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中石器文化與周邊地區同期文化的關係
一、前 言
世界那麽大,自然生態環境千差萬別,單就中國本土都已經跨越有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等地區;地理環境既有高山、丘陵和高原,又有廣闊的平原;既有內陸,又有海洋、河湖和沼澤地。早在舊石器時代早期階段,在這塊廣闊的土地上已經發現有人類活動,有他們的文化存在。經過近200多萬年的發展,到了中石器時代,其文化已發展到一個相當的水平,在前面有幾篇文章已有較爲詳盡的論述。在此要介紹的是與此同時,世界上其他地區,尤其是與中國鄰近的地區,它們的文化發展又如何?與中國的同期文化有何關係?
二、歐洲地區
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歐洲地區的古人類是通過狩獵獲得大部分食物,狩獵的主要對象是大型食草性動物群,如野牛、羚羊、猛獁象、披毛犀等等。人群跟隨著動物群的流動而過著到處漂泊的生活。大約在公元前12,000年開始,一些地區的人們開始較少依靠大規模狩獵而較多地依靠相對穩定的食物資源,如魚、貝殼、小動物和野生植物。這個時期已開始進入中石器時代。在最後一次冰期退後,許多地方的咸水和淡水的食物資源愈加豐富。因爲這個時候,融化的冰川給河流和海洋的補給大大增加,海水上升而形成海峽、海灣,還有河口的淡水地帶、沼澤地等等,這些地方成爲各種貝類、魚蝦水産繁殖的地方。在此可以發現蟹、蛤、蚌和海生哺乳類動物。在歐洲局部的開發及相對穩定的資源常用來解釋定居生活方式出現的原因。發生這種變化的時期一般稱它爲中石器時代。
具體表現在大約距今10,000年的歐洲,冰河開始消失,隨之而來的是自然環境的變化。當冰河後退時,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沒了一些盛産香料的海邊平原。尤其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在冰河後退和溫度回升時,人類占據幷開發它。北部寒冷無樹的苔原和草地,最後變成了茂密的混合林地帶,大多數的樺樹、橡樹、松樹和猛獁象滅絕了。就在這個時期,冰河的融化形成了島嶼、河汊、海灣以及內陸海。溫暖的水域裏開始盛産魚類及其他水生資源。
由于環境的改變促使一些歐洲的古人類改變其獲取食物的方法。苔原及草地的消失意味著狩獵者不可能再像舊石器時代那樣,通過接近流動性的野生動物群,靠獵取它們而獲得大量的肉食。即使每平方公里內的動物密度不變,但在茂密的樹林裏偷襲動物已變得困難起來。許多地方使用細石器工具的中石器時代的歐洲人群,開始從大規模的狩獵動物的狀態轉向采集野果、捕撈貝類、進行漁獵,還繼續進行小規模的狩獵,以彌補由于大型哺乳類的滅絕以及不少大型食草類動物(如馴鹿)的北遷而導致的收穫不足。
例如北歐的馬格勒莫瑟文化,這些北歐居民爲了適應新的生態環境,他們開始製作石斧、石錛以砍伐樹木幷製作各種器物。大木材用來建造住所,挖空成爲獨木舟,小木材作船槳,以此來作交通工具和漁獵、捕撈的工具。因爲這個時間裏,湖泊和河流裏的水産相當豐富。雖然迄今仍不知馬格勒莫瑟人利用野生植物來作食物到何種程度,但已發現可被利用的植物品種有許多,如榛果就是最普遍的一種。從遺址中發現不少梭子魚魚骨和一些魚鈎、魚叉,說明捕撈、漁獵在他們的生活中占重要的位置。同時狩獵對他們來講仍然非常重要,常被獵獲的野生動物包括麋鹿、野牛、山羊和野狗。他們進行狩獵的工具有弓和箭。此外,這時已産生了原始的工藝品,一些工具以漂亮的雕刻圖案加以裝飾。同時還有一些以琥珀作爲原料的石垂環、麋鹿頭的小圖案。
像馬格勒莫瑟人遺址一樣,許多歐洲中石器時代的遺址,均分布在湖泊、河岸和海邊。但這些遺址不是長期的居址,根據現已發現的材料證明,一些群體仍有根據季節和生産的需要而遷徙,來回于水邊和內地之間。
