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在不斷解放思想與改革開放的探索中和諧發展



  廣東社會學學會這艘航船,在社會學老前輩卓炯、何肇發先生等的帶領下,在廣東省社科聯和省民政廳一批領導的關心下,於1985年12月19日,乘改革開放之風鳴笛起航,已走過23年曆程。23年來,我們始終牢記本會章程中的承諾,在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及社會和諧發展中盡了一份責任。

  回過頭來看,23年間,我們廣東社會學學會辦會的根本方向是對頭的,隊伍的主體骨幹是負責的,開展的學術活動是正常的,理論與對策研究是有成效的,在社會上的影響也正在逐步擴大。對照中共中央十七大文件重要精神來看,廣東社會學學會在不斷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探索中得到了和諧發展,23年的歷程已逐步形成了一些特點,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以關注現實問題爲己任,是我們長期不懈的追求

  學會的總章程,既是承擔歷史責任的宣言書,也是携手奮進的行動綱領。我們的章程指出:“本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爲指導,以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爲廣東的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努力”,同時“堅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原則,及時總結和研究廣東社會發展的豐富經驗和存在問題,爲實際工作部門提供决策諮詢和理論指導”。秉承上述宗旨,每届學會領導機構,始終不渝地把關注、研究、解决現實問題,作爲全體同仁的努力追求。例如,學會創立之初首次召開的學術研討會,於1986年12月在廣州市白雲山制藥總廠舉行,主題就是“廣東精神文明建設與社會發展”。從這一年起到現在,就這一主題開展了系列性學術活動,並與省精神文明學會一起,在創立和發展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也即意識社會學的歷程中做出了一份努力。1993年3月,中國社會學會主題年會以“改革開放與社會發展”爲内容,由本會承擔了籌備工作,會議在深圳市召開後,在國内外産生了重要影響。又如,1998年12月在廣州召開的“廣東新時期用人機制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會後及時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關於創立和完善廣東省新時期用人機制的八條建議》,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2001年10月與省文明辦、省精神文明學會在南海市聯合召開“廣東非公有制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本會組織若干專題小組形成的一批調研報告和論文,得到中央文明委、中央文明辦和省委宣傳部有關領導高度評價。再如,順應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的趨勢,2003年本會參與主辦的“廣東發展先進文化理論研討會”,爲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文化大省的决策作了輿論先行的鋪墊。2004年3月,爲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會議精神,與省社科聯、省精神文明學會等在佛山市召開了“强化精神文明學學科建設,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學術研討會”。來自廣東、北京等地的專家學者,首次就廣東原創的精神文明學,也即意識社會學進行回顧、總結與展望。2005年,本會在參與“廣東人精神”全省性大討論並與省精神文明學會等組織、撰寫、出版的“廣東人精神叢書”得到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2006年到現在,本會以和諧文化爲題,開展了一系列大中小型學術活動,爲構建文化廣東、和諧廣東作出了應有的探索。分别出版了論述和諧廣東、和諧社區、和諧醫患關係和建設殘疾人事業的一批著作,以上情况説明,本會把研究現實問題作爲首位任務,是長期堅持的責任。

  二、以樹立前沿意識爲先導,是我們與時俱進的動力

  我國正處在一個大變革過程和社會轉型時期,這是亟需解放思想、渴望理論指導的時代。然而,日益變化的社會和知識快速更新的現實,提醒我們必須有前沿意識。這種意識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求能够自覺站在理論前沿提高理論學術水平;二是要求能够主動進入實踐前沿增强觀察、分析、解决重大實際問題的本領。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無論對理論問題還是對實際問題的研究,都强調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創新性、時代感。基於這樣的實踐,使我們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並學有所獲,研有所成。比如,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我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在共同探討精神文明學過程中,接觸到社會文明總體的概念,不僅開始了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的創建工作,還按照錢學森教授的指導,按照他關於“精神文明學也即意識社會學”的觀點,在社會學學科建設上,也把意識社會學這一分支社會學初步構建了起來。同時,關於“政治文明”的概念及相關内容,也是在那時提出來的,並進行了連續的探討,這與2002年江澤民同志在“5.31”重要講話中代表黨中央首次正式使用“政治文明”概念的基本精神一致。從上世紀80年代至現在,我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部分專家學者致力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問題並落實在許多著作之中,這與2007年中共中央十七大重要文件首次正式使用“生態文明”概念的基本精神也是一致的。又如,1999年,本會出版30萬字的《殯葬改革社會學》的專著,首次在國内對殯葬改革的問題進行系統的社會學考察,初步建立起這門社會學分支學科的體系,並提出殯改“民族化、社會化、市場化和法規化”四化並舉互動的一系列對策,爲豐富社會學學科體系和推動殯葬改革實踐的發展,作出應有的思考。2000年,我們針對13億人口的大國至今還没有一部殯葬法的空缺現象,及時寫作了《關於提出、起草和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殯葬法〉的建議報告》,率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和廣東省委省政府辦公廳、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等領導部門,呼吁加快這方面立法的步伐。以上情况説明,本會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前沿意識是在逐步加强的,因而成爲與時俱進的動力。

