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東莞市謝崗鎮先秦遺址調查收穫



  張海成(張海成,東莞市博物館。)

  【中文摘要】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東莞市博物館聯合組成的文物調查隊完成了惠(東)常(平)高速公路東莞段的文物調查,在東莞市謝崗鎮大龍、大厚兩個管理區高速公路原擬經過的地方發現先秦遺址3處和文物點6處,收穫較大。

  【關鍵詞】東莞市 文物調查 先秦遺址

  Abstract: Archaeological inspections carried out in the Huichang Highway have been finished by the team consists of Guangdong Archaeology Institute and Dongguan Museum. Three Pre-Qin sites and 6 relic-bearing locations have been found during the inspection. 

  Key words:Dongguan relic inspection sites of Pre-Qin period

  

  2005年3月至4月間,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東莞市博物館聯合組成的文物調查隊完成了惠(東)常(平)高速公路東莞段的文物調查,在東莞市謝崗鎮大龍、大厚兩個管理區高速公路原擬經過的地方發現先秦遺址3處和文物點6處,取得了較大的收穫。

  一、地理位置與環境

  謝崗鎮位於東莞東北部,與惠州市接壤。鎮政府所在地位於小盆地的中南部,大龍、大厚兩個管理區在鎮政府的東面,離鎮府所在地不過數公里。在古代,這一帶曾經是湖泊。廣東省最大的内陸淡水濕地潼湖濕地就位於盆地北面。遺址位於盆地的南部邊緣,山前地帶的小山崗上。

  二、遺 址

  (一)榕樹嶺商時期遺址(墓地)

  榕樹嶺位於謝崗鎮大龍管理區五和井村背後,山體橢圓形,呈東西走向,中心坐標N22°57′14.3″,E114°10′36.5″。相對高度約10米。遺址東西長117、南北寬91米,面積10647平方米。地表北部和山頂爲褐色砂土層,南部分佈猪肝色小礫石層。

  榕樹嶺已闢爲荔枝園。在山崗采集有繩紋、方格紋、葉脈紋、圈點紋、條紋(又似籃紋)和間斷條紋陶片以及梯形石錛,有段石錛,石戈等5件石器。開長20、寬1米探溝5條,分别編號爲2005DRT1~2005DRT5,除T5布於東部外,其它4處都布於山頂各處。其中1~4號探溝都發現了墓葬痕迹,T1發現1座,T2發現6座,T3發現2座,T4發現1座。爲了瞭解墓葬的初步情况,對4號溝(2005DRT4)發現的墓葬進行了清理。墓葬編號爲2005DRM1。M1墓口被壓在表土層下,離地表約50厘米的堆積因開墾已被削去,故墓口離現在地表才25厘米。墓爲長方形土坑竪穴墓,長2.3、寬0.6米,方向75°,填土爲灰紫相雜風化基岩土,結實,隨葬器物2個,放置於墓坑中部偏東位置,其中一個爲完整直口扁腹矮圈足壺,底下墊一卵石;另一個爲黑色夾砂釜,出土時已破碎。

  探溝以T2爲例説明:

  2005DRT2位於榕樹嶺山頂較中間位置,厚20~25厘米灰褐色表土層下,即到基岩。在該探溝兩端和中間,比較均匀地分佈着墓葬。墓口被叠壓在表土層下,打破生土,墓向都坐東西向,與已發掘的M1墓向基本一致。

  (二)竹頭角春秋戰國時期遺址

  竹頭角爲東西向的橢圓形山崗,在其南面又與另一山崗相連,整體形似“竹頭”,因而得名。屬大龍管理區所轄。相對高度約15米。中心坐標N22°57′15.4″,E114°10′51.5″。該遺址南北125米,東西136米,面積17000平方米。山崗表土爲黄色亞粘土,較爲純净,少砂石,已闢爲荔枝園,樹高2~4米。在山崗荔枝林間采集和出土有方格
紋、夔紋、菱格篦點、弦紋、菱格凸塊、刻劃符號以及圈點、篦點、弦紋、附加堆紋組合紋樣陶片(圖三、圖四)和3件梯形石錛等。從陶片可辨器物種類有罐、盒等。多是泥質灰色硬陶。爲了弄清該遺存的性質,開長20米,寬1米探溝4條,分别編號爲2005DZT1~2005DZT4,其中T1位於山崗東部山腰, T2和T3位於北部山腰,T4位於山頂北部。每條探溝都發現陶片,T2發現紅燒土痕迹一處,T3發現初步判定爲新石器時代的夾砂陶一堆和柱洞數個。結合探溝的發現和采集的遺物,初步推測竹頭角爲新石器時代和春秋時期的遺存。