我國這一時間的文化,除了在大規律上基本相似之外,在具體文化內涵上是有明顯差別的,迄今爲止還沒有發現在文化上有何具體的交流。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
三、近東和西亞地區
近東地區的文化發展似乎與歐洲平行。也是從流動的大規模狩獵向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轉變。在學會栽種植物之前,有證據表明近東的居民以不同的資源來維持生計,他們利用魚類、貝類、其他水生動植物、野鹿、綿羊和山羊以及野生穀物、野果和豆類。尤其是野生穀物這種穩定的食物資源利用的增加,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在中石器時代,近東地區的居民已比較多地開始了過定居的生活。因爲即使在今天,人們在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亞高原附近地區的一些山區,也能看到大量野生小麥和大麥,像人爲有意識地種植一樣茂密。中石器時代的人們用燧石鐮刀能够輕而易舉地采集這些野生糧食。有人通過模擬史前條件的田野試驗來驗證這種資源的收穫如何。試驗人員使用中石器時代人們可能使用過的燧石鐮刀在一小時內可以收割兩磅多的野生穀物。中石器時代一個四口之家,如果都能勞動,在收割季節時,只要工作幾周就可能收穫到的小麥或大麥糧食,遠遠超過全家人一年之需。
實驗者弗蘭納瑞通過這次試驗,使他得出了一個結論:“這樣的收穫使人們在一定程度上的定居成爲必要,但他們在什麽地方可以保存上噸數量的乾淨麥子?”我們可以想像到,如果長途跋涉地采集,携帶割野生穀物的穗所用之石器工具已是一項笨拙的負擔。另外,一邊收割一邊會蒸或灼烤的方法煮熟而消耗掉一部分的收穫。餘者需要儲存起來以供日後使用。由于這樣,必須促使一些中石器時代的居民開始建造一些牢固的幾乎是永久性的地窖和貯藏坑。這是最早期的倉庫。這種情况一直維持到人們正式建立一個村莊爲止,到那個時候,人們也許被迫放弃這些原始倉庫,而建立起真正的倉庫。例如,近東地區的納吐夫人,早在距今8000年前已居住在今天的以色列、約旦地區。開始他們也習慣于洞穴的生活,後來慢慢地在以色列的卡爾邁勒山的斜坡上建村莊,他們在岩洞前的岩石上挖一個盆形窪地,可能作爲貯藏坑。這種情况在以色列的艾南(Ehnan)遺址內也有發現。艾南遺址是一個有叠壓關係的遺址,包括三個依次叠壓的村莊,每個村莊大約有50個圓形“地穴”或房屋,每個房屋深入地面幾英尺,所以墻壁在地面以下是泥土,在地面以上則是石塊。地穴式房屋比地面房屋更能保持熱量。此外有以石頭鋪成的路,以鵝卵石鋪成通往爐臺的人行道,發展到這一時期社會形態和結構也産生相應的變化,原始宗教已産生,人死後都葬于林中的公墓裏。這種半地穴式的房址是對比較乾燥的氣候環境的適應,只有氣候乾燥凉爽甚至冬季比較寒冷的地區才有這種結構的房子。這與中國北方地區的發現有相同之處。一般在潮濕炎熱的亞熱帶或熱帶地區,最早出現的房子還是杆欄式的房址。這點在中國長江以南廣闊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發現可以得到證明。
納吐夫人的工具表明他們是用以收割野生茂密的穀物 ,在遺址中發現的鐮刀有特別的光澤,由燧石打製成,可以用來割斷草杆。他們屬于中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居民,但此時他們已知道把采集來的野生穀物貯藏起來,幷在石砌的房屋地面以下建造抹泥的儲藏室。他們除了野生穀物外,還廣泛地利用當地的其他資源。可以說他們正處于一個原始農業即將誕生前夕的强化采集階段。另外,在近東地區以肥沃月灣而著稱的半月形區域(即從伊朗的扎格絡斯山向西傾斜延至西部土耳其,至以色列和約旦河穀)是世界上植物栽培和動物馴養的最大中心之一。約在公元前8,000年(即距今約10,000年前)這裏已開始栽培了幾種糧食,如大麥和扁豆;同時發現了山羊、綿羊、猪、牛、狗的馴養證據。
