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我們本次“深化殯葬改革、促進社會文明學術研討會”一連開了三天,現在即將閉幕。我來不及與有關會長們詳細交换意見,謹代表個人向大會做一個初步的總結發言,不妥之處請大家修正、補充。
由廣東社會學學會發起、廣東社會學學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聯合主辦、廣東惠陽唐京靈塔園開發有限公司、廣州黄花崗國際酒店參與協辦的“深化殯葬改革、促進社會文明學術研討會”,與會的有來自北京、上海、山東等地的專家學者和省内代表120多人。
從4月1日上午的開幕式到今天下午閉幕式的基本程序中可以看到,以廣東社會學學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的領導和論文骨幹爲主體,與從事殯葬改革的企業、關心殯葬改革的省外特邀代表、省内有關領導和報刊傳媒的代表等一起,從學術角度上探討殯葬改革與社會文明的關係,在我們廣東是第一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幾個方面的總看法。
一、本次學術研討會的意義較重大
本次學術研討會具有較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首先具有較重大的現實意義
半個世紀以來,特别是改革開放的20年來,我國的殯葬改革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實際問題。其中,各地殯葬改革進展不平衡、滯後於社會現實和時代進步的要求,表現在殯葬改革觀念的提昇與殯葬改革的緊迫感方面,和有關體制、法規、管理、隊伍與設施方面,都不同程序地存在着亟需解决的矛盾。只有逐步解决這些矛盾,才能發揚殯葬改革既得成就,改變現實中發展不平衡和滯後現狀,從而推進殯葬改革事業的不斷深化,推進社會文明的協調共進。這就是發起本次學術研討會的社會背景,現實背景。
如果從直接起因來看,正如廣東社會學學會副會長歐陽波同志在開幕式的講話中所指出的──1998年清明節前後,中央電視臺及國内新聞界公開報導了廣東省在殯葬改革問題上的滯後典型,因而引起了我們的嚴重關注。壞事可以變好事,壓力可以變動力。身處廣東的社會科學工作者,有責任爲黨政部門改進這一薄弱工作做出一些决策諮詢服務,同時希望象重視計劃生育一樣,把它擺到緊迫的議事日程之上。
事實上,廣東的殯葬改革工作總的是滯後的。據統計,廣東從1994年──1997年,遺體的火化率連續4年在22%這一低水平上徘徊,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的10%以上。這就意味着廣東每年仍有27萬具的遺體土葬,佔用土地4000多畝,耗費資財數10億元。如果不抓緊改變這一現狀,很難與廣東這個“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排頭兵”的地位相稱。這就是發起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廣東背景,現實背景。
根據上述現狀,廣東省政府旋即於1998年4月之後,對殯葬改革作了全面的部署,要求在1998年全省火化率達到30%以上,1999年要達到45%以上,2000年要求達到60%以上;並與21個地級市人民政府簽訂了1998—2000年殯葬管理目標責任書。從1998年的情况看,廣東殯葬改革的步伐是逐步加快的。
也是從加快這一步伐出發,廣東社會學學會按照省委、省政府1998年初關於加强社會調研的總動員令,曾多次到有關殯葬改革的企業單位進行實地考察。其中,本會殯葬改革研究小組撰寫的關於《惠陽唐京公司殯葬改革的先行探索亟待扶持》的調研報告,既宏觀地肯定了該公司在殯葬改革中的嘗試性探索,也誠懇地指出其某些失誤及教訓,對於導引社會正向輿論、推進殯葬改革事業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深化殯葬改革、促進社會文明”的20多篇重點論文的寫作以及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如期召開,其現實意義在於:廣東理論界之所以着手研究殯葬改革這一現實的社會問題,是希望與政府形成互動關注的良性局面,形成兩條腿走路的正常態勢。
其次是具有較重大的理論意義
本次學術研討會的理論意義,主要是以其内容的豐富性和新觀念、新理論的提出爲標誌的。這要在後面加以詳叙。如果相對於此前殯葬文化及殯葬改革的情况來説,我們認爲,本次學術研討會力求對以往殯葬文化及殯葬改革理論的優秀部分的繼承,合理部分的吸納,適度部分的運用,存疑部分的反思,欠缺部分的補充,糟粕部分的否定。一句話,是力求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觀和文明觀,對以往殯葬文化和殯葬改革實踐中形成的理論進行“揚棄”,從根本上尋求深化殯葬改革的新路向和新方法,也即與現代社會文明相互適應的、初步的理論新體系。這就是本次學術研討會具有較爲重大的理論意義之關鍵。
