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石器文化與社會形態變遷的關係
衆所周知,人類社會在舊石器時代,其社會形態還處于一種原始群狀態。一直到舊石器時代晚期,這種原始群的社會結構變化不大,仍然過著采集、狩獵住山洞的生活。但到了舊石器晚期末和進入中石器時代早期階段,這種社會形態已開始改變。首先在西亞半乾燥的平均海拔在1000公尺左右的托羅斯山和札格羅斯山所構成的新月形肥沃丘陵地帶,以及從伊朗的德·盧蘭平原的山地側翼,通過土耳其東南部,直達約旦高地南部的“傘形地區”。在此地區內,發現了著名的遺址:阿姆格(Amouq)、姆列比特(Mureybit)、拉曼德(Munbatta)、耶利哥(Jericho)、白得哈(Beidha)、耶莫(Jarmo)、姆列發特(M·lefaat)、薩威、克米(Zawichemi)、克裏木·薩希爾(KarimShahir)、帕列加拉·薩拉布(TepeSarab)、阿西阿布(Asiab)、阿裏·克什(AliKosh)等等。其中以約旦耶利哥遺址年代最早(公元前8,350—7,350年),人口約爲2,000人;位于叙利亞的阿勒頗城以東的姆列比特遺址(年代約爲公元前12,000—8,000年),這裏發現了燒焦的野生單粒小麥、野大麥、豆、野苦豌豆、阿月渾子等。
在埃及努比亞高地及它周圍地區發現的遺址:圖什卡(Tushk),年代爲距今14,550±490年前;阿斯旺以北的庫姆、奧寶(Kom Ombo),年代爲距今13,560±120年前;在伊斯納(Isna)則發現屬于距今12,600—12,000年前的遺址。
中美洲在半乾燥的丘陵邊,如坦馬利帕斯(Tamalipas)地區和瓦哈卡(Oaxaca)河谷發現種植辣椒、胡椒、莧菜、南瓜、蠶蟲、葫蘆等作物的遺址,其年代爲公元前7,000年。
以上的遺址有幾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其存在年代均爲公元前7000年以前(即距今9,000年以前),有些已達到距今14,000年。二是均是原始農業已開始的遺址。三是這些遺址大多數都已經從洞穴走出來(或從樹居下來),開始在野外建造臨時住所,冬天仍回洞穴或樹上住。例如,西亞著名的沙尼達洞穴和薩威·克米野營地共生文化(年代爲公元前18,935±300年);巴勒斯坦地區的恩·馬拉哈(Ain Mallaha)遺址,年代爲公元前9,000—8,000年,這裏約有50個茅棚,多數是圓形,半地穴、岩石圍地,直徑在25米—9米。多數茅舍中有灰膠泥塗地和用杵搗實,在個別茅棚內還發現倉窖。這種圓的野營棚,在約旦南部的白得哈、叙利亞的姆利比特和巴勒斯坦的那哈爾·奧連(Nahal Oren)均有所發現。中美洲南部的屬于馬德需文化的因弗尼洛(Infiernillo)洞穴和野營地共生的遺址;屬坦馬利帕斯文化的列馬(Lerma)遺址均屬此列。從現代民族志中也可找到這樣的例子。K·弗蘭諾利認爲,現代許多非洲人同樣也住在這樣混合的圓舍裏。
在中國,迄今爲止還未發現年代如此早而又屬于原始農耕早期階段的遺址。中國學者孔令平先生在他的《關于農耕起源的幾個問題》一文中提出,很可能在山西西北部和河北北部交界處,如鵝毛口遺址附近或其周圍地區,有這麽早的遺址,年代要比裴李崗早2000年左右。同時他又引用了石興邦先生與他的談話,考古學家石興邦先生認爲,我國的原始農耕起源地區,可能在山西中部和陝西中部地區,或在山西的下川文化也很有可能,因爲在這裏曾發現二萬年前的石磨盤(可參看圖92)。而在中國南方地區,屬于這一時期的遺址近幾年來發現也不少,如廣東的封開羅沙岩、黃岩洞、羅髻岩、陽春獨石仔,還有後來發現的位于北江邊的英德雲嶺牛欄洞。廣西的柳州大龍潭鯉魚咀、白蓮洞、蘭家村,桂林的甑皮岩,大岩、廟岩、南寧市的頂獅山遺址,貴州的穿洞、桃花洞等。那裏都曾發現了石磨盤、石杵、磨石、穿孔礫石(有人稱重石)等工具,雖然迄今爲止還不能絕對肯定他們已開始了原始農業,但强化采集這一點是不成問題的。而且它們的采集、捕撈和漁獵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在經濟類型上已是一種廣譜經濟類型。