這裏發現的阿裏庫什遺址和恰塔爾休幹遺址是很典型的,我們不妨以此爲例加以說明。阿裏庫什遺址位于伊朗西南部,是一個社區殘存遺址,有叠壓底層,年代始于公元前7,500年(即距今約9,500年前)。一直延續兩千多年,直道公元前5,500年。開始時,他們采集野生植物和狩獵野生動物爲主要生活來源。到了公元前6,000年以後,考古發現說明了農業和家畜飼養均已産生而且變得重要起來,同時已有一定的發展,學會了灌溉和利用獸力,此時人口已大大增加,因爲早在公元前7,500年至6,750年的階段中,人們已學會用土坯建造小房屋,(僅有7至10英尺)。研究者認爲最早的阿裏庫什人可能居住在這種土坯房裏,也有迹象表明他們在夏天要遷移到附近冰山河谷裏,步行幾天便可到達。亦有人估計,這些小房屋可能是貯藏間。從遺址的出土物種發現,阿裏庫什人很早已開始種植二粒小麥和各種大麥,從這裏獲得植物食品;又從馴養的山羊那裏獲取肉類食物。因爲野山羊一直生活在該地區,他們在長期的狩獵實踐中學會了馴養野山羊。發掘者從遺址出土的山羊骨頭中未發現老山羊的骨頭,這說明被吃掉者是馴養的山羊而非獵獲品。幷且從出土的角心可知,似乎大多的雄性山羊被吃掉,而雌山羊留下來繁殖。可是在遺址較早期的文化層中發現的絕大多數還是野生的動植物的殘骸。此外還有鯉魚、鮎魚的骨頭以及貝類和其他一些水生動物。
在公元前6,750年至6,000年這一階段中,考古學家從遺址的爐邊和圾堆中發現,這裏出土的種子40%是二粒小麥和大麥,而野生植物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已大大减少。由此證明,此時阿裏庫什居民對耕作糧食的消費量已上升,原始農業已産生幷得到一定的發展。與此同時,多室的房屋已發現,面積在10英尺以上,墻變厚,以泥漿將土磚砌起來;墻內外壁以灰泥抹得光滑,房地面鋪上燈心草或蘆葦積成的草席。庭園中有磚砌的圓形烤爐和火爐。這個時候居所已集中成一個小村莊,雖然居民可能不到100人,但它已成爲一個廣泛進行交流的地方。因爲從遺址中出土的成千上萬的小石片,其中百分之一的石片是黑曜岩,它來自千餘裏之遙的土耳其。那些貝類可能來自波斯灣,用來作裝飾物的綠松石來自今天伊朗和阿富汗邊界地區,銅則來自今日的伊朗中部地區。這些都出自墓葬中。
恰塔爾休幹遺址是一個時代稍晚的古城址,位于土耳其南部崎嶇不平的風蝕平原上。年代大約是距今7600年前。當時的恰塔爾休幹人已進行農業生産,大量地種植扁豆、小麥、大麥和豌豆,他們居住在土坯房子裏,他們使用的工具有黑曜岩和燧石造的匕首、矛頭、魚叉頭、刮削器、錐器、鐮刀、碗、刮鏟、長矛、刀子。此時已産生原始藝術和原始宗教,在房子墻壁上有壁畫,是描寫宗教活動的場面和日常生活狀况。還有用木頭挖制的木碗、木箱以及石和貝類裝飾品。
恰塔爾休幹位于一個資源貧乏的地區,所需的多種物資均依靠與外地交流而來。至于它爲什麽在這麽早的時候就産生農業和家畜飼養業?其根本的原因何在?迄今還不很清楚。如果說是因爲定居後人口的增長所形成的人口壓力而促使原始農業和飼養業的誕生,這看來說服力不够充分,因爲使恰塔爾休幹人在此定居的因素迄今還未搞清楚,有待于進一步的探討。
還有位于北伊拉克扎格羅斯山丘陵之中(海拔425米)的薩威·克米·沙尼達遺址,它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相當早的人類野營居住地遺址,年代爲10,000至8,000B·C·,遺址中有臨時茅舍,結構粗糙而簡單,爐灶還未發現,但已發現了大量獸骨,其中有被飼養的家羊骨和野山羊骨,說明了狩獵仍很重要。遺址中雖有石鐮、石磨臼和骨鐮,但未發現任何炭化穀物的痕迹,可見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是用來收割野生穀物和加工時用的。雖然石器發現很多,類型也較多,但未見任何陶器和泥土塑像及紡輪。骨器很多,也有裝飾品,根據以上情况可以判斷,這個遺址應是一個臨時野營居地,當時的人類仍過著狩獵和采集生活,幷開始采集和收穫野生植物來食用;冬季則回到沙尼達洞穴居住。在此期間,已開始少量的家畜飼養。證明了已向原始的農耕過渡。