從上可以看到,本次學術研討會既具有强烈的現實針對性,表現出較重大的現實意義,又具有鮮明的學術揚棄性,表現出較重大的理論意義,並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當然,本次學術研討會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不是一下子就講得很清楚,一下子就表現得很清楚的。隨着殯葬改革的不斷深入,我相信關於本次學術研討會所具有的上述意義,無疑會成爲越來越多的人們的一種共識。
二、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宗旨較明確
本次學術研討會有比較明確的宗旨,並從始至終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
本次學術研討會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爲指導的
鑒於深化殯葬改革、促進社會文明在當前是項具有重大意義和極其緊迫的工作,理論工作者必須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才能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大無畏的理論勇氣和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對殯葬改革的有關實踐與理論問題展開全方位的探討。因此,明確的宗旨保证了本次學術研討會的籌備工作和大會的依時召開。
在新時期,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作指導,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精神來指導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實踐。也就是説,要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箭”來射現實社會存在着的各種弊端的“靶”。這就必須從調查研究入手,把握和剖析殯葬改革現狀,找出問題的癥結和要害,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和建設性的對策措施,爲廣東深化殯葬改革、促進社會文明盡一份社會責任,爲有關學科的探討盡一份努力。這就是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基本宗旨。
這次學術研討會從始至終堅持了上述指導思想
從1998年4月到本次學術研討會召開前,作爲發起單位的廣東社會學學會,是經歷了一年之久的、激烈的思想鬥争的,也是一次又一次地下定了决心,一直堅持下來的。我們深切地體會到,明確的宗旨是指引廣東社會學學會殯葬改革研究小組和所有參與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全體代表共聚一堂的根本所在。
按照黨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澤民總書記關於廣東要“增創新優勢,更上一層樓”的重要指示,1998年初的廣東,調查研究之風大興,廣東社會學學會組成的殯葬改革研究小組應運而生。我們認爲,殯葬改革這一緊迫的社會問題,在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傳媒對廣東滯後典型的報導之後,應當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對殯葬事業如何深化改革方面,許多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應當有更多的探討。但是,當時一種頗爲“奇怪”的現象恰恰與此相反。這種“奇怪”的現象是:地方部分傳媒不是在如何深化殯葬改革的大方向上做文章,而是在一些枝枝節節的問題上糾纏不清,甚至對某些在殯葬改革道路上艱難前行的企業單位來了1800的大轉變,從以往積極支持的態度走向基本否定的邊沿,因而引起人們的困惑。廣東社會學學會殯葬改革研究小組就是在這種氛圍中進行實地考察的。
這種氛圍提醒我們:時時刻刻要以改革開放的精神和明確的宗旨來進行殯葬改革專題的社會調查。我們反復學習國務院有關殯葬改革的現行政策,反復比較了方方面面的情况之後,選擇了在社會上引起不同争議的典型企業爲重點調研對象。在調查中形成的報告,清楚地表明瞭我們對殯葬改革的看法與建議,並向上級及有關部門和傳媒方面呈送。由於上級的重視,前面所説的那種“奇怪”的現象已逐步得到了改善。
