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石器文化與家畜起源的關係——兼談甑皮岩馴養的猪和狗
家畜起源問題同樣是一個世界性重要課題,它和農業起源有著密切的關係。
摩爾根和恩格斯認爲,先有動物飼養後有農業生産,他們把農業産生的根本動因歸結爲解决動物飼養對飼料的需要。
摩爾根稱:“園藝的興起與其說是出于人類自身的需要,還不如說是出于飼養家畜的需要”;“穀物的種植看來很可能是出自牲畜的需要。”。
恩格斯同意摩爾根的觀點,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寫道:“穀物的種植在這裏首先是牲畜飼養的需要引起的,只是到了後來才成爲人類食物的重要來源”。
中外學者中持此觀點的不少。例如,S·梅加夫認爲,最早的農業不是出現于最適于耕種的地區,恰恰相反,農業發生僅在那些適于放牧牲畜的地方都有可能。布雷伍德也主張,農業起源是由于公元前9000-7000年間西亞家畜飼養的發展以及加强野生穀物采集、實踐的結果。中國學者孔令平先生在許多文章中都表明了同樣觀點;農學家梁光商也認爲,南方野生稻變爲栽培稻種是牲畜飼養的需要引起的。
持不同觀點的學者也有,例如,文化地理學家埃裏奇·伊薩克認爲農業先于動物馴化,他指出:“人類馴化植物早于馴化動物的事實似乎是明確無疑的”。考古學者馮孟欽對此問題作了精闢的分析,他寫道:“姑且不論孰先孰後。它們(指農業起源與家畜飼養)之間有關聯,但未必是因果關係;說它們有關聯,是因爲它們都與永久性定居生活相適應。需要著重指出的是,幷非所有的牲畜飼養都仰賴農業提供飼料,摩爾根觀點的正確性是有限的。在考古發掘中經常可以見到牛、羊、鹿的骨頭,這類動物的飼養是不需依靠農業的;對于這類動物,其實只有草、葉供應便足够了。狗是最先飼養的動物,也不必以農業爲基礎。至于猪的飼養是否一定依賴農業提供飼料,也須探討,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在猪的飼養的初始階段,人們不可能預見到可以人類糧食作爲猪的飼料;合乎邏輯的推想只能是,當時人們用于飼養猪的飼料,跟野猪的食料相似,即野生植物的葉、莖、根等。只是到了後來,人們才用殘羹剩飯作補充飼料,幷逐步過渡到以殘羹剩飯(或糧食)爲主的階段——也只有在改變了食物結構之後,猪才能獲得馴化特徵。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在諸多牲畜中,唯有猪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農業提供飼養。因此確切地說,猪的飼養才可以作爲判斷農業發生的一條標準”。
爲了對此問題有更深入的瞭解,我們就現已發現的考古材料,再結合民間對牲畜一般飼養的對比研究,提出如下一些看法。
首先,談談如何確定和區別動物骨頭是否屬于馴化的家畜或是野生動物。常規方法是看看所發現的動物骨頭形態結構的變化。例如,肢骨的長短、粗細、骨壁之厚薄、骨髓腔的大小,還有一些細微結構的存在與缺失。比如人類股骨脊是否發達和走向如何就可以確定這種動物是猿類或屬人類,是否能直立行走,是處于人類進化的早期階段或是處于演化的晚期階段。這些特徵往往是比較準確的。除了肢骨之外,動物的頭骨,在區分動物屬于野生或馴化方面更爲可靠。因爲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在頭骨的結構變化方面是十分明顯的,尤其是生活習慣改變的情况下,這種變化更爲突出。在此不妨舉例說明之。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它是世界各地居民分別從當地的狼馴化而來的。狼雖然凶猛,但不特殊化,而且愛合群,這個特點有利于被人類馴化。野生的狼是肉食性的,它的牙齒特別銳利,尤其是它的裂齒,(即上第四前臼齒P4和下第一臼齒M1),其頭骨的結構,在適應肉食性的生活條件下也有相應的結構,如長長的吻部、高高的顴弓,下頜骨狹長,咬肌窩和關節突都相當發達,頭骨的矢狀脊也很發育,上、下齒列的齒隙相當大,這些結構都是與其肉食性的特點相適應的。當狗在被馴化之後,人們也沒有那麽多的肉來喂它們,它們也慢慢變得什麽都吃,成了雜食性動物了。在馴化的條件下,在食性逐漸改變的情况下,狗的頭骨結構也逐漸産生變化,吻部變短,牙齒退化,齒隙變小甚至齒列出現重叠現象;下頜骨的下沿變得平直,下頜體變得寬厚,咬肌窩變淺。這一切變化是很明顯的。