  三、以激發科研成果爲目標,是我們自强隊伍的根本

  一個學會的形象與生命力,不僅在於它的社會活動規模和數量,更重要的是要吸納和培育一大批精英人才和知名學者,創造衆多優質的精神産品爲社會服務。從這裏着眼,一方面,我們高度重視通過“尊老、敬中、助青”的辦法來加快學會人才的培養,形成學術團隊梯次。另一方面,則千方百計地提供學術平臺、實踐機會,爲出精兵、精英、精思、精品,預設有利條件。23年來,順着上述思路往前走,從學會層面上看,我們初步取得了一些收穫:在20世紀80年代前,我們在對農村經濟、企業經濟等進行廣泛調研之後,着重於社會文化方面的探討,一是出版了學科構建方面的一批成果。例如,與省精神文明學會等聯合撰寫的“中國精神文明學大型叢書”,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現在,連續出版了40多部著述,約1300萬字。通過這個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即意識社會學的跨世紀、連續性的探索,使學會隊伍成員增强了信心,增强了凝聚力,增强了關注現實問題的責任,增强了前沿意識和與時俱進的能力,也增强了學會在社會上的廣泛影響。與此同時,本會還緊緊地抓住社會學分支學科即殯葬改革社會學的探索,出版了《改革開放與社會發展》、《新時期社會發展問題與對策》之後,推出了《殯葬改革社會學》、《更新觀念、創新發展——廣東社會學界多年來促進殯葬業深化改革的策應》和《咬定青山不放鬆——對我國殯葬業和諧發展的探討》等論著和大批論文。在這些論著和論文中,本着“任憑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性,在艱難困苦中做到四個不,即“不動摇、不停步、不自棄、不信邪”,緊緊地抓住往生大計不放,在殯葬改革開放領域不斷地作出創新性、先進性的嘗試。這完全是出於一種社會責任,出於以人爲本的文化底藴和對人文命運的深切關愛。又如,本會的重點教學、科研單位中山大學社會學係、中山大學人類學係、華南農業大學社會學係、省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廣東商學院社會學係、廣州大學社會學係、廣州體育學院、省政府研究中心、廣東青年幹部學院、廣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等,近幾年來,承擔並完成了多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級重點課題、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獲得各種奬勵,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二是取得了一批無形資産。亦即在直觀的物化精神成果背後,構建起陣容可觀、人才濟濟的思想庫、智力群。經過多年的鎚打磨練,我們現在逐步擁有一支年齡結構、知識結構較合理,思想品德較好,作風比較過硬的研究開發隊伍。這支隊伍當中,有智力型的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也有來自實際工作第一綫的其他各路英才,這是學會的寶貴資源,也是我們廣東社會學發展的希望所在。