不過,這種改善是以我們從此承受來自某些方面的“不理解”爲代價的。由於對殯葬改革的觀念差别,對殯葬改革現行政策的理解差别,甚至對某些具體問題存在不同看法,存在有不理解的矛盾,這本屬正常現象。我們相信會在改革開放精神的宗旨下面,逐步取得共識。比如,我們選擇廣東惠陽唐京靈塔園開發有限公司爲重點調研對象並支持其改革探索的主流,同時又聯合他們爲本次研討會的協辦單位,有些同志是不理解的。但我們認爲,這個臺商與惠陽的合作企業,以經營既具傳統特色、又具現代設施的靈塔爲主業,在倡導存放骨灰不占大量土地、殯葬改革如何引進可行性方式方法等,均有試點的經驗與失誤的教訓可資借鑒。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和廣東省實施此法的辦法以及1999年2月中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方針政策,我們在殯葬改革這一重大課題上的共同探討,有利於協助做好“一國兩制”及“以臺引臺”的工作,有利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應當主動地吸納他們,而不是把他們拒之門外,以體現國家及廣東對臺的有關政策。
當然,除了這種正常的“不理解”之外,也有個别不正常的“不理解”現象。對這種“不理解”,我們一直持忍讓態度,不想花什麽精力去關注它。但是這種忍讓並不是退縮,更不是學術探討上的退縮。相反,廣東社會學學會的一大批基本骨幹便形成了共同的决議:務必通過殯葬改革與社會文明爲主題的學術研討會,把改革開放的宗旨貫徹到底。
因此近來年,廣東社會學學會的一大批骨幹逐步進入殯葬改革這個過去不甚被重視也不甚被瞭解的領域,進行了初步的理論探索,並初步把握了這一領域的基本問題和改革路向。同時,關於舉辦殯葬改革學術研討會的意向傳向廣東省領導機關,傳向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傳向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傳向北京、上海、山東、武漢、四川等地時,立即得到廣泛的支持。這一切説明,堅持改革開放的宗旨,是新時代的需要,更是殯葬事業發展前進的巨大動力。
三、本次學術研討會的主題較突出
本次學術研討會由指導思想决定的主題是比較突出的,同時也厘清了一些片面認識。
本次學術研討會的主題是“深化殯葬改革、促進社會文明”
這一主題,突出了“深化殯葬改革”與“促進社會文明”的兩個方面及其之間的互動關係,對此進行學術上的探討,而不是一般的工作研究,體現了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的定位。
人類死亡文化或殯葬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其影響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其中殯葬活動的歷史,是個從簡單到復雜再回歸到簡單的歷史,從儉檏到鋪張再回歸到儉檏的歷史,從重内涵到重形式回歸到重内涵的歷史。而當代殯葬實踐的活動更應揚棄傳統,賦予新意,適應時代的需要。這只有進行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達到目的。
50年來,尤其是近20年來,我國在殯葬方面,正是循着揚棄傳統、賦予新意,適應時代需要而進行逐步改革的。本次學術研討會的主題,不僅反映了我國殯葬改革的歷史進程,而且在改革進程的基礎上,喊出了深化改革的時代呼聲,這决不是偶然的。
綜觀國内外殯葬改革的情勢,喊出深化改革的時代呼聲,蓋因我們殯葬改革的現有步伐邁得過慢,現有的廣度和深度不够,現有的力度不强。一句話,還没有像計劃生育那樣,被真正提到緊迫的議事日程之上。這與當前和今後社會經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很不適應。因此,必須在殯葬方面進行深化改革。針對步伐過慢,廣度和深度不够,力度不强等,本次學術研討會主題所决定的一批重點論文,已從正面提出了問題並作了初步的探討。
當然,這些探討並不是就事論事,它們與促進社會文明緊密相關。社會的文明,應該有物質的文明、精神的文明、政治的文明、法制的文明、人種的文明和生態的文明等等主要組成部分。深化殯葬改革,勢必涉及社會文明上述的各個組成部分。這是不依人們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存在。撇開與殯葬活動本身緊密相聯的客觀存在着的具體的文明形態,殯葬活動及其改革或深化改革的問題,便會成爲一句空話。因此,本次學術研討會的主題不是停留在“深化殯葬改革”的現實要求上,而是通過它與“促進社會文明”的深層關係來確证其必然性的走向。這就不是一般殯葬改革的工作研究所能代替的。
一些片面認識是必須厘清的
有些“殯葬行家”不了解何以要用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來探索殯葬改革這一主題,總是認爲他們瞭解這一行,“飲茶多過你喫飯”、“過橋多過你行路”,因此認爲開這樣的學術研討會没有必要。我們認爲,“行家”的長處很可貴,應當發揚光大,更值得我們虚心學習。但把行業經驗看成是唯一的東西,並以此來代替理性的探討,不可能改變“頭痛醫頭,脚痛醫脚”的現象,更不可能把殯葬改革這一緊迫的社會矛盾,放進社會關係中,放進改革的總體布局中來解决。即使有豐富的行業經驗,也很難只靠經驗就可做好殯葬改革這一艱巨的工作。現實告訴我們,一些地區的殯葬改革之所以長期滯後,固然有許多原因,但與不重視殯葬改革理論的探討有着重要關係。