  (三)打鼓嶺戰國時期遺址

  打鼓嶺較高,只在其東部和北部山腰和山脚發現古代遺存。遺存東距榕樹嶺250米,所在處已闢爲荔枝園。據荔枝園主人,退休幹部周耀激先生反映,打鼓嶺北部山腰有泉一眼,泉水常流。這可能是古人的飲用水源。遺址西部約200米處,有東莞市謝崗東泉飲用山泉水廠。中心地理坐標N22°57′14.3″,E114°10′17.8″。相對高度約8米。遺址呈S形,南北約180米,東西約150米,總面積約20000平方米;中心區南北135米,東西110米,面積14850平方米。采集有方格紋、雷紋、夔紋、米字紋等陶片,梯形石錛等。從陶片辨認出的陶器種類包括有罐、鼎、豆、盒、盂等。爲了獲取遺存的更詳細的數據,開長20米,寬1米探溝2條(分别編爲2005DDT2和T3),2.5米×2.5米探方1個(2005DDT1),其中T1和T2位於北部,T3位於東部。從采集和出土遺物,初步將遺存的年代定在戰國時期,又從戰國文化層和柱洞的發現,可知打鼓嶺是戰國時期的一處村落遺址。

  打鼓嶺的地層堆積和遺迹情况,以T1爲例作説明:

  T1文化堆積可分爲三層。第一層爲表土層,厚6~15厘米,灰褐色亞粘土,土質鬆散,不見文化遺物;第二層爲戰國文化層,厚12~40厘米,黄褐色粘土,結構較緊密,出土較多陶片。陶片以泥質灰陶爲大宗,夾砂陶次之。可辨器形有鼎、豆、罐、簋、釜。紋飾有方格紋、水波紋、夔紋、弦紋、篦點紋、米字紋等,以方格紋居多。該層叠壓柱洞5個,分别編爲D1~D5,其中D1口徑25、底徑18、深65厘米,在填土中夾有3塊方格紋泥質灰陶片。第三層也屬戰國文化層,厚20~52厘米,紅褐色粘土,結構緊密,含少量燒土和炭粒,只見極少的陶片。該層以下爲紅色生土與風化基岩。

  三、遺物點

  第1地點:在謝崗金滿湖度假村後與養猪場之間山頭(該點姑稱金滿湖)之東部和西部都采集到方格紋罐片,素面泥質灰陶豆等遺物。據器物形態和紋飾特點,初步將該地點定爲戰國時期。

  第2~第6地點在竹頭角與榕樹嶺之間,竹頭角的東北部山崗爲第2地點(A地點),西南部耕地爲第3地點(B地點),西南部山崗爲第4地點(C地點,土名石嘴),石嘴與榕樹嶺之間的耕地爲第5地點(D地點)以及榕樹嶺南面的低崗上(第6地點),都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的陶片等遺物。其中,對C地點即石嘴進行了較詳細的調查和勘探,采集和出土了一批陶片。

  四、遺 物

  采集、出土遺物包括陶器(片)和石器兩大類。

  (一)陶器

  在下面的描述中,標本號前面的“榕”、“竹”、“打”、“金”分别表示榕樹嶺、竹頭角、打鼓嶺和金滿湖。 

  1. 陶壺1件。完整,榕樹嶺出土。榕M1:1,絳褐色泥質陶,摻和細砂,直口,高領,扁圓腹,矮圈足外撇,腹飾間斷條紋和一周附加堆紋。口徑8.7、高17.5、圈足底徑10.4厘米。

  2. 罐4件。打T1②:2,泥質灰陶,火候較高,侈口,圓唇,卷沿,束頸,鼓腹,下部殘。口徑19、殘高5.2厘米。竹採:2,泥質灰陶,火候較高,近似盤口,尖圓唇,折沿,圓鼓腹,下部殘。肩際一周圈點紋,口沿内作篦劃紋。口徑19、殘高4厘米。金採:3,青灰色泥質硬陶,上部殘。圓鼓腹,平底。腹飾方格紋。底13、殘高5.2厘米打T1②:8,泥質灰陶,侈口,圓唇,卷沿,短頸,平肩,下部殘。肩飾方格紋。口徑25.4、殘高4厘米

  3. 瓮1件。金採:1,泥質青灰硬陶,斂口,尖唇,豐肩,下部殘。肩腹飾方格紋。口徑18.6、殘高4.5厘米。

  4. 鼎3件。打T1②:3,鼎足,泥質灰黄陶,圓錐形。足中徑約2.4、高約5厘米。

  5. 鉢1件。打採:3,泥質灰陶,敞口,圓唇,斜腹微弧,下部殘。腹飾方格紋。口徑15.6、殘高4厘米。

  6. 豆1件。金採:2,豆圈足。喇叭狀,矮而小。素面。底徑6.2、殘高3.6厘米。

  7. 器蓋2件。竹採:13,絳褐色硬陶。平頂,斜直邊,蓋沿圓。無鈕或殘。頂飾圓圈篦點弦紋堆塑組合,邊飾圈點紋。底(口)徑23.6、殘高4.1厘米。打T1②;5,泥質灰硬陶。飾類似葉脈狀的弦紋和篦點紋組合紋。

