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橫石山遺址

  本文原載《乳源文物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橫石山遺址在乳城鎮侯公渡河頭廖屋後山,名廖屋背夫山。遺址于1984年乳源瑤族自治縣文物工作人員在進行野外考古時發現,1986年作過局部試掘。根據試掘披露的文化層以及出土的石器、陶片等顯示,該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晩期人類聚居遺址,距今約4000年。

  橫石山,相對高度約20米,遺址面積約5000平方米。東麓爲農田,西北有南水河,相距約400米,南接延綿的崗巒,西爲山坳,臨河傍水,山坡較平緩。遺物散見于山坡的耕土層里,多見于山頂。耕地周圍的斷面可見厚達30至40厘米的文化層,爲灰褐色粘土,雜含石器、陶片和燒土。1986年韶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會同乳源瑤族自治縣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山頂作過局部試掘,挖探溝一處,溝長3米,寬1.5米,深0.8米,文化層與披露部分基本相同。

  該遺址採集及出土石器有斧、錛、鑿、鏃、環、礪石、石芯等。其中錛有短身錛、梯形錛和弓背錛。鏃有柳葉形和三棱形,均爲磨制,通體光滑,制式精細。陶片有夾砂陶、泥質軟陶、硬陶等。胎色有黃皮黑心,表里均黑,黃色和灰色。可辨器形有釜、罐、鉢、豆、器座、鼎足、口沿和紡輪。陶片紋飾有曲尺紋、方格紋、雲雷紋、重圈紋、席紋、夔紋、繩紋等。遺址大部分被農民墾種,局部受到破壞。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