還有一種觀點認爲,殯葬改革已有一些紅頭文件,也有專門的部門來管,你們搞這一主題的學術研討會,純粹是多餘的。不錯,殯葬改革確實有一些紅頭文件,比如國務院1997年7月21日頒佈的關於《殯葬管理條例》,不僅是進行殯葬改革的主要依據,也是我們本次學術研討會探討問題的依據。但是,國務院這一紅頭文件,對殯葬管理工作只是從客觀上提出方向性規定,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尚需進一步細化和量化,更要根據新時期社會經濟全面改革開放的形勢來進行比較科學的規範與管理的研究。
這就有許多實際問題,不僅要通過現有紅頭文件的指導,更要通過殯葬改革的實踐自身才能做得好些。因此,我們認爲,國家殯葬改革的政策和法規的制定,要以廣大人民群衆的實踐爲依歸,也就是説,它來自人民群衆的實踐,又要回到人民群衆的實踐之中檢驗和完善,更要反映人民群衆的正當呼聲龢利益。這就必須有學術的探討,有許多專家學者的參與,使之更具有時代性、科學性和可行性。在這方面,僅靠某些部門的專門管理是不够的,也不可能將深化殯葬改革這一涉及社會方方面面的事情搞好。如果社會各界都起來真正關心深化殯葬改革的大事,不是更有利於專門管理部門的立業、立功麽?本次學術研討會以“深化殯葬改革、促進社會文明”爲主題的事實證明,它提出的一批新觀點、新理論,不僅有助於國家殯葬改革事業的全面推進,也有助於提高殯葬管理部門的素質與水平。
四、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内容較充實
本次學術研討會不僅意義較重大,宗旨較明確,主題較突出,而且内容較充實。内容由主題所决定,而且表現主題的深度。因此,只有較爲充實的内容、才能對主題作出交待。但在殯葬改革這一主題範圍内,要探討的問題相當多,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一口吃個大胖子,需有重點地選要而爲,方能有所成效。這就叫做表現主題時的戰略策略問題。綜觀本次學術研討會的20多篇論文,我們認爲是抓到了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的,内容也較爲充實。這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分析。
第一個層面
本次學術研討會的論文中,開宗明義地簡述了殯葬文化及其歷史演進,並對古今中外的殯葬文化作了一些比較。作者指出,“殯葬文化就是圍遶死亡所産生的殯葬活動及其觀念”,它與生存文化等一起搆成社會文化的總和;殯葬文化有其産生、發展的歷史行程和基本的内容,並受自然、社會和人的觀念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着變化,因此,建立現代殯葬文化觀的同時,與自然和社會相協調,便是今人的任務。
第二個層面
有論者對我國半個世紀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20年來殯葬改革的主要成就與經驗作了客觀的考察,同時揭示了發展不平衡和總體滯後現狀的主要表現和根本原因,並從總體上提出了深化殯葬改革的若干對策:一要制定現實的基本目標,二要普及三個硬件建設,三要注重三個軟件建設,四要全面貫徹三個方針,五要强化三個監督機制等。從這裏可以看到,作者提出的總體對策,既有基本目標,又有軟硬件建設,還有具體方針和監督辦法,因此充實了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内容。
第三個層面
在總體上介紹殯葬文化和前述我國殯葬改革的歷史與現狀固然十分需要,但這並不是本次學術研討會的主要内容。而從殯葬改革的現實中抽象出來的殯葬改革與觀念更新、輿論導引、經濟發展、價值取向、社會文明、環境保護、生活方式、國民素質等8個方面的互動關係,才是正題之一。我們認爲,這8個方面搞清楚了,深化殯葬改革的阻力就可能會相對减少,人們的共同語言也就會多起來。
第一是殯葬改革與觀念更新的關係。殯葬活動的歷史告訴人們,因靈魂不死、血緣聯繫和人生觀念而沉澱於民衆之中的鬼魂觀念、家庭觀念、小農觀念和等級觀念等,都應在新時代得到合理合法的更新。没有這種觀念的更新,殯葬改革的實踐就寸步難行。因此,觀念更新是先導,在殯葬改革問題上也不會例外。
第二是殯葬改革與輿論導引的關係。社會輿論在破除陳舊的習俗規範、建立新的習俗規範中的作用是很明顯的。近年來不少陳規陋習沉渣泛起,原因之一是與正面輿論導引不力大有關係。在殯葬問題上,在改革土葬,實行火葬,提倡海葬、樹葬、塔葬或捐獻遺體等爲基本内容的過程中,輿論導引的得法和適度是非常重要的。1998年年底深圳市的火化率幾乎達到100%,進入全省的先進行列,更是很好的説明。