我們從遺址出土的獸骨中,只要細心觀察總能發現一些變化的特徵。以此來區別野生和家養之動物。當然,時代越早,馴化時間越短,其骨胳特徵改變越不太明顯,很可能給我們的鑒定帶來一定困難。但我們就可借助其他一些輔助方法加以鑒定,這樣對我們會有幫助的。這種輔助方法就是通過動物骨頭所代表的動物之性別、年齡結構的分析來達到同樣的目的。成年獸骨比例高,表明已經有了馴化行爲,若雄性成年獸骨比例高,表明馴化處在開始階段,因爲馴化時,人們總是多留下雌獸和幼小的仔獸,少量的强壯的雄獸。當您發現老年獸骨特別是老年雄性獸骨特別多時,則說明這些多爲獵獲品,因爲人類狩獵時易于獲得的也是老、弱、病、殘的個體。把種種因素綜合起來分析,也不難得出較爲正確的結論。
那麽世界上到底什麽時代開始對野生動物馴化?哪些動物是最早被馴化?這些動物的馴化和農業起源之間的關係又如何?動物飼養在中石器文化中有何意義?下面我們逐一加以論述。
迄今世界上已發現的較早被馴化的動物品種有:綿羊、狗、山羊、猪、牛、水牛、牦牛、馬、爪哇牛、驢、駱駝、家鶏、蜜蜂、蠶蛾、鴨、鵝、魚。
1.狗——狗是大家公認的爲人類最早馴化變爲家養的野生動物。世界上最早的狗被發現于伊朗的巴勒高拉,年代爲公元前12萬年。與此同時,在非洲和在美洲也發現了狗的骨胳,年代都相當早,都是距今15000-14000年前。中國最早的狗骨胳,發現在距今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中,至于發現在廣西桂林甄皮岩遺址的標本,是否屬于家養的狗還難于肯定。
狗之所以能成爲人類最早被馴化的動物是有其原因的,狗的習性是合群性和對生活環境的高度適應性,世界上差不多每一角落都可以發現狼的踪迹。這樣,它們有更多的機會被人類瞭解和掌握它的生態習性,被獵獲的機會亦多,加上上述的特點,使它被人類捉獲後易于適應新環境,易于生存下來。如果從小被人類收養,更易于被馴化,一旦被馴化,它能成爲人類進行狩獵時的好幫手,同時也是出外采集時作爲人類的一個忠誠勇敢的衛士。這些特點是其他野生動物不易做到的,因此它成爲第一類被馴化進行家養的動物就不奇怪了。至于狗肉好吃,對人身體有滋補作用,幷能在人類的培養下擔當多種職責,這是狗在它的發展史中光輝的一頁。所以法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居維葉稱贊狗是:“人類最出色、最完美的戰利品。”
2.猪——衆所周知,家養的各種猪是由它們的祖先野猪馴化而來的,也是人類馴化相當早的野生動物。世界上已發現的最早的猪過去認爲是,在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地區的賈木爾遺址中,發掘出距今約8500年前的猪骨,還有在土耳其加約努出土的,年代也是距今約9000年前的猪骨。在中國,一般認爲,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猪絕對是飼養的家猪,它已有約7000年的歷史。但古生物學家李有恒研究了甄皮岩遺址出土的野猪骨胳後認爲,這裏發現的不是野猪,而是具有家養特徵的猪,若此無誤,中國馴化野猪的歷史變成世界上最早的了。
家猪的祖先和現在的野猪一樣,生活在灌木林中,堅瘦的體形,四肢細長,一張大嘴又尖又長,嘴上長著上下兩對大獠牙,向上翹起。它們專愛在樹林裏和泥沼邊用大嘴拱土,去尋找地下可吃的植物根莖。同時常常挑選清水池塘洗澡,洗完澡後再滾塗上稀泥,防止蚊蟲叮咬。它們還會游泳,東南亞出産一種疣猪,游水能力極强,能橫渡小海峽。野猪的生態特點是性情凶猛,有頑强拼命精神,連老虎也怕它。但野猪是雜食性,繁殖力强,個體成長快,其肉味美,是原始人類狩獵中希望獲得的獵物。正因爲如此,人類特別重視它,千方百計將它馴化。成年野猪難于馴化,小仔猪從小馴化是較爲容易馴化。而且在原始牧民的馴養下,猪的生活習性、身體形態和生理結構逐漸發生變化,最後成爲家養動物。中國的猪品種是世界聞名的,這是經長期培養的結果。在此,我們必須提一點,那就是在2003年出版的《桂林甑皮岩》專著中提出了甑皮岩出土的猪幷非是家猪而是野猪,其主要依據是由甑皮岩出土的猪上、下頜骨的M3(第三臼齒)長、寬比例來决定其年齡和是否屬于家養或野生的。對此,我們認爲不够充分,因爲全國各地的野猪幷非屬于同一個種,往往有若干個,不同種的野猪的頭骨以及全體骨胳的大小也差异很大。同一種雌雄差別也明顯,何况不同種,頭骨差异大,其齒列長短及單個牙齒大小也不一樣,無法比較,就算是一個種內,不同個體間的比較也難。