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審美意識的出現也一件奇怪而有趣的事情。同屬於客觀世界中的對象,爲什麽人們會把某些事物看成美的,而另一些事物則認爲是醜的呢?同時,不論生活在什麽時代,出身在什麽地方,世界所有民族區别美醜的標準具有相當程度的一致性,這又是爲什麽呢?
有人認爲審美情趣來源於物質享受,審美情趣的一致性來源於生活資源的一致性。著於漢代的《説文解字》提出了“羊大爲美”的證據。該書作者指出“美”字由“羊、大”兩字組合而成。富人以肉類爲主食,羊是肉食的主要來源。可見,是食物最先唤起人們的美感。現代有人認爲審美起源於巫術和圖騰崇拜。他們説“美”字是由“羊、人”兩個字組成。“羊人”就是戴上山羊頭飾的人,這種人通曉巫術,常主持祭祀。出自對神的崇敬,也是對祭司的羡慕,把祭司的形象作爲美的象徵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實,無論是從“羊大爲美”,還是從“羊人爲美”的理解方式中,都無法找到審美情趣起源的證據,其結論都不足信。如果在阿布裏·布朗夏爾洞中發現的骨笛,確實製作於十萬年前,那麽,審美意識則可以認爲誕生在更爲古老的年代。即使這根笛子的製作年代不那麽久遠,藝術之花在三萬五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經競相綻放的判斷是没有問題的。然而,文字的出現却比這個時間晚很多。人們的審美情趣受社會文化的影響,又可以反過來影響社會文化。隨着文化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人們的審美情趣會不斷地轉移。通過文字創造的研究發掘審美的含義,也許可以瞭解創造文字那個時代,社會主流意識的審美情趣。但是,由此推測審美的起源,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們的問題依然是在如此遥遠的古代,人們怎麽會想到要在岩洞的墻壁上繪製與生存不相干的巨幅壁畫?怎麽想到要把自己打扮一番?怎麽能够不顧生存危機,突然講究起來了呢?
考古發現證實,原始藝術品的出現遵循一定的順序:首先在三萬五千年到三萬年前的奥瑞納時期,出現了用於人體裝飾的工藝製品;隨後是在三萬年到二萬二千年前的格拉維特時期,動物和人體雕塑大量涌現;岩洞壁畫開始於二萬二千年到一萬八千年前的梭魯特時期;音樂和舞蹈出現的時期還很難確定,但是,大體也應該發生在以上所述的年代。
如果不强調人類自我意識的發展,我們總是會面對審美意識爲什麽没有在其他動物社會中出現的難題。它們不一樣需要物質享受嗎?按照黑格爾的説法,精神的存在是以自我認識爲前提的。就是説,當人類已經把自己當作一個特殊對象加以認識的時候,意識便正式降臨了。這時的人類,不僅能够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也能意識到他人和他人意識的存在,同時開始關注起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來了,在這樣的情况下,通過打扮來改善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便成了一種普遍的需要。這個分析和在考古中發現獸牙項鏈、貝殻耳墜之類用於裝飾身體的藝術品最先出現是一致的。
雕塑與繪畫不能改善自己的外表形象,却可以通過製作雕塑和繪畫的行爲博得他人的贊賞,所留下的藝術品同樣可以激起他人的好感,從而激勵繼續創作的熱情。考古發現證實,大約到了一萬八千年前到一萬一千年前的馬格德林時期的岩洞壁畫開始和圖騰崇拜掛起鈎來了,可以認爲,這時人類的審美意識已經足够發達。即使岩洞壁畫的作者已經不在,觀賞壁畫的人依然能够從同伴的熱情肯定中獲得激勵而産生創作的衝動,激起他們通過創作壁畫,以期得到他人欣賞的欲望。也許在這種“行爲藝術”的發展階段,做出一個典型的姿態或動作,發出一種奇特而獨具魅力的聲音,都可以用來炫耀作俑者的能力。那麽,音樂舞蹈的發展則將勢不可擋。
很顯然,此類“行爲藝術”的欣賞方式,需要得到更加强烈的意識的支撑。就是説,只有在作者能够體會到,那些不能裝飾身體的行爲或作品也能激起他人的美感,從而對自己産生羡慕之情的時候,藝術創造纔可能突破改變外部形象的重圍,爲自己開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由此可見,審美情趣誕生於自我意識的覺醒,開始作爲裝飾身體,炫耀自我爲一種手段。其直接效果是改善自己在同類心目中形象的想法是合理的。人們在長時間的藝術活動中相互影響,審美情趣不僅會隨着意識的發展而發展,隨着生活方式的改變而轉移,還可以反過來滋養意識的成長。如果我們的確可以這樣理解審美的作用,那麽,藝術活動在人的誕生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便是不可替代的。