第三是殯葬改革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論者指出,死人與活人争地、争資源、争資財的嚴重情况表明,經濟的發展首當其害:耕地面積越來越少,可用資源越來越薄,有用源財變爲流水,正所謂“土葬厚葬先人,苦了害了後人。”但是,這種惡果仍未引起全民族的共識,因而成了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之一,應當及時變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有更好的保证。
第四是殯葬改革與價值取向的關係。殯葬作爲生者對待逝者的一種思想行爲方式,必受一定的價值取向的支配。要在殯葬改革中確立正確、合理的價值取向,即一定的價值主體選擇正確、合理的價值形態和價值關係,就要認真學習、宣傳和研究唯物辯證的生死觀。“哲學靈感”的守護神就是死亡,“如果没有死亡問題,恐怕哲學就不成其爲哲學了。”可見對待死亡的價值取向與哲學的情緣關係是多麽深厚。
第五是殯葬改革與社會文明的關係。論者認爲,殯葬活動决定於社會文明,首先表現在社會財富爲其提供物質基礎;其次是社會需要推動其活動的增减變化;再次是國家的干預强化或穩固其現行走勢。而殯葬活動對社會文明的影響,則主要是以一定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等,潜移默化地作用於人世之中,成爲主宰民間的一種無形的力量。把握它們之間的辯證關係,是新時期深化殯葬改革、促進社會文明的重要課題。
第六是殯葬改革與環境保護的關係。“留給子孫一塊净土,這是當代人的社會責任!”然而國土堆屍骨,瘴氣積天灾,人何以處,物何以用?我國耕地、水和礦産等主要資源的人均佔有量比較低,今後隨着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對資源總量的需求更多,環境保護的難度更大,必須切實保護資源與環境,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爲子孫後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這就是江澤民同志指出的結論。
第七是殯葬改革與生活方式的關係。生活方式是指受一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審美觀支配的有關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行爲樣式與生活習慣。具有中國特點的封建主義的生活方式,表現在殯葬問題上,一是土葬、二是厚葬。今天要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必須進行殯葬改革。因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與人的生死觀、與人的殯葬活動息息相關,並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左右。改革殯葬活動中落後的東西,才會有真正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八是殯葬改革與國民素質的關係。論者指出,要把殯葬改革的工作做好,關鍵在於提高國民的素質。這是殯葬改革的必然要求。國民素質的提高主要是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社會心理素質等方面的提高。這種提高,只能通過學習、宣傳、教育並在殯葬改革過程中提高,逐步使國民樹立起全局觀念、市場意識和分辯能力,調動國民各方面的積極性,引導國民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前進,從而推動殯葬改革的深入發展與國民素質的不斷提昇。
第四個層面
本次學術研討會的正題部分,還專門討論了殯葬改革的體制問題、管理問題和隊伍問題。論者認爲,殯葬體制從廣義上説,包括了殯葬方式,形成這種殯葬方式的觀念,以及保證實施這種殯葬方式的法律、制度、習俗和服務、管理機構和設施等。殯葬體制的改革是社會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的殯葬體制改革,主要的矛盾是現代化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與落後的小農經濟的殯葬意識和方式的矛盾。
論者指出,我國進行殯葬體制改革的條件已基本成熟,務要抓住時機,推進殯葬體制的深化改革。實施這一改革,應堅持綜合治理,充分運用行政推動、法律保证和觀念變革等三種手段。在殯葬管理方面,實行目標責任制,是向完善政府行政管理過渡的好形式,是開創殯葬改革新局面的有力措施。同時,殯葬管理隊伍自身建設的問題,應當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自身隊伍的現狀與殯葬體制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是互不適應的,今後要花很大力氣才能抓好。
第五個層面
在本次學術研討會中,有論者專門論述了殯葬改革社會化、市場化、法規化龢民族化的問題。我們認爲,這四個化連在一起,提得好,很有學術性、前瞻性、針對性和建設性。説它有學術性和前瞻性,是指以往没有人這麽明顯地提出過,是些較新的學術觀點,並有超前意識;説它有針對性和建設性,是指現實社會及其發展,需要有這麽四個化,是對現實社會及其發展的宏觀抽象,同時具有可行性品質。