但有一些特徵是可以作爲家養和野生品種間的根本差异的,那就是猪牙齒齒列的齒隙,這個特徵不受種屬不同和地區不同的影響,而只受食性不同的影響,食性一改變,齒隙大小就産生明顯的變化,這種特徵作爲家養和野生之間的判斷最爲可靠的標志,加上上下頜骨咀嚼肌窩深淺,下頜骨水平肢的彎曲程度大小作爲輔助對比特徵,多方面結合起來,判斷其是否屬于野猪才真正可靠,單靠M3的變化來作爲主要依據是不足爲據的,况且對比研究只能限于同一地區同一時期的標本間的比較,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比較只能加大誤差,增加不可比性,這點千萬要牢記。因爲在生物中亞種存在是很普遍的。
3.羊——家養的羊包括山羊和綿羊。這兩種羊來源于不同的野羊,被馴化的時間也不同。山羊的祖先,可能是分布在中亞一帶的一種拈角野山羊。最早的山羊骨發現在伊朗的甘尼—達累,年代是公元前7500年。在伊拉克的沙尼達爾和約旦的杰裏科地區,也有年代距今八九千年前的山羊骨發現。中國發現最早的山羊骨是在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中,年代爲四五千年前。
野山羊是成群地在草原、丘陵和高山地區活動的動物,它們的適應性很强,視力驚人,反應敏捷,它們能在山岩壁立的峻嶺懸崖上縱跳攀越,進退自如。從現代的民族志資料中可以發現,最古的牧人們,把用陷井、網罟捕到的野山羊圈養起來,逐漸改變其野生習性,成爲溫順的家畜。
綿羊馴化的時間更早,綿羊的祖先是野生的盤羊,現在還有六種盤羊分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現代各地飼養的綿羊是從不同的盤羊馴化而來的。歐洲的綿羊是從歐洲的盤羊馴化而來的;中國的綿羊有人認爲是從東方盤羊馴化而來的,也有人認爲是雜交改良種。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綿羊是在伊拉克的扎維、謝來、尚尼達。年代爲公元前8500年,即距今一萬多年前,在這裏野盤羊已被馴化成綿羊。當今不管是山羊或綿羊都是畜牧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肉、皮毛、油脂、乳産品都是人類重要的食物和日用品。由此可見,它們很早地被人類馴化成飼養動物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對于羊是家養和野生的判斷至今仍是十分困難,因爲兩者之間找不出有哪一結構是由于馴養後而變得與前完全不同的。羊的角由于家養而失去作爲一防衛的武器而變得不那麽粗壯是一變化,但幷不那麽明顯和穩定,四肢骨的變化也一樣不明顯,唯一是整個遺址中羊骨全體的組合中年齡比例,性別比例,才能作爲判斷的可靠依據,野羊不像野馬、野牛那樣成群被趕山崖邊跌落來摔死而被獵取,因爲爬陡的山是羊的本事,如果大批羊骨集中在一個遺址的文化層中時,加上年齡,性別都异常時,應該考慮這些羊是否已被人工馴化了。
4.牛——牛的品種不少,但基本可分爲黃牛、水牛和牦牛。這三種牛都來源于它們的野生祖先,即野黃牛、野水牛和野牦牛。這三種野牛很早就已分化,在舊石器遺址的地層中已發現了它們的化石。可見早在幾十萬年前,它們已分化。這三種野牛的生活習性各不相同,水牛比較適應潮濕炎熱的熱帶和亞熱帶氣候。黃牛比較適應溫暖凉爽的溫帶氣候。所以它基本上一直分布到我國東北地區。當然,在更新世早、中期在北方區還存在著水牛,但這些品種的水牛現已絕滅。另外,這也反映出當時的北方地區的氣溫可能也相當高。因此某些種類的水牛能生活在那裏。牦牛是高原區的動物,現在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帶,它們適應于海拔五六千米高的高寒地帶的氣候,這種牛氣力大,善于爬山,能涉深雪,翻峻嶺,還能渡湍急河流險灘,在高原區被譽爲“高原之車”、“冰河之舟”。
牛類除了可以爲人類提供勞力外,也能提供肉類、乳類、皮毛類等等高營養的産品和原料,是發展農業不可缺少的工具。世界上發現最早的黃牛是在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希臘塞薩利、格林斯出土的,年代屬于公元前6500年的牛骨。埃及對牛的馴養也很早。有人認爲,水牛最早發現在印度河流域和巴基斯坦,年代屬于公元前2500年。牦牛最早發現于西藏,年代屬于公元前2500年。還有一種爪哇牛,它發現于泰國的噯諾塔,年代屬于公元前3000年。中國的牛開始被馴化的證據,迄今可能以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較爲可靠。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中期(四五千年前)的牛類已是被馴化許久的了。鑒定牛的馴化也是一件不那麽容易的事,牙齒的變化是主要的依據,拿它與化石牙和現代種牙相比較就比較容易加以確定。