既然藝術品在三萬五千年前已經大量涌現,那麽人類審美意識誕生的年代會更久遠。當裝飾自己身體的藝術尚未退潮,“行爲藝術”和其他對身體不具裝飾性的藝術形式已經蓬勃發展起來,並逐漸和人類的生存活動、認識活動發生聯繫,並開始向其他方面滲透。如果把炫耀個人才智的活動籠統稱爲藝術,那麽史前的藝術大多都屬於爲藝術而藝術的東西。
根據以上分析,認爲審美意識起源於圖騰崇拜或物質享受的觀點都是站不住脚的。只是在審美意識的發展過程中,一方面由於受到肉食之類物質享受的影響,朝着物質生活方向前進。另一方面受到神話和巫術之類精神事業的影響,朝着超現實的方向發展。四千年前,我國開始出現文字的時候,藝術活動已經相當頻繁,審美意識已經相當濃厚,審美情趣可能已經發生了多次轉移。在這種情况下,如果能够創造出一個足以揭示審美本質的字,那當然很好。然而,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也很難做到這一點。所以,雖然“羊大爲美”和“羊人爲美”的説法都能够反映審美意識的某個側面,但是,按照文字構形揣測人類審美意識的起源是靠不住的。
藝術的創造源於個人的精神世界,審美情趣的發展却是通過個體與社會互動的方式來實現的。不能得到他人賞識的作品,經不起時代考驗的表現形式都不可能在藝術領域站穩脚跟。個體進行藝術活動之前,必須接受現有藝術的熏陶。在藝術創新中發揮主要引導作用的是感性體驗,主要是通過頓悟和形象化思維,當然也不可能排除抽象的或者邏輯的思維。作爲一個藝術家,其欣賞水平是第一位的。事實上,客觀世界中美的因素無處不在,關鍵是你從哪個角度去發現,去鑒賞。這一點將决定你從怎樣的途徑,用什麽樣的方式創造美。
藝術創造的成果以文化的形式輸出,形成新的藝術作品。如果這種新藝術能够撥動人們的心弦引起共鳴,得到廣泛贊賞,便可以廣爲流傳,逐漸形成一種新的藝術風格或新的藝術傳統。全世界人民同宗同源,在思維方式和享受物質資源方面具有一致性,因此,原發於各民族的審美情趣必然具有某種程度的一致性。但是,由於藝術創造過程中參雜大量主觀因素,在社會理性和個體感性的雙向選擇作用下,尤其是在各民族審美情趣向各自選定的方向轉移的情况下,世界各地區鑒别美醜的標準的差距越來越大。
月光下的湖面映照着遠山的倒影,有人感覺很美,甚至會聯想到熟睡中的美女,稱之爲“睡美人”。可是,也會因爲遠山處於陰冷的月光中,而把深黑色的山脊想象成猛獸的剪影,正欲騰空撲來,感到毛骨悚然。河邊垂柳的枝條在春風中飄拂,給人柔美的感覺,我們以爲是春天的象徵。可是西方人却認爲柳枝柔軟的形狀、下垂的方向會給我們以被動的表現性,整體感覺是悲哀的。唐代女人以豐滿爲美,在我國歷史上很長時間内,櫻桃小嘴、單鳳眼、三寸金蓮都是女性美的標誌性特徵。可是在當今世界上,圓眼睛、寬嘴巴風行世界,瘦身運動席捲全球,裹小脚成了醜陋的象徵。古今中外審美不僅没有統一標準,而且大异其趣。面對這種情况,我們只好説能够得到公衆認同,給世人留下好印象的事物,就是美的。
情感和道德操守合稱情操,通過審美途徑陶冶情操,並非中國文人的“專利”,只不過我國文人在這方面發揮得尤其充分罷了。這種精神活動的基本形式是賦予自然物一定的精神屬性,並加以讚揚,讓人們在獲得審美享受的同時,接受其中的精神内涵。贊賞白玉質檏無暇,以表彰君子端莊的品行;感慨松柏的蒼勁,歌頌磐石的堅定;品味翠竹高風亮節;欣賞梅花苦寒香永;都是通過塑造一種藝術形象,用以比喻人的精神。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國魏晋時期的嵇康、阮籍等人已經創立了比較系統的音樂理論。阮籍在《樂記》中論述到:“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他在這裏闡明瞭音樂創作的兩個關鍵問題。第一,音樂來源於人的精神創造;第二,人的創作動機是在有感於外物的情况下發生的。他指出,只有那種能與自然相和的聲音,才具有“感蕩心志,而發泄幽情”的效果,才配稱爲音樂。
近代物理學研究表明,聲音是由聲源振動發出的。週期性的振動産生樂音,雜亂無章的振動産生噪音。樂音所含泛音的多少、頻率和能量大小决定其音色。這種規律就是世界各國民族音樂共同的物理學基礎,也可能正是阮籍劃分聲音“合其體,得其性,則和;離其體,失其性,則乖”的依據。雖然那時還不知道樂音和噪音的本質區别,通過切身體驗,能够把自然界中最美的聲音篩選出來,譽爲“天籟”之音,肯定音樂能够讓人的心境與天地和諧,確實具備很高的感悟能力和理解水平。