關於殯葬改革的社會化問題。所謂殯葬改革的社會化,指的是由社會來辦殯葬的殯葬行爲方式。社會發展的内在制約要求殯葬改革的社會化;社會發展的外在規範要求殯葬改革的社會化;社會發展的動力願望要求殯葬改革的社會化。這就需要樹立殯葬改革的社會化觀念,制定殯葬改革社會化措施,采取殯葬改革社會化行動,將自願原則、鼓勵原則和强制原則有機地統一起來,逐步達到以社會化爲主導的並與個體性的解放爲支點的全新局面。
關於殯葬改革的市場化問題。殯葬活動中存在着市場行爲,這已是不争的事實。所謂殯葬市場就是殯葬商品的流通領域,是殯葬服務、殯葬用品、殯葬設施、殯葬設備等各類殯葬商品交换關係的總和,是以市場交换作爲殯葬資源配置的基礎運作方式。因此,殯葬商品並非“特殊商品”,殯葬行業應當引入市場機制。但要注意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企業形象的塑造,注意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綜合運作,注意處理好企業與政府等部門的有機配合。
關於殯葬改革的法規化問題。針對當前我國殯葬改革法規嚴重滯後的現象,本次學術研討會明確提出了建立國家《殯葬法》的重要建議。論者認爲,該法應由全國人大制定、頒佈;必須從國情出發,以改革爲己任;要以現行有關規章爲基礎,但要有宏觀的科學把握。關於該法的基本搆架問題,論者也作了初步的設想,認爲總的應對殯葬制度涉及的所有主要問題,作出全面、系統、具體、嚴密的規定,才能説是部較完整的專門立法。與此同時,有論者還就殯葬關係主體法規化問題作了研究。
關於殯葬改革的民族化問題。我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殯葬文化傳統,並有本民族的鮮明特色。概括起來説,中華民族的傳統殯葬理念、傳統殯葬樣式、傳統殯葬文書、傳統殯葬程序,傳統殯葬禮儀和傳統殯葬習俗等,均有良莠雜陳的特點,必須用改革開放的精神,進行全面、系統、認真、科學的揚棄。因此,在殯葬改革當中,不僅要對社會化的要求,市場化的走勢和法規化的呼唤作出反應,又要對民族化的揚棄問題作出回答,而且是相當緊迫的,更是長期的。
第六個層面
本次學術研討會的論者,除探討上述各專題外,還探討了改革殯葬方式以及殯葬改革的方法論問題。我國的殯葬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並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在探討殯葬方式的改革時,應注意殯葬改革的方法論研究,這兩者既有區别又有聯繫。有論者認爲,殯葬改革的基礎工程是“文化協調”。從文化協調的認識方法上來看,在殯葬改革中植入新發展觀的“基因”,展現新平等觀的“功能”,激發新消費觀的“活力”,擴大科學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親和力”,並引導到文明、健康、和諧、節儉、充實、優雅的軌道上來,這既有殯葬改革方法論的要求,也有改革殯葬方式方法的要求。
五、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學風較端正
毛澤東、鄧小平等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一貫重視理論聯繫實際即實事求是的優良學風,並把它看成是一個黨的思想方法問題、黨風問題、黨性問題。十五大報告中又强調了“在全黨造成認真學習的風氣,民主討論的風氣,積極探索的風氣,求真務實的風氣。”毫無疑問,社會科學工作者在改革開放中,更要發揚黨的優良學風,更要形成四種風氣。我們認爲,本次學術研討會的籌備與召開,就是發揚了黨的優良學風,體現了四種風氣。因此,學風較端正是本次學術研討會的一個重要特點,其表現有幾個方面。
第一,注重實際需要與理論探索的互動關係
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正朝着全方位的目標行進,過去没有引起高度重視或重視不够的社會問題,今天可能會成爲人們特别關注的大事,並形成社會的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殯葬改革這一重大的社會活動,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廣東社會學學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不失時機地抓住了這一社會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的社會調查,充分體現了從實際需要出發的務實學風。與此同時,又將這種實際需要上昇到理論探索的高度,從而揭示殯葬改革問題的實際需要與理論建構之間的互動關係,充分體現了求真的學風。
第二,注重理論勇氣與認真學習的互動關係