類似的遺址還有位于叙利亞的梯爾·穆賴拜塔(Tell Mureyoat)遺址,其年代約爲公元前8,000年,這裏已發現有粘土墻房屋、磨坊設備,人們已開始定居,定居者以狩獵和采集維持生計,由于這裏野生資源豐富,所以人們得以定居生活。由此可見,在野生資源豐富的地區,不一定由于農業的産生而導致人們的定居生活,相反,可能先出現定居的生活,然後爲原始農業的誕生準備了條件。
四、東南亞地區
東南亞地區的中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發現較多,人們把這些文化遺址統稱爲“和平文化”。它是由法國考古學者M·簡拼尼(Madeleint Colani)發現和定名,1932年1月30日,在河內召開的第一届遠東史前學術研討會上公布的,幷被世界各地的與會學者所承認。由于這類文化于1926年首次發現于越南北部的和平省內,所以就以此來命名。和平文化在東南亞各地廣爲分布。除了越南和平、廣寧、清化、廣平外,還在印尼、馬來西亞、老撾和泰國都有發現。法國考古學家M·科拉尼將和平文化分成早、中、晚三期:早期,其石器工具以礫石爲原料,單面單向打擊加工而成,大型,工藝很粗糙,沒有骨器和陶器與其共存。石器沒有磨過也沒有修整的痕迹。中期,石器中小型,加工工藝較前精緻,有些左右兩面加工得一模一樣,具對稱性。石器大部分邊緣有修整的迹象,同時有局部(刃部)的磨光。晚期,石器工具小型,幷加工修飾得很好,石器種類也多,有尖狀器和刮削器,但不見砍砸器。石器已有部分的磨光,個別遺址有繩紋陶與其共存。石器的材料除礫石外還有少量用石片加工而成。正因爲哪些,所以有些學者認爲,和平文化包含的文化內容不僅是中石器時代的,有可能還含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有陶器共存的後期文化可能就是新石器時代文化。
“和平文化”居民的生活仍然是狩獵和采集,是占奪式的經濟,但在後期階段,由于居民有了較複雜的石器工具(複合工具的使用)和加工食物用的研磨盤和杵等,加上從地層中找到了可食用的橄欖、麻的果實,還有酸豆子等遺物。因此,有學者認爲,“和平文化”居民的采集方式已有變化,敲削技術和研磨技術都已出現,據此推斷“和平文化”的人類可能已進入了原始農業的最初階段。
“和平文化”的社會結構屬于母系氏族社會。他們集群而居于山洞內,從其厨房的遺迹可以看出,在中石器時代已不是單純的原始群了,而是分成更小的夫妻家庭,一個大山洞相應地可看作是一個“村子”,住著若干小家庭,由許多小單位再組成一個大家庭,這些遺迹成組成簇地分布著,逐漸地由山洞延伸到谷地內。他們在文化上相當一致,有相同的工具製作技術和埋葬風俗,而且在一組之中已可分出有一個洞穴的遺物特別豐富,文化層堆積也較厚,很像個母親住所一樣。這種集合民居方式清楚地顯示出在血緣和地域基礎上的關係。
“和平文化”的居民把死人就地葬于居住的山洞內,有時就葬于靠近厨火之處。葬式也是曲身葬,或是蹲坐式,尤如初生時蹲坐。大部分墓邊用石塊護邊,放入木炭或軟體動物貝殼,同時埋有石制、骨制、貝制的勞動工具。還有動物牙齒,描繪或塗染過土黃色、紅色的人骨等。這些情况均說明“和平文化”的居民已超越直觀認識的階段,走向抽象思維世界。此外,用刻痕記事及有原始藝術—繪畫(壁畫)的出現。
近些年來,在泰國的考古頗受人注意,其原因除了在北碧府通帕蓬縣Zanda洞、杮約鄉僧侶洞山崖、班考車站與他吉連車站之間的山洞、杮約縣Lumsum鄉近旺坡車站附近山洞、夜豐頌府市區一些山洞、清邁府範縣角鼻洞和北標府帕岑洞等多處發現了中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外,在泰國西北部發現的仙人洞遺址更引人注目。這個洞穴遺址不僅年代較早(距今約9,000年前),而且從這裏的文化層中出土了一些被認爲是人工種植的植物,成爲東南亞地區早期栽培和馴養中心之一。在泰國發現的中石器時代石器既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其刃部由一平面和一拱面組成(即刃角較大,呈陡刃),加工精緻,大部分石器單面單向加工,兩面加工的極少數,只2-3件。這些石器加工所用之石料大部分爲礫石,少數爲石片。石器類型中包括圓形和方形刮削器、砍砸器、心形刮削器、短斧形器,手斧形器。但無陶器與其共存。
