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海陸絲綢之路懷集交接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項目組組長黃偉宗率領語言學家、地理學家、歷史學家一行18人到廣東懷集、廣西賀州、梧州等地從出土文物、古建遺址、民風民俗、語言以及當地文獻記載進行多方面的實地綜合考察,明確了黃偉宗教授提出的懷集是廣東海陸絲綢之路交接點的觀點。

  他們的這一發現將解决關于中國歷史上的海上與陸地絲綢之路在哪里交接的學術界熱點問題,填補海內外關于這方面的研究空白。

  “天后宮”:漁民出海“保護神”多處現

  懷集地處粵西北山區,兩廣交界,境內有一江兩河二十一水,周邊覆蓋著豐茂的竹林,江河水量十分充足,因此這裏的水運事業發達。綏江是貫穿懷集全境後注入西江,而西江又是珠江的主幹流,珠江徑流量僅次于長江,是著名的“黃金水道”,貨物從懷集上船後可通過珠江直接來到海上。

  引發黃偉宗教授這一觀點的是懷集多處“天后宮”。天后者,林默也,或稱媽祖,是我國傳說中漁民出海的“保護神”。她通曉天文,精通醫術,在我國福建、臺灣、廣東沿海以及東南亞地區被認爲是平安和福音的象徵。而在離海面200多公里、群山環繞的懷集,也有天后宮,似乎有些匪夷所思。

  去年7月黃偉宗教授到懷集考察,對這裏的天后宮、媽祖崇拜産生濃厚興趣,稱這與他正在研究的海上絲綢之路必有聯繫,建議當地政府好好保護遺址。

  舊《懷集縣志》記載,天后宮在懷城河泰來浮橋下中洲,清同治十二年改建。記者昨天在流經懷城河中心的一個小島上見到了曾經香火旺盛的天后宮遺址,但在上世紀的50年代因取磚被拆毀,只留下一些巨大的基石和破舊的殘垣斷壁。據附近的老人講,一直到上世紀的70年代,江中仍有大批船隊來往穿梭,僅直屬于懷集水運公司的就有4個水運大隊。

  多處遺址見證懷集水運繁榮

  而據懷集舊志記載,該縣境內還有潮洋寺、海洋寺。前者在偏遠的下帥鄉,後者在縣城北去20公里左右的連麥鎮白沙學堂路口。此外,懷城河中心洲右岸有船戶專住的家坪,綏江與鳳崗河交界處的象角古廟,是古代商船的集結地。

  連麥鎮增石村的增田埠原來是個繁華的碼頭。廣西、四川、雲南、貴州以及西北等地的特産、山貨以及本地的竹子、木材也在這裏裝船,沿著綏江、西江水路到達廣州後,再運到海外各地的,而山區較爲缺乏的火柴、煤油、鹽、布匹就是在這裏得到補充的。而桂、雲、貴、川的物資通過西江、珠江出海,要比通過長江出海航程縮短一半。

  如今儘管碼頭衰敗了,但現存的1000多米長的鵝卵石路旁依舊保留著多間青磚店鋪。地上鋪設的條石階和元寶石,訴說著昔日富商巨賈的奢華和富貴。懷集縣博物館裏還存有當時失散于民間的古波斯錢幣和廣東出土最長的“獨木舟”(漢代水上交通工具,695米長,052米寬),當時懷集水路交通的繁華可見一斑。

  另外,懷集語言中既有粵語,也有客家話、壯語,其中不少粵語語音、詞彙等體現南北交融的特點,說明這裏曾經有過旺盛而活躍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曾被有關專家稱爲“祖國南北文化交流的一個通道”。

  研究成果擬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據悉,目前懷集、賀州、梧州等地已經成立了相關的課題研究小組,對境內原來幾乎被人遺忘的舊址、遺迹進行進一步的考察、發掘,幷將有關的歷史文字和圖片資料寄給黃偉宗等人,以供他們深入研究。

  而黃教授也在向省政府提出有關報告,認爲海陸絲綢之路是珠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爲廣東建設文化大省提供有力的支撑,爲“泛珠三角經濟圈”提供文化支持,希望就此展開兩廣的跨地區項目合作,將海陸絲綢之路的研究成果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本文作者系《廣州日報》記者及通訊員,2003年12月29日報道)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