我們認爲,在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前進過程中,没有一定的理論勇氣,又不認真學習,是不會有所收穫的。所謂理論勇氣,就是敢於在前人或今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實際需要的考察與把握,提出一些新觀點、新理論的氣魄。本次學術研討會主體内容中所具有的那些新觀點和新理論,就是一批理論工作者在“雙百”方針指引下認真學習的表現,扎實思考的結晶,理論勇氣的展示,不僅在深化殯葬改革的具體對策措施上提出了有益的見解,而且在學科理論上開拓了新的視角和新的領域。
第三,注重聯合作戰與個人探索的互動關係
社會科學工作者在參與社會變革的過程中,研究方法的變革始於研究學風的變革。在個人研究的基礎上促進聯合的研究,在聯合的研究中推進個人的研究,已逐步成爲一種新方法與新學風。廣東一批學者近20年來,在研究精神文明與社會問題上的許多研究成果,就是這樣問世的。本次學術研討會的研究成果,也是這樣産生的,既激發了個人的智慧,又完成了總體的思路,從而密切了聯合作戰與個人探索的互動關係,在學風變革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可貴的一步。
第四,注重省内研究與省外交流的互動關係
本次學術研討會是由廣東社會學學會、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主辦,惠陽唐京靈塔園開發有限公司、廣州黄花崗國際酒店聯合協辦的。省委宣傳部、省社科聯及省内新聞傳媒均有代表與會。同時,我們還邀請了民革中央等中央有關部門、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學術研究機構、中國倫理學會等學術研究團體、《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團結報》、新華社、《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哲學研究》雜誌社等新聞出版單位及上海、山東等省的專家學者到會指導,他們對這次學術研討會的大力支持,説明省内研究與省外交流可以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這也是優良學風的要求。
六、本次學術研討會的成效較顯著
本次學術研討會可以説已經取得了較爲顯著的成效。這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初步形成了殯葬改革社會學的體系性研究成果
在殯葬領域,已有死亡哲學、殯葬文化學和殯葬社會學等科研成果,裏面均有社會發展與殯葬改革的意藴,但從比較明確的視角來考察殯葬“改革”本身及其社會聯動關係,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初步成果應是較爲集中的一次。這在前述正題内容的六個層面中便可看出。會後,我們將在此基礎上,進行認真的修改、補充,並以“殯葬改革社會學”的學科形式正式出版此書。
第二,初步形成了殯葬改革社會學的基礎性研究隊伍
殯葬領域的研究隊伍已存在,但比較薄弱,而專門研究殯葬改革的隊伍更薄弱。本次學術研討會集結起來的、研究殯葬改革的隊伍,既是會議成效的重要表現,更是今後進一步探討殯葬改革社會學的基礎性隊伍。爲了凝聚和發展這支隊伍,廣東社會學學會擬於下半年成立“殯葬改革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由這個專業委員會來重點研究殯葬改革的專題,尤其是殯葬改革所呼唤的《殯葬法》問題,任重而道遠。
第三,初步形成了殯葬改革社會學的廣泛性社會輿論
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召開,得助於新聞傳媒的熱心支持。廣東電視衛視臺和都市臺均及時地作了反復報導,許多與會的新聞媒體的代表也正陸續發揮其社會輿論的導向作用。因此,殯葬改革社會學的出臺,已初步形成了廣泛的社會輿論。而殯葬改革社會學來源於殯葬改革的社會實踐,爲深化殯葬改革服務,爲促進社會文明服務,利國利民,將會得到人們更加廣泛的扶持與幫助,其形成、發展的前景應當是看好的。
同時,爲了進一步發揮本次學術研討會的社會效應,我們擬將近年來形成的深化殯葬改革的思路和本次會議上提出的主要觀點,寫成若干建議,向有關上級呈報。
與會的領導和代表們:在此再一次説明,這是我個人對大會的一些看法,許多問題還來不及反復思考,講得很粗糙,浪費了大家的寶貴時間,要請原諒。
最後,讓我在本次學術研討會勝利閉幕時,祝願各位領導和各位代表在大會期間建立起來的學術友誼常在常青!
(這是作者在1999年4月3日—5日廣東社會學學會、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等聯合召開“深化殯葬改革、促進社會文明學術研討會”上的總結講話,發表於《廣東社會學通訊》1999年第5期,此後,曾在廣東社會學學會的多部著作中收進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