泰國中石器時代的人類生活是住在靠近河溪的山洞裏,這些人以狩獵和采集爲主,但捕魚技術比舊石器時代進步得多。從石器與動物骨胳堆積在一起的情况來看,可知當時的人類主要以猪、鹿、熊、鼠類、螺、魚、蟹和龜爲食。此時,人們還懂得將死人埋在住所下面,尸體往往曲臥,曲膝到下巴,整體埋葬。同時發現有些骨胳與器物都塗上紅泥。上面覆以紅色的厚土,研究者認爲紅土意味著生命。由此可見,泰國中石器時代的人類已有埋葬死者的習俗,有一定的喪葬儀式舉行,似乎顯示出原始宗教的産生。從上述的介紹可以看出,東南亞地區中石器時期的文化和我國南方地區基本一樣,特別是和我國嶺南地區文化相似可以認爲他們屬于同一文化圈。
五、其他地區及與中國中石器文化的關係
最後,我們不妨用一個簡單的形式來談談這些發現在世界其他地區,特別是作爲中國周邊地區的中石器文化與中國的中石器文化的關係。
關于中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文化的研究,歐洲地區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是較高的。最有代表性的幾個中石器文化遺址都很有特色,例如法國圖盧茲附近的阿齊爾遺址,其年代是10,000年到8,000年B·P·。經濟主要以森林狩獵和漁撈。獵物以鹿爲主,采集也占有重要地位。工具多是幾何形細石器及嵌入骨、角柄中使用的複合工具,也有魚叉、骨針等。藝術品有彩繪礫石、岩畫。另一個遺址是丹麥西蘭島的馬格勒莫瑟遺址,這類遺址廣布于西歐北部和北歐地區。其年代爲10,000年至6,000年B·P·。經濟類型主要從事漁獵和采集,還有狩獵,狩獵對象爲鹿;采集除林中野果外,沿海地帶還有貝類食物。工具盛行幾何形細石器,通常裝成箭頭或斧、錛的刃部,作爲複合工具。伐木石斧數量很多。骨、角器有魚鏢、魚鈎等。比較特殊的是他們已有木槳、獨木舟、樹皮筏的使用。居民以木構茅棚爲居,已開始定居的生活。再就是法國北部的塔德努瓦,這類遺址廣泛分布于西歐南部及南歐地區。其年代是8,000至6,000年B·P·,晚于阿齊爾文化。經濟還是以漁獵爲主。采集也占相當重要地位,狩獵常有進行,對象還是鹿類,海濱地帶的遺址常有食餘貝殼堆積起來的貝丘。工具多用幾何形細石器及其複合工具。
從以上各代表性遺址可以看出,其文化內涵是清楚的:其一,年代是10,000年到6,000年B·P·。其二,經濟類型以漁獵和采集爲主。其三,使用的工具都是幾何形細石器及其複合工具。其四,海濱地區遺址的人常采集貝類食物。其五,骨、角器使用很普遍。以上是共同的。差別之處是沿海地區還有獨木舟、樹皮筏的使用,森林地區伐木的石斧數量很多,這些差异正好說明由于不同地區生態環境差异所造成的。不同的生態環境造就了不同的生産活動,不同的生産活動需要不同的生産工具組合。
在亞洲,被定爲中石器時代的遺址不少,尤其是在西亞、近東和東南亞地區。北亞和東北亞地區也有所發現,但數量稍少些。根據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的不同,大概可以劃分爲三大地區:其一是北亞、東北亞地區;其二是西亞和中近東地區;其三是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第一個地區代表性的遺址有:阿樂丹河流域的久克台洞穴遺址,其年代爲18,000年至10,000年B·P·。還有蘇姆納金文化,其年代爲10,000年B·P·。中國的大荔沙苑遺址和河南許昌靈井遺址以及虎頭梁遺址均可歸此區域(可參看圖83、84、94)。第二個地區代表性遺址有:巴勒斯坦卡爾邁勒凱巴拉文化、巴勒斯坦的穆賴拜特文化;第三個地區代表性遺址也不少,主要有:中國華南地區的柳州白蓮洞下層文化、封開黃岩洞遺址、羅沙岩上層文化、英德雲嶺牛欄洞遺址、陽春獨石仔下層文化、柳州大犬潭鯉魚咀遺址(可參看圖23-26)、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越南和平省的和平文化、馬來西亞沙撈西北部的尼阿洞穴遺址、泰國北碧府杮約鄉僧侶洞遺址、泰國西北部的仙人洞遺址等等。