  四、以促進團隊攻關爲主導,是我們敢打硬仗的秘訣

  現代社會科學的發展,以及社會結構的多元化、復雜化,需要社會科學工作者加强合作,携手共進。爲此,以學會爲橋樑、紐帶,促進團隊合作、集體攻關,聯合攻關,既是我們長期堅持的主要運行方式,也是克難制勝的“法寶”。23年來,本會以集體的力量,組成老中青年理論骨幹,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等長期協同作戰,在創立和發展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也即意識社會學以及殯葬改革社會學的進程中,打了不少大仗、硬仗,取得的科研成果可以説是豐富多彩的。前面已經説過,23年來,本會在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堅持立足廣東、面向全國,艱苦奮鬥、自主創新的宗旨,在前人和今人基礎上,在這塊新開避的田地裏,播種有廣東特色的東西,顯示了巨大的生命與活力,收獲得 了一批批有廣東特色、同時又具全國意義或人類普適意義的科研成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精神文明學也即意識社會學的構建和殯葬改革社會學的初探。僅就這兩大社會學分支學科來看,長期探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是豐富多彩的,也因此而形成了團隊攻關的特點,即采用機動靈活的凝聚方式組織學術隊伍和創作群體。創作群體大體由核心層、緊密層、半緊密層三者合成,在團隊當中,會員可以根據不同的研究興趣、學術專長、創作狀態、時間條件等,在組織結構的不同層面上、在各種研究課題或項目之間自由流動,時而蓄勢待發,時而高歌猛進。這種收放自如、開合有序的凝聚方式,較好地體現了精神生産的自立性和協作性、階段性和持續性、静態性和動態性辯證統一的規律。實踐證明,許多研究中的大仗、硬仗,就是依靠這樣的攻關取勝的。廣東一批專家學者、領導幹部和實際工作者共同原創的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也即意識社會學和殯葬改革社會學的艱難行進,無疑流下了廣東社會學界等許多同仁的汗水,付出了許多同仁可貴的心血。我們認爲,漫無邊際,不重特色,不從省情、國情的實際情况出發,一味人雲亦云,照搬照鈔西方模式,斷難搞出有個性的東西,有自己創新體系的東西,更難搞出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社會學。歷來,有的學者、有的領導,看不起有泥香氣味的本土社會學,這是立足點的錯位或顛倒。因此,既要改變足不立地、好高騖遠、欲速不達、適得其反的傾向,把社會學的發展引向正路,引向改革開放的探索之路,同時,又要非常强調一如既往地認真地吸納省外和西方的精華爲我所用,爲立足點所用,爲中國特色、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社會學所用,廣東的社會學事業才能真正在解放思想與改革開放的探索之路上不斷發展起來。

  五、以强化學科分工爲依託,是我們立體發展的支撑

  俗話説得好:“術業有專攻”。爲了强化理論學術底藴和虚功實做,爲了把學會的事業做强做大,從1999年開始,本會先後成立了殯葬改革社會學專業委員會、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潜能開發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健康研究專業委員會、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志願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和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等,學會的組織架構從平面發展走向立體發展。這些專委會成立後,都相繼開展了頗有成效的工作:潜能開發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從成立之日起,便注重基礎理論建設和專業普及應用工作,分别召開了新時期人的潜能開發三届學術研討會和一系列培訓、講座活動;殯葬改革社會學專業委員會重點抓了廣東殯改問題的連續性探討,舉行了“廣東殯改專題研討會”、“廣東社會學界探討先進殯葬文化”等多項活動;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分别舉行了“社會體育國際論壇”、“新興小城鎮體育發展研討會”等,國家體育總局有關部門的部分領導和專委會的主要領導等專家作報告,收到較好的效果。健康研究專業委員會僅2006年到現在就開展了近100場次的科普宣傳、現場諮詢和學術活動,得到基層單位的廣泛好評。志願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在2007年甫一成立,就推出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並在北京與相關單位聯合舉辦學術會議,還組隊前往汶川震區進行志願服務,受到各界好評。此外,目前還有幾個專業委員會正在籌辦。事實説明,要充分發掘學會的人力資源和發揮潜在的優勢,就要多條腿走路、多管齊下,而建立分工比較明確的專委會,正是支撑學會這艘航船穩步前進的原動力。同時,在建立了多個專委會的情况下,學會面上的總體工作並没有因此放鬆,相反,仍然必須認真抓好,特别要處理好學會與專委會之間的關係,各專委會之間的關係,學會與專委會和社會各界聯合的關係,既使各專委會以學會的共同章程爲指針,又根據各專委會的管理辦法發揮他們各自的潜力,力求共同發展,和諧發展。因此學會相當注意大團結、大協作的問題,使學會與各專委會沿着有利於健康發展、和諧發展軌道,各盡所能,各顯神通,一步一個脚印,扎扎實實地做人做學問,做社會和諧進步的參與者和建設者。

  以上是對本會23年發展歷程中五個特點的粗略介紹。與此同時,我們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例如:本會領導機構中部分骨幹的社會責任感不强,還没有充分發揮作用;由於受經費長期的困擾,許多計劃中的活動難於開展;個别專委會或團體單位重視教學、科研工作是好的,但開展專委會内的工作或參與本會的學術活動則相對較少;一些專委會或團體單位重視與基層單位、與市場經濟的聯繫來開展活動是對的,但學科理論研究的安排還較薄弱;就總體而言,本會在國内有影響的學術著作或論文還不多,等等。正視不足是爲了更進一步。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責任,鼓足實勁,繼續在解放思想、改革開放與和諧發展的探索中開拓前進。

  (這是作者在2008年12月中爲省社科聯主辦的“廣東社科界紀念改革開放30年研討會”而寫的工作總結,此前曾在省社科聯學會工作會議上作過重點介紹,發表於《廣東社會學通訊》2008年第12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