從上述的舉例可以看出,導致人類社會形態的改變第一步可能是由于開始過半定居或定居的生活,人們不再需要游蕩。儘管開始時其經濟體系仍然以狩獵和采集(包括水邊采集和捕撈)爲主,輔以少量的植物栽培和家畜飼養。但隨著定居的開始,一系列的變化將接踵而來。與此有直接關係的首先是人口的增加,因爲群體穩定後大大有利于人口的繁殖,這點可舉例加以說明。從考古材料看,舊石器時代晚期以前的人類,由于以原始群的結構存在,造成了近親繁殖,所以夭折人數很多,如在40個北京猿人中,死于14歲以下占395%,死于30歲以下者占7%,死于40-50歲以下者占79%,死于50-60歲的占26%,還有43%的北京猿人壽命不可確定。南亮三郎在他所著《人口思想史》一書中,根據對發掘出來的187具原始人殘骸的分析,發現幾乎全部是夭折的,能活到40歲以上的寥寥無幾,平均奉命不到20歲。有人對一個出土20人的尼安德特人遺址進行統計:死于11歲以下的8人占40%,死于12-20歲者3人,占15%,死于21-30歲者5人,占25%,死于31-40歲的3人,占15%,死于41-50歲的只有1人,占5%,50歲以上者沒有。可見,舊石器時代晚期以前是人口出生率極低,而夭折率極高的社會。因此,那個時期人口的增長是極爲緩慢的。造成以上結果的原因頗多,但人類處于一個不穩定的生活狀態是關鍵的原因,這點在現代民族志的材料中不難找到佐證。
南非的布須曼人的人口增長情况就是一明顯例子。因爲布須曼人只有在定居以後,人口才可能有較大的增長。因爲,未定居的布須曼人有70%-80%的食物是靠婦女采集的。每個婦女除老年外,每周要三次來回走5-20公里的路程,去尋找野果、塊根和堅果,背著孩子還得扛7-15公斤的東西,加上在哺乳期,每天還得消耗1000卡能量製造乳汁。在這樣的營養條件下,脂肪貯存消耗特大,哺乳期又大多停經,排卵不正常,所以受孕率低。婦女一般在生育後要隔三五年之後才能再次懷孕。勞動負擔過重的婦女,保胎率也相當低,這樣一來,使布須曼人口的增長一直處于緩慢狀態。定居以來,情况大爲改善,婦女的負擔减輕了,能量消耗也降低了,月經正常,受孕率提高,人口的增長有較快的提高。未定居時,群體之間難于實行族外婚,也只有在定居後才能實行族外婚,排除近親繁殖的壞處,夭折率下降,出生率大大提高。所以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末及中石器時期開始的半定居和定居生活,開始改變過去那種增長緩慢的狀態,使人口逐漸增長起來。
在定居逐漸成爲傳統的情况下,人們的活動範圍相對縮小,利用某一生態環境的時間大大加長,爲了解决當地快速增長的人口食物來源,就要更廣泛更深入地開發本地區的食物資源。但是,各類的自然資源的可擴充性是不一樣的,有些野生動植物,在人類利用到一定程度之後,在一定條件下,就不能再增加其數量了,例如在某一部落居住地周圍的野生植物可被采集的果實或種子。在自然狀態下,這些野生植物所結的果實産量不會有多少增長,甚至遇到不好的年頭,其産量很自然地减少。就算不减少,隨著人口的增加,它也會因擴充利用而相對减少。只有在人的照看下,改善生長條件,這些野生植物才能在擴充利用的情况下,可以再增加其産量。因此,在人口的壓力下,人們爲了解决食物問題,有必要改進獲得野生食物的季節性,增加對特定資源的專業化利用,同時也要改善某些野生動植物的生活條件,加以人爲馴化,使其逐漸走上被栽培的道路。另外,在這一階段裏,有些群體著重加强采集和捕撈,而有的則著重技術改進和動植物的遺傳選擇,從而最終走上了農業經濟的道路。完成這一過程所需的時間,各地不一,一般都在中石器時代晚期或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這方面在華南地區的反映是比較清楚的。也就是說,由于華南地區緯度低,環境複雜,動植物資源豐富,人類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末和中石器時代早期已開始廣泛地開發和利用各種動植物資源,形成廣譜的狩獵采集經濟,這種經濟形式深化了人類對自然界動植物的認識和利用,同時使人們定居下來,人口開始增加,産生了原始農業,最初時,進行的不是稻作農業,而是種植塊莖植物園圃式農業。在整個社會經濟中,采集、漁獵的經濟仍占很大優勢,只有發展到新石器時代早期才逐漸變成農業經濟占優勢。