亞洲這三大區域的文化內涵和特點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共同之處是石器工藝都已發展到一個高水平,石器類型多樣化和專門化,複合工具和骨、角器的使用普遍化,原始藝術(壁畫、岩畫、染色、鑽孔技術)已出現。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他們使用的生産工具——石器截然不同,北亞、東北亞、西北亞地區是楔形石核和小石葉的細石器系統;而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是陡刃礫石石器系統。隨著生産工具的不同,表現出來的是經濟類型不同。使用細石器系統工具的絕大多數是從事以狩獵和采集爲主的經濟類型,使用陡刃礫石石器系統工具的絕大多數是從事狩獵、采集和漁獵、捕撈的綜合性經濟類型。前者從强化采集經濟逐漸向原始農業階段過渡,他們采集的和後來栽培的都是適應于較爲乾旱環境的植物,如粟、小麥和大麥、穀子等。後者從强化采集經濟逐漸向原始農業階段過渡時,首先發展起來的是園圃種植,栽培一些根塊莖的植物,然後逐漸發展穀類植物。這種情况也反映出與當時的生態環境有直接的關係。中國地跨南北兩大區域,北方區主要的文化特徵與北亞和東北亞地區的文化相似,中國黃土高原區多少還受到來自西亞地區和南方地區文化的影響。但要說中國北方的原始農業是來自西亞地區的證據還很缺乏。互相交流可能是存在的。中國南方地區與東南地區的文化有密切的聯繫,有較多的相似性。儘管同是屬于熱帶和亞熱帶的自然生態區域,但各地環境也有各自的特點。所以其文化的發展都帶有深厚的地方色彩。這種情况同樣地表現在世界的其他地區上。
非洲在中石器時代的文化也相當發達。但鑒于非洲特殊的地理環境,其發展也是不盡相同的。例如分布于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內陸地區的加普薩文化,它可以劃分爲典型加普薩文化和後期的加普薩文化兩階段。年代爲10,000年至7,000年。生産工具主要使用細石器和大型石器兩種,前者多呈三角形和梯形,幷有逐漸增多的趨勢。社會經濟以狩獵爲主。居住在岩厦或露營。分布在東非、西非和中非赤道森林地帶的奇拉利文化。它基本上繼承了盧彭巴文化,而盧彭巴文化又基本上繼承了桑戈文化傳統,所以其使用的工具有發達的加工木料工具,但手斧和大尖狀器减少,輕型石片工具增多。這裏又分兩種情况:森林地區出現了一些小型薄刃砍斫器和厚而窄的兩面修理的尖狀器。草原地區則出現了新月形和其他形狀的鑲嵌在複合工具上的小型石片工具。分布在南非和非洲東南部內陸地區的斯密斯菲爾德文化,年代爲10,000年至8,000年左右。社會經濟以漁獵和采集爲主,居民按季節遷移,細石器流行,最具特徵的工具是在木頭上打孔的鑽孔器;也使用魚叉、羅網和塗有毒藥的箭頭。
統觀非洲的情况基本可分爲三方面:環地中海的北非及尼羅河河谷地帶,其文化特點可和南歐、西南亞地區對比,有不少相似之處。而在西非、中非赤道及南非和非洲東南部內陸地區,則可分爲森林和草原兩大類型。森林地區薄刃砍斫器和兩面修理的尖狀器占主導地位,還有發達的加工木料工具。而草原地區則主要以新月形和其他形狀的複合工具爲主。社會經濟因生態環境不同而异,森林地區采集和漁獵占重要的位置,而狩獵經濟次之;而草原地區,狩獵經濟則相當重要,而采集和漁獵經濟則不那麽發達。居所因生活狀况不同而有差异,有按季節變化而大遷移,也有以岩厦爲居,亦有露營在大草原上。所以明顯地體現出,生態環境對早期人類的生活、生産以及其他文化活動都有明顯的影響。在尼羅河河谷地帶,原始農業的誕生也不晚。