  (二)石器

  1. 斧3件,雙面刃,正鋒。榕採:4,青灰色,梯形,短身,平弧頂,斜邊。頂寬約3、刃寬4.3、通長5.2厘米(圖一一,1)。

  榕採:3, 灰色,梯形,頂殘,斜邊,鋒殘。頂寬約2.8、刃寬4.4、通長5.8厘米。

  榕採:2。灰色,殘。刃部有崩疤。刃寬5.2、殘長5.8厘米。

  2. 錛7件,單面弧刃,偏鋒。榕採:15,灰色,梯形,長身,器體布滿小凹坑,平弧頂,斜邊。頂寬約2、刃寬3.3、通長6.8厘米。

  竹T2①:1,灰色,弧頂,斜邊。頂部和刃部都有使用疤痕。頂寬約3、刃寬4.5、通長5.4厘米。

  打採:5,黄色,弧頂,斜邊略内收成近似亞腰形。頂寬約3.6、刃寬4.5、通長6.8厘米。

  榕採:11,灰色,殘頂,斜邊。刃寬6、殘長6厘米。

  竹採:1,灰白色,弧頂,斜直邊。一面保留打擊疤痕,刃部有使用留下的崩疤。頂寬約3、刃寬4.6、通長7厘米。

  3. 戈1件。榕採:6,褐色,火燒部分黑色。殘。穿爲雙面鑽成。殘長7、殘寬6.2厘米。

  五、結 語

  榕樹嶺采集有方格紋、重方格紋、葉脈紋、間斷條紋、圈點紋等紋飾陶片,其中小部分爲硬陶,屬南方古代幾何印紋硬陶範疇,紋飾、陶質等方面與東莞虎門村頭遺址(1988年廣深高速公路文物調查發現,1989和1993年兩次發掘)所出陶器具有較多共同點;M1出土的陶壺,是由新石器時代晚期嶺南地區的直口圓腹矮圈足罐發展而來的,其變化的規律是領部與圈足逐漸增高,與此同時,腹部由圓變扁,名稱也由“罐”變成了“壺”。榕樹嶺陶壺,其形態比新石器時代晚期珠江口香港涌浪遺址〔1〕和珠海寶鏡灣遺址〔2〕所出直口扁腹矮圈足罐要晚,但比揭東縣埔田鎮金東嶺村蓮花心山出土的虎頭埔類型陶壺〔3〕要早,但却與福建曇石山文化晚期同類器相似,兩者的差异僅僅是曇石山晚期陶壺腹部的一道附加堆紋在腹部中間偏上,而榕樹嶺陶壺附加堆紋偏下〔4〕。所以,有的研究者認爲,榕樹嶺陶壺屬於曇石山文化晚期,并且這種器物淵源於珠江三角〔5〕。此外,榕樹嶺也發現廣東商時期遺存常見的石戈,因此,榕樹嶺遺存的年代爲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時期。

  竹頭角采集的陶片較典型的是夔紋陶,與博羅銀崗窑址〔6〕出土的春秋時期的夔紋陶具有較多相似點,其年代爲春秋時期。

  打鼓嶺采集的陶片除有夔紋、雲雷紋等紋飾外,還有米字紋。根據廣東多年的考古實踐證明,出有米字紋陶而不見戳印紋陶的遺存,年代在戰國。因此,打鼓嶺遺存的年代爲戰國時期。

  莞惠高速公路東莞段不足5公里的跨度内發現古代遺存9處(其中6個爲遺物點),其密集程度在廣東考古發現中較爲少見,而且又分新石器、商、春秋、戰國四個時期,其時間跨度逾千年,填補了東莞東部先秦遺存考古發現的空白;其中的商時期墓葬群,戰國村落遺址在廣東的發現都較少,這些遺存的發現有着重要的學術價值。爲了保護上述文化遺存,在建設部門的理解和支持下,高速公路已改從遺址群的南部山邊經過。

  

  附記:調查、勘探工作由馮孟欽領隊,參加工作的有馮孟欽、鄒池根、尚中克、張海成等。本文由陳紅冰繪圖,尚中克、鄒池根拓片。

  

  注釋:

  〔1〕香港古物古迹辦事處:《香港涌浪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7年第6期。

  〔2〕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珠海市博物館:《珠海寶鏡灣》,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3〕魏峻:《揭東縣先秦兩漢遺址調查報告》圖一三,3,《揭陽考古(2003~2005)》,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4〕福建省博物館:《閩侯曇石山遺址第六次發掘報告》圖十九,1,《考古學報》1976年第1期。

  〔5〕馮孟欽:《東莞發現曇石山文化晚期陶壺》,《中國文物報》2005年11月11日第2版。

  〔6〕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東博羅銀崗遺址第二次發掘》,《文物》2000年第6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