁3300多座和修路18000公里,諸如賑灾救助的事例,更是舉不盛舉。這是一筆巨大的物質財富,更是難以估量的精神財富,對廣東的文化建設以及整個社會文明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本文作者系廣東省僑聯主席)

  注 釋:

  〔1〕見溫廣益等著:《印度尼西亞華僑史》,海洋出版社,第49頁。

  〔2〕引自游仲勛:《東南亞華僑》第11—12頁。

  〔3〕引沈立新著:《世界各國唐人街紀實》,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2頁。

  〔4〕(加)《大漢公報》1989年5月26日。

  〔5〕林倫倫、吳勤生主編:《潮汕文化大觀》,花城出版社,第388頁。

  〔6〕楊國標等著:《美國華僑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9—20頁。

  〔7〕李春輝、楊生茂主編:《美洲華僑華人史》,東方出版社,第222頁。

  〔8〕《辛亥革命回憶錄》第82頁。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