距離中國較遠的美洲的情况,我們也概括地加以介紹,因爲美洲的古人類已被證實是在冰期時期,由亞洲大陸通過白令海峽陸橋遷移到美洲大陸的,所以他們後來創造的文化不能說與亞洲尤其是北亞、東北亞的文化毫無關係。在美洲,也許由于文化傳播機制的影響,更具體地說,這是由于陸塊形成的歷史所造成的。所以美洲的史前早期的文化難于發現,而晚期的文化也相當晚才傳播到美洲大陸。中石器文化,具代表性的遺址很少。在歐洲、非洲和亞洲處于所謂中石器時代時,在美洲存在的代表性文化就是拉諾文化和福爾瑟姆文化。前者分布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更新世末期才擴展到北美東部。年代爲距今約13萬至1萬年。工具以“克洛維斯尖狀器”最具特色。它是采用錘擊法打制而成,一面或兩面有短凹槽,器身可長達12厘米。還有刮削器和少量雕刻囂、石錐。狩獵業以獵取猛獁象見長。多居于沼澤岸邊或懸崖下。後者的年代爲11萬年至9,000年。他們集中在落基山以東的大平原,後經中美再沿科迪勒拉山系擴展到南美。工具中除有名的“福爾瑟姆尖狀器”外,還有用火石打制的拇指蓋狀刮削器、直刃刮削器、凹刃刮削器、“克洛維斯石葉”以及雕刻器。經濟以狩獵爲主。農業在這裏開始仍較晚,直到5,000年B·C才開始,到公元前1,500年後才出現以玉米爲主的種植。所以,對于美洲這類文化是否屬于中石器文化還存在不同的看法,有待更進一步的探討。
總括以上的資料不難看出,所謂中石器時代就是指在人類發展史中某一個特定的時期,這時期就是指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地質年代上正好處于世界性的最後一個冰期,即亞洲的大理冰期和歐洲的維爾姆冰期,北美洲的威斯康星冰期、非洲的井布爾雨期。最後一次冰期時,全球性的氣溫雖然比間冰期可以低5-7℃,在高緯度的地方可能更加寒冷些。但在各大洲不同之地方由于地理環境的差异,所以冰川對各地的影響就不同。例如在非洲,只有很少一些地方有冰川出現,僅僅是在冰期時期其降水量都大大增加起來,所以此時稱雨期。因此在冰期過後,其變化也是不同的。就算同是亞洲或歐洲,在山區、高原區的變化反應就與丘陵區以及平原區大不相同。往往出現同期异相的自然景觀。在這種情况下,生活在這些地區的遠古居民,他們的一切活動也必然發生變化,而且可以肯定,這些變化也不完全相同。當然,我們不能說,環境條件决定一切,但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古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已變得相當强,而改造自然環境的能力還是很微弱的。所以在世界各地,這一時期出現不同的社會經濟類型和生活方式都是很正常的。他們由强化采集逐漸過渡到原始農業開始的時間也不相同,一些地區可以早到中石器時代早期階段,甚至可早到舊石器晚期末,但個別地區可以晚到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家畜飼養業開始的早晚亦有差別,最早被馴化的動植物品種各地也不盡相同,半乾旱地區可能是粟或穀子、小麥和大麥,炎熱潮濕的地區可能是稻類作物。因此,對于它們的變化規律和演化進程,不必用單一的模式去套它們。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在這一時代空間上,各個不同地區,生活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中的人們,他們所從事的與大自然作鬥爭來求生存中所進行的一切,從中找出其共同點和差异點,再反過來和自然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種種因素變化的規律對照研究,深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從而利用其結果,造福于當今人類社會。這也是我們從事科學研究的目的。
(此文曾發表在《人類歷史轉折點——論中國中石器時代》一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