人口的增加,不僅産生人口壓力,導致原始農業的産生,由于人口的不斷增加,也引起群體的分化,逐漸出現村落,形成氏族部落。
總之,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末和中石器時代整個進程中,在摸索種植、飼養的實踐過程中,人的認識逐漸深化,從瞭解植物本身到瞭解它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從而慢慢地獲得了粗淺的經驗性的土壤知識、節候知識、耕作知識和飼養知識等。經過長期的稼穡勞動,也摸索到與改進工具相聯繫的一些力學知識。這些經驗知識的積累,促進了農業技術從無到有幷逐步發展,使原始農業逐漸發展成真正的農業生産。與此同時,人類才開始有了比較可靠的生活保障,逐漸地徹底地定居下來,幷迅速地得以發展,從而使氏族部落較快地發達起來,母系氏族公社得到繁榮幷向父系氏族公社過渡、發展。
農業産生後,生産力不斷得到提高。隨著種植業、飼養業的發展,由于物質較前豐富和生産、生活的需要,生産技術的提高,因而促使原始手工業和商品交換的産生、發展和原始城鎮的出現。而且因爲生産力的提高而出現了剩餘産品,出現貧富之分,引起了階級的分化和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化,結果導致社會分工的日益發展和生産關係的根本變革,爲社會形態的進化開闢了道路。在此過程中還爲科學的發生、發展奠定了基礎。因爲,在吃飯問題還沒有解决時,是不會餓著肚子從事科學活動的。由于農業産生後引起了手工業、商業等其他事業的産生和發展,還有原始宗教的産生,人們的活動、交往愈來愈多,需要記錄的事情也相應增多,于是文字的創造便提上日程。而文字又是發展科學知識所必要的工具。人類從事農業生産,比起從事采集狩獵、捕撈和漁獵要複雜得多,是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在此實踐過程中,人類對作物、家畜、家禽及其生長規律的認識,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對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因果的認識都不斷深化,從而鍛煉、提高了人的思想能力,這對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巨大的推動力。而且隨著生産的發展,各種各樣的科學應運而生。所以恩格斯指出:“科學的發生和發展一開始就是由生産决定的”。上述的社會形態變化是在新石器時代逐漸完成的,但它們發展的基礎,始于中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人類的定居和原始農業和家畜飼養的萌芽,爲上述種種誕生和發展打下了基礎。所以說,中石器時代是人類社會形態變化一個轉折點。雖然今天在考古發掘的發現中,在社會形態變化的實物證據方面,發現得仍很少。不過在此我們必須提醒大家,在這個時期雖然文字仍未出現,無法記錄社會上發生變化的一切,可是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經出現的保留在一些岩洞中的石壁上的岩畫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這些簡單而形象又帶點浪漫仿生的圖像本來就是原始人類在當時他們現實生活的活生生寫照和記錄,是當時人類社會形態變化的描述。是非常珍貴的歷史遺物,我們發現之後不僅要好好保護它,同時要千方百計地去研究它。過去,這方面的工作我們是做得很不够的,但我們相信,隨著考古發現的越來越多,其研究的深度越來越深廣,這種實物證據會越來越豐富。而且對這一段時間內的歷史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現代社會發展中所出現的一些現象,對促進當今社會的進步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該文曾刊在《人類歷史轉折點——論中國中石器時代》書中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