5.馬——這是被人類馴化較早的一種野生動物。據研究者認爲,飼養的馬,其祖先是野馬,早期的牧人們是在大約距今5000年前的時候,在中亞草原上把蒙古野馬逐漸馴化成家馬的。因此在蘇聯烏克蘭的頓河大草原上發現了公元前3000年的馬骨。至于它的近親驢和它們的雜交品種——騾,則是人類馴化後飼養的結果。馬的用途人所皆知,在此不多叙述了。
至于前面曾提到的許多富有經濟價值,與農業發展有密切關係的飼養動物,如蠶蛾、駱駝、蜜蜂、鶏、鵝、鴨、羊駝、馴鹿和猫等等。由于它們的馴化都是在前述的動物馴化成功後,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或者更晚的時代裏被馴化成家養動物的。因此,我們在此就不一一細述。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促使人類開始動物飼養的原因何在?家畜起源和農業起源之間的關係又如何?
我們首先注意到的問題是,導致農業起源的客觀和主觀因素是否也是導致家畜飼養起源的原因?對此問題的回答,我們是持肯定的態度。因爲從以上農業起源的分析中我們清楚地看到,打破人口和資源之間平衡的因素不僅影響到植物資源,同樣影響到動物資源,引起動物資源的變化。例如,氣候的變化,不管它往好的方向或向壞的方向變化都會對動物資源的變化産生影響。當氣候條件變壞時,大量野生動物經受不起惡劣氣候環境的打擊而死亡,這樣使人類可以狩獵的野生動物數量銳减,收穫量也因此而大大减少。這種不良氣候的變化當然也會對當時的植物生産産生明顯的影響,使野生植物大量死亡或産量大减,這樣許多大型的食草性動物賴以生存的食物供量也跟著産生困難,必然引起動物群的遷移和大批死亡。這樣直接影響到人類狩獵的結果,對打破人口與資源之間的平衡起到直接的作用,迫使人類産生遷移或另尋求新的生産食物的方法。這是一種影響力。另方面,如果氣候環境産生好的變化,不管是野生植物或動物都會因爲氣候環境的好轉而生機勃勃,給人類的生存提供較充裕的資源條件,在這種條件下,人群有可能從游蕩的生活轉變爲半定居或定居的生活,這爲人口的增加創造了條件。同時由于狩獵量的大增,有剩餘物品,活捉得來的幼獸得以保存,這爲野生動物被馴化創造了一個物質條件。此外,歷史發展到舊石器時代晚期,中石器時代以及新石器早期階段,這時的生産力已大大提高,首先表現在生産工具的改進上前進了一大步,已從依靠單純的石頭、木棒發展到使用流星索、弓箭、木標槍以及挖陷井等方法的使用,能獵取到更多的野生動物。這樣,除了解决人的肉類食物需求外,無形中也爲開始有可能馴化野生動物準備了物質條件。
其實,氣候條件、定居、人口、采集、狩獵、馴化動植物這幾大因素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動態平衡互爲因果的關係。農業、畜牧業的起源不是一件單一的事,也不是一次突發的革命,而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在起源的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發展得很快。這裏可以舉叙利亞北部的泰爾阿布休萊拉(Tell Abu Hureyra)遺址爲例。這是一個村落遺址,建立于公元前9500年,可以說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村落遺址。這個遺址一直延續到公元前5000年。在這裏經歷了從游牧狩獵采集過渡到定居的村落。