不過,他們對孔子的批判却没有多少道理。嵇康指摘“仲尼聞《韶》,識虞瞬之德;季禮聽弦,識衆國之風”的説法是謊言,反對“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的命題。雖然,他們致力於將音樂從封建教化和政治活動中解放出來的主張不無道理。但是,從懷有不同心情的人,對同一首樂曲可以産生不同的感受出發,認爲“音聲有自然之和,而無係於人情”,完全割斷音樂與感情、倫理、以及政治的聯繫,斷定“聲無哀樂”也未免有些過分。
其實,音樂不僅與自然環境有關,人們的感情世界和政治生活也是藝術創作的重要源泉。很顯然,音樂能够傳達人的心情。我們今天聽到《江河水》二胡獨奏,便會産生凄楚悲凉的感覺,聽到《保衛黄河》的鋼琴聲,能振奮戰鬥豪情。那麽,“仲尼聞《韶》,識虞瞬之德;季禮聽弦,識衆國之風”就是完全有可能的,至多就是夸張一點。魏晋時期的風流雅士,對孔子“克己復禮”的主張非常反感,他們爲了扺制封建主義的束縛,追求“越名教,任自然”的生活情趣,常集結於山林竹木之間,飲酒作樂,鼓瑟彈琴,號稱竹林七賢。在音樂方面的造詣確實高深,只因對儒家學説的反感而失之偏頗。
一切藝術都是精神世界的創造,而人們總是在接受藝術傳統基礎上進行創造的。真有價值的藝術品都是藝術家有感而發的結果,是他們所經歷的政治事件和情感瓜葛激起了創作的熱情,也是同樣的因素賦予了他們創作的靈感。和其他意識形態一樣,藝術傳統也會打上特定思想感情,政治主張以及道德觀念的烙印。當某種藝術風格和特定的思想觀念被藝術家所理解,從而成爲藝術家知識體系或者情感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就説這個藝術家具備了一定的藝術修養。很顯然,他們的創作風格與其藝術修養直接相關。同一種藝術風格經過若干代藝術家反復加强而固定下來,形成流派。
藝術流派走向成熟的過程,往往也是格式化的過程,很可能也是走向衰老的過程。藝術流派的形成對以後的藝術創作具有啓發和引導的作用,也有限制和約束的作用。藝術創作的可貴之處是不僅要繼承藝術流派的風格,還能創造性地應用和發揚這種風格,而且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加優秀的新風格,使藝術的園圃青春常在,讓藝術之花長久開放。
繪畫是一種以客觀對象爲藍本的造型藝術,真實性可算造型藝術的特殊追求。但是,也並非所有繪畫作品的優劣都以真實性爲標準。我國古代畫派大多追求“因形傳神”和“離形得神”的藝術品味。當具有寫實風格的油畫剛傳入我國的時候,雖然“於陰陽遠近不差錙黍”,“畫宫室於墻壁,令人幾欲走進”,非常逼真。可是,其“筆法全無,雖工亦匠,故不入畫品”。那時我國大多數評論家並不把它作爲美術作品看待。漫畫似乎也和國畫一樣,具有“因形得神”和“離形得神”的價值取向。就因爲有那一點不像,倒把對象某方面的特點性表現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豐富的文化遺産。先秦的古風,漢代的樂府,唐宋詩詞,元朝戲劇,明清小説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只要提到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蘇東坡、關漢卿、曹雪芹的大名,我們都會肅然起敬。他們的作品充分表現了作者高尚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這些的不朽之作,爲我們孕育出無數民族英雄。歷史上不少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以及其他杰出人物,都是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哺育下成長起來的。他們中一些人,在藝術上也有較深的造詣。岳飛的書法,辛棄疾和李清照的詩詞,都和他們的社會實踐聯繫在一起。革命志士鄒容、秋瑾也是熟讀詩書的才子佳人。革命導師毛澤東的詩詞,創作於火熱的鬥争中,反映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没有偉大的革命實踐,無以鑄造激盪人心的優秀詩篇。藝術並非單純的技能技巧,藝術的底藴在生活,在對社會的洞悉。優秀的藝術創作是作者思想的自然流露,是個人素質的綜合體現。只有思想深遂,情操高尚,以天下爲己任的人,才能在藝術上達到相應的高度。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