在阿布休萊拉最早的定居者比土耳其的查塔爾胡于克遺址的人還要早3000年。阿布休萊拉1號古址從公元前9500年延續到公元前 8100年,存在了近1500年,第二號大古址創建于公元前7600年,到公元前5000年才被放弃了。對阿布休萊拉1號址的初步分析表明,村社的自給生活是靠打獵、采集與種植。研究者莫爾說,從環境條件看那時已有農業了。但在開始時,打獵與采集是這村落的唯一經濟基礎。研究者告訴我們,早期植物比我們所設想的要豐富得多。由于在阿布休萊拉1號址存在時期,地中海森林的邊緣離它很近,森林裏富有野生穀類植物、豆類植物,其他植物資源也相當豐富,1號址的人們可以獲取豐富的植物資源。除了豐富的植物食品之外,1號址的人們也有大量而可靠的肉食資源——每年春從南方歸來的波斯小羚羊,都有大批被捕殺,從而保證了大量的肉食。正因爲哪些,所以才弄清楚爲什麽狩獵與采集的人群才能在那兒定居下來。言下之意就是在早期農業還未發生,而在生活資源比較豐富的條件下,是成爲人類開始定居下來的原因。後來,在阿布休萊拉1號遺址存在的700年間,氣候漸變,不利于草原豐富植物的生長,最終迫使人們遷居。氣候的變化與連續過量地利用資源(亦包括燃料資源)是人們搬遷的雙重原因。經過500年的間隔之後,該址又成了定居的地方,但這一次住的是農民,莫爾解釋說,一開始就出現了馴養穀物與豆科植物。但是他們的肉食仍然是捕獲的野羚羊。而這種獵捕幾乎持續了1000年之久,之後才出現了綿羊與山羊馴養的變化。對此情况,學者萊格與勞萊康維解釋說,這個轉變是由于過量獵殺引起的。加上定居之後,人們有條件定期大量選擇淘汰,而且在這發展過程中,該村落的人口增加了十倍。所以很多方面表示出,阿布休萊拉遺址的變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爲村社提供了獵物與果實,從而爲人們打獵、采集與馴養和栽培提供了綜合基礎。同時研究者指出,定居的出現同冰河時期的結束以及冰後期全新世的開始緊密相連。萊萬特的氣候變化爲阿布休萊拉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這是休萊拉創建的關鍵因素。此例子又明顯地表明,采集與農業之間,狩獵與畜牧業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它們之間的接替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逐漸的。甚至在不同程度上有賴于植物的幫助。
至于究竟人類先學會種植植物還是先學會飼養動物?即先有栽培業還是先有飼養業?對此問題我們的看法是,農業一般不是以單一的栽培業或單一的飼養業問世的,而是以二者兼有的混合式的農業出現的。因爲人類是雜食性的,采獵時代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其實人類祖先亦如此。人們對植物性食品和動物性食品同樣有所喜好、有所必需。食物供不應求時,人工生産食品的要求,也不是舍此求彼或舍彼求此,而是二者兼得。另外,人類開始定居時所選擇的自然環境,往往都是既易于采集、又易于狩獵,既是種植作物的適宜生態環境,又是開始飼養牲畜的理想場所。這種結論已被從考古發掘遺址所出土的遺物所證實,往往是馴化作物種子與家養動物的遺骨共存,農業工具與漁獵工具幷有。前面舉的例子也可充分證明。當然,基于不同的自然環境,有的地方種植條件占優勢,種植業就可能先産生;有的地方飼養條件好,飼養業也可能先産生。但在一般條件下,則多是以兩者幷行發展的形式出現。因爲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我們研究分析了西江流域一些中石器時代遺址的出土物組成成分,結果發現,高度發展的狩獵、采集(包括水邊采集和捕撈)經濟同華南原始農業的出現有直接的聯繫。農耕者所用的掘土棒和狩獵者使用的矛、槍是沒多大的差別,它同時又是最重要和最普遍的采集工具。穿孔重石最初也是用以采集根塊莖植物,只是後來才用以原始火耕。發達的狩獵業導致牲畜的飼養,桂林甄皮岩遺址和英德雲嶺牛欄洞遺址就是一明顯例子,湖南道縣玉蟾洞遺址可能 也不例外。牲畜的飼養又需要植物的栽培。由此可見,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如此之密切。河姆渡遺址就最能說明問題。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不少人類重要的家畜馴化工作是在中石器時代完成的,甚至有些可早到舊石器時代晚期後一階段已經開始了。有了中石器時代家畜飼養的實踐,到了新石器時代,畜牧業才得以發展。所以說,在中石器文化的組成中,動物馴化家畜飼養起源占有重要的地位。
(該文曾刊于《人類歷史轉折點——論中國中石器時代》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